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1年3月19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1-03-19
来源:综合报道



2021年3月19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3-18 2021-03-17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4 辽宁省 26.46 26.85 -0.39 -0.49
25 吉林省 26.44 26.61 -0.17 -0.34
28 黑龙江 25.79 26.15 -0.36 -0.60
华北
16 北京市 27.10 27.41 -0.31 -0.41
17 天津市 27.07 27.34 -0.27 -0.46
19 河北省 26.80 27.04 -0.24 -0.13
21 山西省 26.71 27.01 -0.30 -0.37
26 内蒙古 26.41 26.72 -0.32 -0.31

华东

7 上海市 29.06 29.31 -0.25 0.01
8 福建省 28.88 29.19 -0.30 -0.32
3 浙江省 29.63 29.69 -0.06 -0.61
13 江苏省 27.94 27.99 -0.05 0.06
22 山东省 26.69 27.11 -0.42 -0.48
15 安徽省 27.45 27.51 -0.06 -0.04
华中
10 江西省 28.55 28.61 -0.07 -0.57
14 湖北省 27.68 27.79 -0.11 -0.42
18 河南省 27.05 27.29 -0.25 -0.27
11 湖南省 28.51 28.58 -0.07 -0.23
华南
2 广东省 29.75 30.03 -0.28 -0.27
4 广西 29.63 29.90 -0.27 -0.27
1 海南省 30.07 30.36 -0.29 -1.29
西北
20 陕西省 26.71 27.08 -0.37 -0.20
23 甘肃省 26.63 26.88 -0.25 -0.04
27 新疆 26.32 26.58 -0.27 -0.20
西南
6 重庆市 29.23 29.42 -0.19 0.05
5 四川省 29.25 29.42 -0.17 -0.13
12 云南省 28.35 28.42 -0.07 0.03
9 贵州省 28.73 28.97 -0.24 -0.32
全国
有2471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7.82 28.05 -0.23 -0.30

2021年3月19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3-18 2021-03-17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8 辽宁省 26.58 27.10 -0.52 -0.57
22 吉林省 26.24 26.42 -0.19 -0.48
24 黑龙江 25.63 25.80 -0.17 -0.66
华北
16 北京市 26.74 26.91 -0.17 -0.58
15 天津市 27.12 27.20 -0.09 -0.15
17 河北省 26.58 26.85 -0.27 -0.39
21 山西省 26.26 26.66 -0.40 -0.43

华东

7 上海市 28.13 28.74 -0.61 -0.30
5 福建省 28.60 28.79 -0.20 -0.48
9 江苏省 27.67 27.88 -0.21 0.05
19 山东省 26.51 26.75 -0.23 -0.36
13 安徽省 27.19 27.41 -0.22 -0.33
华中
10 江西省 27.63 27.74 -0.11 -0.44
11 湖北省 27.57 27.56 0.01 -0.46
14 河南省 27.13 27.21 -0.08 -0.20
6 湖南省 28.35 28.57 -0.22 -0.77
华南
1 广东省 29.69 29.85 -0.16 -0.10
2 广西 29.45 29.71 -0.26 -0.48
西北
12 陕西省 27.29 27.57 -0.27 0.19
20 甘肃省 26.41 26.80 -0.38 -0.39
23 新疆 25.80 26.08 -0.29 -0.21
西南
3 重庆市 28.90 28.60 0.30 0.23
4 四川省 28.84 28.97 -0.13 -0.01
8 云南省 27.68 28.14 -0.46 -0.64
全国
有31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7.42 27.59 -0.17 -0.33

2021年3月19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3-18 2021-03-17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8 辽宁省 26.36 26.78 -0.42 -0.61
22 吉林省 26.03 26.19 -0.16 -0.33
25 黑龙江 25.49 25.72 -0.22 -0.69
华北
17 北京市 26.42 26.71 -0.29 -0.65
14 天津市 26.67 26.67 0.00 0.00
23 河北省 26.03 26.20 -0.17 -0.33
21 山西省 26.04 26.44 -0.40 -0.45

华东

6 上海市 28.01 27.95 0.06 -0.12
8 福建省 27.87 28.35 -0.48 -0.86
1 浙江省 29.50 29.50 0.00 0.00
10 江苏省 27.28 27.40 -0.12 0.46
20 山东省 26.07 26.25 -0.18 -0.32
13 安徽省 26.79 26.63 0.17 -0.29
华中
12 江西省 26.87 27.82 -0.95 -0.88
9 湖北省 27.33 27.16 0.17 -0.47
16 河南省 26.60 26.75 -0.15 -0.29
7 湖南省 27.98 28.12 -0.14 -0.65
华南
2 广东省 28.94 29.56 -0.62 -0.30
3 广西 28.91 29.16 -0.24 -0.72
西北
15 陕西省 26.60 26.62 -0.02 -0.20
19 甘肃省 26.32 26.64 -0.32 -0.38
24 新疆 25.60 25.43 0.17 -0.02
西南
4 重庆市 28.50 28.80 -0.30 0.36
5 四川省 28.37 28.47 -0.10 -0.13
11 云南省 27.27 27.56 -0.30 -0.67
全国
有29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7.11 27.27 -0.16 -0.26

河南养猪地图“出炉” ,驻马店、周口、南阳位列前三


  河南养猪地图“出炉” ,“养猪大户”为啥是这三地?

  河南是养猪大省,哪里养猪多?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近日发布了“河南版养猪地图”,快来瞅瞅你老家养猪排第几?

  分布:驻马店、周口、南阳位列前三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梳理图表发现,无论是生猪存栏量,还是出栏量,2020年末驻马店的数据都独占鳌头,在省辖市中排名第一,其中存栏606.56万头,出栏687.3万头。周口、南阳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三门峡、郑州以及济源示范区位列后三位。

  您老家养猪吗?有大型养猪企业吗?感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下图,了解老家养猪那些事儿。

  以下是存栏图表:

  以下是出栏图表:

  注:以上图表均由航空港区调查队张铭博提供

  疑问1:“养猪大户”为啥是这仨市?

  “河南省内,驻马店、周口、南阳在养猪方面有天然优势。就拿南阳来说吧,这里是山区、丘陵围合的盆地,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养猪;另外牧原在南阳投资建厂,也带动了本地养猪企业发展。”河南省恒旺盛源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付良说。据了解,大型养猪企业乐于在驻马店、周口、南阳投资建厂,比如牧原的猪场主要集中在南阳和周口,河南龙凤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在驻马店确山等。

  养猪存栏、出栏数量多,培育的明星企业也多,根据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2018年资料,知名企业包括: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新大牧业有限公司、河南省黄泛区鑫欣牧业有限公司等等。众多养猪明显企业中,不得不提牧原。作为河南最大的养猪企业,牧原2017年生猪出栏量723.7万头(包括仔猪),占河南出栏量10%左右。伴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小散户越来越少,家庭猪场和龙头企业必将成为河南养殖市场的主力军。

  王付良透露,鉴于驻马店、周口、南阳在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他对河南站稳“中国第一养猪大省”地位“信心满满”。

  疑问2:河南凭啥是“中国第一养猪大省”?

  河南养猪规模在全国排名多少?圈外人士可能不知道,但畜牧养殖圈内提到河南会竖起大拇指——河南多次荣获中国第一养猪大省美誉,也是中国规模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据新浪财经等多家财经网站报道,2017年河南生猪出栏量跃居全国第一,2020年河南生猪存栏、出栏在国内排名前几。河南近几年生猪出栏量连续增长,但河南本省内消费能力有限,生猪及白条产品大量依赖外调,2000万头生猪及猪肉产品流通到其他省市,主要是浙江,上海,广东及四川等地区。

  河南养猪产业蓬勃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梳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发现,河南位于重点发展区域,与河南同在重点发展区域的四川、山东、重庆等省(直辖市)也都是养猪大省(直辖市)。

  疑问3:“二师兄”数据是咋统计的?

  哪个猪场养了多少猪,哪家“养猪大户”卖了多少猪?这些数据是咋统计出来的?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数据都是严谨、细致统计出来的,“出炉”前至少有六个阶段工作。

  第一步:制度培训阶段

  国家调查制度制定之后,国家统计局及各级统计调查部门逐级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将调查任务明确到每个调查员。全国生猪调查执行月度(季度)报表制度。

  第二步:入户采集阶段

  基层辅助调查员按时按点走入需要调查的生猪养殖场、户家中,详细询问本月(季度)存栏增减和出栏情况,实地察看当期养殖数据变化,据实填写《生猪生产调查表》。调查员们上门不仅仅要数猪,还要掌握繁殖母猪、仔猪等情况。

  第三步:县级录入阶段

  县级工作人员接收各调查村和大型规模养殖场、户的调查账表,完成调查数据的联网录入、审核和汇总等工作,并将数据处理过程及异常情况说明上报给市级调查队。

  确保在填报过程中,不会出现错报、漏报等情况。

  第四步:市级审核阶段

  市级工作人员对县级联网录入的监测数据进行第一轮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核实、更正,全部审核无误后联网验收通过,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估。

  第一轮审核确保数据无误。

  第五步:省级复审阶段

  各调查总队工作人员对全省联网录入的监测数据进行第二轮审核,并对全省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估后,将数据处理情况说明报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畜牧业处。

  第二轮审核监测全省数据情况。

  第六步:国家审定阶段

  国家局农村司畜牧业处工作人员对全国的监测数据以及说明材料进行第三轮审核,及时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结合其他部门数据资料准确把握生猪生产形势,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轮审核把握全局形势。

  专家:河南是全国猪肉及其制品市场的风向标和稳定器

  养猪产业既是关系乡村振兴的农牧业,也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食品业,社会关注度高,价格敏感性高,对物价指数影响较大,因此看似不大的养猪业,其实关系国计民生。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兼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认为,河南是全国养猪大省,对全国生猪市场供应和猪肉价格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之漯河、许昌等城市肉制品产业发达,可以说河南是全国猪肉及其制品市场的风向标和稳定器。

  宋向清表示,驻马店、周口、南阳等城市是养猪大市,得益于政府政策调控积极得力、猪肉市场活力充沛和老百姓养猪利得较大。养猪产业在河南已经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上游的饲料、养殖、卫生防疫等,和下游的屠宰、分割、加工、储运、冷冻、销售等不仅完善健全,而且规模庞大,并且形成牧原等生猪养殖知名品牌,加之双汇等全球领先的肉制品品牌引领,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等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由此带动现代农业和牧业发展,带动肉制品行业发展,带动物流和冷链仓储等行业发展,解决大量社会就业,并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提升了社会民生福祉。

  “养猪产业有助于河南从中国粮仓变为中国餐桌,进而成为中国厨房。如何念好‘养猪致富经’?我建议政府加大对生猪养殖户的补贴和扶植力度,加大对生猪养殖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最大化提高河南养猪大市的市场活力,让养猪产业成为河南现代农牧业的强大支撑。”宋向清说。


农业农村部:生猪生产稳步恢复 1、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分别增长1.1%、1.0%


I@P}@VV)ULE64LZW{{D{4$X.png

  农业农村部3月18日讯,今年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增长,基础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出栏量显著增加,猪肉市场价格明显回落。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月份和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分别增长1.1%和1.0%,同比分别增长35.0%和34.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5.0%,全国生猪存栏量保持在4亿头以上。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424万头,同比增长71.2%。

  随着新增的生猪产能陆续兑现为猪肉产量,猪肉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市场价格明显回落。3月第2周(3月8-14日),全国集市猪肉价格为每公斤46.26元,连续7周回落,同比下降20.9%,比1月份最高价低7.96元,比去年最高价低13.38元。综合考虑前期生猪生产恢复、新生仔猪数量、猪饲料销量等因素,预计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65%左右,生猪出栏量将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加的趋势。3-4月是猪肉消费淡季,预计猪肉市场价格还有下降空间。

  今年,农业农村部将按照中央一号文件“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的部署,跟踪督促各地完成生猪生产恢复年度任务,确保猪肉市场正常供应。继续推动落实养殖用地、抵押贷款和环评承诺制试点等扶持政策,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强化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试行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引导大型养殖企业带动中小养殖户发展。密切监测生产发展动态,推动建立生猪产能储备制度,以能繁母猪存栏为核心调控指标,以产销大省、养殖大县和大规模养殖企业为抓手,完善调控政策措施,协同有关部门开展逆周期调控,早研判早介入早应对,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


正大集团:将投资16亿元建设綦江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


  用时33个工作日,区相关部门协助世界500强企业正大集团取得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等前期手续,刷新招商引资企业落地的“綦江速度”。

  又一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綦江

  今年1月,我区成功引进正大(綦江)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是正大集团在西南地区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项目,主要建设100万头屠宰规模的生猪综合加工车间、10万吨食品加工车间。

  签约后,由区委区政府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规资局、区东部新城(食品园区)管委会、区城投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建立起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微信群、一张路线图“三个一”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日协调、周通报、月例会工作制,仅用时33个工作日便协助企业取得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等前期手续,而正常时间是3个月以上。

  “綦江项目是落地最快的一个项目,‘綦江速度’让投资企业感受到了綦江区高效的办事效率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正大(綦江)项目负责人评价说。

1.jpg

  下一步,我区将协助正大(綦江)项目开展用地平场,预计在今年底该项目建设将实现破土动工。项目建成后正大集团将围绕种植、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深耕綦江,项目可实现产值100亿元,解决就业1000人以上。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区在坚决推进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形势下,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正大(綦江)项目的引进在推进高效、环保、健康、可持续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方面,在促进綦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面,在建设百亿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和百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方面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湖南严禁从省外违规调运生猪,违者严肃惩处


  ·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保障我省生猪生产健康发展,湖南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3月17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入湘生猪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即日起,除用于继续饲养的种猪和仔猪外,湖南暂停外省生猪调入,严禁从高风险区调入继续饲养的种猪和仔猪。

  根据通知,省农业农村厅今天就禁止从省外违规调运生猪向广大生猪养殖户发出公告,严禁非法购买生猪,严禁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生猪,严禁购买来源不明、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无非洲猪瘟检测报告、无耳标的生猪,严禁未备案车辆运输生猪。

  外购生猪要报告。规模场从省外购进种猪、仔猪的,调运前要主动向当地县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申报,办理“点对点”调运手续。5月1日前,从省外引进种猪需依法办理跨省引种审批手续。

  生猪调运要合法合规。从省外调入的种猪、仔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来自具备《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二是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三是有非洲猪瘟抗原、抗体检测合格报告,且有效期在3日以内;四是有牲畜耳标;五是运输车辆有登记备案;六是经指定通道进入我省,并经查验合格。

  生猪到达要报告。从外省调入种猪和仔猪,其货主或承运人应当在生猪到达目的地的前1日向目的地县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到达目的地后主动接受当地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监督检查,发现有异常发病或死亡情况,该批生猪不得卸车,不得入场合群,在当地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指导下规范处理。

  严肃惩处违规调运。严禁销售或随意丢弃病死生猪。对违规购买、贩运生猪的,一律从严惩处。对发现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生猪,一律全群扑杀作无害化处理,一律不予补偿,并按照《动物防疫法》实施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据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贵州:肥瘦肉19.8元/斤,贵阳打出“组合拳”稳定猪肉价


  3月16日下午,贵阳市红边门菜场的猪肉摊上,除板筋和排骨外,肥瘦肉等均已回落到25元至28元一斤,而在毗邻的鲜多源惠民生鲜超市内,肥瘦肉的价格更是降至19.8元一斤。

  19.8元一斤的肥瘦肉

  不只红边门菜场,贵阳市东山、三民东路、小十字等地的一些菜场,猪肉价格同样回落,曾卖32元至35元一斤的肥瘦肉,目前已降至25元至28元一斤了;曾卖35元至40元一斤的精瘦肉,也已跌至28元至30元一斤。

  据悉,这是继去年12月中旬,贵阳市猪肉价格涨至30元之后的再次回落。一些商家表示,贵阳猪肉价格下跌,除与生猪消费步入淡季有关外,也与生猪的产能恢复等有所关联。

  事实上,贵阳市场上的猪肉价屡次得以稳定,除这些因素外,还与市农投集团旗下的公司在猪肉生产、储备、销售等环节的保供稳价措施相关。这双“无形的手”在贵阳猪肉价格的起起伏伏中起到了关键性的调控作用。

  储备

  千余吨储备肉平抑猪价

  3月16日,家住贵阳市东山扶风花园的李阿姨去菜场买肉时,发现猪肉价格最低已经跌至25元一斤。她清晰地记得,去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春节叠加因素的影响,全国猪肉价格一路飙升,贵阳市的猪肉价格曾卖到50余元一斤,不过一段时间后,就跌了下来。

  期间,在贵阳市政府的安排下,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简称贵阳市农投集团)的下属单位——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将几百吨储备冻猪肉投放市场保供稳价,当时李阿姨曾以15元一斤的价格买了5斤猪肉。

  贵阳农产品物流园是省市政府联动的“菜篮子”民生保障工程,也是贵阳市冻猪肉的储备地点。2020年1月,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完成了800吨储备肉的投放,9月份,再次投放了500多吨储备肉,进一步稳住了贵阳市的猪肉市场秩序,满足了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

  “贵阳市的猪肉日均消费量为200多吨,本地生猪产业目前尚不足以支撑这个需求。除8家屠宰场为市民提供鲜肉外,我们公司还从省外如湖南、云南等地的大型屠宰场调进大量冷鲜白条肉,补充贵阳市的需求。”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肉类板块负责人杨跃说,物流园储备的1200吨冻猪肉就是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或市场发生异常波动等情况时,能将其投放到市场,保障全市肉类产品的供应及价格的稳定。

  “从2019年至2020年,我们已经按照市政府的安排,投放了三四次储备肉。在市民需求激增、物价出现较大涨幅时,我们即以相对较低的价格,适当放出一部分来平抑市场肉价。”杨跃说,这1200吨储备肉相当于储备了1.2万头至1.5万头生猪,即使贵阳市一头猪都不产,也能保障一个星期左右的供应量,真正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据悉,截至2021年3月14日,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库存的储备肉有1120.76吨。

  销售

  百余惠民超市保供稳价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贵阳市惠民生鲜超市的猪肉价格一直保持着低于农贸市场猪肉价格的状态,这对贵阳市猪肉价格的稳定同样起到了引领作用。

  贵阳市惠民生鲜公司隶属贵阳市农投集团旗下,据该公司负责人敖玉坤介绍,2020年,贵阳市的154个生鲜超市门店,每个门店日均销售240斤猪肉,154个超市平均一天要销售18吨猪肉,一年的销量超过6700吨。

  贵阳储备的冷鲜肉

  敖玉坤说,在贵阳市猪肉价格处于高峰期间,这些门店的猪肉价格每斤要比农贸市场的猪肉价格低3.4元左右,这对贵阳市猪肉价格起到了一个平抑的作用。

  “未来,惠民生鲜公司在对这些门店加强监管的同时,还将继续增加猪肉供应。一方面,不能让惠民生鲜超市的猪肉价格太高;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敖玉坤表示,未来,贵阳还将进一步增加惠民生鲜超市数量,织密网点,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实惠。

  目前,贵阳市的猪肉市场已处于正常状态,惠民生鲜超市将确保供应,满足市民的菜篮子需求。

  据介绍,在“十四五”规划中,贵阳市农投集团还准备与南方乳业、贵农公司、扶贫公司、惠民公司共同出资9000万元成立子公司,该子公司专营生猪屠宰和销售,在修文投资2.5亿元新建一个大型屠宰场,控制屠宰端的成本价,减少中间环节,进一步降低猪肉价格成本,让市民吃上更加实惠的猪肉。

  生产

  多个基地投产,未来猪源可期

  为恢复生猪产能,保障猪肉稳定供应,2020年12月23日,贵阳市农投集团旗下的贵州省红枫湖畜禽水产有限公司按照集团产业发展部署,从美国引进了1792头曾祖代种猪至开阳杠寨种猪养殖基地,在贵州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PIC种猪繁育体系,预计今年底将达到满负荷状态。该公司计划于今年12月份,再次从美国引进2400头曾祖代种猪。届时,该公司将在贵州区域拥有核心曾祖代种猪4800头,这些种猪全部满产后,在满足公司自身养殖的情况下,可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提供祖代种猪33600头,父母代种猪260000头,商品猪600万头以上。

  “贵州的种猪此前多是从外省引进,这些种猪投放到本地市场后,将改变贵州商品猪仔和种猪多从外省引进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省优质种猪、商品猪的来源问题,促进贵州生猪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同时可以降低生产养殖成本,从源头上调节贵阳市的猪肉价格。”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该公司在省内的生猪养殖基地有17个,今年计划出栏4.5万头商品猪,部分基地正在建设当中。其中,2020年,贵阳市农投集团在结对帮扶的罗甸县和望谟县分别开建了3个和4个生猪养殖基地,预计在明年全部建完。这些基地一旦投产,未来保守估计,一年可产30万头生猪4.2万吨猪肉(据2020年测算,贵阳市一年需求的生猪为70万头左右,合计9万多吨猪肉),其中的六七成生猪将供给贵阳市场。

  “十四五”期间,贵阳市农投集团还计划在开阳、息烽、务川、纳雍和龙里等地总计投资10亿元,建设生猪养殖基地20个,预计年出栏商品猪50万头以上,贵阳市的生猪源头,未来可期。

  而这些生猪基地的建成,对贵阳市猪肉市场而言,保供稳价的作用将不言而喻。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