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2年2月16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2-02-16
来源:综合报道



2022年2月16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2-02-15 2022-02-1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2 辽宁省 11.64 11.84 -0.20 -1.29
23 吉林省 11.62 11.76 -0.14 -1.24
25 黑龙江 11.47 11.67 -0.19 -0.71
华北
14 北京市 12.24 12.39 -0.14 -1.00
13 天津市 12.28 12.46 -0.19 -1.11
15 河北省 12.23 12.40 -0.17 -1.59
19 山西省 12.11 12.25 -0.15 -1.22
21 内蒙古 11.70 11.83 -0.13 -1.90

华东

5 上海市 12.90 13.77 -0.87 0.00
4 福建省 13.14 13.33 -0.20 -1.08
3 浙江省 13.35 13.42 -0.07 -1.28
10 江苏省 12.64 12.64 -0.00 -1.67
6 山东省 12.80 12.87 -0.07 -1.12
16 安徽省 12.22 12.44 -0.22 -1.74
华中
8 江西省 12.67 12.84 -0.17 -1.12
20 湖北省 12.09 12.16 -0.07 -1.29
17 河南省 12.20 12.33 -0.13 -1.39
12 湖南省 12.39 12.77 -0.38 -1.21
华南
2 广东省 13.48 13.56 -0.08 -1.06
7 广西 12.69 12.82 -0.13 -0.83
1 海南省 15.59 15.63 -0.03 -0.59
西北
24 陕西省 11.59 11.96 -0.37 -1.25
26 甘肃省 11.43 11.55 -0.12 -0.86
28 新疆 10.54 10.55 -0.01 -0.63
西南
11 重庆市 12.41 12.57 -0.16 -1.27
9 四川省 12.64 12.68 -0.04 -0.96
27 云南省 11.16 11.35 -0.19 -1.14
18 贵州省 12.16 12.01 0.15 0.00
全国
有1758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2.33 12.49 -0.16 -1.16

2022年2月16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2-02-15 2022-02-1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0 辽宁省 11.67 11.86 -0.19 -0.59
21 吉林省 11.66 11.98 -0.32 -0.78
23 黑龙江 11.23 11.71 -0.48 -0.37
华北
15 北京市 12.09 12.46 -0.38 -0.21
7 天津市 12.58 12.60 -0.02 -0.13
14 河北省 12.17 12.32 -0.15 -0.99
17 山西省 11.98 12.08 -0.09 -1.52

华东

6 上海市 12.87 12.30 0.57 0.00
2 福建省 13.73 13.65 0.08 0.53
11 浙江省 12.50 12.50 0.00 -1.70
16 江苏省 12.05 12.31 -0.26 -1.71
8 山东省 12.56 12.64 -0.08 -1.17
5 安徽省 13.24 13.04 0.20 -0.84
华中
12 江西省 12.28 12.07 0.21 -1.15
18 湖北省 11.98 12.21 -0.24 -1.91
13 河南省 12.26 12.48 -0.22 -1.18
3 湖南省 13.71 14.21 -0.50 -0.86
华南
1 广东省 13.75 13.88 -0.14 -0.85
4 广西 13.26 13.24 0.02 -0.94
西北
19 陕西省 11.76 11.97 -0.21 -1.24
22 甘肃省 11.37 11.47 -0.11 -1.21
25 新疆 10.75 10.54 0.21 -0.80
西南
10 重庆市 12.51 12.95 -0.44 -1.43
9 四川省 12.54 12.46 0.08 -1.03
24 云南省 11.05 11.57 -0.52 -1.09
全国
有238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2.30 12.42 -0.12 -0.95

2022年2月16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2-02-15 2022-02-1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8 辽宁省 11.55 11.72 -0.17 -0.34
20 吉林省 11.41 11.62 -0.22 -0.43
22 黑龙江 11.15 11.64 -0.49 0.11
华北
11 北京市 12.02 12.09 -0.07 0.16
12 天津市 11.95 11.91 0.05 0.54
14 河北省 11.83 11.89 -0.06 -0.79
19 山西省 11.53 11.85 -0.32 -1.63

华东

8 上海市 12.15 12.15 0.00 0.00
1 福建省 13.47 13.23 0.23 -0.03
16 江苏省 11.68 11.83 -0.15 -1.44
9 山东省 12.09 12.17 -0.08 -1.16
3 安徽省 13.10 12.95 0.15 -0.59
华中
10 江西省 12.06 11.73 0.33 -0.97
15 湖北省 11.73 12.04 -0.31 -1.88
13 河南省 11.88 12.20 -0.32 -1.04
4 湖南省 13.09 13.94 -0.85 -0.58
华南
2 广东省 13.28 13.44 -0.16 -0.91
5 广西 13.06 12.90 0.16 -0.94
西北
17 陕西省 11.67 12.06 -0.39 -1.53
21 甘肃省 11.26 11.30 -0.03 -1.14
24 新疆 10.65 10.47 0.19 -0.25
西南
6 重庆市 12.31 12.88 -0.57 -1.49
7 四川省 12.16 12.03 0.12 -0.96
23 云南省 10.92 11.30 -0.38 -0.91
全国
有214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2.00 12.14 -0.14 -0.86

年后饲料价格大涨,猪价却持续走跌,养殖户承压


      受北方地区大雪影响,运输受到阻碍,而屠宰企业陆续恢复开工,新增采购需求增加,周末猪价出现小幅偏强,但上周猪粮比已经跌破5:1,局部省市也发布了过度下跌一级预警。

  每年春节后猪肉鲜销需求就会出现明显回落,猪价的下跌也在大部分养殖户的意料之中,但节后豆粕价格暴涨却在养殖户意料之外。不少养殖户后悔没赶在年前将育肥猪抛售掉,节前卖了还能省点饲料钱,现在不但猪价跌,饲料价格还上涨不少。

1.png

  上周因美国农业部下调南美大豆产量870万吨及出口量预估610万吨,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下调237万吨,包含美国大豆出口需求改善后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下降,加之最新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两周南美大豆产区天气依然干燥,CBOT大豆期货上涨近两个百分点,再度站上2021年5月以来的周度高点。随CBOT大豆的走强,国内豆粕价格也应声上涨,第7周豆粕周度均价较节前上涨了近400元/吨,主产区出库价格已然突破4000元/吨大关,部分地区涨至4300元/吨以上。

  受豆粕价格上涨影响,上周成品饲料价格也迎来了春节后首轮上涨潮,通威、新希望、天康等30多家饲料企业宣布涨价,猪料、禽料、反刍料及水产料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浓缩料、教槽料涨幅明显,上调幅度在300-500元/吨的企业不在少数,贵州一饲料企业浓缩料涨幅高达600元/吨。

  慧通数据认为,在干旱导致南美大豆产量下调,美豆出口良好国内库存继续下降,全球大豆库存继续下降,叠加南美干旱话题继续炒作,以及原油价格上涨助推下,2月下半月期间,美豆期价将继续震荡上涨走势为主。国内大豆库存偏低,榨企生产恢复尚需时日,原料成本继续上涨,豆粕产出量偏低,而需求终端买涨倾向明显,预计2月下半月大多数时候,豆粕现货价格继续上涨走势为主。

  饲料原料价格持续走高,成品饲料涨价,短期内明显回调的难度较大,但节后猪价持续下调,养殖户将继续承受养殖成本上涨及猪价下跌的双重压力。


饲料上涨 猪价下跌 养殖亏损加大


  【导语】:新年假期后的第一周,猪市出现了魔幻版的开局。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的23省生猪价格显示,截止到2月11日外三元出栏均价12.00元/公斤,较1月30日下跌1.46元/公斤,跌幅达到10.85%;全国主要油厂豆粕2月11日均价在4225元/吨,较1月30日上涨391元/吨,涨幅高达10.20%。原料上涨,饲料再掀提价潮,各大饲料生产企业上调50-300元不等;而猪价却一落再落,东北、华北等多地价格跌入5元/斤的区间;养户亏损明显。
 
  猪价一落再落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春节假期后国内需求惯性回落,白条市场表现不佳,肉多人少,剩货不断;屠宰企业宰量较节前缩减达50%以上,低价收购意愿明显;养殖场(户)出栏积极性偏高,市场供应充足;供强需弱的情况下,猪价一落再落。目前猪粮比已跌入国家二级预警区间内,部分省分开启了当地的收储计划,对猪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加之快速回落的猪价,使养户们的抗价情绪再起,猪价急速止跌回涨。但是2月横跨春节假期,养殖场(户)生猪出栏时间有限、出栏量大,且需求差、成交清淡等多方因素下,猪价回涨或是昙花一现,短期内猪价或继续弱行。
 
  豆粕上涨过快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2月10日现货方面,油厂豆粕报价上涨80-90元/吨,其中沿海区域油厂主流报价在4120-4400元/吨。后市方面,隔夜美豆期价大幅上涨,因市场担心南美不利的作物天气。USDA将美国大豆期末库存预估从1月份的3.50亿蒲式耳下修至3.25亿蒲式耳,分析师预估为3.10亿蒲式耳。国内连粕整体跟随美豆上涨,现货方面,2月份国内大豆到港量不高,目前油厂开机仍处于恢复中,加上豆粕库存处于低位,短期现货价格有所支撑,但过高的豆粕价格将加剧下游特别是生猪养殖利润的进一步恶化,这在后期将对豆粕现货价格或造成制约。
 
  养殖亏损加大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2022年第6周自繁自养周均亏损407.42元/头,较春节前下跌271.61元/头。5.5月前外购仔猪在当前猪价下亏损391.71元/头,较春节前下跌219.71元/头。节后受终端需求惯性回落,猪价快速走低,致使养殖利润亏损加大;5.5月前仔猪市场低迷,仔猪外销价格开始低于成本价,自养盈利亏损开始大于外购盈利。猪价或会出现短暂回涨,但从多方因素来看,短期内猪价弱行概率偏高,养殖利润短期内或持续在亏损状态。建议养户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不要盲目压栏,有序出栏,补栏须谨慎。

养猪的说亏了,收猪的、屠宰的也说亏了


  现在年基本上过完了,大家见面谈得最多的还是去年收入和今年该怎么干,我们这边两个养猪场去年都亏了,这两家养殖场不是规模化养殖,年出栏只有300头生猪,算小养殖场了,都是去年生猪价格最高时候“杀进去”的,而且也不懂养殖技术,市场规律,盲目投资的,在网上听人说“二次育肥”风险小,出栏快,来钱速度快,决定购买出栏猪“二次育肥”。因为去年春节后生猪价格一天一样价上涨,“二次育肥”实际上把出栏猪买回去坐等涨价,赚差价钱,那时候的一头猪多养一天,多挣一百元钱,300头肥猪一天毛利润3万元,确实吸引人投资。可肥猪买回来后,生猪就掉价了,一头猪开始亏一百元/天,很快两家养殖场资金链断裂了,没有钱往里投了,卖了吧,是“割肉”减损两家养猪场不愿意卖,而且猪开始挨饿,骨瘦如柴,没有人收,到了6月份生猪开始死亡,天天用车拉死猪到荒郊野外掩埋,弄得我们这边臭气熏天的。8月份两家养猪场猪死光了,关门大吉了。
 
  一、收猪的说一天一个价的下降,不敢收购了,去年也是亏的一塌糊涂
 
  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猪开始一路掉价,让收猪的也无利可图。汪师傅以前是农村杀猪匠,自己收购屠宰销售,随着禁止私屠乱宰和年龄增长,汪师傅开始为生猪屠宰点收购生猪。现在他每天坐在电脑前查看全国生猪价格行情,收购也是打电话或通过电脑联系收购,有一整套产业利益链条,打个电话生猪收购业务就谈成了,不再风里来雨里去。但眼见生猪价格跌破6元一斤,收猪业务已经是没有差价可挣了,好在目前是猪肉消费淡季,老汪打算今年上半年歇半年。老汪认为下半年生猪价格会反弹,缓慢上涨时再收购。上半年以本地生猪收购为主,少量满足市场供应即可。面对下跌行情,不敢放手收购的,去年把前几年挣的钱搭进去不少了,亏不起啊!
 
  二、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会企稳回升,供求关系相对平衡
 
  养殖户认为,去年下半年开始淘汰落后产能,生猪存栏减少可能要到6月份才能显现,下半年生猪供应会减少,价格才有可能反弹。猪还是要养的,但今年养猪只能是适当补栏,不能盲目扩饲了,只有生猪供应量少了,大家才能有钱可赚。生猪去产能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但其效益可能要到2022年下半年,今年上半年仍然要去产能,巩固去产能成果,到下半年生猪存栏量减少了,价格就开始上涨了,饲料供应过剩价格才能下跌。下半年疫情防控也基本上结束了,人们可以大口吃肉,消费也开始进入旺季,生猪运销成本下降,生猪产业链上的从业人员才能都挣钱的。生猪价格底部可能在6月底,7月触底反弹,但仍然在成本线价格范围内运行。总之今年养殖户不要“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可以适当补栏,控制规模就行了。
 
  三、上半年去产能化会提速,生猪价格下跌“周期”可能提前结束
 
  上半年规模化养殖场去产能化会提速,生猪价格下跌“周期”可能会提前结束,加上今年中小养殖场可能被挤出市场,生猪存栏规模可能在7月明显下降。生猪产能下降,饲料价格会“断崖式”的下跌,生猪饲养成本也会大幅下降。所以下半年生猪产业全产业链都会扭亏为盈。
 

四川打响虎年稳定猪价“第一枪” 上万吨猪肉收储如何执行


  为何收储

  ●开年至今,猪价持续下探。迄今,全川养殖端已连续10个月出现亏损

  ●每年上半年,川内猪价会因为猪肉消费减少而逐步下滑

  如何收储

  ●本轮市(州)层面一万余吨收储任务将通过委托企业的方式实施

  ●综合施策,进一步释放信号,促进猪肉价格回稳

  根本办法

  ●四川生猪产能要维持在常年水平,必须保证380万头能繁母猪的存栏量

  ●用足新手段进一步“压扁”猪周期

  “春节肉价都没涨起来,确实怪得很。”节后,绵阳市三台县养猪户万金林有点后悔:还不如春节前将自家的育肥猪抛售,“起码省点饲料钱。”

  不只是四川猪价持续低迷。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全国猪粮比价(生猪出栏价与玉米价格比值)已进入过度下跌情形二级预警区间,将指导各地按规定开展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在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决定,向21个市(州)下达共计上万吨猪肉收储任务。

  收储如何进行?而面对养殖端连续10个月的亏损,收储能把川猪行业价格拉抬起来吗?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警报

  养殖端连续10个月亏损,又将迎来消费淡季

  “猪价长期低迷且未来一段时间内走势不被看好,促使国家和省级层面当前接连推出收储举措。”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给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信心。

  低迷,是业内当前生猪市场的一致认为。去年4月中旬前后,四川生猪猪粮比价跌破7∶1的盈亏平衡点。迄今,全川养殖端已连续10个月出现亏损。

  “连春节都没能把价格拉起来。”川内一家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坦言,与万金林一样,连续亏损后,自己曾指望虎年春节打个翻身仗,但现实让人无奈:开年至今,猪价无明显回升不说,反而持续下探,“出栏价就每公斤12元出头。”

  省畜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解释,去年下半年,受猪价持续走低影响,消费者纷纷提前灌制香肠、熏制腊肉,“等于把春节的消费需求提前释放了。”而春节前后,又因为城镇居民大量返乡和出游,进一步降低春节消费端需求。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四川绝大部分地区猪粮比价(生猪出栏价与玉米价格比值)、猪肉价均为近年来新低。1月6日,全省平均猪粮比价为5.72∶1,连续3周处于5∶1—6∶1范围,已进入《四川省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调控预案》设定的价格过度下跌情形二级预警区间。对此,省发展改革委在1月7日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情形二级预警,提示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避免出现大的亏损。

  省畜科院副院长何志平介绍,每年上半年,川内猪价在经过1月至3月的高点后会逐步下滑,“天气炎热,猪肉消费会减少。”

  举措

  多管齐下,加大对出栏生猪的消纳力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立足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收储是有效拉抬川猪价格、平衡供需关系和维护养殖户利益的最佳路径之一。

  去年9月,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业农村厅和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四川省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调控预案》,明确猪肉收储的情形。针对不同级别的预警条件,在猪价快速下跌(跌至盈亏平衡点以下)、养殖户利益受损和养殖意愿不高时,以市场价入场收购不同数量猪肉,积极托市。而投放的时机,往往选在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和节假日等消费高峰时段,以释放稳定市场的信号。

  以去年9月为例,全省生猪价格连续下跌10周,全省平均价格为7.37元/500克,猪粮比价为4.7∶1,进入过度下跌情形一级预警区域。随后,四川下达5000吨猪肉收储任务,委托遂宁市高金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承办具体业务。

  “去年底前后,我们完成收储任务。”四川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袁琳介绍,去年四季度,公司动用了位于成都市蒲江县和广元市的储备库,按照市场价完成3500吨猪肉收储。

  那么,本轮市(州)层面猪肉收储如何执行?

  本轮市(州)层面一万余吨收储任务将通过委托企业的方式实施。同时,建议有关屠宰企业、肉类食品加工企业等抓住生猪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有利时机,加大补仓力度。

  “综合施策,以进一步释放信号,促进猪肉价格回稳。”在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看来,猪肉收储应该多管齐下,加大对出栏生猪的消纳力度。

  追问

  破解猪价持续低迷局面,还有啥办法

  业内人士认为,启动猪肉收储,只是调控市场供需、稳定猪价的应急手段之一。如要从根本上破解当前猪价持续低迷的局面,还要从生产端入手改变供过于求的现状。

  作为全国生猪生产第一大省,四川应该如何落子?

  首先是稳定调整产能。“育肥猪的产能可适当调整,但能繁母猪数量不能大起大落。”何志平说,保证育肥猪的产能关键在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多年实践证明,四川生猪产能要维持在常年水平,必须保证380万头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去年,四川已将“能繁母猪存栏380万头”作为全省生猪生产的警戒线,并下达至各地养殖场。

  其次是稳定市场主体的信心。记者走访发现,在价格长期低迷的压力之下,部分规模养殖场已出现亏损、现金流压力等经营困境。在此背景下,四川已发出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不应对养殖企业抽贷、限贷,以确保养殖业正常运转。

  最后是用足新手段进一步“压扁”猪周期。川内部分规模养殖企业负责人呼吁,借助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交割库一季度落地四川等契机,进一步引进财政资金、交易所资金和社会资金,放大期货的杠杆作用,指导企业生产。同时,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生猪养殖环节保险品种,为降低养猪户损失再添砝码。


生猪保供稳价还要从生产端入手,建设现代生猪产业


  经济日报文章指出,连日来,多地已打响虎年稳定猪肉价格“第一枪”,四川省启动万吨猪肉收储,湖北省新一轮省级猪肉收储预计2月中下旬完成。从长远看,生猪保供稳价还要从生产端入手,建设现代生猪产业。与粮食产能要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类似,要将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一方面,稳产能要稳大县,稳定产业政策。继续开展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真正落实用地、环评政策。支持优势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域转移,实现与养殖布局相匹配。另一方面,稳产能要稳大场,稳定行业信心。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对规模养猪场的信贷支持。推动绿色养殖、智慧养殖、立体养殖趁势而起。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