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特色鸡种闯出新市场——江西优质地方鸡种产业发展观察

时间:2022-07-2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昌7月20日电在江西南昌中山路一家商场的超市生鲜冷柜前,一款乌黑色冷冻鸡颇受欢迎。“我以前买过这种泰和乌鸡给家人炖汤喝,也会买崇仁麻鸡。”顾客毛女士告诉记者,吃惯了普通鸡肉,有时也买点特色鸡肉换换口味。
 
  对消费者而言,优质地方肉鸡低脂肪、高蛋白、肉质细嫩,顺应高品质消费趋势,逐渐得到更多青睐。可就在数年前,地方有关部门和养殖户还在为优质鸡种如何走向大众市场而烦恼。
 
  “崇仁麻鸡在肉量上没有优势,以前我们试着与食品连锁企业谈合作,都没谈成。”江西崇仁县畜禽产业发展中心麻鸡产业办主任阮子华介绍,崇仁麻鸡个头小,但健康低脂、肉质紧实、口感丰富。
 
  “一味追求饲养效率未必能抢占市场份额。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的消费需求开始向‘吃好肉’转变。”崇仁县县长黄志刚介绍,意识到这一点,崇仁按照“原种场-扩繁场-商品鸡繁育场”的三级保种繁育体系保护麻鸡种源质量,在原种养殖的基础上开展提纯复壮和遗传改良工作,目前崇仁县优质型崇仁麻鸡饲养量比例已达到85%以上。
 
  据了解,2006年崇仁麻鸡出栏4680万羽,产值5.3亿元;2021年崇仁麻鸡出栏8500万羽,产值24.8亿元,增速显著。
 
  为了顺应麻鸡生长习性,确保鸡肉品质,返乡创业青年戈阳平选择了“吃力不讨好”的山间放养养殖模式,坚持把每只麻鸡养到120天以上才出栏。戈阳平说,尽管养鸡场规模不大,但要养好每一只鸡,让市场看到崇仁麻鸡的品质。
 
  在距崇仁约200公里的江西泰和县,泰和乌鸡走出了一条特色鸡种的兴旺之路。这得益于三产融合的发展策略——聚焦保种育种及商品鸡生态养殖,保障供应链;聚焦以泰和乌鸡为原料的生产加工,提升价值链;聚焦以泰和乌鸡为主题的文旅融合,延伸产业链。
 
  “为了提升附加值,我们在新产品研发上下足功夫。”泰和县泰和乌鸡产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范玉庆介绍,目前乌鸡白凤丸、乌鸡口服液等传统产品已有相当知名度,未来还将瞄准热门消费领域,挖掘细分市场的发展潜力,面向不同人群需求研发出富硒蛋、富锌蛋、富铁蛋等特色产品。
 
  泰和县蜀口洲风景区的一家餐厅里,乌鸡风味美食成为“主角”,几乎每张餐桌上都可见到红烧乌鸡、乌鸡汤等佳肴。一位客人说道:“不吃乌鸡,等于没来过泰和。”
 
  “让游客变顾客、顾客变游客是发展目标,目前已显现成效。”范玉庆说,泰和县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订单养殖模式,带动全县1894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泰和乌鸡养殖,户均年纯收入达15800多元。
 
  “江西拥有丰富的地方鸡种质遗传资源。在省内整体的家禽养殖产业中,地方鸡的养殖占据重要地位。”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江西优化家禽产业布局,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崇仁麻鸡、泰和乌鸡、宁都黄鸡等原产地为核心的优质地方鸡优势产区。
 
  接下来,江西将进一步保护和发掘地方鸡遗传资源,全面提高地方鸡的育种水平,加强地方鸡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地方鸡种宣传力度,提升品种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