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用药与药理
  3. 兽药知识

氨基糖苷类药物详解和临床配伍

时间:2022-02-15
来源:兽药法苑



  氨基糖苷类(氨基环醇类)曾称氨基糖甙类,是由链霉菌或小单孢菌产生或经半合成制得的一类水溶性的碱性抗生素。由链霉菌产生的有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由小单孢菌产生的有庆大霉素、小诺霉素等,半合成品有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等。它们在化学结构、抗菌活性、药理特点和毒性方面具有共性。由于抗菌活性强,至今仍是对革兰氏阴性(G-菌严重感染有效的和不可缺少的药物,在兽医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在防治猪传染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笔者在长期从事养猪生产和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不少猪场兽医及饲养人员在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方面有许多不当之处,在适应症、用法与用量、配合禁忌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对其毒副作用认识不足,特别是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为此,根据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兽药使用指南》和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及有关文献,结合笔者多年来在养猪兽医临床使用中的实践及体会,将正确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方法综述如下,希望能对养猪同仁有所帮助。

  分类

  窄谱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主要对抗需氧G-菌。第1代广谱氨基糖苷类,包括卡那霉素、新霉素,抗菌谱比链霉素宽,对几种革兰氏阳性(G+)菌和许多需氧G-菌都有效,但不抗绿脓杆菌。第2代广谱氨基糖苷类以庆大霉素为代表,包括小诺霉素、阿米卡星,共同特征是对第1代品种无效的绿脓杆菌和部分耐药菌也有较强的抑杀作用。

  杀菌机理及药物作用特点

  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可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多个重要环节,主要作用位点是与膜相关的细菌核糖体,它们通过与核糖体30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包括起始阶段、肽链延伸阶段、肽链终止阶段,可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导致细胞内钾离子、腺嘌呤、核苷酸等重要物质外漏,引起死亡。同时,高浓度的氨基糖苷类可能引起非特异性的膜毒性,甚至导致细菌细胞溶解。本类抗生素在敏感菌体内的蓄积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来完成的,包括需氧条件下的主动转运系统,故对厌氧菌无作用。本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较强,为静止期杀菌药,常用于控制敏感需氧G-菌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胃肠炎、尿道炎、皮肤和伤口感染等。

  本类抗生素的共同特点

  属杀菌性抗生素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需氧G-杆菌,如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等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G+菌作用较弱,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药菌株)较敏感;对链球菌作用较差,仅仅是中等程度的敏感或者完全耐受;对多数厌氧菌、真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无效。高浓度时呈杀菌作用,在低浓度下,所有氨基糖苷类都可能仅有抑菌作用,严重感染时可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氟喹诺酮类联合用药。

  均为有机碱

  能与酸形成盐,制剂常为硫酸盐,其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较强,当pH超过8.4时,抗菌作用反而减弱。

  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近几年研究表明,本类药的抗菌活性依赖于细菌细胞外抗生素的有效浓度,其杀菌速率、杀菌持续时间及杀菌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呈正比关系。在治疗G-菌感染时,如果使血药峰浓度(Cmax)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比值维持在8—10倍时,可达到最大杀菌率。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可获得较一日多次给药更大的血药峰浓度,使Cma:dMIC比值增大,从而明显提高抗菌活性和疗效,并可降低适应性耐药和耳、肾毒性的发生率,减少毒副作用和灌药、注射应激,所以多数情况下可采取每日只注射1次的办法,但剂量要按日剂量计算。对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的混合感染,每日注射2次是有益的。

  具有明显初次接触效应及抗生素后效应(PAE)

  即细菌与一定浓度的本类抗生素初次接触后,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只需要与细菌短时间地接触就能杀死它们。当抗生素浓度下降至低于MIC或消失时,其对细菌生长仍有持续性抑制效应,幸存下来的细菌通常不能很快繁殖。同时,还能与机体免疫细胞产生协同杀菌作用,因此,处于PAE下的细菌更容易被白细胞吞噬。本类抗生素PAE达4~8h,PAE也具浓度依赖性。高抗生素血药浓度加上PAE,可大幅提高抗生素的杀菌效力并能相应延长抗菌作用时间(可达24h),故一般每日可给药1次。

  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联合使用常呈协同作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导致的细胞壁损伤,可增加细菌细胞对氨基糖苷类的摄取,因为细胞壁的损伤使药物更易接近细胞膜。其联用一般仅限于严重或混合感染以及致病菌不明的感染,但不能混合也不能同时注射,应先用3-内酰胺类抗生素30min后再用本类抗生素。

  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用呈协同抗菌作用但肾毒性增加,需减少剂量。

  内服极少吸收,只可作为肠道感染用药

  由于脂溶性差,正常的胃肠道内服很难吸收(但肠炎时可有效地加强吸收),肠道内浓度较高,可作为肠道感染用药。口服庆大霉素或新霉素与阿托品、莨菪碱等药物合用,治疗仔猪白痢及腹泻效果好。

  治疗全身性感染必须注射给药

  注射给药吸收迅速而完全,肌注后0.5—1h内产生血药峰浓度,为避免血药浓度过高而导致不良反应,一般不主张静脉给药。本类药物在体内不易被代谢,大部分以原形经肾脏排出,在尿中有较高浓度,适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由于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不适用于脑部感染。腹腔内给药后吸收快速而大量,对脱水严重的危重病例,可将庆大霉素注射液加在20—40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腹腔注射。

  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长期使用可逐渐产生耐药性,不同的氨基糖苷类品种间存在着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其耐药机制主要是因为细菌产生钝化酶,钝化或分解抗生素,其次是细菌细胞内染色体基因突变。

  严格掌握剂量及疗程

  由于本类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故应用时应特别注意,剂量要准确,不适宜长期给药。对由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炎肾病综合征更应慎用。

  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肾毒性

  本类抗生素主要经肾排泄,肾皮质药物浓度可超过血药浓度10—50倍,肾皮质内药物蓄积浓度越高,对肾毒性越大,其损害程度与剂量大小及疗程长短呈正比。主要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尿频,严重时出现肾功能减退甚至无尿,肾毒性的早期变化或证据能在3—5d内被发现,更明显的体征要在7~10d内才能出现。为此,应尽量避免与肾毒性药物(如本类药物之间及多黏菌素、杆菌肽等)合用,同时应给病猪足量饮水。常用剂量下,各药物损害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小诺霉素。

  耳毒性

  损害第8对脑神经,可表现为前庭功能失调及耳蜗神经损害。前庭的损伤导致呕吐、眼球震颤、共济运动失调和翻正反射消失等。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由于氨基糖苷类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故孕猪注射本类药物可能引起新生仔猪的听觉受损或产生肾毒性。

  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本类药物可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并与钙离子络合加重神经肌肉传导的阻滞作用,症状为肌肉无力与麻痹、四肢瘫痪、心肌抑制和呼吸衰竭与暂停。新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较常发生,此毒性反应常被误诊为过敏性休克,抢救时应立即静注钙制剂或新斯的明急救。

  过敏反应

  偶而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热等,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尤其是链霉素。一旦发生,应静注钙剂或肌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急救。

  内服的毒副作用

  可能损害肠绒毛而影响肠道对脂肪、蛋白质、糖、铁等的吸收。亦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发生厌氧菌或真菌的二重感染。

  其他形式的毒副作用包括白血球减少、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甚至惊厥。

  药物相互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有较好协同作用,但不能混合注射

  作为“繁殖期杀菌剂”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能破坏细菌细胞壁,有利于“静止期杀菌剂”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入细胞体内而发挥杀菌作用,是处理混合感染、危重感染、免疫抑制感染以及致病菌不明感染联合用药的常用品种。常用的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与青霉素、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头孢喹肟等联用,相互协同,增强疗效。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猪链球菌病、猪急性乳腺炎以及敏感细菌混合感染的疗效较好;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或氨苄西林联用治疗猪李氏杆菌病,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用于肺炎杆菌,庆大霉素与阿莫西林联用于绿脓杆菌等等。但用药剂量应基本平衡,过大剂量的青霉素或其他半合成青霉素均可使氨基糖苷类药物活性降低。另外,本类药物体外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配伍时可被灭活,因此不宜与含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溶液混合应用。切记,联用不等于可以混合注射,如庆大霉素在静脉输液中与阿莫西林混合,则会使庆大霉素血药浓度显著降低而减效,尤其对肾病严重的病猪,这可能是因为氨基糖苷类的氨基与β-内酰胺环之间形成无生物活性的酰胺,使庆大霉素被灭活。可分别肌注,或庆大霉素肌注、阿莫西林静注。

  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可增强本类抗生素的作用

  TMP抗菌谱较广,抗菌作用较强,对多数G+菌和G-菌均有抗菌作用,可1:5与某些抗生素配伍合用,如TMP+庆大霉素、TMP+阿米卡星有明显协同作用,既可拓展抗菌谱,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又可降低两者用量,提高疗效。

  本类药物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较强

  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联用,可增强抗菌效力,但毒性也相应增强。碱性药物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于静脉滴注时,应分开进行,以免中毒。

  氨基糖苷类药物之间不可联用

  本类抗生素对肾脏及第8对脑神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如果用庆大霉素,就不能再同时联用卡那霉素或阿米卡星或链霉素等,但可以与没有药理性配伍禁忌的其他类抗生素或抗菌药联用。

  应尽量避免与其他有潜在肾、耳毒性的药物合用

  与多黏菌素、甘露醇、右旋糖酐联用可能加强本类药物的肾毒性;与头孢菌素、红霉素等联用可能会增强本类药物的耳毒性。

  配伍禁忌

  本药临床应用时应尽量不与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氨根离子、钾离子等阳离子以及维生素C配合使用,以免抑制本类药物的抗菌活性。药敏试验时,培养基中应注意这些阳离子的浓度。与磺胺类或双黄连注射液混用将产生混浊与沉淀。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