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玉米贸易商的利润在那里?
时间:2020-12-16
来源:财富农业
这几天玉米价格持续回落,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玉米贸易商,认为都是因为贸易商在中间环节囤粮,才导致国家出台政策调控,玉米价格应声而落。
其实国家的调控力度有这么大吗?而且吉林拍卖的临储玉米起拍价也不低,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国家也认为玉米价格不能低了。玉米价格回落是受调控政策的刺激,更是因为高位运行了很长时间,本身就已经累计了一定的风险,市场的神经处在高度敏感的紧张状态,草木皆兵,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做出了反应。
还有就是在大趋势中商品所处的位置已经运行到了阶段性调整的阶段。而且前期,现货一直在呈现上升趋势,而期货却在向下盘整,这绝对不符合期现同步的市场规律,要么期货涨,要么现货落,已经有明显的苗头出现了。
说回到贸易商,这个对商品承上启下的环节群体。经常被误解,尤其农民,很多农民朋友都会说“无奸不商”,商人重利,轻情义。不纠结这些传统观念对商人的看法,单说一个事实,如果没有贸易商,这玉米价格会涨到现在这个高位吗?
国家给了好政策,但是没有众多的大大小小贸易商跟着企业竞争抢粮,企业自己会坐地起价,主动往上涨价吗?只有竞争才有危机,只有危机才能促进进步,这也是市场运行的最基本规则。
说贸易商囤粮,其实很多人不想囤,囤就意味着风险,而且绝大多数人的资金都是有利息,仓库也是花钱租赁而来,玉米每多存放一天,其承担的价格成本就越高。但是现在东北地区的玉米运往全国那都是倒挂的价格,被逼无奈只能囤。
现在是信息透明的时代,以往贸易商利用信息优势“倒买倒卖”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被市场淘汰,在信息化社会里,商品价格高度透明,尤其一些紧俏商品,产销区边界模糊化,供需价格几乎完全无利差对接。主产区农民只看企业的报价卖粮,有的甚至要价还要高于企业的报价,导致中间贸易商没有了左手买右手卖的利润,只能囤粮等待后市涨价,就是“赌”未来市场。
这是贸易商“囤粮”的根本原因,没利润,怎么往出卖。
在市场主体中,大家都要本着尊重每一个群体,这样你才能客观的评价这部分人在市场中所起到的作用,只有充分尊重对方,才能更理性的站在对方角度看待市场,做到知己知彼。如果总戴着有色眼镜去看某一类人,难免有情绪价值,这只能影响自己对市场客观的分析,实际更多的是对自己不利。
未来贸易商的利润只能是博“未来”或者直接与企业对接,博“未来”承担的风险会更大,对贸易商自身的实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个考验,与企业对接,可以避免这些,但是也只能是挣个“跑腿钱”。
大浪淘沙,市场就是这样无情,你不能顺应趋势,就会被迫出局。今年是粮食市场颠覆的一年,从趋势到格局,从运行规律到风险系数和以往都有了本质性的改变。
这不是说在“洗白”贸易商这一群体,而是市场缺少了那一类人也不会形成一个健康完整的市场。“不尽知用兵之害,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玉米价格震荡回调是大趋势中正常的波动,即便没有贸易商也会因为其他原因进行盘整。商品的基本面补充与否,政策导向,供需关系,市场规律,哪一点都会影响大趋势里短线运行。
现阶段玉米价格还会继续回调,距离触底反弹还会有段时间。市场的走势就是涨与跌或者震荡,这期间只有涨势时大家愉快,在震荡和回落时都在忍受煎熬,这么来说煎熬的时间要多余愉快的时间。
这种“煎熬”时期很能考验一个人,不但是定力和耐力,更是自己对市场大趋势的判断。
贸易商最怕买入那一刻就成为价格的奴隶,不相信商品本身的价值,完全被市场价格的波动所迷惑,患得患失。
其实在市场搏击中,万变不离其中,博到最后,归根结底就是博弈心态。
最后祝福大家即能正确对待市场的“噪声”,更会利用市场的“噪声”。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