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1年3月17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1-03-17
来源:综合报道



2021年3月17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3-16 2021-03-15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2 辽宁省 27.03 26.73 0.30 -0.18
25 吉林省 26.80 26.58 0.22 -0.15
28 黑龙江 26.17 26.19 -0.02 -0.45
华北
16 北京市 27.44 27.38 0.06 -0.09
17 天津市 27.32 27.28 0.04 -0.25
23 河北省 27.02 26.99 0.03 -0.27
20 山西省 27.12 27.06 0.07 -0.23
26 内蒙古 26.77 26.68 0.09 -0.15

华东

8 上海市 29.17 29.62 -0.45 -0.28
7 福建省 29.18 29.22 -0.04 -0.61
4 浙江省 29.87 29.93 -0.06 -0.78
13 江苏省 27.99 27.96 0.03 -0.46
19 山东省 27.17 27.22 -0.05 -0.28
15 安徽省 27.53 27.56 -0.04 -0.42
华中
11 江西省 28.58 28.65 -0.07 -1.01
14 湖北省 27.82 27.85 -0.03 -0.66
18 河南省 27.25 27.37 -0.12 -0.51
10 湖南省 28.59 28.66 -0.06 -0.76
华南
2 广东省 30.03 30.00 0.03 -0.54
3 广西 29.96 29.98 -0.03 -0.42
1 海南省 30.38 30.44 -0.06 -1.38
西北
21 陕西省 27.08 27.06 0.02 -0.37
24 甘肃省 26.84 26.69 0.15 -0.30
27 新疆 26.61 26.52 0.09 0.05
西南
6 重庆市 29.45 29.43 0.02 0.16
5 四川省 29.58 29.55 0.03 0.39
12 云南省 28.43 28.38 0.04 -0.41
9 贵州省 28.95 28.98 -0.04 -0.44
全国
有2344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8.08 28.07 0.01 -0.38

2021年03月17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3-16 2021-03-15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7 辽宁省 27.01 26.57 0.45 -0.33
22 吉林省 26.61 26.59 0.02 -0.40
24 黑龙江 26.02 26.03 -0.01 -0.29
华北
16 北京市 27.11 27.46 -0.35 -0.09
14 天津市 27.28 27.20 0.08 -0.08
19 河北省 26.85 26.70 0.15 -0.29
18 山西省 26.89 26.72 0.17 -0.27
23 内蒙古 26.47 26.53 -0.07 0.00

华东

4 上海市 29.03 28.88 0.15 -0.09
3 福建省 29.06 28.89 0.17 -0.29
11 江苏省 27.56 27.68 -0.12 -0.31
20 山东省 26.84 26.83 0.01 -0.25
12 安徽省 27.52 27.59 -0.07 -0.85
华中
8 江西省 28.21 27.87 0.35 -0.67
10 湖北省 27.57 27.61 -0.04 -0.62
13 河南省 27.32 27.38 -0.06 -0.26
7 湖南省 28.74 28.43 0.31 -0.65
华南
2 广东省 29.93 29.80 0.13 -0.30
1 广西 29.93 30.15 -0.22 -0.87
西北
15 陕西省 27.15 27.14 0.00 -0.70
21 甘肃省 26.77 26.73 0.04 0.09
25 新疆 25.97 25.99 -0.03 -0.48
西南
6 重庆市 28.98 28.81 0.17 -0.52
5 四川省 28.99 29.03 -0.04 -0.07
9 云南省 28.08 27.97 0.11 -0.97
全国
有314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7.68 27.62 0.06 -0.53

2021年3月17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3-16 2021-03-15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3 辽宁省 27.04 26.65 0.39 -0.18
23 吉林省 26.27 26.21 0.06 -0.53
25 黑龙江 25.95 26.04 -0.09 -0.28
华北
14 北京市 26.96 26.96 0.00 0.12
17 天津市 26.67 26.70 -0.03 0.17
22 河北省 26.38 26.20 0.18 -0.35
20 山西省 26.54 26.48 0.06 -0.10
24 内蒙古 26.10 26.13 -0.03 0.00

华东

3 上海市 28.89 30.32 -1.43 0.56
7 福建省 28.38 27.26 1.12 -0.60
6 浙江省 28.50 28.60 -0.10 -0.50
12 江苏省 27.05 27.19 -0.14 -0.20
21 山东省 26.39 26.43 -0.04 -0.27
18 安徽省 26.66 26.77 -0.10 -1.29
华中
9 江西省 27.73 27.47 0.27 -0.91
11 湖北省 27.28 27.11 0.17 -0.76
15 河南省 26.93 26.92 0.01 -0.32
8 湖南省 28.13 28.25 -0.12 -0.81
华南
1 广东省 29.54 29.40 0.14 -0.22
2 广西 29.42 29.59 -0.17 -0.58
西北
16 陕西省 26.74 26.84 -0.10 -0.19
19 甘肃省 26.64 26.48 0.16 0.04
26 新疆 25.56 25.31 0.25 -0.44
西南
4 重庆市 28.68 28.23 0.45 0.15
5 四川省 28.56 28.58 -0.02 0.07
10 云南省 27.44 27.38 0.06 -1.07
全国
有290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7.32 27.29 0.03 -0.39

肥猪集中出栏 猪价能否低位挺住


       近期国家分别在3月5日、3月10日分别投放1万吨储备肉,储备肉拍卖情况在95%左右,猪一号肉、二号肉有部分流标。冻品肉价格不断冲击市场,终端消费疲软不堪,猪价震荡走低。

  春节之后,全国外三元猪价呈震荡下滑态势,最低点出现在2月22日,均价为27.30元/公斤。猪价跌跌不休,除去1-2月份全国猪瘟的一个重现,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终端消费情况极其低迷。3月份猪价处于消费淡季,屠宰厂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白条销售压力大,厂家分割入库比例小,因此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开工率低位盘整。

  随着天气回暖,相对于1-2月份,猪瘟情况相对稳定。1月份至目前河南和山东生猪存栏损失在25%-30%。3月份之后各省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开始正向增加。

  近期仔猪行情触底回落,但仍未达到2000元/头高价。截止到3月12日,四川价格最高,15公斤仔猪出栏价1900元/头;福建价格最低,15公斤仔猪出栏价1500元/头。

  猪价跌跌不休,直逼育肥成本线,养殖场对后市行情看涨心态松动,对高价仔猪有抵触情绪。规模养殖场内仔猪供应量逐渐增加,外购量有所减少。近期仔猪价格偏高,根据生长周期推算,可在9月份商品猪出栏,届时业者对猪价呈看空情绪。综上所述,仔猪行情触顶回落。

  近期生猪出栏体重开始上涨,3月初生猪交易体重触底反弹。首先是前期猪价持续下滑,养殖场出栏压力较大,不少猪源积压,体重增加。部分养殖场栏位宽松,出栏节奏放缓,场家有意向增加体重,肥猪比例增加。近期养殖场积极出栏肥猪,4月份之后肥猪清理接近尾声,同时天气渐热,终端对标猪需求强劲,因此4月份生猪出栏体重有下滑迹象。

  供应方面:北方猪源因前期受损,猪源供应紧张,南方猪源相对充足。近期江苏、山东、江西部分地区生猪调运开始严查,北猪南调情况减少,保证猪源本地供应。养殖场处于积极清理肥猪阶段,但对低价有抵触情绪。

  需求方面:终端需求疲软态势难改,屠宰厂收购积极性不高,企业暂无入库意向,按需屠宰,近期国家频繁投放储备肉,对鲜品销售有一定冲击作用,市场成交情况整体一般。

  综合来说,供需处于僵持阶段,短期猪价或暂时稳定,但养殖场出栏计划完成欠佳,肥猪偏多,猪价稳定之后,仍有下滑空间,4月份有反弹可能。


生猪价格涨势乏力,猪瘟疫病又增添新变数,养猪户真会一蹶不振?


  【导读】生猪价格涨势乏力,市场或埋下隐患,难道养猪户要“咸鱼翻身?

  昨天,生猪价格上涨的苗头出现后,在今天并未如同市场预期的那样,开启加快上涨的步伐,却表现出了僵持拉锯的阵势,还是让人失望所及。那么,这样的行情走势,真的预示着此轮猪价上涨反弹落空了?作为养猪户,对于这样的行情走势,心存纠结而又无法释怀。事实上,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的下跌行情,各方面都在迫使生猪消费进入到春节后的常规淡季,以达到企稳的目的。

  从整个市场走势来看,当前的生猪养殖或真正进入到了新“关口”,此轮最强猪周期的拐点虽未到来,但各方面因素都在积极行动,抑制猪价上扬,迫使行情进入到了正常年份的价格。对于这种非正常市场行为,我们还是捏了把冷汗,因为养猪成本持续攀高,仔猪价格大涨,猪瘟疫情加剧,养猪农民户“透支”出栏,及补栏的积极性不高,都为后续行情反弹或埋下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祸患。

1.jpg

  据猪价系统反馈的数据显示,3月16日在可监测到的28省(区市)的生猪实时交易中,猪价表现企稳,局部调整,下行压力减轻,弱势上涨动力不足。具体来看,呈现出“5跌5涨18平”,浙江、江西、海南、新疆和贵州等5省的猪价下跌,跌幅在0.10~0.20元/公斤,非常微弱;安徽、内蒙、吉林、辽宁、陕西等5省区的猪价上涨,涨幅为0.10~0.20元/公斤,也是非常微弱;其余的18省区的猪价,与昨日持平。从这个变化来看,生猪行情走势以稳为主,涨跌乏力,行情僵化,供需拉锯,或正好验证了“生猪存栏量达到了正常年份的水平”。

  从当前养猪成本来看,10~15公斤的小猪崽,均价为1800元/头,猪饲料价格为3700~3850元/吨,每头猪出栏大约需要1500~1800元的饲料,还有期间至少200~300元的防疫药费,以及和消毒防疫、人工猪场和水电费用,养一头猪的成本基本在4000元以上;而当前市场上生猪价格为14.0元/左右,按照300斤“牛猪”出栏核算,每头猪的毛收入仅仅为4200元左右。如果按照200~220斤“标猪”出栏,每头猪的毛收入仅为2800~3080元,这还是正常的养猪利润;如果遇到了死猪、病猪,养猪户基本亏得都找不着北,农民养猪户和中小型养猪场接近破产境地。

  当前的生猪行情,养猪农民户都望而生畏,减少养猪数量和补栏数量。虽说各方面都在强调生猪产能恢复的利好消息,这也是事实。但近期猪瘟疫病的爆发,导致养猪户对还达不到出栏标准的生猪和存栏的育肥生猪,都加快集中上市,因而形成了供大于求,并低价冲击市场,或已造成了存栏生猪大幅萎缩的现状,【乡村关中】认为,在5~8月期间的猪价或要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下半年猪价猛涨或已成为定势。

  从上面分析得知,生猪价格上半年持续下跌,或在下半年或开始强力反弹,养猪户应该信心倍增。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希望猪价和肉价回归理性,这样对于养猪的农民户和消费者都是福音;反而大起大落的行情,最易受伤害就是养殖户;否则,就形成了养猪市场的恶性循环,其后果才是最可怕的。


27年来最高位,美国农民收入大涨,中国养猪场竟成美国“摇钱树”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称,现在中国客户都在疯狂抢购美国白小麦,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白小麦的数量达到了27年来的最高位,这些白小麦较中国的麦子更加柔软,用来制作面包等非常适合,近年来中国人对外来产品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面包、蛋糕等也非常受欢迎,而白小麦生产出来的面包更加松软受人欢迎。

  因此美国一直在联系中国的面粉工厂和面包店,想要建立起深厚的联系,将更多的白小麦出口到中国,现在目标达成了,但是这些白小麦没有像美国人预期的那样变成面包和馒头,而是变成了猪饲料。

  美国农民笑开了花

  此前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对两国的合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白小麦数量仅次于菲律宾,美国是中国白小麦第二大供应国,这对美国农民来说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很多农民表示自己已经将2022年的部分小麦预售出去了,随着中国对美国白小麦的需求越来越大,美国农民的收入也不断增长,而白小麦的价格也从最开始的5.5美元上涨到了7.5美元,美国农民乐得开了花。

  中国养猪场成美国“摇钱树”

  从去年猪瘟开始,国内猪肉供应不上,猪肉价格不断高涨,现在虽然有所回落,但是还是让人高不可攀。猪瘟过后国内就开始扩大养殖猪群,也因为如此对饲料的需求大幅提高,因此很多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搜寻饲料谷物,而美国是小麦生产和出口大国,也成了中国企业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此今年中美在小麦方面的合作大幅提升,中国的养殖行业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出口市场,美国人自然开心。

  美国赚得盆满钵满,澳洲追悔莫及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市场,很多国家和中国的合作都很多,此前澳洲是中国最大的进口伙伴,但是从美国针对中国开始,澳大利亚就开始在贸易方面对中国多番针对,导致中澳之间的合作受到了很多的影响,这一次的白小麦进口澳大利亚也没有分到一杯羹,但是美国却赚得盆满钵满。

  目前美国农业部已经将白小麦的出口量上调到了2.45亿蒲式耳,自1994年至今,还是第一次出现如此高的情况,与此同时也下调了其他品种小麦的出口预测,毕竟对于中国来说,还是白小麦的需求更大。


猪价跌至成本线!要涨了?或许很难


  春节以来,国内生猪价格呈现一路下行走势,2月底3月初虽然止跌反弹,但趋势难以延续,短涨后再次开始进入长跌模式。产能恢复、需求疲软、猪瘟抬头、屠宰场压价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生猪价格一路跌近养殖成本线。业内分析,因无支撑动力,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或保持低位震荡的走势。

  猪价一路下滑 跌至成本线附近

  春节过后,国内生猪价格以深跌-反弹-缓跌走势为主。3月初受学校开学与供应收紧双重支撑,国内生猪价格反弹,突破30元/公斤;随着规模场出栏计划增多,且市场需求回归疲软状态,生猪价格再度回落。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跌至27.98元/公斤,较3月1日下滑5.67%,11天内累计下滑幅度为1.68元/公斤。与2月下旬相比,本轮猪价降幅收窄、降速放缓,单日降价幅度在0.2-0.3元/公斤。

  进入三月份以来,饲料价格呈涨后高位震荡走势,下跌空间偏小。猪价下跌,但饲料价格高企,导致仔猪育肥盈利一路被压缩。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目前,仔猪育肥头均盈利在1103.65元,较年初下滑38.78%。以当前出栏生猪倒推5.5个月-6个月,仔猪育肥的商品猪若近期出栏,成本线在25.0-27.0元/公斤。这意味着,当前生猪价格已经逼近养殖成本线。

  “目前,本地的生猪价格为13.5元/斤,从春节前16元/斤一直跌到现在。” 山东诸城新疃农业技术开发中心总经理杨波说,他们拥有两个标准化养殖工厂,单算养殖成本每斤在10元左右,要是算上死掉和便宜卖掉的猪,就难以估算了。“这段时间受猪瘟影响,不管成年还是未成年的猪,能淘汰的都卖了,两个养殖场还剩500头,只有原来的一半。”他说。

  在养猪成本里占不小比重的仔猪,近期价格一路高涨。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数据显示,截至第9周(3月1日-3月7日)末,山东省仔猪价格为92.79元/公斤,同比升高13.78%,环比升高0.59%。在当前行业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二元种猪短缺、三元猪繁殖能力差且周期短的背景下,行业对于优质仔猪的需求依然强烈,加之冬季腹泻及其他疫情多发,带动仔猪价格持续回升。随着国内生猪复产有序进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仔猪和优质种猪需求仍会保持相对高位。

  产能恢复需求疲软 多重因素致猪价跌跌不休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从消费端分析了猪肉价格持续下行的原因:猪肉市场仍处于节后需求阶段性疲软的状态,春节后2-3月为传统淡季,屠宰企业走货缓慢,猪价承压。

  在供应端,一是猪肉进口增加,二是中央再次投放储备冻猪肉保障春节供给,截至3月10日,今年中央储备猪肉投放21万吨。山东省畜牧兽医局预计,3月份猪价以震荡为主,总体呈下滑态势。

  另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市场对未来猪价市场看空情绪较强。作为生猪产能大省,山东的生猪存栏在全国率先实现止跌企稳,2020年,全省生猪存栏2933.93万头,恢复至2017年水平的96.5%。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0650万头,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2017年)的92.1%,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61万头,比2019年底翻番。2021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可能明显增加,猪肉价格有望继续下降。

  生猪价格下滑不得不提猪瘟疫情的影响。据农业农村部网站的消息,仅7天时间四川、湖北、云南等地已陆续发生4起非洲猪瘟疫情。猪瘟疫情冲击了中小养猪户的补栏意愿,同时令养殖端开始抛售生猪。杨波说,眼下受猪瘟影响,存栏母猪还得继续低价卖掉,最终可能淘汰到两三百头。

  在收购端,屠宰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目前处在猪肉消费淡季,屠宰企业收购积极性较差,且受到低价白条猪肉扰市影响,屠宰企业收购减量,陷入亏损。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自2月初开始,国内重点企业屠宰毛利均值呈现震荡下滑走势。进入3月份后,头均毛利由正转负。卓创资讯对上海部分批发市场白条成交价格调研数据显示,平均成交价格多在31.0-32.5元/公斤,少数高价在33.0元/公斤以上。开市成交高价在33.0-37.0元/公斤,而休市撑价低价在25.0-27.0元/公斤。以当前河南地区屠宰企业头皮肉结算均价在27.2-27.6元/公斤推算,宰杀正常适重猪源,屠宰企业无疑是亏损的。

  压栏惜售情绪浓 猪价后期升温难

  猪价跌至成本线附近,导致养殖方渐生惜售情绪,部分养殖方对后市看涨预期增加而压栏增重。卓创资讯分析,临近育肥成本线的生猪价格,以及深度亏损的屠宰企业,无疑拉开了养殖方与屠宰场的拉锯战,猪价在供需僵持中震荡走低。且3月中下旬市场需求缺乏有利因素提振,预计生猪价格仍缺乏强有力的上涨契机。

  根据卓创资讯调研统计,规模养殖场3月上旬生猪出栏速度较为缓慢。截至3月12日,卓创资讯调研的湖南样本企业3月份出栏计划完成度最高仅有32%,其他样本企业均在30%以下,计划完成度均不达三分之一。

  规模场出栏速度较为缓慢,其首要原因是2月生猪价格降幅明显,直逼养殖场二次育肥成本线,3月开始,养殖场压栏惜售情绪逐渐转浓,出栏积极性不高;其次是2月份正值春节假期,部分规模养殖场休市不出栏,积压部分生猪,3月份出售的积压生猪体重较大,走货较差,市场消化阻力较大,走货速度亦较慢。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素杰说,从需求端来看,3月下旬天气逐渐回暖,亦处于消费淡季,需求端无明显利好提振,加之国家储备肉频繁投放,鲜品走货有一定压力。下旬生猪供应或增多,需求疲软,价格难以“升温”。


我国荣昌猪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荣昌猪是我国最主要的地方品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抗病性好、肉质优良和遗传性能稳定的优点,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猪种。重庆荣昌区是全国最主要的荣昌猪产区,存栏量约占荣昌猪全国存栏量的80%。目前,荣昌猪以散养为主,规模化水平不高,尚未形成知名猪肉品牌,且近年来养殖规模有萎缩趋势;加工消费比重较低,本地屠宰消费居多,以鲜食为主,农村居民是消费主体。未来荣昌生态猪肉品牌化和脂肪型消费前景广阔,肉制品加工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一、荣昌猪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

  生猪存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荣昌猪以散户养殖为主,其中重庆荣昌区荣昌猪存栏量约占荣昌猪全国存栏量的80%,但生猪存栏已从2013年的58万头下降到2019年的16.5万头,降幅达71.6%,其中2017年下降最为明显。母猪存栏1999年为25万头,之后受瘦肉型猪市场挤压开始下降,2019年年末存栏量为1.9万头,不足高峰期的1/10。荣昌猪具有适应性强、抗病性好、肉质优良和遗传性能稳定的优点,生长周期8个多月,成年猪重量可以达到80千克,杂交荣昌猪生长周期6个月,可以达到100千克。纯种荣昌猪以仔猪外销为主,商品育肥品种主要为荣昌猪与杜洛克等杂交的二元或者三元品种。

  生猪出栏呈快速下降趋势。2011年荣昌猪(包括荣二元杂交猪)出栏71.3万头,2013年出栏量增至74.1万头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出栏40.7万头,较上年降低33.8%。由于荣昌猪耐粗饲,大部分时间利用农副产品即可饲养,仅妊娠期需要较多管理时间,因此生猪规模化程度低,2019年年出栏200头以上的养殖户仅100家,散养户多达3万多户。荣昌猪的料肉比为3.5∶1左右,远高于一般商品三元猪3.0∶1的料肉比,限制了其商业化生产。

  (二)消费

  荣昌猪加工消费比重较小,主要以鲜食为主,农村居民消费量高于城镇居民。荣昌区荣昌猪猪肉消费总量从2011年5万吨降至2019年2.7万吨;近4年来,人均消费量稳定在每年27千克左右,其中城镇居民从2015年的27千克降至2018年的25.9千克,农村居民从2015年的26.9千克增至2018年的29.0千克。2000年以后,瘦肉型商品猪的发展挤压荣昌猪市场,不仅大中小型养殖场均转向饲喂外种猪或外三元猪,而且荣昌猪广阔的农村市场也开始萎缩。

  (三)加工流通

  荣昌猪流通以仔猪外销和本地育肥本地屠宰消费为主。外销仔猪约占20%,80%左右当地消费,其中少部分用于加工乳猪、腊肉等肉制品,约占猪肉产量的5%。长期以来,荣昌猪作为优良地方猪种源,以仔猪外销方式销往全国各省份。独特的生产销售方式对荣昌猪精深加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精深加工业发展滞后,出现了“只知荣昌猪名,不知荣昌猪味”的情况。近年来荣昌区委、区政府以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成立独立全资子公司,牵头承担起构建荣昌猪全产业链、打造荣昌猪品牌的重任。目前该公司已开发的产品有冷鲜肉、腌腊制品、烤乳猪、火腿肠、午餐肉等。在品牌建设方面,畜牧“三品一标”认证数已达到28个,培育出“爱迪”“荣牧”“吉吉荣昌”等多个猪肉品牌。

  (四)市场价格

  2011年以来荣昌生猪和猪肉价格走势与全国价格走势基本一致。据重庆荣昌区畜牧局统计数据,从年度价格来看,2011年荣昌生猪和猪肉零售价格达到高点,分别为每公斤16.18元和28.00元,之后开始回落,2014年跌至12.24元和23.05元,2016年再次达到历史高位,分别为每公斤18.29元和29.28元,2018年跌至13.48元和23.59元,2019年有明显上涨,均价分别为每公斤21.37元和33.64元,创历史新高。从不同月份来看,2011年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分别在2011年9月、2016年5月和2019年10月创下历史高位,分别为每公斤19.36元、33.63元,20.30元、31.00元,35.68元、46.60元。

  与三元商品猪相比,荣昌猪及仔猪价格未体现出其优势。荣昌仔猪价格大部分时间低于三元仔猪价格10%-20%,尤其是2019年5-7月,受非洲猪瘟影响,荣昌仔猪价格大幅下降,仅相当于三元仔猪价格的5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荣昌猪以散养为主,仔猪和育肥猪成本低,且特色猪肉品种品牌效应不明显。

  (五)成本收益

  荣昌猪主要以散养和小规模饲养为主,其中散养户养殖总体处于亏损状态,小规模户(30头以上)养殖处于盈利状态,但如果不考虑人工成本,散养户仍然是盈利的。散养户的物质和服务成本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14—2017年成本来看,散养户的物质和服务成本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10%。其中,散养户饲养荣昌猪较多地利用农业副产品作为饲料,饲料总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如果不计算人工成本,每头盈利水平324元,略低于370元的全国水平。主要原因是散养户未形成地方猪品牌效益,优质不优价。小规模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单位生产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盈利水平。从2014-2017年成本来看,小规模户物质和服务成本较全国平均水平低3%-15%。其中,饲料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0%。但如果不计算人工成本,每头盈利401元,高于330元的全国水平。小规模户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形成品牌能够较普通三元杂交猪溢价30%-40%。

  二、荣昌猪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荣昌猪肉消费前景广阔。荣昌猪属于脂肪型,饲养时间长,肌间脂肪和风味物质的含量高,猪肉口感好。荣昌猪的肌内脂肪含量、肉色和大理石纹显著高于杜洛克猪,而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杜洛克猪,多个微量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杜洛克猪。近几年随着消费习惯的多样化,消费者对地方特色品牌的认可度提高,未来荣昌猪肉走特色猪肉道路,打造品牌,将有助于荣昌猪肉由地方性猪肉消费向全国性的特色消费发展。

  (二)肉制品加工未来提升空间巨大。通过尝试“品牌化”,以荣昌猪肉为原料的香熏腊肉、巴蜀香肠、酱肉等猪肉加工产品将不断开拓市场。未来,荣昌猪肉加工水平的提高和加工量的不断增加,将会有效带动荣昌猪肉价值增加,提高产业吸附能力,带动未来荣昌猪产能稳步增长。

  三、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荣昌区畜牧业扶贫项目涉及5个镇8个市级贫困村,扶贫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养殖生猪、肉兔、肉鸡,配套实施圈舍的改扩建等。整合资金200万元(河包镇52万元、远觉镇15万元、铜鼓镇25万元、吴家镇20万元、观胜镇88万元),对涉及畜牧业扶贫项目的镇政府下达了《2015年畜牧业扶贫项目建设任务的函》(荣牧函〔2015〕37、38号),明确各镇扶贫任务、补助金额、项目管理及验收程序等,各镇上报具体实施方案。

  (二)主要经验做法

  1.打造荣昌猪加工产品品牌。首先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建立合作关系,进而通过荣昌猪精深加工产品品牌拉动,荣昌猪(荣二元)活猪市场价格已高于洋三元猪种1~2元/千克,为荣昌生猪养殖户新增收益1亿元。

  2.搭建交易平台减少荣昌猪中间流通环节。通过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搭建的全国性生猪电子交易平台,打破传统生猪贸易中的信息壁垒,缩减了贸易过程过多的中间交易环节;实现了生猪买卖双方的即时资金结算,将传统的猪霸欺行霸市和打白条彻底变成了历史,确保了农户的养殖增收不再打水漂。

  (三)典型案例分析

  通过荣昌区各镇产业扶贫方案的实施,畜牧产业发展扶贫支撑作用明显。铜鼓镇对刘骥村、高山村购买荣昌仔猪(约25千克/头)的贫困户给予500元/头补助,购买仔猪贫困户433户,共计496头;远觉镇脱贫户中母猪、仔猪、生猪分别存栏120头、360头、500头;河包镇发展商品猪212头、种猪194头;观胜镇发展荣昌生猪及种猪413头。畜牧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全部完成,按照现有畜牧产品市场行情估算,扶贫项目实施后对扶贫户可新增收益500万元以上。

  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一)主要问题

  1. 市场规模减小。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脂肪型猪种的需求量持续下降,促使原来的荣昌猪养殖户不得不转型,开始饲养有较高瘦肉率的二元杂交猪或者外种猪,原有脂肪型猪种的市场需求量开始逐年下降。由于没有明显的品牌价值,荣昌猪的价格甚至低于三元商品猪价格,使农村散养模式受到挑战,而规模化养殖发展速度缓慢,影响了荣昌猪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2. 优良性能逐渐退化,优良基因不断流失。受社会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大部分养猪户都会将荣昌猪与外来猪种(具有较高瘦肉率)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使其在保持原有荣昌猪特性的情况下增长瘦肉率,以满足市场需求。但这样的做法不仅降低了纯荣昌猪数量,而且还缩小了荣昌猪产区繁殖群,导致保种纯繁基地规模萎缩,近交与杂交情况加重,使荣昌猪原有的优良性能发生改变,甚至退化。

  3. 规模养殖比例低,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完整产业链。荣昌猪生产以农户散养为主要形式,规模化养殖偏少,导致养殖规模小、散、乱,整个生猪产业链条不完整。2014年重庆畜牧集团发展荣昌猪全产业链,但效果不够理想。其由养殖端进入屠宰加工,除资金外,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缺乏,未能形成具有良好市场效应的猪肉品牌。

  (二)风险分析

  1. 产品增值空间小导致市场风险大。荣昌猪生猪养殖以生鲜肉销售为主,猪肉加工量不到猪肉产量的5%,且主要以冷鲜肉初加工罐头、腌腊制品为主,没有猪肉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配套的高附加值的猪副产品开发滞后。因此,荣昌猪养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常规荣昌猪产量很大,但相对于广东省“壹号土猪”品牌的产销量,生态荣昌猪的产销量、产品价值增值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通过建立品牌效应提升其价格。

  2. 更容易受到疫情影响。荣昌猪以散养为主,养殖户生物安全意识和水平低,更容易受到非洲猪瘟等疫病影响,当前荣昌母猪产能亟需加大支持。

  3. 良种繁育体系不全,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猪场的种猪结构不合理,繁育不科学,导致种猪性能退化严重,种猪质量参差不齐,通过与其他猪种杂交选育的后代不仅稳定性差,而且失去了荣昌猪的特性,影响其品牌效应。

  五、政策措施建议

  (一)建立荣昌猪长期发展利用规划。地方生猪品种资源保护、创新和利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公益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组织实施与协调工作。通过建立科学的荣昌猪保护与开发利用机制, 以形成保种促开发、开发促保种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产学研联合发展体制和机制,规范荣昌猪的保护和利用,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二)加强荣昌猪保种支持,强化畜牧科技支撑。对荣昌猪保种给予专项长期支持,开展地方品种种质特性评估与分析,挖掘优良特性和优异基因,推动荣昌猪品种遗传改良,根据市场多元化、区域化、差异化需求,科学合理推进荣昌猪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从硬件设施、政策资金、科技支撑等方面给予长期支持。

  (三)加快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带动深加工。引导支持养殖户和畜牧企业进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建设,推行种养循环,建立完善的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机制,实现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支持大型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向畜产品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领域进军,推进畜牧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统一圈舍、统一粪便处理设施,统一饲养、受精、防疫等流程,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四)对品牌提升和推广给予支持。在全国宣传、推广以荣昌猪肉制品为主的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在品牌打造上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针对生态荣昌猪的品牌内涵,形成区别于同一市场中其他生猪品牌的产品标识、品牌形象、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等。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