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2-06-14
来源:综合报道
猪价连涨,什么原因?又要“起飞”?
在产能调减、消费回暖等因素作用下,近期生猪价格触底回暖。业内专家认为,养殖户对后期猪价上涨有较高预期,出现了压栏惜售情绪,这是导致近期猪价反弹的重要原因。
6月13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高开高走,截至当日收盘LH2209合约收于19195元/吨,涨幅3.14%。
在短暂的横盘振荡后,本周生猪迎来“开门红”,接下来生猪期货是否会就此保持强势?市场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副总经理许晓燕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周一生猪期货开盘大涨,主要还是受益于现货市场价格上涨的带动。国内生猪市场现货价格在横盘近半个月后,上周末再度上行,多地调涨0.3—0.5元/公斤,6月13日上午时段现货价格仍在继续小涨。预计现货价格表现仍是短期生猪期货合约涨跌的主导因素,但本轮现货价格上涨的持续性仍存疑。
“生猪等生鲜农产品由于在供需关系中除了绝对量的匹配程度之外,对于当期的一个供给状况或者说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结果也会对短期的价格产生明显影响。近期期货盘面的走强甚至高开更多是反映现货节奏的振荡调整,以及未来供给收紧预期的充分反应,现货猪价上行的趋势虽然已经形成,但如果要启动大幅度大范围上行仍需时间的积累。”美尔雅期货生猪分析师张瑞昊说。
据他分析,去年7月起的能繁母猪数量的减少导致自今年4月起生猪出栏量的递减为猪价的上行奠定基础。养殖行业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面临的亏损导致行业内在情绪上产生助推,配合国家政策上进行的多轮收储的价格支撑,供需基础配合情绪政策影响下,下半年猪价整体上是维持偏强运行态势。如果参考官方数据到今年四月产能去化才接近尾声传导到下游的效果,出栏生猪从今年4月起大概率逐渐减少可能要到今年10月甚至11月才能有所缓解,养殖端的盈利状况在下半年也有逐渐好转的预期。
此外,每年的6—7月份,生猪出栏体重以及标肥价差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4月开始的二次育肥在端午节前后已有一波出栏,在本月底是否会二次出栏?倘若本月底大猪出栏,则会带动价格下跌。但若6月猪价变动幅度不大,养猪大体重猪出栏进度较慢,则7月出栏体重再次持续增加,7月猪价仍有风险。”徽商期货生猪分析师尉秀表示,截至上周,标肥价差仍比较小,肥猪较标猪价格仅低2—3毛/公斤,后续只有大猪标猪价差进一步拉大,才能带动肥猪的积极出栏,若价差缩小体重可能延续至7月仍然偏大。
许晓燕分析称,一方面,短期市场整体供需双稳,大场生猪出栏量较为稳定,前期压栏部分的压力暂未释放,而需求端从主流机构公布的日度屠宰量数据看未见持续改善的趋势,本次现货涨价或更多来自上游养殖端的挺价试探。另一方面,随着猪价的上涨,屠企屠宰利润接近亏损,若下游需求不能承接,则屠企很可能转向压低采购价格或者减少屠宰量的应对策略。而上周样本屠企日度屠宰量的萎缩,反映了猪价持续反弹过后对终端消费的抑制作用。此外,还要考虑到随着天气的转热,暑期放假季的来临,生猪需求本将步入年内需求淡季。
展望后市,许晓燕认为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期价或维持区间振荡。“从4月底的农业农村部数据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累计降福8%左右,仍高于正常保有量水平,在需求端恢复程度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我认为高额养殖利润的实现较为困难。”
尉秀表示,从能繁母猪去化的过程来看,当前对应的产能正处于下行通道中,这一点也在4月开启的价格上涨过程中形成了市场共识。从对产能兑现的时间来看,三四季度供给依然有减少的空间。考虑到冻品库容率以及出栏均重的相对低位、预期进口量的下降,叠加生猪的季节性需求旺季的来临,预期生猪价格重心将会上移。
国家统计局:5月猪肉价格上涨5.2%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下降0.2%,这是今年以来环比首次下降。
关于CPI环比下降的原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食品中,随着鲜菜大量上市,物流逐步畅通,鲜菜价格下降15.0%;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继续开展,生猪产能调减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上涨5.2%;受国际粮价高位运行影响,国内面粉、粮食制品和食用植物油价格分别上涨0.8%、0.8%和0.7%。
“猪肉与鲜菜价格一涨一跌,疫情与节日因素相互交织,以及外部通胀压力传导构成当前CP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民生银行研究员应习文对《国际金融报》表示,“不过随着夏季消费需求回落,肉类价格上涨动力开始减弱,除猪肉外其他肉类已经出现下降,如牛肉和羊肉分别环比下降0.1%和1.4%。菜价方面,随着天气良好与物流恢复,以及‘菜篮子’保供政策下鲜菜供应保持充足,鲜菜价格环比显著下跌15%,成为促使食品整体下降的最重要因素。”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5月份,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批发均价为20.68元/公斤,环比上升11.7%,同比下降26%;蔬菜批发均价为3.8元/公斤,环比下降22.4%,同比上升8.8%。
由于猪肉价格上涨,食品价格存在一定上涨压力。专家表示,下半年个别月份CPI涨幅可能在3%以上,但整体CPI涨幅温和。
“随着猪肉价格进入回升周期后,过去一年来对CPI的压制作用已悄然改变为抬升作用。近一段时间食品价格保持稳定主要依靠鲜菜价格的短期回落。随着汛期到来,鲜菜价格回升后叠加猪肉的周期性上涨,食品价格或将存在一定涨价压力。”应习文表示。
“基于猪肉价格修复性上涨、原油价格上涨预期抬升等两大因素,小幅上修全年CPI同比中枢至2.2%。”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指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131.77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截至6月8日当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52,环比持平。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131.77元。本周国内猪价盘整为主,供需博弈较为激烈。端午节假期后消费渐显疲软,屠宰企业压价意向转浓,但养殖单位对降价依旧抵触,部分出栏生猪有缩量动作,对行情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下周生猪市场僵局难改,预计猪价调整空间有限,养殖单位或延续盈利态势。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