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1年1月18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1-01-18
来源:综合报道



2021年1月18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1-17 2021-01-16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5 辽宁省 35.14 35.19 -0.05 0.49
23 吉林省 35.20 35.16 0.04 0.50
27 黑龙江 34.53 34.66 -0.13 0.63
华北
21 北京市 35.32 35.48 -0.15 0.37
17 天津市 35.66 35.45 0.21 0.31
20 河北省 35.37 35.40 -0.03 0.45
22 山西省 35.29 35.41 -0.12 0.52
26 内蒙古 34.74 34.82 -0.07 0.17

华东

13 上海市 36.07 36.33 -0.27 0.57
4 福建省 38.28 38.35 -0.07 1.06
3 浙江省 38.55 38.54 0.01 0.02
12 江苏省 36.31 36.46 -0.15 0.64
18 山东省 35.66 35.64 0.02 0.59
14 安徽省 35.95 35.73 0.22 0.56
华中
9 江西省 37.47 37.41 0.05 0.82
11 湖北省 36.72 36.89 -0.17 0.83
16 河南省 35.74 35.69 0.05 0.46
7 湖南省 37.76 37.75 0.01 0.57
华南
2 广东省 38.76 38.85 -0.09 1.08
5 广西 38.27 38.33 -0.06 0.67
1 海南省 40.00 39.65 0.35 0.80
西北
19 陕西省 35.65 35.64 0.01 0.53
24 甘肃省 35.14 35.57 -0.42 0.20
28 宁夏 34.45 34.37 0.08 0.40
29 新疆 33.75 33.79 -0.04 1.09
西南
6 重庆市 37.81 37.89 -0.08 1.37
8 四川省 37.53 37.61 -0.09 0.93
15 云南省 35.82 35.73 0.09 0.69
10 贵州省 37.23 37.13 0.10 0.45
全国
有81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6.35 36.38 -0.03 0.61

2021年1月18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1-17 2021-01-16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1 辽宁省 35.03 35.21 -0.18 0.11
19 吉林省 35.17 35.06 0.10 0.33
25 黑龙江 34.41 34.55 -0.14 0.71
华北
23 北京市 34.96 35.06 -0.10 0.61
16 天津市 35.36 35.45 -0.09 0.12
20 河北省 35.12 35.18 -0.06 0.43
22 山西省 35.02 35.10 -0.08 0.43

华东

13 上海市 35.79 35.87 -0.08 0.69
2 福建省 37.92 37.42 0.50 1.02
14 江苏省 35.71 35.97 -0.26 0.12
18 山东省 35.24 35.30 -0.05 0.53
11 安徽省 36.01 35.89 0.11 0.64
华中
6 江西省 37.58 37.32 0.26 1.38
9 湖北省 36.38 36.48 -0.10 0.71
15 河南省 35.55 35.54 0.01 0.39
4 湖南省 37.83 38.08 -0.26 0.57
华南
3 广东省 37.92 38.05 -0.13 0.65
5 广西 37.66 36.30 1.36 0.29
1 海南省 39.23 39.19 0.04 0.48
西北
12 陕西省 35.86 35.82 0.04 0.67
24 甘肃省 34.84 35.38 -0.54 0.30
26 新疆 33.35 33.55 -0.20 0.82
西南
7 重庆市 37.58 37.37 0.21 1.58
8 四川省 37.05 37.24 -0.19 0.68
17 云南省 35.26 35.38 -0.12 0.20
10 贵州省 36.25   0.00 0.00
全国
有380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6.08 36.07 0.01 0.59

2021年1月18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1-01-17 2021-01-16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6 辽宁省 34.89 35.02 -0.13 0.27
14 吉林省 35.02 34.90 0.12 0.53
24 黑龙江 34.34 34.59 -0.25 0.40
华北
17 北京市 34.80 35.06 -0.25 0.34
18 天津市 34.80 36.00 -1.20 0.27
22 河北省 34.61 34.65 -0.04 0.46
20 山西省 34.68 34.83 -0.15 0.48

华东

12 上海市 35.46 35.53 -0.07 0.46
5 福建省 37.51 37.39 0.12 0.36
15 江苏省 34.92 35.28 -0.36 0.17
19 山东省 34.69 34.72 -0.03 0.51
10 安徽省 35.83 35.68 0.15 0.61
华中
3 江西省 37.67 37.19 0.47 1.09
9 湖北省 36.30 36.44 -0.14 0.51
13 河南省 35.25 35.17 0.07 0.42
4 湖南省 37.51 37.66 -0.15 0.63
华南
2 广东省 37.87 37.51 0.35 0.97
6 广西 37.48 36.92 0.56 0.45
1 海南省 38.67 38.67 0.00 0.12
西北
11 陕西省 35.71 35.38 0.34 1.14
23 甘肃省 34.53 34.92 -0.39 0.37
25 新疆 33.15 33.25 -0.10 0.81
西南
7 重庆市 37.04 37.06 -0.02 1.04
8 四川省 36.60 36.76 -0.16 0.59
21 云南省 34.65 34.96 -0.30 -0.45
全国
有352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5.76 35.82 -0.06 0.50

农民日报:农业农村部将从6个方面提升生猪种业创新能力


  我国是养猪大国,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的重要食品,要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抓生猪生产首先要抓种业。猪粮安天下,良种铸基石,良种是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去年12月底,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实施以来,我国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良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持续改良、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有力地支撑了现代生猪产业发展。

  遗传改良紧追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建成了相对完善的生猪育种体系。10年来,89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和4家服务于核心场间遗传交流的种公猪站先后被遴选而出,覆盖全国23个省份。同时,组建了15万头的核心群,累计收集品种登记数据近1000万条、有效性能测定数据超过700万条。建立了以场内测定为主的生产性能测定体系,组建了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定期发布种猪遗传评估报告,指导企业科学选育。

  经过10年不断的努力,我国生猪遗传改良取得显著进展,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关键经济性状获得稳步提升,其达到100公斤体重日龄分别缩短了9天、6.7天和5天,长白猪、大白猪总产仔数分别增加了1头和1.7头,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形成了持续改良、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

  同时,我国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以地方遗传资源和引进品种为素材,培育了13个新品种、新品系及配套系。建立了基因组选择平台,建成了国家级保护猪品种DNA特征库。湘猪科技、湖北今楚、广东谷越等区域性联合育种实体企业相继成立,在开展实质性联合育种工作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不断加强,有42个地方猪品种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已建立了55个国家级保种场和7个国家级保护区实施活体保护。为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威胁,我国开展了国家级地方猪遗传材料采集制作工作,已采集保存遗传材料20余万份。壹号食品、精气神等龙头企业在产业化开发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继续全面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虽然我国生猪育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猪种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生猪育种工作仍存在基础相对薄弱、投入不足、联合育种体制机制不活、高效智能化种猪性能测定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滞后等问题。总体上,种猪性能水平与世界种业发达国家有差距。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生猪种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仍然是实现我国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继续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对于解决我国生猪种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业指导处处长刘丑生告诉记者,实践证明,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是推进生猪种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举措。

  据刘丑生介绍,发达国家普遍制定了中长期的生猪育种规划并组织实施。从国际发展形势看,目前因疫情造成的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受阻,生猪种业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持续实施遗传改良计划是保障我国生猪种源供应安全的必然选择。

  加快推进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

  生猪产业要强,种业必须首先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猪种业发展外部环境正面临深刻变化,必须前瞻布局、系统谋划、把握主动,要坚持立足国内、自主创新、提质保供的发展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动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做强做大做优生猪种业,更加高效、更加有力地支撑和引领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向记者介绍,接下来,农业农村部将从以下6个方面持续加快推进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畜禽遗传资源是无价之宝,未来利用潜力难以估量。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启动地方猪遗传资源状况摸底调查,持续开展地方品种抢救性保护行动,降低资源灭失风险。合理规划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保种场,加快备份场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保护品种主体责任,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组织开展地方品种登记,实行统一身份信息管理。加快构建地方猪遗传资源DNA特征库,发掘优异基因,提高利用效率。加强地方猪的开发利用,坚持保用结合,以用促保,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是抓住了生猪种业创新,就抓住了生猪种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要加快完善生猪种业创新体制机制。各地要积极落实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各项任务,相关项目要优先支持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鼓励支持利用地方猪遗传资源创制育种新素材。深入实施《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计划(2019-2022年)》,参与单位所在省份要高度重视、主动关心、积极支持。发挥地方猪育种协作组作用,实施地方猪优质种质创新联合攻关,持续推进企业自主育种,生猪种业优势省份要整合企业、科研力量,开展省内或跨省间的区域性联合育种。加强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完善遗传评估体系,加快基因组选择等育种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持续选育提高种猪遗传进展,培育新品种、新品系。发挥生猪种业技术支撑机构和行业协会作用,多层次、多渠道组织开展育种技术培训,培育一批技术先进、运行规范、服务高效的社会化育种服务组织。

  三是着力保障优良种猪供给,完善现代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供应能力。加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实施动态调整。支持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猪站加大疫病净化力度,至2025年末全部建成省级以上非洲猪瘟或其他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或示范场、无疫区或无疫小区,未完成的取消资格。支持建设一批现代化高标准的商业化种公猪站,推广人工授精新技术及冷冻精液保存技术,加速优秀基因传递。加快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基础设施升级和改造,提高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完善种猪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制定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加强种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统计监测,为生猪生产提供引导,加快生猪良种推广应用。

  四是强化种猪市场监管。加强猪遗传资源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的管理,防止珍贵稀有资源流失。合理引进和科学利用国外优良种猪资源,严格执行种猪及精液进口技术要求,防止低水平重复引进。提高种猪生产经营许可管理水平,严厉打击无证(含过期、超范围)生产经营。加大种猪及精液抽检力度,规范市场行为,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现有资金渠道,统筹支持地方猪保护工作。配合生态环境部规范禁养区划定管理工作,不得擅自、超范围将地方猪保种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划入禁养区,对禁养区内确需关停搬迁的,要优先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先建后拆。按照市场化和风险可控原则,打好保险金融组合拳,积极稳妥开展种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积极发挥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等引导作用,更好满足生猪种业融资需求。保障符合条件的种猪和仔猪调运,不得层层加码禁运限运。

  六是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对本地区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负总责,制定专项规划或纳入本地区畜牧业和种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生猪种业和产业优势省份,要研究出台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加快提升科研创新和良种繁育能力。强化宣传培训,讲好生猪种业故事,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体系、技术联盟作用,合力促进生猪种业平稳健康发展。


猪价再度上涨 但期货合约持续走跌 饲料涨声更是一浪接一浪


  距离春节假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企业及贸易商备货也已经陆续开启,前两天还在震荡调整的猪价也再度出现上涨行情。截止今日,外三元生猪价格涨至35.84元/公斤,北方局部突破35元,南北价差进一步收窄。

  猪价再度上涨,但疫情及消费都将制约猪价涨幅

1.png

  因南方地区腊肉香肠制作高峰期结束,市场需求阶段性下降,加之猪肉价格高位,持续制约居民消费,猪价与需求之间相互制衡,在市场需求下降后,猪价也随之回调近一周时间。但随屠宰企业及贸易商节前备货陆续开启,市场需求再度增加,北方地区的杀年猪行情在进入腊月后也零星开启,叠加进口冻肉持续下降,且即便到达国内入市难度也比较大,猪价下半周再次飘红。

  不过,目前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疫情形势严峻,运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虽不至于像去年年初一样被一刀切的阻断,但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一定的影响,局部地区养殖户卖猪难度加大,有恐慌性出栏的情况存在,且出栏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均价。另外,北方地区猪价上涨后与南方地区生猪价差不断缩小,向南方地区调运生猪没有什么利润可言,外调生猪减少,北方地区屠宰企业压价意愿强,价格上涨恐不会太顺利。南方地区因生猪调入减少,本身需求尚可,价格方面倒是有一定支撑。

  期货跌跌不休,猪肉自由亦不远矣

2.png

  生猪期货从8号上市以来表现并不太好,2109、2111、2201合约从上市以来基本以下跌为主,甚至轮流跌停!截止15日收盘,2109合约收盘价为24725元/吨,2111合约收盘价为22650元/吨,2201合约收盘价为22690元/吨。从期货合约的价格来看,市场对后期猪价走跌的预期还是比较一致的,今年下半年大家期盼的猪肉自由将有望实现。

  饲料原料价格飙升,生猪饲养成本不断提高

3.png

  因春节前备货及美国农业部下调玉米、豆粕产量及库存预期影响,玉米、豆粕价格在周一、周三上涨明显,局部地区豆粕日度价格上涨300元/吨以上。截止今日,玉米均价为2842.41元/吨,与月初相比上涨了224.04元/吨;豆粕均价为3947.91元/吨,相比月初上涨581.63元/吨。受饲料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成品饲料价格涨声一浪高过一浪,相比近期猪价的小小调整,养殖户也应多关注养殖成本的影响。


生猪期货上市,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近17万家生猪养殖企业,同比上涨85%


  据央视财经报道,1月8日上午,我国首个以活体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批上市交易的生猪合约为LH2109、LH2111、LH2201。

  经济日报报道称,在上市仪式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表示,生猪期货上市后,随着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的逐步发挥,养殖企业可以利用期货价格安排生产计划,并利用期货市场对冲现货风险,进而推动生猪产业实现稳价、保供,压减“猪周期”波幅,促进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过81万家生猪养殖相关企业。其中,近6成的相关企业为个体工商户,约2成的相关企业为集体所有制。另外,64%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下。

  从行业分布上看,97%的生猪养殖相关企业分布在农、林、牧、渔业。从地域分布上看,河北的生猪养殖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到6.8万家。第二、三名分别为云南和河南,各有6.5万家和5.9万家相关企业。此外,山东和四川也均有超过5万家的生猪养殖相关企业。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我国生猪养殖相关企业注册量曾达到一轮高峰,两年各新增11万家和12万家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而后的2018和2019年,相关企业年增量有所下滑,两年分别新增8.6万家和9.1万家。到了2020年,全年新增16.9万家生猪养殖相关企业,注册数量迅猛回升,同比去年增长85%。

  不过,上市首日,生猪期货价格大幅下挫。据经济日报报道,截至收盘,首批上市交易的3个合约中,生猪2109合约跌至26810元/吨,跌幅12.61%;生猪2111合约跌至24935元/吨,跌幅15.99%;生猪2201合约跌至24140元/吨,跌幅15.83%。

  业内人士称,主力合约生猪2109是指9月合约,价格肯定要远低于当前现货市场价格,投资者交易时需要注意。中金公司称,预计生猪供给逐步恢复,2021年猪价处于下行周期。


安徽黟县1月16日开始投放25吨县级储备冻猪肉 每人每次限购10斤


  据黟县官方通告,1月16日开始,黟县将向市场投放第二批县级储备冻猪肉。

  该县通告称,为进一步稳定猪肉价格和保障市场供应,满足市民消费需要,经会议研究,并报县政府领导同意,第二批县级储备冻猪肉投放价调整为17.5元/斤,每人每次限购10斤,投放数量25吨(售完为止)。投放地点:黟县天润发超市(泰和广场)、世纪华联超市(龙川广场)。


中小猪场与大型猪企的博弈平衡点


  头部猪企的疯狂扩张之势让很多中小规模猪场不寒而栗,资本的注入更加速了扩张的步伐,动辄航母级的猪场拔地而起,未来养猪规模化发展也将成为必然趋势,中小猪场不禁要考虑如何在巨头云集的猪市风云中立足?中小猪场在与大型猪企共存中寻找着博弈的平衡点。

  乐观者在困难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苦难,理想的路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预留。非洲猪瘟给予了大型企业扩张的机会,但也给中小猪场能量的储备。在非洲猪瘟后的这轮猪周期中,倒下的有大型企业也有中小猪场,幸存下来不论是大型猪企还是中小猪场都赶上了一轮史上最强的猪周期,获得了丰厚回报,储备了充足的资金以防“冬天的来临”。

  中小猪场虽然规模有限,却占据了半壁江山

  从规模和产能来看,大型猪企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大型猪企虽然规模大,数量却占比较小,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11月份统计,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只有17.7万家。从养殖场数量来看,小型猪场占据着绝对优势。据农业农村部统计,中国有2600万个养猪场户,其中99%是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猪场。

  另据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在2020年2月进行的调查显示,2020年有超过20%的养殖户退出养殖业,其中大部分是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下的散户,尽管如此,中小猪场的数量仍然占据养殖业的较大比例,出栏量也接近中国总产量的近一半,可以说占据着中国养猪业的半壁江山。经过非瘟的洗礼,幸存下来的中小猪场也都是防控措施到位、生物安全意识强、养殖规范标准的猪场,这样的猪场也更有助于中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中国养猪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的迈进。

  中小猪场环保更易落地且有政策扶持

  大型猪企疯狂扩张的都是航母级超大规模体量的产业园,这对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粪污的消纳成为了首要难题。按照3头猪配1亩地的要求,一个2万头基础母猪的猪场需要配备7000亩地用于粪污消纳,这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因此粪污处理成为大型猪场最大的痛。而中小猪场环保更好落地,采用种养结合、粪污还田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处理粪污。

  非瘟过后,国家为了推动产能恢复,加大了环保、补贴等政策倾斜。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户,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等给予一次性补助,最低不少于50万元,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只要达到50头基础母猪以上的规模,国家就有补贴,可谓真金白银力度大,这也是2020年猪市利好之外的又一政策利好,也体现出国家对中小猪场的帮扶带动。

  融资难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很多养猪户,很多人看到大好行情准备复产,但是又资金紧张,为此,国家对部分规模场实行贷款贴息,为了加大对中小养猪场的扶持力度,贷款标准也从最初的年出栏5000头以上放宽到年出栏500头以上,也就是达到25头基础母猪的标准。

  环保政策也提前释放信号,2019年起就开始严格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并可以使用耕地养猪,取消了部分限制性的环保束缚,为中小养猪场提供更多建场机会和选择,也降低了运行门槛,提高了复产复养积极性,有助于国家生猪产能的恢复。因此,虽然有不少中小散户退出了市场,但是也有不少的养猪户又加入到了养猪大军中。

  成本控制成为挑战盈利目标的“决战武器”

  2021年猪价进入下行通道已经毋庸置疑,未来的养殖利润必将缩水,无论大型猪企还是中小猪场,要保持在猪市中的一席之地,成本控制成为挑战盈利目标的“决战武器”。大型猪企有着集团采购的成本优势,但是大体量超规模也给生产运转增加了人力、资源、生物安全和环保等高额投入,而中小猪场可以借助天然的物理屏障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并节省了人员和环保的成本,可以说,大型猪企和中小猪场在成本管控上还是可以挥手一搏的。

  以黑龙江为例,10公斤仔猪购买成本约1500元,而饲料及其他成本不足1000元,按照目前生猪均价36元/公斤、出栏体重230斤计算,1头猪的利润保守估计在1000元左右,饲养管理好的猪场甚至更高。如果是自繁自养,每头猪的利润将达到2500元左右。对于中小猪场来说,在做好生产管理和成本管控后,盈利水平也是相当不错的。

  大型猪企很多采取了自繁自养的模式,使养殖成本大大降低,中小猪场也完全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饲养,这样的闭群管理还降低了疫病的传播风险,有利于疫病防控,减少了猪场经济损失。

  缩小差距,实现中小猪场标准化发展

  对比中小猪场和大型猪企的差距,除了资本的投入之外,主要还是集中在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的控制上。虽然中小规模猪场生产比较灵活,但生产存在不规范、不标准,不能严格按照生产指标来执行,就会存在生产效益的差距,一个细节的差别对于整个猪场来说就可能是天壤之别,因此,即使是小型猪场也要按照规模化猪场的规范来执行,实现中小猪场标准化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是未来养猪业的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