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7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1-07-27
来源:综合报道
2021年7月27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7月27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7月27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生猪价格连月下跌对养殖户影响几何?正处于迈坎儿的“阵痛期”
上半年,生猪价格跌至6元的价位区间,行业陷入深度亏损状态。另外,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与2018年前相比,现在育肥猪每公斤成本为16元至17元,增加约4.5元。
所以说,生猪养殖已跌破盈亏平衡点,而生猪育肥户前期购买仔猪价格较高,此轮跌势可达1500元以上。据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6月份生猪养殖场户亏损面为62%,比5月份扩大52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部分养殖场户养殖积极性受到影响,而且少数养殖场户出现了宰杀母猪情况,个别散养户甚至计划退出生猪养殖行业。可以说,下行周期开始之际,养猪户的生存压力已经凸显。而且除了猪价下跌之外,还有环保压力,资金压力,贷款的压力,因此,养殖户普遍反映希望政府保持支持政策稳定,引导养殖户科学高效养殖。总体来说,如今养猪业已经进入高成本、高风险、低价格的时代,现在,养殖户正处于迈坎儿的“阵痛期”,而且阵痛才刚刚开始,而退市并不是目的,现在大家需要精简规模,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提高饲养管理技术、降低成本,优化猪场硬件设施,提高养殖效率。
多地暴雨、非瘟再现,猪价要大反攻?
猪价、猪肉涉及千家万户,一直备受瞩目,但猪价涨跌频繁给生猪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年初以来,猪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整个养殖行业陷入亏损。汛期的暴雨天气,动物疫情防控风险增加也为猪价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近日各有关部门就猪价密集发声,对后期走势做出了预测。
一、暴雨天气、非瘟再现,猪价又添新变数
之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消息称广安市华蓥市在挡获的外省违规调运生猪中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说明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还是很复杂的。当前已进入主汛期,甚至在部分地区引发了洪涝灾害,动物疫情发生风险随之增大。为有效做好汛期动物防疫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制订了应急实施方案。
国家层面:指导各地加大力度,贯彻新版《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及时规范处置疫情。根据实践情况,我们会适时组织再次修订应急实施方案,对关键措施进行完善。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汛期动物防疫技术指南》,严格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优先选择焚烧、化制等工厂化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选择深埋处理。因患炭疽等疫病死亡的畜禽,其尸体不得直接进行掩埋处置。
三部门试点病死猪保险联动机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据通知,试点工作自2021至2023年,试点期3年。以生猪主产省为重点,按照自愿申报原则,遴选部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生猪养殖保险工作基础较好的生猪调出大县开展试点。试点县集中处理体系需覆盖大县全域,具备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生猪养殖保险信息化联动管理的基础。
二、官方下半年最新猪价预测
近日各有关部门就猪价密集发声。7月20日,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整个消费会有所增加,但从生产增长的惯性看,猪肉供应也会有所增加。综合两方面因素分析,可能未来一段时期猪肉市场供需总体是平衡的,这种平衡局面要持续一段时间。随着消费趋旺,可能养猪能够回到正常的利润水平。
国家统计局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上指出随着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国家收储政策又有支撑,猪肉价格有望保持稳定的态势。
国家发改委也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随着中央和地方收储“托市”效果逐步显现,加之今年1—2月新生仔猪量减少,经过约半年左右的育肥期,会对7—8月生猪出栏产生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价格可能将继续呈阶段性反弹态势。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持续跟踪能繁母猪、生猪存栏变化与猪肉价格走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达到预案规定及时开展收储,积极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必要时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调控调节力度,防止生猪和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为稳定市场预期,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开展三次中央储备猪肉收储。第三次收储成交均价25350元/吨,比上次拍卖低348万/吨,第三次收储情况低于预期,养殖户挺价心态松动。目前市场利空因素偏多,行情宝预计短期内行情上涨较为艰难。
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102%,生猪存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上半年猪肉产量2715万吨、同比增加35.9%,供求形势持续改善。2021年上半年猪肉产量是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从生产增长的惯性看,高利润阶段已经结束了,农业农村部也提醒广大养猪场户,不要再赌市场,要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做好节本增效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不要听信市场上一些小道消息,不要盲目的压栏,要有序出栏,不要再以投机心态来安排生产。
如何理性看待猪价走势:反弹概率大、大涨有难度、仍有回落风险
无论是专家还是官方的预警,都透漏出此轮猪周期将继续在低位波动这样一个信号。也就是说这波底部行情尚未结束,养猪业要继续准备过冬。
6月底以来,随着中央和地方收储“托市”效果逐步显现,猪价持续触底反弹态势,农业农村部发言人表示,加之今年1—2月新生仔猪量减少,经过约半年左右的育肥期,会对7—8月生猪出栏产生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价格可能将继续呈阶段性反弹态势。
但是,行业内也普遍性的认为不应该对三季度猪价涨势抱有过度的预期,大涨很困难。毕竟,猪肉供给最紧缺的时期已经结束,而且供需基本面已经转向供需平衡,这是根部原因。另外,国家层面也一再透露,会加大力调控力度,防止猪价大涨大跌。
总体来看,超跌、养殖成本高位、国家猪肉储备托底、三季度需求好转等,这一系列利好提振下,猪价出现反弹行情的概率很大,但存栏持续增加、供给陆续释放,再加上冻肉库存等原因,猪价大涨有难度,且仍有回落的风险。现在,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养猪主体,都在追求着一个状态,那就是—合理盈利区间。
专家:2022年上半年 猪价仍存下跌风险!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止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911万头,同比增长29.2%;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564万头,增长25.7%。可以说,现在生猪生产已经恢复到了正常年月的水平,今时不同往夕,“缺猪”,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专家表示,能繁母猪产能能够代表未来一年生猪供给情况,而以上的数据基本上可以断定,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影响生猪生产,那么,意味着2022年上半年,生猪供给仍将继续增长,猪价仍存下跌风险。
其实,自2020年9月开始,本轮猪周期就已经进入下行阶段,从当前的供给面情况来看,养殖主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面临较大盈利压力。
但就现阶段而言,七八月份,会出现季节性短时缺猪现象,加上消费的逐渐改善,市场能出现一波反弹。但总体而言,综合供给和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来看,今年猪肉价格不会出现大跌或大涨,季节性因素影响下,预计猪肉价格会比现在略有提升,但整体会是稳中略涨。
养殖户:经历最强猪周期 盈利亏损皆被动
“搞养殖就得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能扛得住压力。‘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只要猪一天没出栏,心就一刻也放不下,既担心行情不好,又怕有疫病,心始终悬着。”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豫北一家小型生猪养殖场负责人丽丽(化名)感叹道。
与丽丽有着同样困扰的养殖户不在少数,近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生猪养殖户,在猪价波动调整的背景下,每个人都在思考下一步棋该怎样走。
在进入生猪养殖领域之前,丽丽从事的是肉鸡养殖,因为当地政策的变化,养殖场需要转型,考虑到养殖业务的相似性和现成的场地条件,2017年10月份,其转型进入生猪养殖行业。转型的头一年,丽丽没有挣到钱,此后一年也是在“保本”经营。“一直都是全家人自己动手,人工成本上可以节约一些。但如果算上自家的人力成本,其实是赔钱的。”她说。
在丽丽看来,对于小型养殖场而言,挣钱还是赔钱,都有些“身不由己”。
来自四川汶川的养殖户章先生,是在2020年底与朋友合伙开设的养猪场,目前,其养殖场的生猪规模在500头左右。由于进入养猪行业时已处本轮猪周期高位的尾端,章先生并没有实现盈利,但他并没有为此感到太过焦虑:“个体养殖户养猪一般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打‘长期战’,尽量在猪周期高峰时多赚钱,以弥补低谷期的损失;另一种就是赌博的心态。我们现在其实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顺着周期来经营。”
章先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20年,我们自繁自养一头猪大概能赚4000元,而现在每头猪大约要亏500元左右。去年养猪的人都赚到了钱,其实我们对2021年猪价下跌都有预期,只是没想到会跌得这么狠——去年猪价最高的时候能达到46元/公斤,最近,我们这边的生猪出栏价已经从最低点回升了一些,但也只有15元/公斤到16元/公斤左右。猪价经历‘过山车’,养殖户承担的压力很大。”
在惠农网上,三元仔猪报价已经降至300元每头,然而今年的成交量还在创出新低。在走访过程中,湖南浏阳养殖户刘一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4月份,我要提前送烟送礼才能买到仔猪,3000元一头的价格真是咬紧牙关买下的。谁能想到,今年7月份仔猪价格会直接打一折!仔猪越涨越有人抢着买,越跌越没有人问津。”
记者注意到,刘一友正在填写表格,准备申请贷款购买黑山羊羊羔,“我打算下半年养些别的品种,屋后荒山也能派上用场。”
作为个体养殖户,章先生认为,他们的养殖和运营方式与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相比各有优劣。“我们的养猪场是租赁别人的场地,相比大企业大额的场地修建成本、折旧费用和越来越高的管理成本、人工费用,我们的运营成本明显更低一些。不过,大企业在采购饲料、药品方面拥有更强的议价权,同时,资金实力比我们雄厚,抗风险能力也比我们强。”
丽丽对此也抱有相似观点。回忆进入生猪养殖行业的这4年,丽丽觉得,小养殖户在周期上行或下行时,都是非常被动的。不过相较于大企业,小养殖场也有自己的优势,“船小好调头。行情不好的时候就酌情淘汰母猪,灵活减少存栏量,我们现在就在将母猪进行有序淘汰。”
除了关注行业的价格信息、疫病信息之外,丽丽表示,现在的小型养殖场经营者,也会考虑用“杠杆”平衡自己的风险。比如,当地的养殖户会购买一些相关保险,“以前搞养殖的时候不了解政策,有什么风险全在自己身上,现在会买一些保险摊一摊风险。”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