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1年10月30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1-10-30
来源:综合报道



第44周周评:蔬菜价格上涨 香肠灌制需求增加 养殖户压栏普遍


  本周生猪价格为15.81元/千克,较上周上涨15.82%;猪肉价格为22.46元/千克,较上周上涨5.15%;仔猪价格16.72元/千克,较上周上涨2.14%;二元母猪价格为2385.81元/头,较上周上涨10.95%。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10月第4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均价为19.47元/公斤,环比上涨9.69%。

1.png

  生猪价格:本周猪价短暂回调后再度上涨。

  本周生猪价格环比继续上涨,吉林在7.60-7.90元/斤,较上周上涨0.98元/斤,辽宁在7.50-7.80元/斤,较上周上涨0.91/公斤。北京在7.80-8.10元/斤,较上周上涨0.98元/斤。浙江在8.40-8.70元/斤,较上周上涨1.15元/公斤。新疆在7.00-7.30元/斤,较上周上涨1.25元/公斤。四川涨至8.20-8.50元/斤,河北涨至7.80-8.10元/斤,山东涨至7.70-8.00元/斤,河南涨至7.70-8.00元/斤,广东涨至8.20-8.50元/斤。

  猪肉价格:商务部监测10月第4周白条猪批发价格由跌转涨。生猪价格持续大幅拉升,叠加气温下降居民猪肉消费继续恢复,本周猪肉价格上涨。

  仔猪价格: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仔猪价格环比上涨1.20%,较去年同期下跌76.20%,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为22.73元/千克。据本网统计本周三元仔猪价格跌至16.72元/千克,生猪价格继续上涨,养殖户补栏情绪略有好转,本周仔猪价格稳中略偏强。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涨至5.94,较上周上涨0.73。玉米价格为2.66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04元/公斤,本周自繁自养亏损234.41元/头,较上周亏损减少254.44元/头。主产区新季玉米收割时间较往年延迟,整体供应略紧,加工企业存在刚需补库需求,贸易商持粮观望心态增强。今年北方玉米主产区冬季来临时间早于往年,新季玉米收货季节遭遇强降雨,当前玉米水分依旧偏高,低水分优质玉米供应适度偏紧张,预计10月下旬末-11月上旬玉米价格总体适度偏强走势为主,11月中旬前后存在再度偏弱回调的机会。

  行情汇总:本周生猪价格总体持续明显上涨为主,周内出现短暂的回调行情。目前南方大部分地区猪价回涨至16元/公斤以上,局部沿海地区猪价破17元。近期蔬菜价格上涨速度较快,不少蔬菜零售价格快赶上肉类产品价格,居民偏向于选择肉类产品消费。另外,在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后,不少消费者担忧临近年关猪肉价格会再度出现比较明显的涨幅,因此近期不少地区出现提前灌制腊肉香肠的情况,尤其是西南地区,香肠灌制需求增长明显,对大肥猪的需求增加。而冬季居民消费本身就偏向于肥猪肉,夏天备受嫌弃的大肥猪价格反而比标猪还贵,养殖户期待值提高,市场惜售情绪普遍,猪价在周中出现短暂回调后再度上涨。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继续偏强,因为随生猪及白条批发价格的上涨,下游抵触情绪在增强,还是建议理性看待,合理安排生猪出栏节奏。


猪价反弹来势汹汹,专家观点:周期底部“还在路上”


  10月初,生猪价格跌入“5元区间”后强势拉涨,反弹幅度已达40%,猪价暴涨暴跌令人侧目,诸多投资人、养殖户内心存在疑虑,目前市场生猪产能究竟如何,规模化养殖能否打破“猪周期魔咒”,后市又该如何演绎?

  近日,财联社蜂网专家在线与舞阳联合举办的“猪价强势连涨 猪周期拐点已至?”电话会议上,分析师曾紫华做出细致解答:“本轮猪价反弹主要由大猪带动,同时市场消费较同期提前,需警惕春节前大规模集中出栏带来的价格风险。目前生猪产能还处于大周期中下行周期投放阶段,淘汰母猪产能远未到底。” 对于生猪产业未来发展,国信证券农业首席分析师鲁家瑞表示,规模化养殖无法拉平猪周期,同时生猪行业并未完全经历过工业化数字化“洗礼”,该板块仍然孕育较大成长机会。

  猪价强势反弹却暗藏危机

  10月,猪价再次经历暴涨暴跌,但暴涨背后可能带来“春节坑”。

  与往年相比,今年四季度猪价上涨来得更早,但消费高峰也随之提前,曾紫华提醒养殖人员需警惕春节前大规模集中出栏、消费透支带来价格风险。

  与此前消费旺季不同,在这轮消费增长中,三四线城市增量惊人,也有投机心理助推。曾紫华在会议中透露,上周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大型批发市场猪肉走货量增加一成左右,但三四线城市、乡镇农村猪肉消费增加情况非常明显,甚至有3倍、5倍增长幅度。曾紫华解释道:“除了乡镇居民消费确有增长因素外,‘囤货’情绪、‘抄底’思维也助推白条猪肉走量。”

  本轮猪价反弹,业内人员普遍认为是由大猪供给缺口叠加消费升温导致。经历夏季大猪集中出栏后,市场上大猪供应骤然减少,规模场出栏生猪基本以110-120公斤为主,但随着北方天气转冷,大猪需求提升,养殖户挺价,大猪拉动标猪价格上涨,同时南方开始灌腊肠,猪肉消费旺季逐渐来临。

  在曾紫华看来,猪价虽然在反弹,但仍要保持正常节奏出栏,他表示:“在这轮涨价过程中,屠宰场第一次压价后不到两天价格就开始反弹,因此养殖户惜售心态被完全带动,但是扛价惜售可能会导致养殖户、规模场春节前集中出栏,同时今年消费高峰提前来临,南方已开始制作腊肠,生猪价格风险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加大。”

  对于未来生猪价格走势,曾紫华透露:“现在周期底部远未走完,2022年整体行情可能会呈现‘V字型’走势,前低后高,明年上半年价格可能还会降到11元/公斤水平,与2021年10月低谷形成周期性双底结构。但是价格预判也会随实际情况发生改变,养殖户和规模场如果能持续淘汰低效母猪产能,那么周期底部可能会加速完成。”

  母猪淘汰远未“触底”

  判断未来中长期生猪行情走势,能繁母猪存栏是重要指标。2018年我国经历非洲猪瘟疫情后,生猪产能急剧下跌,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冰点”,近两年生猪产能逐渐恢复,能繁母猪存栏已达到正常年度水平。

  低迷猪价促使养殖户加大力度淘汰母猪。曾紫华表示:“五月部分养殖户开始淘汰母猪,8月起,行业进入深度亏损,一头猪亏损500元,养殖户大量淘汰能繁母猪。样本显示,9月淘汰母猪屠宰量环比增加40%,事实上,这种淘汰体量极其罕见。同时,大型集团母猪料销量环比下降10%-18%,这些数据都能反映能繁母猪淘汰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10月猪价大幅反弹,养殖户购买小母猪现象随之增多,曾紫华表示,小母猪基本是30kg-40kg,此时养殖户购买小母猪是在赌2022年四季度肥猪价格,而且小母猪增加现象加快,整个母猪后备力量不容忽视。同时曾紫华认为,就整个行业来说,淘汰产能情况还不彻底,根据官方数据,能繁母猪存栏变化并不明显,生猪养殖走出亏损期还比较漫长,大型养殖集团和养殖户还需要持续淘汰低效产能。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三季度末,我国生猪存栏约4.38亿头,同比增长18.2%,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459万头,同比增长16.7%,虽然较6月相比,生猪与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0.23%与2.30%,但整体能繁母猪存栏已从2019年1913万头增长2.3倍,8-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生猪与能繁母猪的整体去化时间较短,且下降幅度较小,并且主要以去低效猪为主。

  “猪周期魔咒”能否打破?

  一般而言,一次完整的猪周期需要3-4年的时间,自2003年以来,我国已经历四轮完整猪周期,最近一次猪周期从2018年5月开始,至今已有3年5个月的时间,第五轮猪周期复杂程度远超从前,并且出现了更为明显的投机心理。

  猪价暴涨暴跌,让许多人感到迷茫。前两个猪周期的低谷,一次最低生猪价格达到7-8元/公斤,一次在10元/公斤附近,本轮低点也在10元/公斤附近,因为非瘟常态化带来全行业防疫成本提升,同时饲料玉米等大幅涨价,养殖成本显著上升,行业亏损情况比上一轮行业低谷期更为严重。但受两轮收储、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猪价又分别于6月底、10月上旬出现大幅反弹。

  鲁家瑞表示,本轮猪周期与以往四轮都不太一样,行业在极短时间内从高额盈利到深度亏损,而且今年年初大家集体对价格产生误判,导致整个行业失去一次现金补充的窗口,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散户正加速退出。但规模化养殖并不能完全打破“猪周期魔咒”,美国生猪养殖经验表现,美国规模厂市占率达到80%时,猪周期也并未完全拉长,只有散户几乎完全退出后,周期才慢慢拉长。

  近期资本市场中,“四季度是猪股左侧布局最佳时间”说法沸沸扬扬。鲁家瑞认为,生猪行业实际上并未完全经历工业化数字化洗礼,虽然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行业发展相对较慢,但生猪依然是养殖数量最大的群体,该板块仍然孕育较大成长机会。


北京发布猪价过度下跌一级预警 将启动临时储备收储


  北京市近日修订印发生猪调控预案,调整了预警区间。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10月28日向记者介绍,根据最新的调控预案,北京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拟于近期启动第二轮临时储备收储工作,促进生猪价格水平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生猪市场长期平稳运行。后续,本市也将按照预案规定采取相应等级调控措施,促进本市生猪及猪肉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防止生产供应和价格大起大落。

  价格涨跌均设三级预警

  结合本市实际,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研究起草了《北京市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经报请市政府审定同意后,于近日正式印发。

  2016年,北京曾印发《北京市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近日印发的最新预案正是在这一版本基础上修订完善的。“与16年版预案相比,《预案》严格落实国家最新要求,在预警指标、预警区间等设置上参照国家层面做法,进一步细化了监测预警、响应机制、政策协同、组织保障等方面的具体安排。”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注意到,新版本《预案》的一大变化就是调整预警区间,参考国家标准,合理设置预警值,区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设立三级预警区间。

  其中,过度下跌情形预警分级重点引导养殖户平稳有序减栏,避免恐慌性集中出栏: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到6:1,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低于5:1,发布一级预警。

  过度上涨情形预警分级重点引导养殖户有序扩产,避免非理性过度补栏:当猪粮比价高于9:1时,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2周处于10:1到12:1,或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在30%到40%之间时,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高于12:1,或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超过40%时,发布一级预警。

  “当猪粮比价处于6:1到9:1之间,并不进行预警,这是为了给市场自发调节留出空间。”相关负责人说。

  近期启动临时储备收储

  从预警满足的条件可以看出另一个变化。相关负责人说,新版本《预案》丰富了预警指标,在继续沿用猪粮比价指标基础上,增加了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作为预警指标,这一指标更加贴合百姓生活感受,也更能保障市民日常需求。

  与此同时,《预案》健全调控手段,突出以储备调节为主,“调低”与“调高”并重,保有一定数量政府猪肉常规储备,保持必要调节能力,根据不同预警情形,及时启动储备调节和发放补贴等相应措施。

  如果出现过度下跌预警的情形,相关部门如何响应?

  根据《预案》,当生猪大范围恐慌性出栏、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下跌时,实时临时储备收储,以有效“托市”。具体来看,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发布时暂不启动临时储备收储;二级预警发布时视情启动;国家或本市发布一级预警时,启动临时储备收储;北部区任一省份启动临时储备收储时,根据跨省沟通协商情况启动收储。同时,还将研究鼓励大型猪肉屠宰、加工企业增加商业储备,扩大猪肉深加工规模等相关措施。

  9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已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相关负责人说,按照《北京市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10月18日至24日,本市猪粮比价为4.26: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域,本市拟于近期启动第二轮临时储备收储工作,与国家收储形成合力,促进生猪价格水平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生猪市场长期平稳运行。

  严打囤积居奇、哄抬价格

  相反,当生猪及猪肉市场供应紧张时、价格明显上涨时,本市也将投放政府猪肉储备,及时增加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具体来看,当国家层面在市场周期性波动情形发布过度上涨二级预警、在重大动物疫情风险等特殊情形下发布过度上涨一级预警时,中央和地方联动投放。本市在市场周期性波动情形下,过度上涨二级预警发布时启动储备投放;一级预警发布时加大投放力度,同时研究对本市生猪屠宰企业收购生猪进行直接补贴,减免批发环节入场费、零售终端摊位费,发放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等措施。出现重大动物疫情风险等特殊情形,提高价格涨幅容忍度,发布一级预警后,主要在重点时段集中组织投放。

  《预案》提出,本市也将加强生猪和猪肉供给保障能力建设,强化产供销各环节政策措施协同联动,推进生猪和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在提升生产自给能力方面,将通过增加预算内投资、保障养殖用地、强化信贷和保险政策等方式引导市场主体合理安排生产,促进生猪和猪肉价格供求基本均衡。

  在健全冷链物流体系方面,本市将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分级建设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适度扩容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支持利用工业厂房改造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冷链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优化储备库布局,增强政府储备猪肉常规调节和应急调控能力。

  此外,北京还将加强饲料安全、生猪疫病防控及检疫工作,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强化重大动物疫情预案管理,及时处理疫情;加强屠宰环节病害猪(肉)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加强生猪和猪肉价格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加强对猪肉市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后续,市有关部门将持续密切关注相关价格运行情况,加强部门会商,按照预案规定采取相应等级调控措施,促进本市生猪及猪肉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防止生产供应和价格大起大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