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玉米市场“不正常”,农民涨价落价不卖粮,贸易商涨价落价不囤粮

时间:2021-12-27
来源:老白狼说三农



  东北一些贸易商陆陆续续开始做起了库存,这些主体量级大,资金雄厚,而且会一直收购不停歇,虽然价格很高,但会与年后玉米价格搞个平均,利润还是可观的,反之主体小的这些贸易商还在继续观望,不敢轻易动手,不知道玉米的低点到底在哪里,市场也是众说纷纭,也都蒙圈,这个时候就会出现4个问题:

  第一问题就是,如果年前玉米出现低点,不管手里有钱没钱的,都会想尽办法去收购玉米,等到年后去流通或变现,那么在这个抢购的过程中,年前的卖压会不会变小,而年前卖粮的农民就会得到了实惠,卖压会不会往后推移?或者说年后农民的卖压根本就没有了?因为这样就把风险转嫁给烘干塔或者贸易商手中,前期一些东北的贸易商收购带冰块的玉米也受到了损失,只是大家不说而已。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果年前没有所谓的卖压,年后的卖压会不会增加?如果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众多的收购主体就会纷至沓来,全部进入到这个市场,这个时间节点对于他们更为有利,而他们又恐惧政策性引导,在他们一吨有200~300左右利润的时候,会不会根本就不会储存,直接做流通进行变现,那么会不会导致贸易商卖粮“踩踏”?

  第三个问题就是,国家还有大量的陈化水稻,虽然去年使用的小麦数量很大,但水稻不容忽视,虽然磨稻谷需要时间,但不同区域的体系和设备都已经配备齐全,这个水稻是必须要释放出去,否则对于国家这块儿就是一个“心病”。

  第四个问题就是,如果市场一直在区间震荡,对于那些前期或现在建库存的贸易的朋友来说,特别是年后会很难受,因为没有利润,所以这也会让贸易商望而却步,谁都不敢大量的收购存储,对于农民而言,如果大量集中上市,谁会接这个“盘子”?会不会导致农民卖粮“踩踏”?

  华北地区很多玉米出现了由于储存和保管不善导致玉米出现了坏粮,打出来的都是破碎的,这样的玉米只能是山东深加工的菜,再加上农民也惜售,导致粮点没有利润,他们更不想建库存,不是停摆,就是观望,而那些体量大的收购也不是为了建库存,都是随来随走做流量。而农民都等着5、6月份去卖粮,可是5、6月份的时候贸易商都在集中收购小麦,必须要把库里的玉米倒出来存放小麦,所以等到那个时间点,对于华北的农民来说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收购主体越多,说明价格或行情都是向好的,反之如果主体减少,说明行情下行,你想卖粮也卖不到好的价格。现在大小粮点收购玉米都在赔钱,你说谁还能高价收粮。

  对于农民而言,不要盲目地听任何人的观点,都只是一个参考,选对了时间节点卖粮、错开卖粮的高峰都能卖上一个不错的价格,任何人都卖不到山尖上。都说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渡自绝,咱们所有农民朋友好自为之。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