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1-11-06
来源:综合报道
第45周周评:市场供需博弈 猪价大涨后震荡回落
本周生猪价格为15.91元/千克,较上周下跌0.38%;猪肉价格为24.13元/千克,较上周上涨5.56%;仔猪价格17.66元/千克,较上周上涨5.62%;二元母猪价格为2565.33元/头,较上周上涨7.52%。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10月第5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均价为21.53元/公斤,环比上涨10.58%。
生猪价格:本周猪价震荡偏弱。
本周生猪价格环比小幅回落,吉林在7.50-7.80元/斤,较上周上涨0.08元/斤,辽宁在7.40-7.70元/斤,较上周上涨0.11/公斤。北京在7.80-8.10元/斤,较上周上涨0.11元/斤。浙江在8.60-8.90元/斤,较上周上涨0.19元/公斤。新疆在7.10-7.40元/斤,较上周上涨0.09元/公斤。四川涨至8.60-8.90元/斤,河北涨至7.80-8.10元/斤,山东涨至7.70-8.00元/斤,河南涨至7.80-8.10元/斤,广东跌至8.10-8.40元/斤。
猪肉价格:商务部监测10月第5周白条猪批发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上涨推动肉价上涨,不过本周猪价震荡回落,猪肉价格涨幅略有收窄。
仔猪价格: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仔猪价格环比上涨5.90%,较去年同期下跌73.90%,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为24.08元/千克。据本网统计本周三元仔猪价格跌至17.66元/千克,受生猪价格上涨支撑,本周仔猪价格继续小幅反弹,但总体上养殖户补栏仍谨慎。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涨至5.62,较上周下跌0.32。玉米价格为2.68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03元/公斤,本周自繁自养亏损222.63元/头,较上周亏损增加6.77元/头。受寒潮来临影响,玉米流通及运输有所滞后,进入市场的新粮数量相对偏少,玉米供给继续减量,现货价格持续上涨。今年北方玉米主产区冬季来临时间早于往年,新季玉米收货季节遭遇强降雨,当前玉米水分依旧偏高,低水分优质玉米供应适度偏紧张,预计11月上半月期间玉米价格总体继续适度偏强走势为主,西半月后段玉米价格存在再度偏弱回调的机会。
行情汇总:本周生猪价格震荡回落为主,周末再度出现上涨迹象。受生猪价格上涨影响,终端零售端抵触情绪增强,香肠灌制等需求有所下降,加之新一轮新冠疫情涉及19省市,部分地区再度限制娱乐活动,外出聚餐减少,整个大经济环境均承压,且在猪价上涨后屠宰企业白条走货减缓,屠宰量也随之下降,上半周生猪价格以下跌为主。但是受去年11-12月非洲猪瘟对能繁母猪影响逐渐体现,生猪供应下降,加之养殖户压栏惜售情绪较浓,月初集团企业出栏计划也减少,屠宰企业压价难度也比较大,周末猪价有反弹迹象。预计近期供需端博弈激烈,上半月期间,猪价或震荡调整为主。
牧原股份称生猪价格反弹超预期 未来2-3季度仍持审慎态度
近期,因消费旺季来临与收储推进,猪肉价格持续反弹,对此反弹趋势,生猪养殖龙头牧原股份也表示超出预期。
昨日晚间,牧原股份披露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透露,近期种猪销量较前两个月有所回升,但价格未有明显增长。近期生猪价格的快速上涨是多个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超出市场预期。公司对于未来2-3个季度的生猪行情依然持谨慎态度,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业务同样是基于对公司未来经营所面临市场环境的审慎态度。
牧原股份表示,目前披露的月度生猪销售数据中包括内部销售至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生猪。目前公司仅投产两家屠宰厂,随着2021年底8-9家屠宰厂的陆续投产,生猪内部销售数量会增加。屠宰端下游销售也会存在阶段性的市场开拓压力。
此外,牧原股份预计,2021年全年生猪出栏量将在4000万头左右。
生猪期货成“香饽饽”全线亏损的猪企四季度能否借此翻身
对许多猪企来说,三季度是全面亏损的一个季度。越来越多的猪企将现金管理作为“保暖过冬”的主要任务,对生猪期货的态度也由观望变为主动参与。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生猪养殖行业前20家龙头企业中,已有19家向大商所提交了交割库申请材料,11家成为生猪期货交割库。猪企对生猪期货的热情能持续吗?四季度生猪期货又能为猪企带来什么?
猪企积极参与生猪期货
猪企亏损、负债增加,保本与资金运转成为猪企主要任务。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已经披露三季报的16家上市猪企中,有12家陷入亏损。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温氏股份、天邦股份前五大猪企前三季度合计亏损也超过200亿元。另外,三季度无疑成为“亏损最惨季”,12家上市猪企仅三季度的合计亏损就超过了200亿元。
当前,猪企积极参与生猪期货。截至目前,已有牧原股份等十余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计划利用期货市场辅助经营。根据大商所数据,共有60家养殖企业申请了套期保值资格;有1800余家单位客户(不含资管、特殊法人客户)参与生猪期货交易。在生猪养殖前20家龙头企业中,已有19家向大商所提交交割库申请材料,有11家成为生猪期货交割库。截至9月底,生猪期货法人客户日均持仓占比达35.3%。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李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猪企对生猪期货的态度已经由观望变为主动参与,目前基本都配备了期货部门,还会利用期货套保提前将一部分出栏计划卖出去。其也意识到这是另一种参与市场的方式,生猪也可以在交割库进行流通,这对他们来说,将一定程度缓解现货销售压力。”
猪企对生猪期货的热情为何高涨?“生猪养殖具有周期性,现金流也较容易受限。”李明说,近几个月,生猪等农产品周期受灾害等自然因素影响明显,生猪市场的行情波动也更加剧烈,价格方面也出现长时间的暴涨暴跌,这使得整个行业亏损加剧。目前现金流回流相对较慢,这限制了企业的经营和战略布局。同时,二季度后受生猪现货价格变动影响,企业面临巨大资金压力,而参与套保的企业有利润空间,且盈利覆盖亏损的情况较为可观,甚至有部分企业实现了超预期盈利。
猪企的热情能否持续
对处在当前处境的猪企来说,生猪期货确实缓解了资金压力。“第一个生猪期货合约的兑现日期是今年9月份。当看到期货市场上的生猪价格要比企业的养殖成本高得多时,企业就可以在合约兑现前,把今年9月份计划出栏的生猪卖出套保。”一位农产品期货分析师告诉记者,事实也证明,今年9月份期货价格约为13元/公斤,而生猪现货的价格则为11元/公斤。参与套保的部分企业确实看到了利润空间。
同时,今年9月份,第一个生猪期货合约兑现时,交割的生猪也为部分企业缓解了经营成本压力。苏州市华统食品有限公司采购中心副总经理费天棋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此次参与生猪期货交割,企业也能用较低的成本收到质量较好的生猪,无论是从成本控制还是食品安全角度看,其利益都能得到有效保障。
国庆节过后,生猪期货价格一度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点,不过后续又跌落下来。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最近这波上涨属于意料之外,或也是行业内参与者的热情助推了生猪期货价格上涨,但是随后很大一部分参与者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套保亏损。
生猪期货的风险确实不容忽视。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期货市场涨跌停稳,最开始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每一手投入的仓单金额也是非常大的。万一出现期货价格下跌,只投入保证金是不够的,还要往里加更多的资金才行。对于中小养殖户、散户和投机者来说,门槛相对较高,也就意味着风险。
猪企对生猪期货的热情能持续吗?李明表示,企业对生猪期货的认识也会在参与过程中趋向理性。现在来看,企业参与程度逐渐加深,对期货的热情具有可持续性,因为企业通过生猪期货确实可以提前锁定成本、规避风险。
生猪期货四季度走势尚不明朗
“十一假期之后的价格反弹、期货价格上行带来的暂时性的套保亏损可能会导致企业对生猪期货产生错误理解。”李明说,对猪企来说,套保应该是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而不是投机。
目前行业内的参与者均表示生猪期货价格走势有些难以捉摸。李明表示,生猪期货价格自高点下跌后,仍看不出明显趋势,未来走势主要受到现货价格的影响。今年生猪市场供需格局未变,供给压力偏大。虽然四季度是传统的生猪消费旺季,但是多元化的消费习惯在慢慢形成,考量现在的行情变化,已经不能只参考传统意义上的供需行情了。目前比较确定的是,近期的生猪价格反弹会造成透支消费和库存后移,大量冻肉可能会择机投放,这将影响到四季度生猪现货价格的运行区间。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目前生猪期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抑“猪周期”、缓解行业亏损的作用,未来这一作用将更明显。大商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席志勇表示,生猪期货与现货价格走势相符,波动更为理性,客观反映了生猪供应恢复性增长的市场预期,为养殖行业提供了明确的价格参考。部分大型养殖企业成功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保值,锁定出栏价格,稳定生产,保障了主业利润。
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义乌营业部总经理李汪洋也表示,生猪期货价格每天都是公开的,行业内外的人不需要去猜价格,企业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价格的波动,思考如何去抵御风险、如何通过期货市场上的套期保值去锁定利润。
“建议目前生猪期货参与者可通过监测生猪体重变化情况以及判断市场需求来采取布局,谨慎参与。”李明说,可以预见,等到“猪周期”内实质性拐点来临,生猪期货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彰显。未来参与生猪期货的群体也会更多,生猪期货的联动影响也会更广、服务力度更深。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