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1年6月28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1-06-28
来源:综合报道



2021年6月28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6-27 2021-06-26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6 辽宁省 16.41 15.15 1.26 3.86
19 吉林省 16.29 14.29 2.00 3.71
25 黑龙江 15.87 14.40 1.47 3.81
华北
20 北京市 16.28 14.58 1.71 2.91
9 天津市 16.81 15.09 1.71 4.33
14 河北省 16.51 15.20 1.30 3.81
22 山西省 16.27 14.95 1.32 3.93
23 内蒙古 16.00 14.77 1.24 3.62

华东

10 上海市 16.75 14.94 1.81 2.92
11 福建省 16.74 15.93 0.81 3.26
4 浙江省 17.46 16.14 1.32 3.04
12 江苏省 16.70 15.75 0.95 3.86
18 山东省 16.30 14.77 1.53 3.43
15 安徽省 16.43 14.73 1.70 3.73
华中
3 江西省 17.56 15.56 2.00 4.72
24 湖北省 15.95 15.16 0.79 3.50
21 河南省 16.28 14.94 1.34 3.78
8 湖南省 16.85 15.40 1.45 3.94
华南
1 广东省 18.15 16.03 2.12 4.29
6 广西 17.03 15.60 1.44 3.28
2 海南省 17.67 17.58 0.09 -2.78
西北
17 陕西省 16.33 15.21 1.12 3.72
13 甘肃省 16.54 14.68 1.86 4.30
27 宁夏 15.75 15.75 0.00 0.00
29 新疆 14.59 13.14 1.44 3.52
西南
26 重庆市 15.84 14.41 1.43 2.84
7 四川省 16.96 14.93 2.03 4.24
28 云南省 15.52 14.44 1.08 3.53
5 贵州省 17.43 14.64 2.79 5.18
全国
有911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6.53 15.11 1.42 3.49

2021年6月28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6-27 2021-06-26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1 辽宁省 16.06 14.72 1.33 3.57
24 吉林省 15.18 13.82 1.35 2.66
21 黑龙江 15.47 14.16 1.31 3.77
华北
13 北京市 16.01 14.32 1.69 2.86
5 天津市 17.00 13.20 3.80 4.50
12 河北省 16.03 14.32 1.71 3.66
15 山西省 15.81 14.26 1.55 3.64
23 内蒙古 15.22 12.75 2.47 0.00

华东

10 上海市 16.14 14.35 1.79 3.09
26 福建省 14.90 14.01 0.90 2.10
1 浙江省 17.67 16.48 1.18 0.00
18 江苏省 15.72 14.54 1.18 3.25
19 山东省 15.72 14.11 1.61 3.26
14 安徽省 15.82 14.10 1.73 3.28
华中
4 江西省 17.27 15.25 2.02 4.41
22 湖北省 15.40 14.33 1.06 3.10
17 河南省 15.73 14.21 1.52 3.34
6 湖南省 16.68 14.97 1.71 3.84
华南
3 广东省 17.34 15.21 2.13 4.13
9 广西 16.23 14.88 1.35 3.01
西北
16 陕西省 15.77 13.80 1.97 3.28
8 甘肃省 16.36 14.53 1.83 3.99
27 新疆 14.26 12.59 1.67 3.36
西南
20 重庆市 15.50 14.04 1.46 3.17
7 四川省 16.49 14.49 2.00 4.14
25 云南省 14.97 13.87 1.10 3.09
2 贵州省 17.42 15.10 2.32 0.00
全国
有663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6.01 14.31 1.70 3.54

2021年6月28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6-27 2021-06-26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9 辽宁省 15.78 14.28 1.50 3.67
23 吉林省 14.69 13.41 1.29 2.49
13 黑龙江 15.44 14.13 1.31 3.84
华北
14 北京市 15.39 13.77 1.62 2.46
6 天津市 16.00   0.00 0.00
12 河北省 15.53 13.95 1.58 3.86
15 山西省 15.32 13.91 1.40 3.63
24 内蒙古 14.62 12.50 2.12 0.00

华东

10 上海市 15.65 13.93 1.73 2.69
21 福建省 14.88 13.98 0.89 2.48
2 浙江省 16.96 14.49 2.47 0.00
22 江苏省 14.81 13.86 0.94 3.01
18 山东省 15.13 13.57 1.57 3.20
16 安徽省 15.24 13.51 1.73 3.75
华中
4 江西省 16.25 14.74 1.51 3.75
25 湖北省 14.49 13.40 1.09 2.61
17 河南省 15.24 13.75 1.49 3.47
5 湖南省 16.11 14.38 1.73 3.88
华南
3 广东省 16.43 14.66 1.77 3.39
11 广西 15.56 13.55 2.01 3.06
西北
20 陕西省 15.01 13.14 1.88 3.01
8 甘肃省 15.94 14.03 1.91 3.98
27 新疆 13.48 12.26 1.22 2.91
西南
19 重庆市 15.09 13.83 1.26 3.42
7 四川省 15.96 13.98 1.98 4.16
26 云南省 14.40 13.26 1.14 3.14
1 贵州省 17.25 14.25 3.00 0.00
全国
有664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5.43 13.79 1.64 3.43

猪评:周末猪价暴幅拉升 这次上涨稳了?(2021年6月28日)


  据数据统计,2021年6月28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4.70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66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6月21日)上涨0.77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7省份猪价上涨,0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上涨0.87元/公斤于13.18元/公斤。

1.png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7.2-7.5元/斤,河南7.3-7.6元/斤,江西7.3-7.6元/斤,广东7.5-7.8元/斤,湖南7.2-7.5元/斤,山东7.5-7.8元/斤,湖北7.0-7.3元/斤,河北7.3-7.6元/斤,北京7.2-7.5元/斤,辽宁7.2-7.5元/斤。

  周末猪价暴幅拉升,短短两、三天时间上涨了1.5元/公斤左右,外三元均价上涨至14.7元/公斤。经过周末的大幅拉升全国大部分地区猪价重返14元/公斤以上,仅贵州、云南、新疆三地猪价仍在14元以下,不过贵州、云南也已经逼近14元。目前市场生猪供应有所下降,且在经过长时间走跌后养殖户有抵触情绪,叠加我们之前提到的近日超大猪清场渐近尾声阶段,导致猪价出现上涨行情。不过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目前猪价走势并不稳定,需求面总体依旧疲软,而此次猪价反弹幅度过大,持续性差,涨得快跌得也快的道理大家都懂,建议有适龄猪的养殖户趁猪价上涨尽快处理,以规避回调风险。


连涨5天,猪价稳7看8!猪市再迎“抢猪大战”,未来要大涨?


   自从6月21日,猪价一改下跌的势头,走向反弹以来,上涨势头接连不断,到目前为止已连涨数日。至今日平均猪价更是猛涨0.92元,冲上了7.72元,市场“好声”愈发强烈。

  今年的上半年,生猪行情哀鸿遍野,其价格迎来了大跌,跌幅高达64%。造成这一原因的,和产能恢复有关,毕竟去年6月母猪恢复量为17年的81.2%,如今已恢复98.4%,要不了多久就可全面恢复。

  同时,因3月份猪价快速下跌,猪农的压栏意愿明显,二次育肥情况增多,结果生猪出栏体重明显上涨,也导致了5-6月份行情的“超跌”,直接跌到了6元大关。而猪农的养猪成本是7.5-8元,结果猪价的大跌,大家全部陷入亏损中,这才集体惜售,从而扭转近期猪价的颓势,行情迎来飘红。

  猪价“5连涨”:多地普遍提高1~2元

  从今天的行情来看,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7.72元/斤,较昨日上涨0.92元/斤。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统计范围内,具体来看,28个省市全线上涨。

  目前最高价为海南,目前价格为8.65元/斤,较昨日上涨0.05元/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目前价格为6.8元/斤,较昨日上涨0.25元/斤。猪价终于破“7元大关”,这对养殖户来说,是为前几个月的“低迷”松了口气。

  随着梅雨季节的来到,我国南方地区迎来一大波降雨暴风强对流天气。刚刚从气象部门了解到,6月27日8时至6月28日8时,我国湖南北部,云南西部,贵州东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以及辽宁,西藏,台湾等11个省市地区,或将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特别是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北西南等地将会大暴雨,局地还会伴随着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黑龙江,河北,山东,浙江,贵州,广西还将呈现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看来一波降温天气是避免不了了。随着雨水的增加,生猪外调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不过好消息的是,随着梅雨季节的来到,低迷已久的生猪行情终于迎来了好转。由于调控机制出台,养殖端信心倍增,叠加猪肉消费利好以及降雨天气增多,生猪外调难度加大,从本月22日开始,猪价开始奋力反抗,迎来企稳止跌连涨行情,截止到今天,猪价飘红“5连涨”。

  行情翻天暴涨,单日涨幅近2元,根据猪价系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天由南到北市场一片飘红上扬,屠企提价抢猪积极性颇高,一天三调成为常态,猪价普遍上调1~2元/斤,市场颇有一番抢猪大战的极端表现。

  屠企收购积极性增加,“抢猪大战”一触即发

  整体来看,随着养殖端集体抗价抵触的增多,生猪价格涨势氛围也在进一步也在不断扩大,由于降雨天气的增多,生猪外调难度加大。

  北方生猪外调困难,南方生猪供给出现偏紧,叠加市场猪肉消费恢复,反季节灌肠增多,白条猪肉走货加快,屠企提价抢猪愈演愈烈,抢猪大战一触即发。因此,预计未来几日猪价上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当然,屠企的涨价,也表明如今的生猪供应偏紧,标猪紧缺,且如今的消费需求迎来了一定上涨,也让屠企的收购积极性增加。牛猪的出栏量不多,市场“抄底”情况再次出现。

  对屠企而言,猪价低迷,那对应的白条猪价格也低迷,屠企反而也跟着大亏,多地行情都不是太好,因此近期也支持猪价上涨,这样白条猪价才会迎来反弹。

  业内:预计未来几日猪价上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1、白条猪肉上涨带动猪价行情走高。

  有数据显示,今日白条猪肉平均价格为22.19元/公斤,环比昨日上涨0.92元每斤,监测到的28个省区中,超过25个省份白条猪肉出现上扬。

  不同于前两天的500 ~1000每吨微调,这两天白条猪市场价格每吨上涨了4000~6000元一吨,其中黑龙江涨幅最大,单日上涨3.69元/公斤,白条猪肉价格直接飙到了28.5元一公斤。

  紧随其后的是江西地区,单日上涨了3.48元一公斤,白条猪肉批发报价28.9元/公斤,除此以外,辽宁,上海,安徽,浙江。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白条猪肉批发均价普遍上涨了1~2.5元/公斤。这也是为什么近期猪价大涨的主要原因。

  2、生猪供给阶段偏紧。

  不管是白条上涨还是猪价上涨,其实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关系,那就是生猪供给或许已经出现偏紧了。

  虽然生猪产能还在快速恢复,但是由于前期抛售的出现,市场牛猪恐慌抛售增多,不仅大肥出栏加快,就连为数不多的市场标猪也被安排上了践踏甩卖。

  随着市场牛猪抛售的告一段落,生猪供给断档已经提前来到,叠加二次育肥抄底介入,屠企收猪更加困难,导致生猪供给阶段偏紧的出现。

  3、猪价跌破成本,养殖端抗价心切。

  今年是生猪产能恢复的关键一年,在市场调控机制的影响下,猪价下跌回落也算是正常情理之中。

  前期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猪价自年后以来迎来了较大幅度的回落,但是随着市场打压以及资本唱空的发酵影响下,猪价下跌貌似已经完全失控,五六元一斤的超低猪价,让养猪户亏损严重。

  4、国家出手,发布预警并出台收储机制。

  行情的超跌出现,也引发了相关部门的注意。为了避免“猪贱伤农”的发生,及时发布了猪价预警,并且出台收储机制,这也让养猪户看到了猪价下跌底牌,屠企想要继续割韭菜已经不太可能了,养猪户有了看涨猪价的信心,对于生猪出栏也开始谨慎起来。

  如今随着市场猪肉消费的回暖,叠加降雨天气的助力,屠企收猪难度加大,对于争相提价收猪也就不难解释了。至于接下来猪价会不会出现大涨?还要来看生猪出栏的上市进度,以及养殖端的抗价惜售心态。对此,你怎么看呢?


4天怒涨15%!华南地区上演抢猪大战


  6月底以来,这已经是猪价连续上涨的第4天,从4天前的12.7元/公斤,到6月27日平均每公斤上涨了2块,涨幅达到15%左右。

  6月24日,全国猪价大面积止跌回涨,河南等地大涨0.55元/斤;据新牧网数据,6月25日全国生猪均价涨至6.71元/斤,较6月23日(猪价最低点)上调0.52元/斤,较一周前上调0.04元,猪价上涨迅猛,广西猪价最高涨至7元/斤,一日之间涨了1.2元/斤。华南地区市场甚至出现抢猪现象。

  随着近期生猪价格的大幅上涨,不少屠企白条猪价格也水涨船高,目前,不少批发市场白条涨价达4000元/吨!在北京某批发市场,目前白条猪成交均价已经涨至20~21元/公斤,相比端午假期后14~15元/公斤,短短几日白条猪成交价格已经上涨近6元/公斤。

  另外,一些大公司也在上调猪价,据悉,温氏集团在6月26日仅一天时间内,两次调高广东猪价,第一次将三元杂上调为7.7元/斤,第二次则直接上调至8.5元/斤,调价幅度接近1元/斤,市场上甚至传出温氏第三次涨价,三元杂要上调到9.5元/斤。正邦集团也于6月26日生猪价格调至14-17元/公斤,最高涨幅2.4元/公斤。

  为何猪价突然猛涨?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轮猪价大涨并不简单,受多重因素支撑,猪价呈现失控上涨的行情。一方面,节后大猪出栏后,养殖户惜售情绪转浓,生猪出栏逐步偏紧,加剧了屠企采购的难度;另一方面,二次育肥抄底入场,加剧了生猪价格的反弹;另外,南北多地降雨增多,市场白条猪到货减少,而终端猪肉需求大幅增加,南方市场呈现反季灌肠的表现,加剧了屠企提价收猪的信心。

  此前猪价连跌20周

  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中国暴发,引发养猪业剧烈震荡。今年春节过后至6月下旬,猪价跌跌不休。

  6月中旬与6月上旬相比,21种产品价格上涨,25种下降,4种持平。农产品价格普遍走低,其中生猪(外三元)本期价格13.9元/公斤,较上期跌12%。

  伴随着猪价连续5个月的下跌,猪粮比进入猪价过度下跌的三级预警区间。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走势,及时开展储备调节,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中国畜牧业协会近日也发布倡议,在生猪价格下行阶段不要恐慌,更不要以赌博心态安排生产。

  随着猪企利润压减,谷物替代增多,全国玉米贸易商去库存压力与日俱增。业内认为,短期内玉米价格仍以下降为主,而消化此前滞销的大体型白条猪存量仍需时日。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前三周,全国批发市场猪肉均价分别为25.63元/公斤、24.64元/公斤和23.52元/公斤。地方农贸市场表现得更加显著。据北京新发地市场披露的最新价格信息来看,6月18日当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为16.75元/公斤,比上周同期的18.25元/公斤下降8.22%;比上月同期的22元/公斤下降23.86%。这一价格已触及2018年底、2019年时猪肉价格的最低位。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2020年9月份,能繁母猪产能连续12个月恢复性增长,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生猪存栏连续8个月实现恢复性增长,并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3822万头,环比增长5.3%,较2019年12月份增长24.1%;生猪存栏3.7亿头,同比增长20.7%。

  加快淘汰低产能繁母猪

  在猪价下行阶段,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建议猪企“以质换量”,加快淘汰低产能繁母猪。“原来在市场供应紧张的时候,很多养猪场户把三元肥猪母猪留下来作为种猪使用,它生产效率比较低,在这个阶段,可以把这些低效率的母猪淘汰掉,这样养殖效益可能更好一点,成本也会下降。”

  事实上,在加速扩张产能的同时,头部上市猪企正在主动换群、淘汰种猪。今年3月,新希望就回复投资者,每月会淘汰多次配种不成功、窝均断奶低于5头等的母猪,并对于外购且折旧不满2年的能繁母猪淘汰。

  2020年11月,正邦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当时三元母猪占比22%,年底三元母猪占比将继续下降。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第一季度,正邦科技集中淘汰80万头低效母猪,第二季度继续淘汰5万头低效母猪,共计淘汰85万头。

  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定点屠宰企业的监测,今年1-5月,全国淘汰能繁母猪345.4万头,同比增长108%。能繁母猪存栏结构得到优化,肥猪留种比例已经从2020年年底的22%下降到12%左右。

  据扬翔股份相关负责人预计,由于三元母猪规模较大,全部淘汰替换为二元母猪,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猪价会不会重回此前的高点?

  随着生猪价格连续4日上涨,养殖户期盼继续涨价的热情进一步高涨,认为7月行情可能要反转,但从供需方面来看,猪肉产能持续恢复、供大于求的局面暂时并没有得到缓解。

  分析人士指出,本轮猪价大幅上涨,或将对此前猪价低于自繁自养成本线的一种补偿式反弹,随着生猪价格回弹至养猪成本线以上,猪价继续反弹的动力也将逐步下滑。毕竟,生猪产能仍在恢复,而进入下半年,虽然有猪肉季节性消费旺季支撑,但是,生猪出栏仍较维持较为宽松的态势。

  17日,广发证券发布研报指出,生猪养殖在高盈利刺激以及土地指标放松背景下,行业产能逐步恢复常态,上半年猪价周期性回落,展望未来猪周期有望回归常规运行轨道。高仔猪价格导致的成本差异也将面临周期性收敛,行业企业将重新面临精细化成本考验。


2021年,猪市更乱了,乱在哪?


  导读:面对进入2021年以来“一跌不起”的猪价,相信多数养猪人都会发出感慨,想到了猪价下跌,没想到能跌这么狠,致使猪价大跌的主要有人说是产能恢复,有人说是大肥压栏,有人说是消费低迷,其实归根到底就一个“乱”字,今年的猪市乱在哪里呢?

  首先,猪肉市场的混乱

  我国的猪肉供应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国产生猪屠宰的猪肉,一个是进口猪肉。今年这两方面相比往年都要混乱。

  我们先说进口猪肉,作为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我国是当仁不让猪肉进口量最大的国家,2020年我国共进口了439.22万吨,2021年至今我国已经进口了149万吨,同时还有大量的猪杂,往年同我国抢占进口猪肉的通常是墨西哥、韩国等其他几个进口猪肉的大国,但是由于非瘟在全球的流行,导致其他几个猪肉消费量大的国家猪肉供应也不足了,为了满足国内的猪肉供应只能加入“抢肉大战”中来,最典型的就是越南和菲律宾两个国家,据报道越南因为非瘟疫情损失了超过400万头生猪,而菲律宾损失超过300万头。由于需要进口猪肉的国家多了,导致进口肉价从6元上涨到了9元,同时也打乱了多年形成的猪肉进出口关系。

1.jpg

  而国产生猪屠宰乱就乱在生猪出栏体重大幅增加,因为生猪在体重110-120kg的时候屠宰瘦肉率比较高,而且在这个体重屠宰养猪户的养殖成本也能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此前猪价比较低的时候养猪户愿意在这个体重卖,屠企也愿意在这个体重买。自从2019年下半年猪价下跌之后,这一现状变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养猪户纷纷提高生猪出栏体重,在猪价跌破成本线以前最高曾达到137kg。还有大量走极端的猪场将猪养到400斤,乃至500斤。大猪和牛猪的瘦肉率比标猪更低,当下居民更习惯消费瘦肉,就导致大肥消费缓慢,大肥积压严重也是此轮猪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养殖端的混乱

  2018-2019年的非瘟给我国生猪养殖造成重创,生猪存栏量急速下跌,猪肉缺口被无限放大,价格暴涨到30多元一斤,同时养猪利润也暴增到2000元一头。为了缓解国内猪肉供应压力,国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促进生猪产能的恢复,不仅是散养户和规模化猪场积极复养和补栏,还有大量的外来游资进入养猪行业,据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介绍,最近几年有一千多家房地产公司进入养猪行业,这其中不乏碧桂园、万科这样的地产大佬,原本这个社会的底层行业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而随着生猪价格的下跌,养猪利润回归理性,养殖端又会有一阵腥风血雨的厮杀,谁的养殖成本控制得更低,谁的非瘟防控更到位,谁的生产成绩更高都是这场厮杀中的有力武器。比如散养户拥有成本优势,传统养猪集团具有技术优势,外来游资具有资金优势。

  在这波猪价下跌之下,最先倒下的会是半路杀进来的二次育肥散养户,他们多是看到别人赚钱进入的养猪行业,进入后的第一批猪就栽了跟头,没有技术优势也没有成本优势的他们一定是最早出局的。然后会是靠外购仔猪存活的猪场,不论是规模场还是散养户,外购仔猪饲养的成本都要明显高于自繁自养,当下外购仔猪的猪场一头猪要亏损800元左右。

  为了抵抗风险,保持生命力,有规划的猪场已经开始做准备工作了,比如淘汰产能低下的母猪,淘汰此前肥转母的母猪,更改饲料配方降低成本,改全价饲料为自配饲料。当下业内对于后市价格看衰的声音是越来越强,我认为不论是衰还是兴,现在做准备都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屠宰行业的混乱

  为了保证居民的猪肉食品安全,我国实行的是生猪定点屠宰,而为了控制非瘟,各地又要求严控生猪调运,也就是说养猪户只能把猪卖给当地的屠宰场,这就使得屠宰行业在猪价方面有极高的话语权。看似这种集中屠宰好处多多,但是在光鲜的表面下掩藏着大量的不堪内幕。

  1、低买高卖,赚取高额差价。现在生猪价格已经下降到了7元左右,按理猪肉价格回归10元左右才是正常价格,可多数地区的猪肉价格还在13甚至15元以上,屠企利用自己强势的话语权控制猪价和肉价,赚取高额差价。

  2、联合炒猪团,制造恐慌,压低猪价。炒猪团是个可恶的群体,他们或者散布谣言称猪肉价格降至个位数,或者散布疫情,引得养猪户惊恐不安,他们再联合屠宰企业低价收猪,完全不顾养猪户的死活。

  3、设置冷库,低价囤肉。屠企屠宰的生猪并不会完全投入市场,尤其是生猪价格很低的时候,他们多会选择囤积部分,如果后面继续下跌那就进行轮换,而如果猪价上涨了就囤积起来,等到价格更高的时候再出售。这会导致消费者一直吃高价肉,养猪户一直卖低价猪。

  4、生猪有价无市,却高价卖肉。屠企最近一次使用这个套路就是在春节的时候,春节期间各屠宰企业都处于停工状态,每天的生猪报价也都是上涨的,生猪市场就是典型的有价无市,而屠企提高猪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高价卖肉。


头部猪企加快淘汰低产母猪


  持续下跌的猪价,正倒逼着中国养猪业在转型升级、节本增效上下功夫。

  6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生猪(外三元)6月中旬价格为每公斤13.9元,比6月上旬下跌12%。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6月18日对各生猪养殖企业发布的“倡议书”,5月份生猪养殖的亏损面为9.7%。

  由于三元猪生产性能远逊于二元猪,前述“倡议书”建议,加快淘汰低产母猪,特别是淘汰留作种用的三元肥猪,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竞争力。

  三元母猪替补上场的背后

  二元猪是由两个品种或品系杂交而来的品种,在繁殖性能上,多作为母猪饲养,公猪当成育肥猪饲养。三元猪是由三个品种杂交而来的品种,其主要优势在于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三元猪不论公母多用于育肥饲养。一般而言,基于三元母猪在生产性能方面存在劣势的考虑,二元猪才是繁育仔猪的主力军。

  对比二者的生产性能,除了单胎产仔头数这个核心指标三元母猪不如二元母猪以外,在遗传基因方面,三元母猪的后代性能不均匀,甚至表现出遗传缺陷,仔猪活力差、成活率低等。而且三元母猪容易出现肢蹄病,从而导致淘汰率高,使用年限短。肢蹄病是集约化现代养猪场淘汰种猪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非洲猪瘟侵入中国之后,受疫情冲击,能繁母猪存栏量锐减,二元母猪价格上涨,同时出于安全的考虑,很多养猪场不敢从外部引进后备母猪。面对无种可引、无猪可养的困境,同时,从2019年8月份开始猪价持续上涨,带动行业内补栏扩产积极性提升,对能繁母猪需求量激增。于是,三元母猪不得不替补上场。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扬翔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常情况下,二元母猪生产出来的仔猪,要么是三元公猪,要么是三元母猪。一般来说,三元猪不论公母,都作为商品肉猪育肥。面对非洲猪瘟在国内暴发初期,大量二元母猪死亡、淘汰的客观事实,行业内只能选择相对容易获得的三元母猪来作为种母猪使用,以生产商品猪。

  即便没有非洲猪瘟,考虑到中国养猪业小散养殖户比例高的现实,使用三元母猪繁育仔猪的现象也一直存在。当然,这种现象本身仍然是一个经济问题。是否使用三元猪,主要取决于猪价。

  有行业内人士称,“使用三元母猪配种又不违法,只要能挣钱,肯定就有人敢干。”

  虽然行业内众所周知三元母猪生产性能相对较差,二者生产性能相差10%-20%,当然,不同养殖场的养殖水平参差不齐,生产性能的差异可能更大。那么,养猪场使用三元母猪繁育仔猪,在三元母猪淘汰之前,能收获多批次仔猪销售收益。淘汰之后,三元母猪还能卖肉。综合计算下来,利润可能也很丰厚。

  对于规模养殖企业来说,会优先考虑二元母猪,毕竟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然而,面对猪价暴利,为尽快恢复生猪产能,“三元母猪”现象并不少见,在本轮猪周期中,三元母猪的占比尤其高。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统计,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三元母猪占能繁母猪的比例就开始持续增加,到2020年上半年高峰期,平均达到40%-50%,部分地区在50%以上。

  加快淘汰低产能繁母猪

  在养猪业发达国家,由于养殖主体都是大规模猪企,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跟国外不同的是,中国养猪业的国情是散户出栏生猪量仍然占相当大的比例,常态下也极少出现这种状况。

  对于高猪价时期的异常情况,朱增勇解释称,三元母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二元母猪的供给不足,这是中国养猪业所通常采取的措施。

  随着二元母猪的产能恢复,逐步淘汰三元母猪也成为必然趋势。到2020年下半年,一部分前期产能较差的母猪开始淘汰,三元母猪的存栏量逐渐下降。对养猪业来说,二元母猪的占比提升,会提升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水平,从而降低生猪生产成本。

  在当前猪价下行阶段,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建议猪企“以质换量”,加快淘汰低产能繁母猪。“原来在市场供应紧张的时候,很多养猪场户把三元肥猪母猪留下来作为种猪使用,它生产效率比较低,在这个阶段,可以把这些低效率的母猪淘汰掉,这样养殖效益可能更好一点,成本也会下降。”

  事实上,在加速扩张产能的同时,头部上市猪企正在主动换群、淘汰种猪。今年3月,新希望(000876.SZ)就回复投资者,每月会淘汰多次配种不成功、窝均断奶低于5头等的母猪,并对于外购且折旧不满2年的能繁母猪淘汰。

  2020年11月,正邦科技(002157.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当时三元母猪占比22%,年底三元母猪占比将继续下降。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第一季度,正邦科技集中淘汰80万头低效母猪,第二季度继续淘汰5万头低效母猪,共计淘汰85万头。同时,从2019年四季度开始,正邦科技开启“万头国外种猪引种计划”。

  据了解,2020年3月,正邦科技第一批引种的种猪已开始产仔,平均产仔数16头,最高可达18-19头。

  2021年5月20日,正邦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二季度淘汰完最后5万头低效母猪后,整个种群差不多90%都是自己培育的高效母猪。所谓的“高效母猪”,指的是PSY做到20以上,对应仔猪成本500元左右。正邦科技从海外引入的种猪在2020年11月已经产下祖代猪,2021年下半年就会有父母代出来,2022年下半年就会批量进入市场。海外引进种猪所产父母代的PSY期望达到25。届时,仔猪成本将进一步下降,预计会明显低于非洲猪瘟前水平。

  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定点屠宰企业的监测,今年1-5月,全国淘汰能繁母猪345.4万头,同比增长108%。能繁母猪存栏结构得到优化,肥猪留种比例已经从2020年年底的22%下降到12%左右。

  那么,淘汰后的三元母猪,将作何用途?

  前述扬翔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养猪业内,三元猪本身就是作为育肥肉猪使用。三元母猪不能作为种母猪使用,淘汰后也是作为商品肉猪屠宰加工,价格随行就市。

  据该负责人预计,由于三元母猪规模较大,全部淘汰替换为二元母猪,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猪肉价到底有没有?


  6月24日清晨,北京市大洋路批发。进货、切割、摆设、标价……黄任花开始了的工作,她做农产品批发生意已经23年了。“今天的白条猪肉价格是8元/斤,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的价格,是买一送一还拐弯了。”谈及近期价格走势,黄任花如是说。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春节前夕猪肉价格高位运行,2月10日当天全国批发市场市场平均价格为45.39元/公斤;6月24日,平均价格下降到2.03元/公斤。

  养殖价格为何持续存在,对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如何保障养殖户的利益致命影响?

  猪肉价格为何“跌跌不休”?

  “进货后,我们在销售前的塑料整扇白条猪肉切割成44件、10件,现在排骨、五花肉的销售价格价格进高价,一些后臀尖等批发的都可以搭建了进在卖。”黄任花说,做批发生意这些年来,今年的行情还是很少见的,价格就像“坐滑梯”。

  大洋路市场副总经理穆永伟对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每天销售1200-1500头猪批发,虽然还没有恢复到非洲猪瘟前的日销3000头的水平,但已经超过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700-800头的水平。与价格的整个轮廓,一切头数延伸了一条上升的曲线。

  寻找动物价格持续深入的原因,数据更为详尽,今年1-5月全景图能繁母猪345.4万头,数据增长108%。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对记者表示,从供应端看,2018年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让少数养场、养猪户不敢补栏,导致了生猪产能下降。微妙的政策措施的发力,非洲猪瘟得到了增强,生猪产能得到了快速恢复。此外,还有广泛地区跨区域的猪养、大型企业跨界参与的生猪养殖,这些都增加了猪肉供应。 。

  “从需求端看,夏季也是个性消费的传统淡季,消费需求的减少也是价格持续的原因。”

  记者在市场内看到,新鲜的猪肉摆满了肉类销售区域,没有看到有销售冷冻肉的。“在去年疫情期间,市场为了饮食价格、保障供应,进口了冷冻食品。现在,鲜肉价格直接冷冻肉,对于'进口冷冻肉导致鲜肉猪肉价格'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穆永伟说。

  价格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1年1月1日至6月20日,北京市大洋路批发市场生猪肉价格走势图。

  “猪肉价格在下降,但对我们做批发销售的户,影响并不大。黄任花说,商家今年以来每月的销售利润没有下降,还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与批发零售相对独特,养殖端的动力明显。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是猪肉价格的“底线”,另一方面是饲料等养殖成本的“地板”在不断增加,养殖端不断降低的“个体养殖场减少了一天的次数,还有的‘规模化宰杀能力低繁母猪’,也有在杀60公斤以下的小猪了。”说。

  上市公司数据直观,5月份财报显示,温氏股份(300498)肉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牧原股份(002714)商品猪销售均价17.65元/公斤,比4下降16.39%;新希望(000876)收入为13.96亿元,环比变动-26.56%,一起伸缩-12.75%。

  关注养殖户市场的收窄,近期中国畜牧业协会发布倡议,在价格投放阶段,希望养殖户们不要聊天,更不要以思维方式安排生产。要关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猪生和生产市场数据,神奇转型升级、做好本增效。《倡议书》显示,“5月份生猪养殖的神兽面为9.7%,一些优秀养殖场能把成本控制在每斤6元以内,这说明行情不好的”时候也有赚钱的养殖户。”

  国家提示在积极引导市场性发展。6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猪价格认知三级,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农业农村部表示,将同有关部门,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养猪场户合理安排生产节奏;以能繁母猪存栏变化为核心调控指标,促进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机制,有针对性再次出现大波动。


猪价连跌超20周背后:市场参与主体误判数据,对猪价盲目乐观


  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中国暴发,引发养猪业剧烈震荡。从2019年央地密集出台生猪稳产保供政策,同年12月,农业农村部制定《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至2021年6月,中国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国家提出的“2021年恢复正常”的目标。

  日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原定的生猪生产恢复三年任务目标已经提前完成。现在生猪生产进入供需平衡时期,养殖的高利润时代已经结束。

  尽管在整个猪周期下猪价出现由高到低的切换是一种必然,但养猪业对今年以来连续20周下跌仍有些措手不及。这背后原因既有本轮猪周期在复产扩产中的特点,又有市场参与主体误判数据,对猪价盲目乐观的因素。

  连续20周下跌

  今年春节过后至6月下旬,猪价跌跌不休。虽说临近夏季,压栏“牛猪”出现应激性死亡概率增加,再加上不断走低的猪价,出栏加重猪价跌幅,但再往前追溯可以发现,中国养猪业对今年以来猪价出现了不少误判。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2020年9月份,能繁母猪产能连续12个月恢复性增长,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生猪存栏连续8个月实现恢复性增长,并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3822万头,环比增长5.3%,较2019年12月份增长24.1%;生猪存栏3.7亿头,同比增长20.7%。

  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增长,意味着生猪产能已经触底反弹,猪价已经进入下行周期。当时农业农村部相关专家就预测,今后全国生猪价格将继续震荡下跌到当年12月份,虽然进入冬季腊肉制作季节,猪肉消费需求将呈现阶段性增加,带动猪价季节性反弹,但反弹空间有限。2021年,猪价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高点将会出现在春节前,下半年将会逐渐接近常年价格水平。

  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猪价确实经历了一波上涨行情。2021年1月,猪价上涨至每公斤37-38元,局部地区甚至达到40元。正是这波回光返照的行情,影响了行业预期。

2.png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从2019年9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就触底反弹逐渐回升,2020年加速恢复;从2020年8月开始,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已经环比回升,2020年9月同比回升,但是当时猪价仍处于高位,导致养殖主体认为供给偏紧局面仍要持续。到2020年12月,由于冻猪肉流通受阻、鲜肉需求增加带动猪价季节性上涨幅度较大,这都给了国内市场生猪产能偏紧形势依然没有本质改变的假象。

  朱增勇称,虽然官方持续发布生猪产能明显恢复的信息,但猪价处于高位时间较长,导致养殖主体选择性忽视官方权威数据,存在盼涨的侥幸心理。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时养猪业对官方发布的生猪产能数据将信将疑,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机构和自媒体放大2020年冬季以来的非洲猪瘟弱毒疫情,迎合了养殖主体的盼涨心理。

  受2021年猪价将继续维持高位这一预期的影响,养猪业开始大量压栏。在压栏比例上,一些地方达到一半以上;在压栏幅度上,标猪原本在200多斤出栏,会压栏到400斤、500斤,甚至600斤。

  林国发认为,当前处于猪价下行周期的中前端,这一阶段出现如此大的跌幅,关键在于存在大比例的持续深度压栏,直接改变了市场上的阶段性供需关系。随着夏季的到来,“牛猪”如果继续压栏,会增加应激性死亡风险,养殖户也被不断走低的猪价打击信心,开始不计成本抛售。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2021年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20个月环比增长,同比增长19.3%,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8.4%。生猪存栏量同步增长,同比增长23.5%,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一些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场计划在今年年内陆续投产,预计生产增长的惯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从目前来看,生猪生产恢复取得了超预期的积极成果。

  规模化养殖将成主流

  跟前面若干轮重大动物疫病所导致的猪周期不同的是,本轮猪周期有着鲜明特点。

  比如,由于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产能恢复速度慢于之前周期,不同主体和区域的产能恢复速度存在差异,而且高盈利又带动养大猪的数量和出栏活重显著高于之前周期,同时猪肉进口量级较之前周期也有显著增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猪肉消费需求由于肉类替代影响而出现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规模养殖户以及龙头企业,在此轮产能恢复中发挥了领军作用,特别是规模龙头企业抓住政策和市场红利快速扩张,而小散养殖户受疫情冲击、资金投入量大等因素影响,恢复速度比较慢。

  朱增勇称,每次猪价波动都会淘汰一大批竞争力差的养殖主体,不光是小散户,还包括一些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

  林国发称,今后即便是有养猪业巨头倒下,对于小散养猪户来说未必就是利多。在猪价上涨后,不切合自身情况和产业实际,大量压栏、盲目扩张的机会主义者,最终未必会有正向收益。本轮猪价暴跌,更多是清退大体重压栏,将生猪养殖当成“赌场”的部分养殖主体。随着生猪产能回升,2019年四季度至2021年上半年那种不计成本的扩张,或者盲目预期后期猪价上涨的压栏将成为过去时。

  行业内也普遍认为,随着生猪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养殖主体也必须适应产业和市场发展需求提升竞争力,规模养殖未来将占主导地位,中小散户成为有效补充。

  其实,小散养殖户环保压力小,具有生产管理灵活和生产成本比较低的优势。参考过去几个周期,自繁自养的成本不比大型养殖企业高。据养猪业内统计,一个猪周期下来,小散养殖户出栏的生猪平均每头可盈利300-400元。如果年出栏500-1000头,年盈利最低可达到15万元,最高可达到40万元。坚持长期养猪的小散养殖户,正因为可以收获可观收入,小散养殖户的退出及规模升级,才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与乡村振兴、农村经济以及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在中国,大型养殖企业和适度规模家庭养殖模式均是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朱增勇认为,不同地区土地、饲料等资源,以及产业基础差异较大,也就适合不同的养殖模式。一部分地区更适合以适度规模为主体的养殖模式,这样不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也有利于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小散养殖户与大型养殖企业并非对立主体,小散养殖户必须顺应产业和市场发展不断提升的要求,通过“代养”“合同养殖”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养殖户减产,进口下降,欧盟国家危机感上升!豆粕价格大跌200-300元/吨,成品饲料价格下调!


      猪价暴跌养殖户减产,进口猪肉环比继续下滑,欧盟国家危机感上升

  国内猪价大幅走跌,养殖户承受着猪价下跌以及成本上涨带来的双重打击。同时国际市场也因为中国生猪价格的下跌而感到恐慌。

  生猪价格已经连续三周平均跌幅达到8个百分点以上,全国大部分地区猪价跌破14元/公斤。而随生猪价格的下跌,市场情绪较为悲观,多地报道养殖户开始主动减产,低产能母猪的淘汰也在增加。

  在6月22日有媒体报道,据广东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显示,广东省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23.6%,但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1.3%,同比仍增长9.7%。预计月末广东生猪存栏增至1935.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降至187.9万头。在此之前陕西、山东也分别有报道养殖户减产的新闻。

  而据农业农村部对定点屠宰企业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5月淘汰能繁种母猪345.4万头,同比增长108%,肥猪留种比例也已经从去年年底的22%下降到12%左右。

  国内生猪养殖业已经有开始减产的苗头,中国猪价的暴跌也引发了国外对华出口猪肉企业危机感上升。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5月份中国进口猪肉为37万吨,环比下降14.45%,同比下降2.2%。随着国内猪肉价格下跌,与进口猪肉价格差收窄,贸易商进口量下降,中国猪肉进口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

  而中国作为猪肉消费及进口大国,尤其是在非洲猪瘟发生以后,猪肉进口量暴增,欧盟等国家猪肉出口商受益匪浅,对中国猪肉出口大增,同时对中国猪肉市场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但随着年后中国猪肉价格的持续走跌,部分国家的猪肉价格已经出现下降,欧盟国家担心后期会出现猪肉价格及对华出口量双降的现象。显然,欧盟国家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而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随国内生猪产能的继续恢复,供应的继续增长,猪肉进口量的下降是必然的趋势。

  豆粕价格大跌200-300元/吨,玉米在连续拍卖后价格也出现偏弱行情,饲企下调成品饲料价格

  美国大豆期货在前两周受生物柴油或减少豆油用量及天气预期好转影响下出现连续暴跌,几天时间基本跌没了今年以来的全部涨幅,上周国内豆粕价格也随之大幅下跌了200-300元/吨。进口美国大豆成本下降,中国买家在上周买入33.6万吨美国大豆的消息在本周得到证实,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美国大豆现货市场,但是因美国产区天气的继续改善,本周美豆期货偏弱为主,总体上本周国内豆粕价格以稳中略偏强为主,因上周跌幅较大,本周大部分地区回涨10元/吨左右,整体变动幅度不大,均价在3410元/吨左右。

  而玉米市场上,上周五进行了第二次进口玉米拍卖,本次拍卖总量为37126吨,是上一次拍卖的3倍。本次拍卖同为乌克兰玉米,成交价格在2750-2760元/吨,比第一次拍卖的2820-2830元/吨下调了60-80元/吨,本次拍卖的乌克兰玉米相对南方地区来说比国产东北玉米更具优势,第一次、第二次进口玉米拍卖均全部成交。今日进行了进口玉米第三拍,总共投放18207,较第二次拍卖量有所下降,均以2750元/吨的起拍价成交,成交率为75%,较前两次拍卖有所降温。受进口玉米拍卖粮增加,成交价格下跌,以及替代原料的继续大量使用,本周玉米价格小幅偏弱,均价为2858元/吨左右。

  受豆粕、玉米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影响,近期新希望、双胞胎等多家饲料企业宣布下调部分成品饲料价格,下调50-100元不等。

  美国生物柴油需求或不降反增,利多大豆市场

  阿根廷食用油协会主席Gustavo Idigoras预计大豆市场形势依然利多,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可再生柴油需求迅速增加。2021/22年度美国的可再生柴油需求将增长41%,而这只是未来几年豆油新需求压倒性增长的开始。

  巴西也在实施新的生物燃料政策,但结果可能截然相反,其掺混率要么保持不变,要么上调。

  国际谷物理事会高级经济学家达兰·库珀表示,过去十年豆油食品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在600到650万吨。但是豆油的工业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预计2021/22年度将再增长26%,主要因为美国新兴的可再生柴油需求。2021/22年度豆油工业需求预计达到550万吨,高于十年前的大约200万吨。工业需求正迅速接近豆油的食用水平。

  2021/22年度美国的豆油出口量将降至大约65万吨,低于几年前的水平。美国还可能开始进口更多的豆油。

  因此将利好美豆行情,美豆继续下跌的空间或不大,国内豆粕下跌的空间也将受到限制,饲料成本是继续下降还是再度上涨仍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