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玉米定价中枢究竟在哪里?
时间:2021-03-25
来源:期货日报
春节过后,国内玉米市场最终迎来了高位回调。在资本炒作退场、南方饲料企业替代盛行的大背景下,期现货市场的参与者明显减少,行情略显鸡肋。从市场参与主体来看,当前决定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的两大主体已切换成:北方农户和粮商(供方:含北上囤粮的南方饲料企业)、东北和华北深加工企业(需方:五一节前东北深加工企业库存相对充裕)。那么,谁将主导现阶段行情呢?认为,是库存偏低的华北深加工企业。
一、春节过后华北深加工企业接棒东北,成为玉米价格支撑者
如果说,春节前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为了保证5月以后粮源,积极提价留住本地玉米的话,随着南方饲料企业在北方大量抛售前期低价库存,东北农户潮粮上市,现阶段东北玉米市场供应表现充裕,现货市场定价中心转向华北深加工企业——因当地深加工企业普遍无法做较长时间库存,且无法使用进口谷物、陈化稻谷、进口玉米粉以及大量小麦替代,面临的不是减产就是高价收粮。这也是春节过后华北玉米价格跌幅明显不及东北市场的重要原因。
二、下一节华北小麦上市前腾仓并库是否会打压玉米价格?
与常年不同,去年秋季以来,在国内玉米价格疯狂上涨的背景下,华北农户一改过去收获高峰和春节前后卖粮的习惯,存粮比例高于常年水平。若这一库存没有在华北小麦上市之前释放,有可能给国内市场带来阶段性压力,预计力度有限。通过对2010年以来的长期数据跟踪研究可以看到,华北小麦上市高峰前(6月1日为准)玉米价格有三次出现大幅上涨(幅度均达到400元/吨,一般持续至新粮上市),因国内整体进入传统青黄不接阶段,仅2016年一次出现下跌(跌幅高达600元/吨,持续时间2个月),因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取消后的惯性下跌。
那么,现阶段华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是否足以撑起东北玉米价格呢?我们认为,需要观察以下三点:其一,华北玉米汽运到货量变化,一旦出现持续大幅到货,危及东北深加工企业后续用粮,则可能引发市场定价中枢转移;其二,当地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其三,进口玉米是否可为当地深加工企业所用。当然,在北方深加工企业和持粮农户、粮商博弈阶段,或许正是关内外饲料企业“捡漏”的好时机。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