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2年3月2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2-03-24
来源:综合报道



农业农村部:加大政策支持,精准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和冻猪肉收储调节!


  自虎年春节至今,受产能过剩、消费低迷影响,猪价持续震荡走低。为了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平稳有序供给,农业农村部于今日在京召开部门协调会议,要求加大政策支持,精准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和冻猪肉收储调节,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3月份第3周(采集日为3月16日)生猪产品价格下降。具体来看,全国仔猪平均价格24.1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3%,同比下降74.3%。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2.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0%,同比下降55.7%。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2.6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1%,同比下降50.0%。从数据来看,截至3月第二周,全国猪肉价格已经连降5周。

  “当前生猪生产总体平稳,能繁母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宽松,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农业农村部分析原因指出。

  随着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面对“跌跌不休”的猪价,养殖户们“压力山大”。据央视财经此前报道,有养殖户计算成本发现,按各项成本估算,每斤猪肉(毛猪)的成本价约为9元,亏损2.2元钱,平均一头猪亏损约500元钱。

  除养殖户之外,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也受到较大影响。以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和新希望为例,两家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双下滑态势。其中,温氏股份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3.37亿元,同比下降279.61%;新希望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6亿至96亿元,同比下降273.94%-294.17%。

  对此,农业农村部指出,养殖场户经营困难,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合力应对,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加强生猪产能调控。农业农村部要求,要认真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严格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要求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化解风险挑战,全力做好保产能、稳生产各项重点工作。

  从具体措施上看,农业农村部指出,要强化生猪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预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政策支持,稳定养殖用地和环保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精准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和冻猪肉收储调节,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发展。


生猪产能复苏 山东市场浅析


  【导语】:2021年,山东畜牧业生产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生猪产能已恢复至非洲猪瘟疫情前水平。在2021年末,山东生猪存栏3151.0万头,比上年末增加217.1万头,同比增长7.4%。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289.1万头,同比下降7.0%。2021年,山东生猪出栏4401.7万头,比上年增加1057.0万头,增长31.6%。全年猪肉产量355.9万吨,比上年增加84.9万吨,增长31.3%。生猪养殖规模惯性扩张,产能持续释放。
 
 
图1  2010-2021年山东省生猪出栏量走势图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每年生猪出栏量基本都可以位居全国前五位之内;虽在2019年受非瘟疫情影响,整体的生猪养殖存栏受到了损失,但是在政策红利、养殖场规模化,全国产能恢复的大背景下产能得到了迅速的恢复。然而,随着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后,猪价也出现预料又非预料之中的下滑,小编同大家一起回顾下近两年的情况。
 
  冬季疫病的影响。2021年一季度市场受到了冬季疫病的影响,山东省内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属鲁南地区最为严重,当时部分养户出现了恐慌心态,市场有抛售现象,价格开启了下滑之路。
 
 
图2 2021年全国与山东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对比走势图
 
  2021年上半年,价格下滑快速,主要是受压栏及二次育肥影响,市场肥猪出现反季节的出栏高潮,在供需不对等的情况下,价格下跌快速。但在这时,山东猪价开始逐渐高于全国均价,最高时能高于全国均价1元/公斤,仅此于浙江、江苏,位居全国第三,各地猪源开始流入山东地区。6月中下旬,自养已亏损半月有余,中小散户扛价压栏心理再起,规模企业基本完成年中销售任务,市场猪价猛烈回弹。但市场充足的供应量不足以支持猪价的持续上涨,价格在2021年国庆期间跌入全国最低点。部分业者认为这是次轮周期的低部,价格够低,亏损时间够长,但是大家忽略了依旧充足的供应;在低价引来的消费高潮过去后,价格再次进入了缓慢的下滑阶段。据Mysteel农产品3月21日检测的23省生猪出栏均价显示,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11.58元/公斤,山东省均价在11.91元/公斤。近两天市场出现了小幅上涨,主要是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调运不畅,加之我省是全国屠宰量最大的省份,屠宰收购难度较大,上涨的报价,但终端的消费并没有同时跟进。当前情况也仅对猪源流动性不佳的部分区域略有支撑;而从中期市场来看,市场依旧属于偏强供弱需的情况,猪价出现明显的反弹期概率不高。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2月份月均新生仔猪数量降至3100万头,比去年9月份高峰月下降370万头。按照生猪6个多月的育肥上市周期,这预示着5月份生猪上市量将明显回落。同时,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预计5月份之后生猪养殖亏损有望得到缓解,7月份前后生猪养殖有可能会实现扭亏为盈。
 
  故短期内市场降价风险依旧存在,应理性压栏,择机出栏,切勿与市场硬碰硬。
 

上市猪企股价连续数日回升是为何?


  饲料原料涨、猪价跌,生猪养殖“难上加难”

  3月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而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生猪养殖场户可谓“难上加难”。

  “从供应端看,2021年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4564万头,为‘非洲猪瘟’后的最高水平,其所对应的生猪出栏时段恰好为今年二季度,因此今年上半年生猪供给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随着春节需求效应的消退,下游猪肉消费出现断崖式下跌,从全国重点市场猪肉成交数据看,当前猪肉消费仅为春节前的六成左右。”光大期货生猪分析师吕品说。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银行金融学院期货讲师林洸兴表示,近期的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粮食价格重心上移,豆粕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很多生猪养殖户积极出栏,也进一步加大了猪肉供需矛盾。

  截至3月18日当周,全国生猪现货均价为11.6元/公斤,春节后累计跌幅达14.6%。

  而随着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生猪养殖成本逐渐抬升,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猪粮比价为4.59∶1,已经跌破2021年10月份的低点,连续3周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加快收储。

  3月22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分析当前生猪生产形势,研究稳定生猪生产措施。会议认为,当前生猪生产总体平稳,能繁母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宽松,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加之近期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养殖持续亏损,不少养殖场户经营困难,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合力应对,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今年以来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使得生猪育肥成本提高1元/公斤左右,当前自繁自养生猪头均亏损接近550元,育肥亏损程度较去年9月底有所收窄,主要是因为母猪、仔猪成本大幅降低。”吕品说。

  在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看来,目前养殖端虽情绪悲观,但去产能行动仍在持续,按照当前饲料原料价格和猪价走势,未来产能去化有加速的可能。

  “当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加之饲料原料价格继续上涨使得养猪单位成本增加,养殖户对后市仍持悲观心态,眼下的持续亏损令养殖户备受煎熬,更会促使养殖户减少补栏,因此当下补栏情绪也很一般,这从近期仔猪、母猪价格走势可以看出。今年以来仔猪、母猪报价相对稳定,15公斤仔猪报价在400元/头,50公斤二元母猪报价在1630元/头。无论从官方公布的能繁母猪数据还是第三方机构公布的样本数据都可以看出,能繁母猪存栏在继续下滑,但相比2021下半年能繁母猪去化速度均有不同程度放缓。”徽商期货生猪分析师尉秀说。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2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68.2万头,环比下降0.51%,较2021年6月的阶段性高点下降6.5%,但仍然高于正常保有量4%。“通过对生猪期货远月合约价格的观察,市场对今年三季度之后的猪价持乐观态度。主要上市猪企出栏量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反映出规模猪场的产能去化速度较为温和,而中等规模猪企因融资能力较为有限,在饲料价格高企的情况下,经营压力较大,因此中等规模猪场是关注生猪产能去化问题的关键。本周以来生猪期货远月合约出现一波急跌走势,同样反映出市场对当前生猪产能去化速度不及预期的判断。”吕品说。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生猪价格相对弱势的情况下,上市猪企股价的表现却比较亮眼。近几个交易日,A股猪产业板块持续回升。据Wind数据,截至3月22日收盘,猪产业指数涨1.19%,连续5个交易日录得涨幅。天邦股份、唐人神、巨星农牧、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双汇发展、新希望等股价稳步回升。对此,王俊表示,这种情况是市场预期导致的,一方面生猪养殖持续亏损下存在猪价见底的预期;另一方面,部分上市猪企抢占未来市场,存在出栏量看涨的预期。

  “股价反映的是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盈利预期,市场主流观点依然判断今年下半年‘猪周期’下跌阶段将会结束,而上市猪企的融资能力较强,在行业‘寒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较强。在生猪出栏量维持高位的情况下,上市猪企无疑将会更多地分得新一轮‘猪周期’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市场红利。”吕品表示,预计经过本轮长时间、大幅度亏损后,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上市猪企的投资价值也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林洸兴也认为,眼前的生猪养殖亏损,会持续挤压中小型养殖户的生存空间,今年有更多100—500头规模的养殖户与上市猪企签订合作养殖协议,规模化猪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生猪期货远月合约价格一直位于生猪养殖盈亏线水平之上,上市猪企可以通过期货套保、场外期权、‘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锁定养殖利润,也可以运用相关期货工具优化原料采购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生猪价格连降6周!养一头猪亏四五百元!猪肉“白菜价”还将持续?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生猪价格已连降6周,3月份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2.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0%,同比下降55.7%。猪价持续下行,生猪养殖户目前的经营情况如何?来看记者在江西赣州的探访。

  51岁的康蔚祥去年贷款了三十四万元在自家建造了猪舍,但自刚开始养猪时购入了一百多头猪苗后,他就再也没有补过栏。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蔚祥:现在亏得很厉害,一点钱也赚不到。这个猪栏差不多一年养三百头到四百头猪,现在只养一百多头。

  康蔚祥说猪价不断下行带来的持续亏损令他感到迷茫,他估摸着自己目前养猪的成本价大概在8元每斤,而现在生猪的收购价却已跌至6元每斤。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蔚祥:现在养一头猪亏四五百元左右。

  康蔚祥去年还购入了十头母猪,原本想通过自繁自养来降低成本,但他觉得以目前的猪价,自繁自养也得亏钱,他决定加快出栏来减少亏损。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蔚祥:猪大了肯定是要卖的,如果你不卖,它就要吃掉很多饲料,喂它的时间越长,亏得越多。

  另一位养殖农户康健铭告诉记者,原本做木材生意的他也是去年返乡,花了八十多万元积蓄建造了猪舍,他的猪舍最大存栏量可达五百多头,自己养得最多时也养了三百多头,但现在,只剩七八十头猪了。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健铭:去年6月份开始养猪的,当时看好猪的价钱,现在猪跟白菜一样的价钱。

  记者看到康健铭的猪场里也养了十多头母猪,目前其中两只母猪刚生了15只小猪,他说他准备贷款申请下来后还要再买猪苗,因为内心期盼下半年猪价能探底回升。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健铭:前几年跟风,大家都说养猪挺好赚钱。现在申请贷款,不知道能不能申请下来。

  据测算,饲料成本约占到生猪养殖成本的五成至七成。去年11月以来,饲料原料尤其是豆粕价格涨幅较大,对生猪养殖成本形成较大冲击,无论是养殖散户还是规模化养殖企业都面临不小的成本压力。

  康蔚祥告诉记者,由于饲料涨价,他现在一天只喂两次猪,大约用掉7包饲料,如果喂满三餐的话得用掉9包饲料。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南坑村生猪养殖户 康蔚祥:现在买饲料一个月差不多要三万元,猪饲料又涨得很厉害,一吨差不多涨了一百元。

  记者来到了赣州市一家畜牧公司自身配套的饲料厂,这里的月产量在七八千吨左右,近期饲料价格上涨也令公司倍感压力。

  温氏股份江西信丰公司饲料厂厂长助理 刘江:目前饲料成本是3100元每吨到3200元每吨,相比去年的饲料成本上浮上涨3%-5%,后续我觉得饲料成本还会有所上涨。

  温氏股份董事会秘书 梅锦方:去年全国的饲料原料价格上升比较明显,也影响我们的成本。未来二季度甚至包括三季度,整个猪肉价格想明显提升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总体来说还是供大于求。

  今年年初以来,饲料原材料玉米、豆粕价格持续上涨,年初至今,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已经上涨了约300元每吨,按照每喂三公斤饲料生产一公斤猪肉的料肉比测算,生猪每长一公斤肉,养殖成本就要增加约0.8元。对于下半年猪价走势,业内人士仍然谨慎看待。


从加快恢复到稳供保稳,生猪行业经历了哪些变数?


  在3月22日农业农村部的会议中提到,要继续保持生猪生产总体平稳,保持能繁母猪产能在合理区间。由于当前处于猪周期下行阶段,生猪、猪肉供应过于充足,但受到季节消费影响,整体需求偏弱,叠加大环境影响下,谷物类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基于这种形势之下,养殖户们整体亏损程度不断加剧,其生存问题再度受到考验。基于这种形势之下,我们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应对,以此来帮助更多的养殖场户共同渡过难关。

  所以,当前保证生猪行业平稳运行更是当务之急,如不及时从根本上解决燃眉之急,恐之前来之不易的生猪产能将再度受到威胁,而基准平衡并非只是从产能上调整,防止止蜂拥而上的扑火行为,及时疏导产业平衡,保持正常的供需平衡,上游生产端要有适合的标准,下游端要有充足的市场运行机制。

  疫情的浅滩登陆是最大的刽子手!

  纵观近10年的生猪市场,其猪病疫情都不及2018年8月开始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当时所带来的重大损失极为惨重,但也包括现在因为非瘟疫情仍在散发,只是毒性略有减弱,可能人类的新冠疫情之后,生猪行业的非瘟疫情稍微消停了一些,但之前的惨痛可谓是惨不忍睹。这也是为什么2020年生猪行业被列为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原因,并提及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2018年月至2019年1月期间能繁母猪产能骤降,有因为非瘟疫情感染而大面积淘汰或死亡的,也有迫于疫情和行业压力而被动清场的,全行业也都是这样的现象,所以当时的主要政策就是生物防控+政策补贴+鼓励生产+快速恢复。

  从2019年下年至2020年,生猪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行业内更是大肆跑马圈地极度扩张,行业外更有无数资本看到了生猪行业的“黄金地带”纷纷踏足。但从2021年一整年的时间来看,生猪市场经历“黑天鹅事件”生猪价格也是从18元/斤直接得到了亏损,所以2021年生猪行业又被列为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原因,并提及要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因为从2021年6月开始,生猪行业开始出现亏损,行业内再度开始大量淘汰母猪,甚至有养猪人开始直接退出生猪行业,官方为极力挽救市场乱象,并不断出台相关利好辅助措施以保护生猪基础产能不再受到损失。

  2022年春节过后,由于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市场端供应过于充足,但受大环境影响及新冠疫情波及,生猪市场猪粮比已在一级预警区间,并开启并完成2轮猪肉收储工作,只是现在已发布的第三轮收储工作还未正式开启,所以目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则以“稳定基础产能”为基准,并不断强化生猪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预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政策支持,稳定养殖用地和环保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精准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和冻猪肉收储调节。

  2022年3月的市场由于需求仍在季节性淡季,且近期受疫情影响,餐饮、旅游行业再度受挫,以至于终端的实际消费并未有明显的好转。综合来看,生猪市场供需两端并未出现明显变化,所以上半年整体猪价还是以稳中调整为主。下半年整体的供需形势会有明显改善,猪价或将出现季节性反弹,同时猪价或将逐渐回升到成本线以上,但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当前,由政府部门建立的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可以更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发布产业链权威信息,通过相关的信息预警,可以合理引导中小规模养殖户、养殖企业客观了解当前得供需形势,进而让更多的养殖主体及时安排生产节奏,防止做出极端的非理性行为.......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