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玉米涨势能否延续? 有潜在利空,大涨空间或被压缩
时间:2020-12-29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12月以来国内主产区销售进度持续加快,基层余粮逐渐消耗,现货市场收购难度增加,深加工企业上量不多,收购价格出现止跌反弹趋势,市场看涨的预期再度强化。不过玉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还有些影响因素值得注意:
一、11月玉米进口量又创年内新高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11月我国进口玉米122.6万吨,环比增幅7.4%,同比增幅1141.87%, 11月采购美玉米76.2万吨,占比62%。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904万吨,同比提高122.7%。与此同时谷物进口也出现同比明显增长态势,其中11月小麦进口80万吨,同比提高77.8%,1-11月小麦累计进口749万吨,同比提高150.5%;11月大麦进口111万吨,同比提高170.7%,1-11月大麦累计进口710万吨,同比提高24.8%。11月高粱进口24万吨,同比提高300%,1-11月高粱累计进口427万吨,同比提高440%。从美国USDA出口销售报告来看,12月17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销售净增65.11万吨,其中对中国出口销售11.8万吨。未来进口玉米数量或还将继续增长。
二、新玉米销售快速推进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6803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3446万吨。当前收购进度远高于去年同期,仅次于2015/16年度临储玉米收购的最后一年。另外,截至12月21日吉林全省入统企业收购玉米214.2亿斤(约合1200万吨),同比增加93.4亿斤;截至12月20日黑龙江全省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玉米283亿斤,同比增加105亿斤。辽宁粮食和储备局也表示新玉米收购进度也比去年同期快一倍多。截至12月20日,山东全省共收购玉米431万吨,同比增加42万吨。12月20日河南全省市场化收购玉米20.78亿公斤。
三、临储玉米定向拍卖
自9月3号临储拍卖结束后,为了稳定市场供应,平抑过疯狂上涨的玉米行情,12月11日临储玉米拍卖重启。截至上周末临储玉米已累计投放235万吨玉米,成交225万吨,成交率高达96%,最高溢价超过200元/吨。,临储和定向拍卖一定程度补充深加工企业库存水平,给过热的市场降温效果明显。
四、玉米燃料乙醇加工受控
今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及“严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产能扩张”。 随着玉米燃料乙醇的快速发展,在拓展延伸产业盈利链条上,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产能扩张加速,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扩张拉动玉米饲料消费快速增长,玉米供需形势从过剩到偏紧转变。在前期补贴刺激下大规模扩张之后,乙醇燃料产能并未有效消耗。2018年国内乙醇产能增速达到210.5万吨, 然而产能大规模扩张之后并未有效消耗, 2018年产量仅增加34万吨,供需失衡使得2019年产能增速放缓。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底线下,燃料乙醇政策方向已明确为严控扩张,延缓产能扩张减少了燃料乙醇过剩压力,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可能逐步降低。
目前基层贸易商仍有看涨预期,囤粮挺价意愿较强,春节前用粮企业考虑疫情以及涨价风险也出现提前备货现象,备货周期相应拉长,季节性卖压很难呈现,饲用需求长期看好,供需缺口或继续扩大,因此预计玉米长期上涨趋势未改。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