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落,是不是可以“抄底”了?
时间:2021-12-29
来源:精准三农加油站
就目前各产区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华北地区和山东地区都应该动手了,辽宁,吉林地区也要做准备了。这两个地区已经出现玉米大量外流的现象,而随着山东价格大幅回落,北部黑龙江地区粮源继续冲击吉林和辽宁地区,这两个省份的玉米价格也要出现变化,年前的低点也快了。而黑龙江地区剩余粮源较多,相对收购主体较少,是可以再等等,看看。
昨天下午山东企业到货量就大幅增加,昨天晚上7点统计为800车左右,今天上午9点再次统计已经超过1000车。上周的文章中我们就友情提示,山东到货量减少是因为天气原因,一旦天气好转,道路畅通,山东的到货量还是会增加,如果东北车赶在这个时间去山东,到达目的地后正赶上落价。
其实大家也都心里有数,只是东北玉米的出口,尤其潮粮的出口,也就只有华北和山东了。
山东开始急跌模式,这样也更有利于稳定住价格,掉的狠了,也就不接受了,比“阴跌”要止跌快一些。昨天至今,山东加工企业收购价格最高跌幅已经达到50元/吨,假设这波上量这样的降价下,还不能急刹车,那玉米价格就会出现之前市场的预判,要出“坑”!
与此同时,东北产区也在落价,尤其以中粮为首的企业,落价频次都比较快,昨天公主岭中粮再次落价,干粮落价30元/吨,潮粮落价24元/吨。各国投企业也纷纷落价。中粮之所以近期频繁调整收购价格,也是原来的收购价格就高。中粮原来的收购价格就比其他企业高,但是并没有带动起来市场抢收的情绪,孤掌难鸣,开始下调收购价格,和市场主流价接轨。
近期期货市场的重点新闻就是印度因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剧烈,暂时停止了一些品种的交易,包括玉米。
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国内玉米期货也出现“拉涨”,但是没有脱离基本面,在技术操作上也解释得过去,现货商没有追随,近日,期货开始拉扯震荡。
农业农村部调查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1761亿斤;其中,中晚稻946亿斤、玉米788亿斤。按日历年度,预计全年收购近8000亿斤,与常年水平相当。
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 ,今年玉米销售进度比较上一年缓慢,但是比较常年基本没有多大变化。
之所以表现出基层剩余粮源较多,一个是今年玉米增产,尤其东北地区增产明显,另外就是基层烘干塔,贸易商收购数量减少。
这个数据在以往年份没有具体统计的时间点位,也就没法进行对比。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大致判断。
据对深加工企业近期收购的态度和价格调整来预测,深加工企业收购的积极性也比本月上旬显著提升,不少体量大的企业还建立了分区收购点。
企业的目的很明确,上一年度,还有一些临储拍卖粮陆续补充市场,而今年临储玉米已经彻底在市场消失,上一年度因为建仓成本高,结转到本季的玉米也微乎其微,未来的生产原料就要以目前大量的新季玉米为主。
在新季玉米集中上市时,价格也在低点附近,去除去年的特殊年份,以往都如此,企业一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尽最大力度建立库存。
那么既然“领头羊”都已经认为应该建立库存了,跟随者是不是也要考虑了。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