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父母代鸡苗价格再次突破50元大关、鸡苗涨幅超400% 谁是受益者?

时间:2021-03-24
来源:卓创资讯、中国商报、国际畜牧网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低谷后,进入2021年父母代鸡苗市场开始触底反弹。近期孵化企业预订父母代鸡苗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据悉4月父母代鸡苗预订价格已经高达53.00元/套,时隔一年之久,父母代鸡苗价格终于再次突破50.00元大关。父母代鸡苗价格走高的原因是什么?后期会带来什么影响?
 
  父母代鸡苗市场
 
  2019年下半年鸡苗市场涨至12.88元/羽的高位,孵化企业盈利丰厚,补栏积极性高涨,父母代鸡苗价格被强势推高至80.00-100.00元/套。2020年初父母代鸡苗价格还在80.00元/套左右,但由于种鸡场、孵化场盈利偏低,父母代鸡苗价格迅速回落,跌至不足20.00元/套。
 
 
  2021年4月孵化企业预订父母代鸡苗价格已经高达53.00元/套,环比涨幅39.47%,同比涨幅40.88%。种蛋、鸡苗价格都较高,下游盈利丰厚,积极补栏,需求面支撑市场,父母代鸡苗价格继续走高。
 
  下游市场盈利分析
 
  父母代种鸡的下游有两个,一个是以销售种蛋为主的种鸡场,另一个是拥有自养种鸡场的孵化企业。由于近期种蛋、鸡苗价格较高,使父母代鸡苗的下游市场盈利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种鸡场盈利
 
 
  如图所示,2021年1月下旬至今,种鸡场都处于盈利状态,平均盈利在1.10元/枚,同比涨幅46.67%。3月中旬单枚种蛋的盈利多在1.50元/枚,个别大厂种蛋利润更高。种鸡养殖户盈利丰厚,采购父母代鸡苗积极性提高。
 
 
  如图3所示,2021年1月下旬自养种鸡孵化场开始扭亏为盈,平均盈利2.12元/羽,同比涨幅307.69%。2021年3月中旬单只鸡苗盈利在3.10元/羽,这是从2020年5月至今盈利最多的时候。自养种鸡孵化企业盈利颇丰,对后市信心较足,补栏积极性高涨。
 
  下游对父母代鸡苗需求明显增加,父母代鸡苗订购热度提高。2021年2月祖代种鸡存栏量环比涨幅1.15%,后期父母代鸡苗供应增幅不大,供需博弈下,需求端占据主导地位,父母代鸡苗价格上调,预计后期父母代鸡苗价格或仍有走高可能。
 
  成本高导致“空棚弃养”
 
  鸡苗价格上涨,对养殖户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山东菏泽养殖户张正超家里的养殖场能容纳50万只白羽肉鸡,但是他目前的上货量却不足10万只。“当前的鸡苗价格在4.2元/羽左右,和市场上一斤肉鸡的价格差不多。”张正超告诉记者,如果这个时候买进鸡苗,一定是亏本的。
 
  春节过后至今,鸡苗价格涨幅已超过400%。根据万得数据,主产区平均肉鸡苗的价格从2021年1月中旬的0.99元/羽上升至3月中旬的5.12元/羽,涨幅达417%。
 
  “进一斤鸡苗的成本和卖一斤毛鸡的利润几乎持平。”张正超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只有等鸡苗价格降下来,或者等毛鸡价格涨上去。
 
  不少养殖户和张正超持有同样的想法。除了居高不下的鸡苗价格,令养殖户压力倍增的还有饲料成本。大宗商品分析机构卓创资讯数据显示,肉鸡养殖成本由饲料、鸡苗、人工水电、疫苗和设备折旧等部分组成,其中饲料费用占养殖费用的60%-70%,鸡苗占比在10%-20%。当前行情下,预计今年4月出栏肉鸡的养殖成本处于4.20-4.40元/斤,相对高位,环比涨幅13.11%。
 
  企业扩产推高需求
 
  部分“卖鸡苗”的肉鸡企业的业绩在2020年曾因肉鸡价格下行而大幅亏损,这轮鸡苗价格的上涨,则为这些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根据财报,今年2月,民和股份销售商品代鸡苗3020.58万只,同比增长32.54%,环比增长33.41%;销售收入1.31亿元,同比、环比增长均超过100%。益生股份鸡苗销售数量3271.36万只,销售收入1.53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加99.59%,环比增加131.65%。
 
  与养殖户不同,肉鸡养殖企业一直在扩产。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双汇发展、圣农集团、仙坛股份、宏发食品、南洋食品、石羊集团、金锣集团、九翔农牧在公告中表示,扩产的肉鸡养殖项目共计约9.6亿只,其中每家企业的规模均在1亿只以上。
 
  企业的大规模扩产也意味着鸡苗需求量的增加。上海钢联-我的农产品网肉鸡分析师朱鹏亮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现在屠宰企业、养殖企业纷纷向规模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屠宰企业、大型养殖企业纷纷扩产,屠宰量、养殖量上升,出苗量虽然较年前有所增加,但远远赶不上需求端扩产的速度。”
 
  谁会成为受益者
 
  鸡苗价格为何上涨?谁又会成为这轮涨价潮中的受益者?
 
  上游育种端迎来利好。朱鹏亮表示,当前鸡苗价格上涨还是因为需求大于供给。上游孵化企业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上饲料成本、原料价格的连续上调,全年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严重。企业开始纷纷去产能,自2020年11月份开始,去产能的效果开始显现,孵化企业鸡苗出苗量减少,导致鸡苗供不应求,苗价开始上涨,企业也开始有了盈利。大型养殖企业按计划正常上苗、出栏,影响不大。但小散户会对养殖成本增加的情况产生一定顾虑,因此空棚现象仍然很多。此次涨价潮中作为主角的鸡苗育种企业获利颇丰,一举弥补了1月上旬的亏损,预计在今年5月份之前,鸡苗育种企业仍会处于盈利状态。
 
  育种企业在这轮涨价中的盈利状况可以预见。国内最大祖代白羽肉种鸡企业益生股份在业绩报告中表示,今年其父母代鸡苗和商品代鸡苗的预计销量分别为1000万套和5.4亿只。若按照当前商品代鸡苗4.1-5.4元/羽的销售价格、3元/羽的成本计算,益生股份今年的利润将超过12亿元。
 
  然而,下游消费端的情况并不乐观。毛鸡和鸡肉的价格难有大幅上涨。“生猪产能在逐步恢复,而国内的终端肉类消费中,猪肉更占优势,生猪供应在不断抢占鸡肉市场的需求,导致鸡肉消费量大幅下降,鸡肉价格难有上涨。另外,今年春节后开工至今,终端需求处于低位,屠宰企业库存爆满,长期亏损生产。企业下压毛鸡价格,缓解成本过高压力,产业中出现产能过剩迹象。
 
  再者,目前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高位震荡,毛鸡养殖成本也在与日俱增。在供需两弱的市场现状下,养殖端出现高价成本和低位盈利的困境。毛鸡价格在今年上旬整体盈利尚可,下半年鸡苗增量,届时供应将大幅提升,毛鸡价格难以维持在目前水平。”朱鹏亮说。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