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9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2-02-19
来源:综合报道
第8周周评:猪价跌幅高达7个百分点 猪粮比跌至4.47
本周生猪价格为12.23元/千克,较上周下跌7.28%;猪肉价格为20.00元/千克,较上周下跌7.72%;仔猪价格24.11元/千克,较上周下跌0.37%;二元母猪价格为2482.12元/头,较上周下跌2.36%。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 2022年2月第2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均价为19.89元/公斤,环比下跌6.27%。
生猪价格:本周猪价先跌后涨,但周度均价环比继续大幅走跌。
本周生猪价格环比大幅走跌,吉林在5.50-5.80元/斤,较上周下跌0.48元/斤,辽宁在5.80-6.10元/斤,较上周下跌0.48元/斤。北京在6.00-6.30元/斤,较上周下跌0.53元/斤。浙江在6.50-6.80元/斤,较上周下跌0.54元/公斤。新疆在4.90-5.30元/斤,较上周下跌0.36元/斤。四川跌至6.20-6.50元/斤,河北跌至6.00-6.30元/斤,山东跌至6.20-6.50元/斤,河南跌至5.90-6.20元/斤,广东跌至6.60-6.90元/斤。
猪肉价格:商务部监测2022年2月第2周白条猪批发价格下跌。出街后市场猪肉需求大幅回落,且腊肉香肠替代了部分鲜肉消费,本周猪肉价格大幅走跌。
仔猪价格: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仔猪价格环比下降0.40%,较去年同期下降71.70%,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为25.68元/千克。据本网统计本周三元仔猪价格涨至24.11元/千克,猪价持续大幅走跌,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低,本周商品仔猪价格继续偏弱。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为4.47,较上周下跌0.35。玉米价格为2.73元/公斤,较上周稳中略偏弱,本周自繁自养亏损620.79元/头,较上周亏损增加113.08元/头。玉米主产区逐步呈现区域性分化走势,气温较低利于继续存储,种植户惜售情绪较强,东北玉米价格继续偏强,而随着年后基层上量增多,华北玉米价格继续走低。2月下半月,随着复工复产逐步启动,部分企业新一轮补库启动,新增采购需求将适度增加,市场交易量将逐步增加,预计2月下半月期间主产区玉米价格适度偏强走势为主,2月月度均价环比基本持稳略有下跌的可能性大。
行情汇总:本周生猪价格大幅走弱,全国9省市生猪均价跌破12元/公斤。上半周元宵节也并未对市场带来太大提振,需求面疲软依旧,猪价持续下跌为主,下半周屠宰企业屠宰量进一步恢复,而市场受节前集中出栏影响,节后适重猪存栏总体不足,叠加上半月猪价跌幅过大,养殖户抵触情绪上升,下半周猪价出现反弹行情,与我们周报、日报中提到的“中旬后段到下旬猪价有适度回涨机会”的预测一致。我们预计下旬后价格再度走跌的概率偏高,但北方存栏偏低的地区价格恢复性回涨的几率依旧偏高。
盈利仅三个月的生猪养殖再度出现亏损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2月9日当周全国出栏一头110公斤的生猪已经亏损41.87元,主要是春节过后市场对猪肉的购买量有所下降,导致猪肉及其产品购销逐步清淡,加之屠宰企业开工率和收猪数量处于低位,使得需要出栏的猪源增多。加之近期原料豆粕等价格上涨后饲料价格再度上涨,生猪养殖成本增加挤压养殖利润,时隔三个月的生猪养殖再度出现亏损。
生猪价格处于下行的趋势
春节这个全国最大的消费旺季已经过去,后期市场对生猪的需求数量将出现下降,特别是过去这个冬季屠宰量较大,猪肉的供应还比较充足,加上猪肉批发价格自2021年12月初开始就处于下行的趋势,仅在春节前夕出现短暂且微幅的反弹,但随着春节过去,猪肉价格跌幅有所加快,主要受市场需求较节前减少,产品走货难度增加所致。肉价的下滑传导至生猪市场,加之猪源消化速度缓慢后供需失衡,且市场不看好后市,这将打压生猪的价格,在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且猪源供应减少的时候,并且屠宰企业开工率逐渐恢复,才能使猪价出现阶段性触底反弹的可能。
生猪养殖成本却不断增加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饲料原料成本就处于止跌反弹的趋势,期间玉米、豆粕、添加剂及麸皮等相关饲料原料价格都曾导致了饲料成本的上涨。特别是自2021年11月中旬以来,豆粕价格的上涨使得饲料厂家出现了多次提价导致饲料成本逐渐增加,养殖成本也跟随上涨。据发改委公布的相关育肥生猪饲料成本统计,目前生猪饲料成本已经从7月底的3.22元/公斤上涨至3.46元/公斤,并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育肥一头生猪光饲料成本就增加70元左右,加之其他成本的增加,生猪的饲养成本还会继续增大。
生猪养殖需合理布局并优化存栏结构
近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0万头,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3.7%,7个月累计调减274万头,向着正常保有量有序回调,未来稳定住能繁母猪存栏,尽力避免生产和价格出现大起大落。相关的养殖户也需要尽快淘汰或更新繁殖性能低下、泌乳性能不佳、有肢体病及高胎龄老母猪,尽量喂养一些高繁性能的母猪,以便能产生更好的效益为养殖户增收。加之要做好相关的防疫,以免因生产效益下降就出现懈怠或侥幸心理,而给猪场带来较大的损失。
低迷、亏损多重制约,猪市终究意难平!
猪市倦怠???
自2022年元月开始,生猪价格再度开启震荡下行模式,而从2月7日各企业陆续开工后,生猪市场更是屡创新低,比如东北、西北地区全线破6元时代。此阶段的低迷价位与2021年9月底10月初的价格走势较为接近,但不同的是此时为春节后的消费淡季档,所以根据个人意见判断:当前的底线价格仍未出现。
因为终端消费层面受2周前春节档的影响下,此时的整体消费力度十分有限,加之2021年四季度新冠疫情变异毒株的侵扰之下,旅游、餐饮业处于歇停状态,不论从整体经济情况还是个人的人均收入水平来看,短期来看从2021年第四季度至今,整体'倦怠状态'仍未出现明显改观。
而生猪价格的上涨是需要消费刺激的,现在既没有强大的消费需求做后盾,也没有更多利好的政策支持,同时现在能繁母猪的保有量仍居高位,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介绍:要将全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但在2021年6月份时,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恢复至4564万头,产能再度处于过剩状态。截止2022年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0万头。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8月后我国暴发了非瘟疫情,生猪产能损失惨重,直到2020年12月底才逐渐恢复到4161万头,但从2021年1月开始,能繁母猪不断的持续增量,生猪价格开始出现从36.88元/公斤的高点位震荡下跌,2021年1月-2021年12月底这期间虽然有几次反弹,但都已无法反弹至历史高点了,因为生猪产能恢复很快,且能繁母猪总保有量始终在4100万头以上,当然也是从2021年6月开始生猪市场开始出现了亏损(注意:当时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达4564万头,这也是2018年8月非瘟暴发后,能繁母猪产能恢复后的最高值),所以也是从那时开始,之前近2年之久的高昂利润,也逐渐在猪价低迷期,且亏损严重的状态之下被全额倒出!
从搜猪网的监测数据来看,目前猪粮比低于5:1,且已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此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视情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短期来看,收储的目的是让养殖户们吃下“定心丸”,当生猪大范围恐慌性出栏、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下跌时,陆续开启收储模式,将会达到有效托市的效果。
头部企业如何操盘?
多家主营生猪养殖业务的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继续推进养猪业务固本强基工作,完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持续提升存栏母猪质量,提高肉猪上市率,降低生猪养殖成本。
近日,牧原在《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中提出2022年生猪销售增长率不低于25%的目标。根据推算可知牧原2022年目标将不低于5023.875万头。另在2月15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牧原转债转股价为人民币47.91元/股,转股时间为2022年2月21日至2027年8月15日。
除了牧原,温氏股份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出栏目标在1800-2000万头,较2021年出栏的1321.74万头增加30%-50%。
天邦股份在投资者提问中也表示,2022初步出栏预计600万头,较2021年出栏量增加180万头。
唐人神陶一山在猪周期高峰时提出“5元猪价轮”后再次反向宣布“未来将增产至1000万头产能”。2022年规划出栏生猪200万头,较2021年出栏量增加45.77万头。
天康生物董事会秘书郭运江表示,2021年年底,天康生物母猪存栏12万头。2022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出栏目标初步确定为220万头。
原料价格飞涨,如何应对?
近期在南美天气炒作的背景下,豆粕价格飞涨,自2月8日至15日短短一周上涨近400元/吨,饲料、养殖成本压力骤增。多家机构纷纷再次下调南美大豆产量预估,而美国大豆需求较为强劲,导致美国油脂油料价格大幅走高。2月7日大连豆粕期货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豆粕期货主力2205合约午间涨停,涨幅达7.99%,创近8个月新高,报3636.0元/吨。当然,这也引起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领导高度重视,具体应对措施可点击以下文字查看——减少进口大豆依赖夯实养殖业发展基础——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谈饲用豆粕减量替代。
面对生猪价格的大幅下跌,饲料原料价格的接连上涨,在饲养成本与防疫成本不断增加的同时,行业内再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深度亏损。当然在生猪养殖中饲养成本、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也是最大的资金投入之处,成本高猪价低又遇上春节档后的消费淡季,拼资金、稳心态、获渠道、保运营才是把控市场的关键所在.......
总存栏量依然高位 专家:养殖场户一头猪亏损超300元
随着春节结束,猪肉消费进入到淡季,猪肉价格持续下行。目前生猪产能充足,农业农村部17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量环比和同比增加明显,生猪价格连续下降。
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量环比增长9.4%,同比增长23.6%,一方面是养殖户普遍看空后市行情,纷纷降低出栏体重、积极出栏,另外就是全国生猪产能处于阶段性过剩。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 王祖力:2021年年末全国生猪存栏量依然有4.49亿头,那么这个量级应该说还是处在一个偏高的状态,就意味着全国总的出栏商品猪的数量可能依然会处在一个偏高的水平。
王祖力介绍,去年生猪产能逐渐恢复,价格高位回落,虽然中间短暂反弹,但2021年12月份至今连续下降,即便在1月份传统的销售旺季,价格依然延续下行态势,1月份全国生猪价格连降4周,同比降幅超过50%,春节过后进入消费淡季,猪价加速下降。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 王祖力:最新的数据,现在的生猪价格是每公斤12.5元,我们自己监测的生猪养殖的成本线大概是在15.4元每公斤,这样很明显这个价格已经跌到了成本线以下,最近这段时间,养殖场户每出栏一头商品猪,头均亏损要超过300元。
猪肉价格大概率于年中温和回升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