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1年3月18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1-03-18
来源:综合报道



2021年3月18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3-17 2021-03-16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4 辽宁省 26.85 27.03 -0.18 -0.17
26 吉林省 26.61 26.80 -0.19 -0.30
28 黑龙江 26.15 26.17 -0.02 -0.50
华北
16 北京市 27.41 27.44 -0.03 -0.20
17 天津市 27.34 27.32 0.02 -0.22
21 河北省 27.04 27.02 0.02 -0.07
22 山西省 27.01 27.12 -0.12 -0.23
25 内蒙古 26.72 26.77 -0.05 -0.04

华东

7 上海市 29.31 29.17 0.13 0.16
8 福建省 29.19 29.18 0.01 -0.16
4 浙江省 29.69 29.87 -0.18 -0.50
13 江苏省 27.99 27.99 0.00 -0.10
19 山东省 27.11 27.17 -0.06 -0.15
15 安徽省 27.51 27.53 -0.02 0.04
华中
10 江西省 28.61 28.58 0.04 -0.56
14 湖北省 27.79 27.82 -0.03 -0.46
18 河南省 27.29 27.25 0.04 -0.36
11 湖南省 28.58 28.59 -0.02 -0.58
华南
2 广东省 30.03 30.03 0.00 0.03
3 广西 29.90 29.96 -0.06 -0.09
1 海南省 30.36 30.38 -0.02 -1.01
西北
20 陕西省 27.08 27.08 -0.00 0.06
23 甘肃省 26.88 26.84 0.04 0.17
27 新疆 26.58 26.61 -0.03 0.03
西南
5 重庆市 29.42 29.45 -0.02 0.12
6 四川省 29.42 29.58 -0.17 0.14
12 云南省 28.42 28.43 -0.01 -0.22
9 贵州省 28.97 28.95 0.02 -0.38
全国
有1883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8.05 28.08 -0.03 -0.19

2021年3月18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3-17 2021-03-16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6 辽宁省 27.10 27.01 0.08 -0.12
23 吉林省 26.42 26.61 -0.19 -0.43
25 黑龙江 25.80 26.02 -0.22 -0.85
华北
17 北京市 26.91 27.11 -0.20 -0.12
15 天津市 27.20 27.28 -0.08 -0.13
18 河北省 26.85 26.85 -0.00 -0.14
21 山西省 26.66 26.89 -0.23 -0.31
22 内蒙古 26.47 26.47 0.00 0.00

华东

5 上海市 28.74 29.03 -0.28 0.24
4 福建省 28.79 29.06 -0.27 -0.28
9 江苏省 27.88 27.56 0.32 -0.06
20 山东省 26.75 26.84 -0.09 -0.20
13 安徽省 27.41 27.52 -0.11 -0.38
华中
10 江西省 27.74 28.21 -0.47 -0.63
12 湖北省 27.56 27.57 -0.01 -0.43
14 河南省 27.21 27.32 -0.11 -0.25
7 湖南省 28.57 28.74 -0.17 -0.86
华南
1 广东省 29.85 29.93 -0.08 -0.04
2 广西 29.71 29.93 -0.22 -0.32
西北
11 陕西省 27.57 27.15 0.42 0.13
19 甘肃省 26.80 26.77 0.03 0.14
24 新疆 26.08 25.97 0.12 -0.22
西南
6 重庆市 28.60 28.98 -0.38 0.10
3 四川省 28.97 28.99 -0.02 0.05
8 云南省 28.14 28.08 0.06 -0.68
全国
有342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7.59 27.68 -0.09 -0.29

2021年3月18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3-17 2021-03-16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3 辽宁省 26.78 27.04 -0.26 -0.39
23 吉林省 26.19 26.27 -0.08 -0.24
25 黑龙江 25.72 25.95 -0.23 -0.55
华北
15 北京市 26.71 26.96 -0.26 -0.31
16 天津市 26.67 26.67 0.00 0.00
22 河北省 26.20 26.38 -0.18 -0.30
20 山西省 26.44 26.54 -0.10 -0.22
24 内蒙古 26.10 26.10 0.00 0.00

华东

8 上海市 27.95 28.89 -0.94 -0.40
6 福建省 28.35 28.38 -0.04 -0.32
2 浙江省 29.50 28.50 1.00 0.00
11 江苏省 27.40 27.05 0.35 0.21
21 山东省 26.25 26.39 -0.13 -0.23
18 安徽省 26.63 26.66 -0.04 -1.00
华中
9 江西省 27.82 27.73 0.09 -0.31
12 湖北省 27.16 27.28 -0.12 -0.60
14 河南省 26.75 26.93 -0.19 -0.28
7 湖南省 28.12 28.13 -0.01 -0.69
华南
1 广东省 29.56 29.54 0.02 0.29
3 广西 29.16 29.42 -0.27 -0.32
西北
19 陕西省 26.62 26.74 -0.12 0.22
17 甘肃省 26.64 26.64 0.01 0.33
26 新疆 25.43 25.56 -0.13 -0.57
西南
4 重庆市 28.80 28.68 0.12 0.20
5 四川省 28.47 28.56 -0.09 -0.02
10 云南省 27.56 27.44 0.12 -0.41
全国
有326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7.27 27.32 -0.05 -0.23

猪评:原料价格此消彼长,饲企涨价多过降价,成本上养殖户继续承压!(2021年3月18日)


  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21年3月18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28.74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2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3月11日)下跌0.24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9省份猪价上涨,8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广东,较昨日上涨0.03元/公斤于30.80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黑龙江,较昨日上涨0.04元/公斤于26.95元/公斤。

1.png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15.0-15.3元/斤,河南13.8-14.1元/斤,江西14.5 -14.8元/斤,广东15.2-15.5元/斤,湖南14.5-14.8元/斤,山东13.8-14.1元/斤,湖北14.1-14.4元/斤,河北13.7-14.0元/斤,北京13.9-14.2元/斤,辽宁13.7-14.0元/斤。

  今日猪价震荡略偏强,上涨范围有所扩大。目前市场需求疲软持续制约生猪行情,虽然猪价跌至支撑位,养殖户有压栏情绪,但屠宰企业白条走货不佳,压价的意愿仍在。猪价短期涨跌两难,以震荡调整为主,3月末4月份开始,随居民消费的逐渐恢复,猪价反弹几率提高。

  另外,近期玉米、豆粕价格都有所回落,目前均价分别为2916元/吨、3450元/吨左右,跟2月中旬相比其实玉米的跌幅并不大,一吨仅相差几十块钱,但豆粕跌幅相对明显,一吨跌了近300元左右。受此影响,安徽新希望下调了猪料价格,但更多的企业则因为添加剂价格上涨上调了保育料、种猪料等猪料产品价格,养殖户饲养成本持续高位。并且我们认为3月末4月上中旬,玉米豆粕价格再度偏强的概率依旧较大,成本方面养殖户将继续承压。


生猪市场供需博弈,当前猪价涨跌两难,但有4个理由支撑猪价上涨


  进入3月之后生猪市场一片哀嚎,一方面是猪瘟疾病还没有消停,养殖户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猪价不断下跌,10多头的时间猪价直落一元,养猪利润也在缩水。猪瘟不稳定的时候卖猪就可能让猪场发病,养猪户本身就不愿意卖猪,再加上猪价下跌,养猪户挺价,卖猪的就更少了。而屠企方面年后猪肉消费低谷,屠企开工率偏低对生猪需求量也不高,面对14-15元的生猪价格,屠企屠宰利润并不高,屠企为了保证利润强行压价。养殖户和屠企两方面促成了当前生猪市场供需博弈的局面。

  供需博弈之下,养猪户觉得当前这么大的养猪风险,这么高的饲料成本下,十四五元的猪价太低了,屠宰企业则觉得市场猪肉消费低迷,需要进一步压低猪价以降低猪肉价格,从而来提高猪肉的销量,一个各种想压价,一个各种想涨价,猪价暂时进入涨跌两难的境地。

  从3月13日到3月18日猪价持续涨跌调整,尤其是3月15日之后猪价更是涨一天跌一天,供需博弈尤其剧烈。3月18日猪价再次窄幅下跌,全国仅江苏一地上涨,下跌地区则有山东、浙江、福建、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和云南多个省份,剩下省市保持稳定。不过涨跌幅度均不大,都在0.1-0.2元/公斤之间,这也符合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博弈的特点。

1.jpg

  虽然现在猪价涨跌两难,但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后续有4个理由可以支撑猪价的上涨,养猪朋友不妨一起来看一下。

  1、养猪利润大幅缩水,猪瘟影响后散养户补栏积极性并不高

  据有关机构统计,2021年1月和2月北方各地区生猪和母猪受损严重,尤其是山东、河北、江苏、湖北、河南等地区,生猪折损率普遍都在一半以上,全国的折损率也达到了5%。当前温度依旧偏低,猪瘟反复的可能性依然很大,虽然不少养猪场都有补栏的想法,但付诸行动的猪场还不多。根据经验,发病后的猪场要想一次性复养成功,最好是空栏3个月,也就是说在未来3个月母猪存栏恢复情况都不会太理想。

  2、集团化猪场出栏量同比大幅下跌

  目前,12家养猪上市企业已经陆续公布了1-2月份生猪出栏量了,其中温氏1-2月份销售生猪150.27万头,其中2月份销售肉猪49.87万头,环比下降50.33%,同比下降6.12%;牧原股份1-2月份销售生猪499.7万头;正邦科技1-2月份销售生猪154.04万头,其中2月份销售75.36万头,环比下降4.21%;天邦股份1-2月销售生猪76、91万头;新希望1-2月份销售生猪142.97万头,其中2月份销售69.78万头,环比下降4.66%;大北农1-2月份销售生猪47.84万头,其中2月份销售17.25万头,同比增长67.6%;唐人神1-2月销售生猪31.52万头,其中2月销售15.13万头,环比下降7.7%。剩下龙大肉食1-2月销售5.56万头,正虹科技销售2.24万头,天康生物销售25.15万头,金新农销售14.38万头,罗牛山销售5.07万头。

  从销售数据可以看出,集团化猪场在2月份的生猪出栏数量普遍低于1月份,预计3月份恐会更低,虽说当前集团化猪场生猪养殖占国内总养殖量并不高,不过其出栏情况还是会对猪价产生重要影响的。

  3、猪肉消费正逐渐恢复

  去年冬天因为北方疫情的影响,结婚等很多种宴席都被推后了,随着温度的升高,北方各地疫情已经稳定了下来,各地生活也恢复正常,猪肉有望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另外,年前因为猪肉价格比较高,多数家庭囤积的猪肉量并没有往年高,猪肉消费从春节后效应中走出的时间也会明显短于往年,往年4月猪肉消费会逐渐恢复,今年有望提前到3月份。居民消费的增加叠加餐饮消费的增加,猪肉消费将会快速恢复。

  4、三四月份可供出栏的生猪被提前透支了

  2月份猪价的一波下跌,引起了不少养猪户的恐慌,加上猪瘟疾病的肆虐,养猪户把能卖的不能卖的猪都卖了个差不多了,很多都应该是3、4月份才出栏的猪在2月份或者3月初就给卖了,这就导致后续可供出栏生猪数量下降,有利于猪价的上涨。

  综合考虑,3月地下旬猪价大概率会迎来上涨,而且这次上涨有希望延续下去。对于,生猪市场供需博弈,当前猪价涨跌两难,但有4个理由支撑猪价上涨,这个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呢?


河北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有关违法行为


  日前,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实施方案》,立即对辖区内科研单位(含兽医实验室)、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生猪养殖场户等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以最大的决心、最坚决的措施,严厉打击非法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非洲猪瘟假疫苗行为,确保河北省非洲猪瘟防疫成效和生猪生产恢复成果。

  方案提出,各市要对非洲猪瘟假疫苗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辖区内重点单位、企业进行全覆盖专项检查。对科研教学单位、企业等所有兽医实验室开展排查,重点检查是否违法从事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活动,对实验室冰箱保存的无标签疫苗、成份不明的试剂,开展检查检测确认,对实验活动记录等要进行仔细核查。对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开展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废气废水处理和排放、质检室、动物实验室、菌(毒、虫)种库等关键场所及隐蔽场所、原材料出入库、试验动物购买和使用、资金往来等情况,全面查找非法制售假疫苗和诊断制品线索。对兽药经营企业(特别是兽用生物制品经营企业)开展检查,重点检查无标签疫苗及未经农业农村部批准的非洲猪瘟病毒诊断制品、出入库记录、资金往来等情况,全面查找违法经营线索。对生猪养殖企业(场、户)开展排查,重点检查冰箱冰柜是否保存有可疑疫苗及诊断制品、购买记录、免疫接种记录、检测记录、资金往来等信息,全面查找违法使用假疫苗及未经批准非洲猪瘟病毒诊断制品线索。

  方案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加大对合法开展非洲猪瘟疫苗临床试验场监管,同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以及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此次行动,不断增强全体从业人员抵制、举报、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猪价陷入“颓势”,头均盈利缩水近4成?莫慌,猪价还有反超机会


  近期猪价已然成为行业的重点关注对象,猪价走跌的情绪一直延续到至今,虽说期间有小幅反弹,但终究还是不敌下跌风潮。市场真的会如预期所言,3月的猪价甚至于今年的猪价都要陷入“颓势”当中吗?

  猪价

  不能说完全准确,也不能说不准确。主要还是今年的变数很多,有点让养猪人猝不及防。首先影响最大的还是非瘟疫苗发生异变,让不少猪场都为之清场。后续更是引发了一系列的联动反应,抛售的抛售,涨价的涨价,生猪价格仔猪价格已经脱离了市场预期。

  当下猪价已经跌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说猪价缓跌到了成本线附近。近段时间,饲料价格主要呈现高位震荡的走势,下跌空间不多,这就让仔猪育肥的盈利一直处于压缩当中。按照现阶段头均盈利在1103.65元的价格,已经相较年初下滑了38.78%。且随着月末猪企出栏计划的增多,叠加需求疲惫的因素,生猪价格有再回落的风险。

  其次就是调运再度引发了非瘟疫情,让不少养猪人都为之恐慌。官方紧急发布禁运政策,给某些区域内的猪价造成了影响,猪源或出现阶段性的短缺,从而使得猪价有一定上浮空间。但这也会给猪源充足的地区引发区域下跌,叠加本地猪肉消费有限,以及屠企的压价行为,猪价或会有新一轮的下跌行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猪肉价格刮起一波下跌风,在3月中下旬,或有助于消费的提升,给猪价支撑一个“缓跌”平台。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今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28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1元/公斤。猪价主要是震荡为主,小涨为辅。

  从各地区来看,东北地区的猪价全面上涨,价格留在了13-14元/公斤附近,华北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以及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又或是两广地区的广东,或是西南地区的重庆、西藏猪价也统统保持上涨。至于这波能否涨上去,真的难说。依旧认为当下的猪价行情不容乐观,南方大部分区域猪价还是欲跌未跌的趋势。因此认为猪价震荡的概率更大些。

  另外,今年猪价仍是“急涨急跌”的行情,猪价想借机反弹,还是得等上一段时间。也就是我们先前一直提到的阶段性供应短缺,有望出现超预期的猪价行情。前期因猪病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体重的生猪大量出栏,给后期供应造成困难,从而推动猪价的上涨。


被“猪芯片”卡脖子问题咋解决?秦英林给出了“实践版”答案


  在生猪养殖行业,种猪因为关系到商品猪的供应安全,被称为“猪芯片”。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养猪行业的种猪普遍依赖进口,没有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建议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将生猪抗病性选育及基因遗传机理研究等课题列入国家专项计划,使专业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向种业聚集,推动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

  “种业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关键靠自主创新”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这也是继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再次对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的顶层设计。

  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公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好种育好猪,好猪产好肉,种猪是生猪养殖业的“芯片”,是提高我国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端稳“肉盘子”的重要条件。

  种猪之所以被称为“猪芯片”,是因为没有祖代种猪就不会有父母代猪,而父母代猪之后才是商品代猪。在此背景下,种猪国产化,与工业领域的“芯片国产化”一样,成为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称,中国在育种方面有一定基础和成果,但是由于动物育种研发周期长,导致市场大量直接引进国外种源。

  根据有关报道,2020年全国引入种猪数量超过3万头,创历史新高。秦英林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种业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关键靠自主创新。”

  据介绍,牧原很早就开始自主做育种,坚持价值育种,打破对品种限制的固有思维,以开放的态度,把国内好的种猪基因留下来,把国外好的种猪基因引进来,致力于做在中国环境下更适合发展的种猪品种。

  目前牧原拥有专业育种人员1700余人,通过持续选育,已经摆脱了对进口种猪的依赖。特别是非洲猪瘟发生以来,牧原种猪不仅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还为行业提供种猪64.3万头,助力生猪产能恢复,为稳产保供做贡献。

  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我国猪牛羊等畜禽和部分特色水产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畜禽、水产的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到75%和85%,这些都为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的保障和支撑。

  加大智能化应用是推动养殖行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

  中国养猪拥有5000年历史,生猪出栏量占全球一半以上,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更广泛深入地应用于生猪养殖中,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现在养猪行业已成为融合多门学科的高科技新型行业,没有技术发展难以为继。

  以牧原股份为例,据介绍,牧原29年以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研发力度,追求技术突破,公司研发了育种技术、营养技术、疫病防控技术、养猪清洁生产技术、智能化等20大专项技术,已累计获得专利782项。这些技术支撑了牧原快速发展,推进养猪业转型升级,进行高质量发展。

  此外,牧原在智能化生产方面,将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产业相结合,搭建了覆盖饲料加工、生猪育种和生猪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平台。同时自主研发智能巡检、清粪、刷圈、消毒机等29大类、100余种智能化机器装备,覆盖养猪生产全流程。

  据介绍,牧原能够快速发展的一大关键就在于技术创新带来先进生产力。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让养猪行业自立自强、自律自尊,成为惠及民众、受人尊重的行业,加大智能化应用是推动养殖行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建议

  勇于跨界颠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养殖

  近年来,养猪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从过去的小农经济手工劳动,向规模化、工业化生产转变,也正在向集约化迈进。

  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多家生猪养殖企业正在布局集约化养殖基地。2020年9月,牧原股份投资50亿元打造的全球最大养猪单体河南内乡年出栏210万头肉食综合体陆续引种投产试运营。

  养猪业要向现代化集约型转变,关键靠科技创新。龙头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与时俱进,勇于颠覆,敢于跨界,围绕生产实际问题不断创新。据介绍,牧原公司长期以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育种、营养、猪场设计、智能化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提升食品安全标准。

  秦英林建议,加强科技创新,要勇于跨界颠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养殖。养猪行业要实现智能化养猪,需要以开放态度,引进和运用新技术。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推进智能化研发和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效益和提升产品品质。

  “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人才,建议引导鼓励农业高校设立农业智能化专业,扩大机械自动化、电气、通信、算法等专业人才培养,为农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秦英林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下一步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农业企业回报社会的好时机。发挥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也是牧原的责任和使命。牧原愿意分享发展的红利,为乡村振兴做贡献。”秦英林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牧原将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加大投资,做大做强养猪产业,并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把养猪产业做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