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020年9月29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0-09-29
来源:综合报道



2020年9月29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0-09-28 2020-09-27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2 辽宁省 31.74 32.29 -0.55 -1.08
23 吉林省 31.69 32.11 -0.42 -1.25
27 黑龙江 31.35 31.73 -0.38 -1.37
华北
26 北京市 31.59 32.28 -0.69 -1.13
25 天津市 31.59 32.32 -0.73 -1.19
19 河北省 31.97 32.18 -0.20 -1.25
18 山西省 32.01 32.09 -0.08 -1.13
24 内蒙古 31.65 31.79 -0.14 -1.60

华东

3 上海市 35.52 36.48 -0.96 -2.03
5 福建省 35.31 35.85 -0.55 -1.07
2 浙江省 35.61 36.41 -0.81 -1.10
14 江苏省 32.63 32.75 -0.11 -1.59
20 山东省 31.95 32.30 -0.35 -1.07
15 安徽省 32.61 32.49 0.12 -0.93
华中
11 江西省 34.03 34.36 -0.33 -1.55
13 湖北省 33.53 33.68 -0.14 -1.15
17 河南省 32.35 32.57 -0.22 -0.88
8 湖南省 34.83 34.96 -0.12 -0.89
华南
6 广东省 35.09 35.13 -0.04 -1.28
7 广西 34.95 35.23 -0.28 -0.91
1 海南省 37.44 37.55 -0.11 0.00
西北
16 陕西省 32.53 32.64 -0.12 -1.24
21 甘肃省 31.78 32.16 -0.37 -1.20
28 新疆 30.37 30.56 -0.19 -1.32
西南
10 重庆市 34.62 34.71 -0.09 -1.77
9 四川省 34.70 34.75 -0.04 -1.55
12 云南省 33.74 34.01 -0.28 -1.48
4 贵州省 35.40 35.83 -0.44 -1.45
全国
有2789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3.31 33.53 -0.22 -1.09

2020年9月29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0-09-28 2020-09-27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8 辽宁省 31.99 32.16 -0.16 -0.93
20 吉林省 31.75 31.81 -0.06 -1.28
25 黑龙江 31.14 31.49 -0.35 -1.46
华北
26 北京市 30.93 31.35 -0.42 -1.37
13 天津市 32.67 32.67 0.00 0.33
22 河北省 31.64 31.91 -0.26 -1.14
21 山西省 31.68 31.73 -0.04 -1.01
24 内蒙古 31.50 31.50 0.00 0.00

华东

3 上海市 35.21 36.00 -0.79 -1.94
5 福建省 35.07 35.13 -0.06 -1.03
16 江苏省 32.20 32.57 -0.37 -1.69
23 山东省 31.64 31.77 -0.13 -1.00
14 安徽省 32.44 32.31 0.13 -1.68
华中
10 江西省 34.13 34.45 -0.32 -1.17
12 湖北省 32.98 32.89 0.09 -1.53
17 河南省 32.05 32.24 -0.18 -1.08
7 湖南省 34.34 34.68 -0.33 -1.22
华南
4 广东省 35.21 35.23 -0.02 -0.99
9 广西 34.19 34.58 -0.39 -1.72
1 海南省 37.50 37.50 0.00 0.00
西北
15 陕西省 32.41 32.19 0.22 -1.23
19 甘肃省 31.76 31.75 0.01 -0.97
27 新疆 30.03 29.79 0.24 -0.91
西南
6 重庆市 34.70 34.35 0.35 -1.38
8 四川省 34.34 34.03 0.31 -1.63
11 云南省 33.38 33.37 0.02 -1.16
2 贵州省 35.50   0.00 0.00
全国
有373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3.05 33.13 -0.08 -1.00

2020年9月29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20-09-28 2020-09-27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5 辽宁省 31.78 31.89 -0.11 -0.97
18 吉林省 31.46 31.65 -0.19 -1.37
23 黑龙江 30.97 31.11 -0.14 -1.43
华北
24 北京市 30.74 31.03 -0.29 -0.67
12 天津市 32.50 32.50 0.00 0.75
21 河北省 31.15 31.42 -0.27 -1.07
19 山西省 31.45 31.49 -0.03 -0.97
25 内蒙古 30.30 30.28 0.02 0.00

华东

2 上海市 34.83 35.61 -0.78 -2.17
3 福建省 34.77 34.64 0.13 -1.08
20 江苏省 31.45 31.68 -0.23 -2.13
22 山东省 31.04 31.13 -0.09 -1.02
14 安徽省 31.80 31.41 0.39 -1.48
华中
7 江西省 34.07 34.20 -0.13 -1.37
11 湖北省 32.62 32.83 -0.21 -1.56
16 河南省 31.73 31.76 -0.02 -0.97
8 湖南省 33.54 33.88 -0.34 -1.71
华南
5 广东省 34.59 34.87 -0.28 -1.34
6 广西 34.50 34.43 0.08 -1.50
1 海南省 36.50 36.50 0.00 0.00
西北
13 陕西省 32.13 31.77 0.35 -0.90
17 甘肃省 31.51 31.61 -0.11 -1.25
26 新疆 29.72 29.33 0.39 -1.12
西南
4 重庆市 34.61 33.95 0.66 -1.29
9 四川省 33.53 33.52 0.01 -1.70
10 云南省 33.22 32.75 0.47 -0.80
全国
有36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32.56 32.59 -0.03 -1.14

猪评:8月猪肉进口35万吨 环比下降18.6%(2020年9月29日)


  据数据统计,2020年9月29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33.90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3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9月22日)下跌1.25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9省份猪价上涨,8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上涨0.08元/公斤于36.76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相对上涨0.14元/公斤于31.13元/公斤。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新疆 ↑0.14 江西 ↓0.29
辽宁 ↑0.12 重庆 ↓0.27
北京 ↑0.12 广东 ↓0.26
河南 ↑0.11 四川 ↓0.24
天津 ↑0.09 广西 ↓0.14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17.4-17.7元/斤,河南16.3-16.6元/斤,江西17.2-17.5元/斤,广东17.6-17.9元/斤,湖南17.6-17.9元/斤,山东16.2-16.5元/斤,湖北17.0-17.3元/斤,河北16.2-16.5元/斤,北京16.2-16.5元/斤,辽宁16.2-16.5元/斤。

  今日猪价较昨日持续小幅反弹,但江西、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跌幅仍明显,且总体涨幅有收窄迹象。受双节提前预热,需求逐步增加的影响,到9月下旬接近月末,猪价才出现了一些适度回涨的迹象,虽然我们此前预测9月中下旬猪价将适度回涨的希望差点落空,但最终总算出现了一线曙光。预计9月下旬-10月上中旬期间猪价总体上维持适度偏强为主,中旬前后价格有再度回调可能存在。另外,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猪肉进口量为35万吨,环比下降18.60%,降幅明显,同比仍增长114.81%。


专家预测:国庆节后猪价将正式转入下行通道


  “生猪和猪肉价格近期都在回落,同比涨幅显著收窄。国庆前猪价将稳中有降,后期将继续回落。”9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记者说。

  从周价格来看,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上涨至8月第一周37.24元/公斤后开始回落,9月第3周为36.07元/公斤,环比下跌1.9%,6周累计回落1.17元/公斤。9月中旬以后,生猪价格上涨预期减弱,出栏积极性增加,周价格跌幅从9月第一周0.3%扩大至1.9%,呈加大趋势。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8月第四周为56.09元/公斤,自9月份第一周开始连续3周回落至54.99元/公斤,环比下跌1.2%。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生猪价格拉动,涨幅亦随生猪价格涨幅回落。一个不可忽略的迹象是,主产、主销区生猪价格均出现下跌。9月第三周与8月第一周相比,河北、山西、辽宁、吉林、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陕西生猪价格均累计下跌超过1.5元/公斤。

  猪价近期为何持续回落呢?朱增勇认为主要是因为供给稳步改善。

  虽然商品猪供应仍然偏紧,但是8月份商品猪出栏量环比增加,同比降幅开始明显收窄。受2月份以来新生仔猪持续恢复影响,8月份尤其是规模以上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不同程度环比增加,供给形势有望继续好转。8月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环比增长了0.7%,虽然同比仍然下降19.4%,但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了12.9个百分点。

  国家储备肉多频次投放也保障了猪肉供给。截至9月25日,2020年以来国家已累计投放储备肉34次,合计59万吨。其中,仅9月份就投放了4次,合计7万吨。储备肉具有价格优势,保障了市场的猪肉供给,有效减少了猪肉价格上涨风险。同时,禽肉等替代肉类供给充裕。而消费端猪肉消费依然未完全恢复,节前明显增加可能性较小。

  另一方面,猪肉进口量继续显著增加。7月份我国进口鲜冷冻猪肉42.45万吨,猪油脂进口0.77万吨,合计43.22万吨,环比增长8.4%,同比增长120.2%,创下月度猪肉进口数量新高。1-7月累计进口猪肉及猪油脂255.5万吨,同比增长138.5%。从猪肉进口来源结构来看,主要为美国(占比19.1%)、西班牙(占比18.2)和德国(占比13.9%)。从三个国家进口总量占我国全部进口量的比重达到51.2%。

  关于后期猪价走势,朱增勇表示,8月底猪价即有下跌迹象,9月份跌幅加大,北方养殖户压栏涨价心理减弱,生猪出栏积极性提高。截至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11个月环比增长,规模养殖场新生仔猪数量已连续7个月环比增长,且增幅明显。按生产规律推算,能繁母猪存栏和新生仔猪数量增长所带来的生猪供应增加,在9月份后开始逐渐显现。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生猪市场供应量将持续增加,国庆节后猪价将正式转入下行通道。


中秋国庆期间福州计划投放4500吨生猪2.33万吨蔬菜


  中秋、国庆临近,节日肉、菜、蛋等主要副食品市场供应保障备受关注。记者28日从市商务局获悉,福州计划节日期间投放生猪4500吨、肉牛羊600吨、蛋品1840吨、肉禽1600吨、蔬菜2.33万吨(品类130多种),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品种丰富,基本可满足居民生活所需。

  据了解,福州此前已积极督促相关企业提前做好肉、菜、蛋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采购和储备工作。不仅如此,市商务局还积极督促指导市级副食品基地生产,确保中秋国庆期间市级副食品基地生产蔬菜3300吨、生猪1万头、蛋品400吨以上。

  为做好应急储备工作,市商务局一方面加强全市14个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储备量的动态管理,确保节前至节日期间全市生猪基地储备60公斤以上活体生猪5万头以上,比福州下达的生猪活体储备任务3.6万头增加38.89%;另一方面加强3550吨冻猪肉政府储备动态监管,确保关键时能调得动、用得上。

  “如果猪肉、蔬菜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将根据需要适时启动价格协商机制,确保大众化蔬菜、猪肉品种价格稳定,从而稳定市场总体物价,保障市场供应。”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秋国庆期间,将全面启动生活必需品监测企业日报制度,加强粮油肉菜禽蛋奶水产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的监测分析,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员加强值守,做好值班记录。一旦遇有突发事件或重要紧急情况,立即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数据显示,近期福州主要副食品价格总体各有涨跌,未出现大的波动,监测的蔬菜、肉类价格略有下跌,蛋品价格有所上涨。


猪肉还吃得起吗?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批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6元


  9月27日,据农业农村部监测, “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1.8,比本周五下降0.02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4.76,比本周五下降0.02个点。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6.07元,比本周五下降1.1%;牛肉75.25元,比本周五下降0.6%;羊肉70.11元,比本周五下降0.3%;鸡蛋8.5元,比本周五下降0.1%;白条鸡16.35元/公斤,比本周五下降0.4%。

  我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猪饲养量约占全球的一半,猪肉在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占比高达62.7%。由于去年非洲猪瘟、部分地方清栏等原因,从去年起猪肉价格高企不下。

  餐饮行业人士分析,短期内,猪肉的价格波动对餐饮市场的影响较小,对居民生活消费影响更大。而由于猪肉的链条较长,价格传导从源头到消费者端较为慢。但猪肉价格的下降对将要到来的双节是一个利好消息,这会促进市场端的消费。


好消息,猪肉进口终于降了!


  目前国际新冠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不少欧洲国家疫情进入第二波高峰期。虽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外来风险依旧存在。

  从6月份开始,国内接连发生多起进口海鲜产品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的事件。就在9月26日,山东省又从进口俄罗斯水产品外包装和产品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海关总署对俄罗斯2艘渔船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

  因为进口海鲜及肉制品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引发大家的高度关注,但全面禁止进口实在难上加难。不过海关总署加大了进口冷链肉制品的监管力度,并暂停了对部分高危地区肉类企业的肉制品进口。截至9月7日,海关总署对发生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的19个国家的56家冷链食品企业采取了暂停进口措施,其中有41家企业系自主暂停对华出口。

  当然,国外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也同样影响了我国的猪肉进口。

1.png

备注:数据整理自海关公布数据

  因非洲猪瘟导致中国生猪养殖业受损严重,国内生猪及猪肉供应紧缺,今年中国进口猪肉数量成倍增长,2020年1-8月中国猪肉进口量为285.37万吨,比19年全年进口量还要高上85.11万吨。猪肉进口一般会提前1-2个月订货,从6月份进口海鲜产品检出新冠病毒后,业内就预期猪肉进口将明显下降,不过7月份的进口并未受到影响,进口量不降反增。但据海关总署公布的8月份猪肉进口量显示,8月份猪肉进口量为35万吨,环比下降18.60%,降幅明显,同比仍增长114.81%。

  猪肉进口量的下降会导致国内生猪供应紧张的局面加剧,不过随生猪养殖市场的逐渐恢复,产能也开始逐渐释放,进口量下降对生猪市场的影响也会随之减小。且为保证国内供给,中国也在向更多国家以及地区进口肉类产品,据海关总署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中旬,中国已批准从38个国家(地区)2020家企业进口猪、牛、羊、禽、鹿、马、驴肉等7种肉类产品。


日本已扑杀生猪17万头,未接种仔猪被盗或致猪瘟蔓延


  26日,日本群马县的一家养猪场发生猪瘟。26日凌晨群马县确认发生猪瘟后,农林水产省立即决定当天晚间开始,对事发养猪场饲养的5390头生猪全部采取扑杀和掩埋。这是自今年3月冲绳发生猪瘟后,日本近半年来再次出现猪瘟疫情。

  自两年前,日本时隔26年再次发生猪瘟以来,全国范围内扑杀生猪数量已经达到17万头。近期日本关东北部地区相继发生多起家畜被盗事件,总计730头猪被盗。绝大多数被盗的都是还未接种疫苗的仔猪。业内有担忧表示,被盗的仔猪如果由于处理不当而感染猪瘟,很可能导致猪瘟向日本各地进一步蔓延。


半月谈|猪价高企,散户养猪为何仍在观望?


  “现在养猪是个高风险行业”“疫苗出来之前,我们散户还是不太敢扩大规模”……半月谈记者在多个生猪调出大县调研了解到,面对不断攀升的养殖成本和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风险,部分散养户持观望态度,有的减少存栏,甚至清栏。

  尽管规模化养殖是生猪产业发展趋势,但散养户在稳定市场供给和猪肉价格等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上,散户养猪不仅解决了自家的吃肉问题,还为农村市场提供了大量猪肉供给。然而随着散养户的退出,目前不少农村地区猪肉价格已超过城市。对于低收入者较多的农村来说,这无疑加剧了吃肉难。

  基层干部群众认为,不能仅仅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待生猪养殖,还需考虑民生因素。须加大对散养户政策倾斜力度,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帮助散养户尽快复养增产。

  1、养了几十年的猪,现在“吃不起”

  “我养了几十年的猪,现在自己买肉吃,感觉猪肉还是一笔挺大的开销的。”来自江西省铅山县汪二镇的刘金菊最近猪肉吃的明显比过去少了,面对30元一斤的猪肉价格,这位曾经的养殖户直呼“吃不起”。

  尽管猪价在高位运行,但是刘金菊至今仍不敢轻易复养。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农村地区的散养户正在减少,许多村子如今已经听不到猪叫声。“养了半辈子猪,这是头一回落单。”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白石村养殖户孙继述说,村里养殖户的微信群里,很少有人谈合伙买饲料,或者交流生猪话题,附近乡镇的散养户基本也都已经清栏。

四川省中江县一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在检查猪的生长情况 李梦馨 摄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平昌县规模化养殖场正在不断落地投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投产后年出栏200万头——这相当于巴中市年出栏量的一半。

  “目前确实存在散养户退出,规模养殖场比重提高的趋势。”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何志平告诉半月谈记者,过去四川省散养户出栏量大约占总数的60%,但根据最新调查发现,目前规模养殖场的出栏量占比达到53.8%,预计到明年将达到60%。

  散户养殖规模为何恢复较慢?湖南省养猪协会秘书长彭英林告诉半月谈记者,补栏复养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更新防疫和消杀设备,再加上母猪和猪苗的价格高企,高额的成本投入让不少散养户“望而却步”,“现在猪苗和母猪数量很少,一头二元母猪的价格已经涨到5000元,相当于过去的3倍”。

  与此同时,难以预料的养殖风险也让散户不敢大规模复养。来自江西省泰和县冠朝镇的养殖户郭尚沛说,他的猪存栏数量只有过去的四分之一,希望把养猪的密度降下来,从而减小经营风险。“在疫苗出来之前,大多数散户都不敢轻易扩大规模,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

  2、散养户恢复养殖仍有多重门槛

  “现在养猪行业很火爆,规模化、资本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大公司赌概率、小公司赌生死,散户则是连上赌桌的资格都没有。”农业农村部南京设计院中南分院院长刘平云告诉半月谈记者。

  据彭英林介绍,以前的散户小猪场在这轮洗牌后基本上已经消亡,因为没有资金,硬件达不到环保要求,防疫也做不到100%安全。在经历非洲猪瘟之后,养殖准入门槛大大提高,这是一个市场的选择。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小型猪场本来是在郊区,但随着城镇化的扩张,它们被动进入了限养和禁养区。“中小型猪场还是有存在的必要,首先它们是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其次它们在种养平衡方面比较有优势,能够就地消化粪污,不像大企业那样面临巨大的环保负担。”

  在稳产保供的背景下,全国各个生猪产区纷纷出台措施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散户等小规模养殖能否借东风复苏呢?半月谈记者了解到,散养户的情况并不乐观,仍然面临资金门槛、环保门槛和防疫门槛。

  “现在的一些扶持政策还是向规模化的养殖企业倾斜,比如土地优惠、金融信贷支持、生猪良种补贴等,一般规模较小的散户比较难申请到这些补贴和优惠。”江西省万年县生猪养殖行业协会会长陆晓鹏认为,缺少农村散养户,光靠规模化养殖的产能,难以满足整个生猪市场的需要,但是由于散养户的体量较小,风险抵抗能力相对较差,需要更多政策扶持来帮助他们面对挑战。

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养猪创业者郑吃合3岁的儿子在山里追赶一只乌金猪 李梦馨 摄

  “腰缠万贯,带毛的不算。”不少养殖户反映,养殖场的栏舍、洗消中心等固定资产以及生猪等活体资产都无法作为银行贷款的抵押物,随着目前养殖成本大幅攀升,散养户的资金链较为紧张。

  也有人担心,现在要恢复产能,环保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供需平衡了,产能恢复了,环保又要卡紧了。“现在环保部门完全对养猪不了解,很多标准都是不统一的。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提出要‘零排放’,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3、恢复产能要“两条腿走路”

  部分养殖户和专家建议,要在常态化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快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养殖的规模化、生态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继续扶持散养户,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

  “非洲猪瘟防控依然是当前保障生猪复产的头等大事。”四川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胡向前介绍,目前四川已建立由13.2万人组成的县、乡、村三级防疫人员和屠宰环节驻场的官方兽医网格化管理体系,组建了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专班,同时建立高速公路和省际公路入口检查站862个,严防非洲猪瘟输入、扩散,为生猪复产提供稳定环境。

  陆晓鹏认为,作为我国养猪产业的主体,要将散养户纳入产业政策扶持体系之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金融、信贷、补贴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散养户转型升级,支持中小养猪场改进设施装备条件,走规模适度、养殖规范、生产高效的路子。

  湖南省鑫广安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满秋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探索将母猪、肥猪等活体资产作为抵押资产,帮助解决资金紧缺问题。

  彭英林表示,散户的出路就是和大型公司合作。不少地方构建的“龙头企业+养殖户”的联结机制见效。江西省泰和县今年新建和改建规模生猪养殖场29家,规划建设14家生态养殖小区,通过收购、入股、合作等多元化形式,帮助散养户养殖。在重庆市合川区,当地先后引入3家养殖龙头企业建设种猪场,采取“公司提供种猪+标准化养殖场代养”模式。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