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2-03-04
来源:综合报道
猪肉收储未至 生猪跌价先行

生猪 翻身难度大
3月3日消息;目前国内生猪供应充裕,而消费却进入淡季,同时养殖企业看好下半年行情,去产能意愿不强。预计生猪价格反弹空间有限,仍将低位振荡。
受各地展开冻猪肉收储消息影响,2月下旬,大连生猪期货价格一度小幅反弹。
生猪存栏依旧高企
由于非洲猪瘟控制措施得当,以及养殖利润一度极为丰厚,刺激养殖户扩产,去年以来,我国生猪存栏量就已经恢复到常年水平,导致去年二季度后,生猪价格大幅下挫,至今仍在低位徘徊。因价格下跌,去年下半年起,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半年持续月环比减少,但是淘汰的母猪大多是PSY值较低的三元母猪,产仔能力较强的二元母猪存栏占比有所扩大。而且,进入2022年后,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的势头停止,开始出现小幅回升,加之二元母猪占比增加,理论上生猪产能应该处于近几年来最好的时期。
据对纳入调查的123家定点样本企业数据统计,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67.48万头,环比增加0.45%,同比增加2.24%。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22年1月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0万头,环比小幅减少0.9%,同比增加2%,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6%,处于绿色区域。此外,目前能繁母猪存栏结构较好,繁殖能力较前的二元母猪占比明显增加。据监测,截至2022年2月,纳入调查的123家养猪企业的能繁母猪二元/三元存栏占比为8.7∶1.3,而在1月为8.5∶1.5,二元母猪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母猪群体持续优化。
虽然春节前是猪肉消费旺季,生猪出栏量较大,但因市场看好今年下半年行情,部分散养户补栏较为积极,部分中等规模的养殖场新投产能偏多,部分头部企业反周期扩张,使得生猪存栏量并未因亏损严重而出现明显下降,甚至略有增加。据对纳入调查的123家定点样本企业数据统计,2022年1月份商品猪存栏量为2854.66万头,环比增加0.58%,比去年同期增加18.41%。其实,生猪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从仔猪价格走势上可见端倪。据监测,2022年2月份7公斤重仔猪平均售价为285.12元/头,较上月的273.81元/头上涨11.31元/头,成为唯一价格上涨的生猪养殖产品。
从市场调查以及养殖户对能繁母猪扩张、仔猪扩栏等行为来判断,市场从业者大多较为看好下半年生猪行情,但这较为一致的看法使得他们即便眼下亏损严重,也不会轻易收缩产能,这会导致下半年国内生猪供应依旧非常充裕,甚至过剩,人为地将猪周期的熊市阶段延长。
生猪消费难有起色
国内生猪价格在去年10—11月曾因政府收储以及腌腊消费增加,出现过一波可观的涨势,随后,即便在今年元旦、春节季节性消费旺季,生猪价格也没有继续走高,反而一路走低,直至目前。其原因除了生猪存栏量较大,生猪出栏积极,猪肉供应充裕外,受疫情影响或者消费习惯改变,猪肉消费不振也是生猪价格持续低走的重要原因。
1月底,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及2022年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与上年相比由负转为正增长18.6%,两年平均下降0.5%,还未恢复至疫情之前的2019年水平。另外,前几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国内生猪存栏量下降,猪肉价格高企,加之猪肉脂肪含量过高,性价比偏低,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逐渐减少了猪肉的消费量,增加了禽肉、牛羊肉的消费量,肉食消费结构有所变化。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猪肉消费低迷。
目前来看,后市猪肉消费仍难以出现明显改观。从屠宰企业端来看,2022年2月,生猪屠宰开工率下滑较为明显。据监测,2月份屠企月均开工率为17.06%,环比下降10.71个百分点。短期来看,3月份并非传统消费旺季,且受疫情影响,猪肉终端消费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从屠宰企业猪肉鲜销率来看,猪肉消费同样出现阶段性下滑。据监测,纳入调查的屠宰企业2月猪肉鲜销率为85.88%,环比下降4.6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屠宰企业冻猪肉库存却持续上升。据监测,2月份重点屠宰企业冻品库容呈上升趋势,月度平均库容为18.32%,环比上升1.59个百分点,为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目前冻品库存增加,猪肉供应压力加大,成为打压生猪价格的重要砝码。
春节后,玉米价格小幅走高,生猪价格持续回落,猪粮比不断下滑,大部分生猪主产区进入到二级预警区间。据监测,2月份玉米均价环比微涨0.30%,生猪均价环比降幅为9.16%。随着2月生猪价格振荡下行,猪粮比月均值降至4.68,环比降幅为10.86%。后市来看,随着玉米价格进一步上涨,猪粮比将进入到一级预警区间,各地猪肉收储工作可望陆续开启。目前,已有北京、江西、湖北、重庆、云南、陕西、宁夏等地启动收储,其余地方也将于近期启动。受此影响,生猪期货近期出现一波小幅反弹行情。但平心而论,这次收储与去年三季度的收储不同,当时是猪肉价格跌至10元/公斤,这次猪肉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去年收储时段是在猪肉逐渐进入消费旺季的情形下,促使猪肉需求阶段性明显增加,最终提振猪肉、生猪价格走强。而本次的收储时段处于猪肉消费淡季,生猪价格较高,且收储量仅有数万吨,和猪肉月度产量相比微乎及微,预计对市场影响很有限。
周边提振作用不大
受南美干旱、俄乌冲突影响,近期国内豆粕、油脂、玉米、小麦期货价格大幅走强,部分粮油品种甚至创出历史新高,因此有观点认为农产品期货价格上涨将从成本、消费替代上提振生猪价格。但是玉米、豆粕期货价格上涨很难通过成本增加传导至生猪价格,油脂等食品价格上涨也很难改变猪肉供应宽松的格局。
因南美干旱减产,大豆产量下调,刺激美豆价格大幅走高,春节后豆粕期现货价格大涨,部分饲料厂在节后掀起涨价潮,纷纷调高成品料出货价格。但是,我们认为由于生猪价格偏低,养猪亏损严重,养殖户很难接受高价格的豆粕。去年3月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关于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的通知,重点下达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经过业内推广,减量效果明显。据监测,去年豆粕在饲料中的比例平均降至15.3%,较2020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有专家表示,如果我国继续推广低蛋白牲畜饲料,豆粕每年用量可以再降低2300万吨。
此外,作为“黄金饲料”的玉米,是生猪饲料生产中最重要的能量饲料来源。我们注意到,虽然玉米期货价格受俄乌冲突影响大幅走高,但由于目前仍是国产玉米集中上市期,玉米现货价格涨幅较为有限,更无法从成本端提振生猪价格。
综上所述,自去年三季度起,生猪价格已经在相对低位徘徊超过半年,市场人士大多期盼生猪价格筑底成功,重新走上上涨周期。但短期内生猪产能没有出清,甚至有回升之势,同时随着气温回升,猪肉消费进入淡季,供强需弱,纵有收储提振,也难力挽狂澜。预计生猪期货弱势格局仍将延续。
卖大猪亏傻,抓母猪要疯!
刘永好:养猪户在亏损,要鼓励猪肉消费!建议从四方面减少猪周期对行业和经济影响
期价重现近低远高,今年猪价或将有可观涨幅
3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稳定生猪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分析人士预计,综合各方因素,今年猪肉现货价格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下半年将有可观涨幅,建议关注上市猪企中的龙头企业和区域强企。
猪价有望前低后高,稳住存栏尤为重要
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显示,生猪期货各月份合约价格已脱离了“近高远低”的情况,出现明显的“近低远高”现象。截至北京时间3月2日下午3点收盘时,与进入现货交割期的3月生猪期货合约收盘价相比,9月、11月及次年1月合约收盘价分别高出约48.41%、50.82%至59.94%,或许预示着今年下半年生猪现货有望逐步走出低谷,迎来可观涨幅。
国信期货生猪行业分析师覃多贵分析称,“生猪期货各月份合约价格近弱远强,已释放出积极的企稳信号,虽然作为主力合约的5月合约盘面交易价格仍低于大型养殖场的出场成本价格,但是9月、11月及次年1月合约表现强势,远期合约涨幅可观,表明市场对生猪去产能进程持有乐观态度。”
猪周期持续较长时间,猪企普遍亏损,市场复苏机遇尤为珍贵,当下做好生猪产能的稳定工作是重中之重。意见指出,围绕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分级落实产能调控责任,稳定环保、贷款、保险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
市场释放复苏信号,券商机构对生猪板块的头部企业和区域强企亦看高一线。
东莞证券分析师魏红梅表示,预计2022年两会中,“三农”问题仍将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魏红梅回顾过去:“在2021年两会中,部分代表与委员针对畜禽养殖板块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包括尽快出台‘中国种猪’重大项目研发和推广后补助政策,推动种业公司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等。今年的一号文件,亦提出了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预计2022年两会将针对我国养殖行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指引,进而促进我国养殖板块的健康发展。对上市猪企中的龙头企业和区域强企构成利好。”
上市猪企迎调研热,稳健者方能行远路
连日来,生猪期货价格走稳,也向资本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多家上市猪企接待多轮机构调研。3月1日,26家基金公司联合调研了养猪企业唐人神。在上周,温氏股份迎来包括74家基金公司在内的数百家机构调研。神农集团、金新农、京基智农、新五丰等上市猪业均得到机构和资金的密切关注。
在机构频繁光顾的同时,上市猪企也在紧锣密鼓的排兵布阵,为下半年的市场复苏行情做好准备。2月28日晚间,正邦科技发布公告,拟向大北农出售8个饲料公司,资产交易总额约为20亿元至25亿元。正邦科技表示,出售饲料资产是为持续深耕生猪养殖,强化生猪育种、育肥技术及过程管控,坚持稳健高质量发展。
3月1日晚间,唐人神发布公告,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事宜,募集资金将用于项目建设和日常经营。同日,唐人神表示,截至2022年2月28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1131万股,占总股本0.94%,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唐人神对今年生猪出栏工作已做相应安排,预计唐人神2022年生猪出栏量约200万头。从出栏节奏上来看,唐人神上半年出栏占比约为40%,月均出栏13万头左右;下半年出栏占比约为60%,其中四季度出栏量占比预计达到全年的30%以上。
唐人神董秘孙双胜向记者展望,“2022年是生猪行业洗牌的一年,如果今年二季度猪肉价格深跌,会促进生猪产能去化加速。在这种情形下,新一轮猪周期有望将在2022年下半年如期开启。在本轮猪周期当中,有许多猪企在高利润的刺激下加速举债扩张,在生猪价格下行中面临更大现金流压力,对企业稳健经营构成一定风险,不得不采取转让资产、减少母猪、压缩开支等方式自救。”
“夹在火焰山”的猪价,是抄底?还是该逃离?
全国的生猪价还是像“死海”一样,寂静得让人害怕,但市场永远不会平静如水。同时四川、贵州、湖南等南方地区因为天气的变暖,大肥越来越不吃香,价格回落得特别明显,所以后期大猪一定会低于标猪。有消息称,牧原3月份的生猪出栏计划是450万头,其中外卖12~13万,自己屠宰2~3万,而且从月初就开始加量卖猪,这也让养猪人指望着收储能拉动一波猪价的上涨的信心被彻底浇灭了。
夹在火焰山的猪价,是抄底?还是该逃离?
农业农村部养猪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立:据最新数据,目前生猪价格为12.5元/公斤,我们监测的生猪养殖成本线在15.4元/公斤左右。很明显,这个价格已经跌破本钱了。重点来了啊,他们监测的生猪养殖成本在7.7元/斤,而牧原这样的大集团公布的养殖成本在7.5元/斤,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针对这次收储的事情,他们想要收储的价格再往上抬一抬,这样,他们的损失就能少一些。不管这寓意是什么?小编看的就是咱们散养户今年有可能更胜一筹。
说到这里,大家千万不要高兴得过早,这下好了,我们要进行抄底了,千万不要这样想,因为生猪价格迟迟不抬头的原因还是那句老话——生猪产能过剩,只能继续淘汰,只有不断的去产能,猪价才有可能好转。现在不论是大集团、大猪企还是散养户都没有被市场搞“服”,都还被夹在火焰山上烤,但还没有被烤服,只有真正都服了,才会见光,否则这样的行情不会结束。所以说不论是收储也好,压栏也罢,终究还是饮鸩止渴,只有减量,才能提价。
最近牧原刚刚得到了河南农业银行110亿元的授信额度,用来支持生猪的稳产保供,而开篇小编就说他们3月份开始增加出栏量,看来是有钱在支撑着他们“甩猪”,也就是变相的去产能,会不会把市场的价格给砸下来,我们还不知道,因为市场没有走完,但也说明了,他们必须要做头龙的老大,所以短期内是猪价必须还要下探,让行业内的主体和散养户再次出逃一波。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