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20-07-21
来源:综合报道
2020年7月21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0年7月21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0年7月21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北方进入主汛期 新一轮上涨行情将至?(2020年7月21日)
据数据统计,2020年7月21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36.70元/公斤,较昨日基本持平略涨,较上周同期猪价(7月14日)下跌0.59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5省份猪价上涨,12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上涨0.03元/公斤于39.50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于33.55元/公斤。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 ||
甘肃 | ↑0.19 | 湖南 | ↓0.13 |
安徽 | ↑0.11 | 重庆 | ↓0.08 |
河北 | ↑0.09 | 江西 | ↓0.07 |
福建 | ↑0.09 | 陕西 | ↓0.07 |
天津 | ↑0.07 | 广东 | ↓0.07 |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18.6-18.9元/斤,河南18.0-18.3元/斤,江西19.1-19.4元/斤,广东19.2-19.5元/斤,湖南19.0-19.3元/斤,山东17.7-18.0元/斤,湖北18.3-18.6元/斤,河北17.8-18.1元/斤,北京17.9-18.2元/斤,辽宁17.6-17.9元/斤。
今日猪价震荡略偏强,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猪价小幅反弹,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猪价仍小幅回调为主。生猪及猪肉供应依旧紧张,但价格涨至高位后被消费端抵制的现象更加突出,加之储备肉的投放等因素牵制近期生猪市场行情,全国多地猪价回落。不过据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7月20日以后,北方将进入主汛期,且今年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偏多3-7成,生猪调运将再度受到影响,北猪南调难度也将再次加大,南方销区生猪供应紧张的情况或越发突出,可能导致猪价新一轮上涨行情。
两家外资化工巨头跨界养猪,为何在中国进行这项风险投资?
巴斯夫和赢创这两家跨国化工公司,成为了一场企业融资发布会的主角。
7月20日,智能养猪企业睿畜科技召开发布会,宣布公司完成A+轮融资,巴斯夫和赢创正是此轮融资的主要出资方。
睿畜科技创立于2014年,主要业务是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智能化管理服务。
这是赢创风投在中国的第二个直接投资项目;也是巴斯夫创投在中国的第三个直接投资项目。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业务领域包括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表面处理技术、营养与护理和农业解决方案六大领域。赢创则是特种化学品行业排名全球前三的企业,可提供超过4000种不同的化工产品。
上个世纪初,这两家德国化工公司已在中国开展业务,目前在中国市场每年均可斩获数十亿欧元的营业收入。
但两者在中国正式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还是2018年以后的事情。
这一年,李莉加入巴斯夫创投担任投资总监,成为公司创投部门在中国的三位员工之一。按照分工,她负责包括个人护理、人类健康和动物营养在内的多个行业的投资机会。巴斯夫全球风险投资业务在2001年启动,目前管理的基金规模为2.5亿欧元。
曹尔宁也在2018年从赢创的德国总部回到中国,成为该公司风投团队在中国的第一位员工。2012年,赢创的风投业务在欧美率先起步,投资方向定位于营养与消费化学品、智能材料、特种添加剂以及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作为巴斯夫和赢创的代表,李莉和曹尔宁牵头完成了两家公司对于睿畜科技的投资,成为了外资化工巨头在中国开拓风险投资业务的最新进展。
就全球范围而言,企业风险投资(CVC)的活跃度正处于持续上升期,它作为一种协助企业外部创新和增长的方式而存在。
企业风险投资,是指有明确主营业务的非金融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所进行的风险投资活动。企业一般有两种主要风险投资形式:通过专业投资基金或直接对项目进行投资。
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等机构发布的《2019中国CVC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CVC投资规模总计达530亿美元,同比上升47%。
在巴斯夫和赢创涉足国内风投行业的2018年,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风投产业正如火如荼。共享单车成为阿里、腾讯、美团等科技巨头厮杀的主战场,各方接连抛出的企业风投规模之大,常常令人咂舌。
相较于此,当时制造业公司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的布局较为谨慎,化工行业也大致如此。
但最近两年,这种状况正快速得到改变。
李莉认为,包括化工公司在内的各行各业都意识到,在技术变革的大背景下,企业更需要采取开放式创新的态度,企业风险投资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具。中国无疑是这项工具最好的试验田之一。
“我们都看到了中国初创企业的数量之多和活跃度之高,如果在全球范围内做风险投资的话,你不可能遗漏掉这样一个市场。”她告诉界面新闻。
在川流资本管理合伙人吕罡看来,精细化学品的衍生与下游制造业的结合,正在成为当下行业的新趋势,也在挑战化工企业原有的商业逻辑。
他分析称,企业风险投资具有小而灵的特点,且对外有着更为广泛的触角,这促使化工企业在加速进入创投领域。
在川流资本2019年组建的新材料风险投资基金中,也可以看到巴斯夫作为基金出资人的身影。借助投资基金更快地熟悉市场,是外资化工企业在早期介入中国风险投资时经常采取的策略。同时,它们也可以从中寻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
2012年和2018年,巴斯夫先后投资过另外两家国内的风投基金;赢创在中国也有过两笔基金投资。
巴斯夫创投在国内的第一个直接投资项目,就和早先布局的基金投资有关。2018年,巴斯夫创投组建中国团队后,投资了其第一支国内风险基金——遨问基金。遨问基金投资了一家名为普利生的3D打印公司。

此后,巴斯夫创投直接参与了普利生的新一轮融资。这家初创企业最为知名的产品,是通过自主3D打印设备制造的医用牙套。
但在经历了早期与风投基金的合作后,赢创风投正试图将中国业务的重心向直接投资转变。
赢创风险投资亚太区投资总监曹尔宁称,对初创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双方能够更为直接地合作,有助于产生企业风险投资所希望产生的战略协同效应。
“同时,作为公司直投的补充,投资基金仍然会是一个很好的选项。”他补充说。
赢创风投在中国的第一个直接投资项目,同样与3D打印行业有关。去年底,赢创作为领投方,参与了麦递途的新一轮融资,投资总金额为数百万欧元。
麦递途是一家医疗3D打印公司。作为这家公司的新任董事,曹尔宁已经参与到麦递途的战略管理,以促成两家企业更广泛的合作。
在业务层面,赢创生产的3D打印材料,将经由麦递途的3D打印机生产出供医疗领域使用的植入物,最终投放到终端市场。
双方还在产品经销层面形成了资源共享。赢创在市场上销售3D打印材料的同时,也会同步推广麦递途的3D打印解决方案。
类似的合作形式,也体现在巴斯夫与普利生两周前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上。
据负责大中华区业务与市场发展的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郑大庆介绍,巴斯夫将授权普利生对外销售由其所生产的各类3D打印材料,同时也把普利生的3D打印材料产品线纳入巴斯夫对外销售的范畴中。
这种战略上的协同效应,是化工企业在选择投资标的时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在李莉看来,巴斯夫在中国直接投资的三个项目,都与公司的主营业务高度相关,在战略上的契合度也相当高。
以普利生为例,在做出这项投资决定的前后,巴斯夫通过数笔海外投资,逐步搭建起了公司的3D打印部门,并推出名为Forward AM的业务品牌。成为普利生的股东,可以视为巴斯夫布局中国3D打印市场的重要尝试。
当然,所投资项目是否具有财务上的回报前景,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
曹尔宁称,企业做出风险投资决策,考虑的无外乎是技术驱动、战略驱动和财务驱动三项内容,更多的情况是在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投资睿畜科技,就源于赢创对拓展畜牧业解决方案的整体考虑。在欧洲,这家特种化工公司曾参与三家智能养鸡初创企业的投资以及并购。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国,赢创选择一家智能养猪的创业公司进行投资,是自然的选择。
对睿畜科技CEO兰嵩来说,接受赢创和巴斯夫的投资,也是希望能与两者在智能养猪的业务上擦出合作的火花。在动物营养等多个与畜牧业相关的领域,赢创和巴斯夫都是重要的供应商。
巴斯夫和赢创等化工巨头,已将在中国风投市场的加速布局视为一项重要的发展策略。巴斯夫创投在2018年前后的不同表现,可以印证这项决策的执行力度。
2018年前,巴斯夫创投在中国只参与了一支风投基金,在这之后,公司不但参与了两支投资基金的设立,还直接投资了三个初创项目。
李莉告诉界面新闻,有多家标的公司正在巴斯夫创投的观察名单上。
去年,赢创推出了1.5亿欧元的第二期风险投资基金,使其在全球范围的风投资金总额增加到2.5亿欧元,这也为其进一步加码在中国的风投业务备足了弹药。
未来,赢创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团队将得到扩容。目前赢创风投在全球有11位投资经理,覆盖亚洲市场的只有曹尔宁一人。
曹尔宁告诉界面新闻,中国未来会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单一风投市场,这种重心的转变也将在赢创得到体现。
按照他的设想,赢创风投在中国投资的项目,未来将力争占据公司投资项目总量的两成甚至三成。目前赢创风投在全球累计投资了超过30个初创企业,只有两个来自中国。
国内首台全封闭式SPF猪运输车正式投入使用
为了满足非洲猪瘟及其他重大动物疾病在研发和生产中对无特定病原体猪(SPF)等实验动物运输需求,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类实验动物资源库和哈尔滨维科公司通过集成创新共同设计和改装的国内首台全封闭式SPF猪运输车正式投入使用。
据国家禽类实验动物资源库常务副主任李昌文副研究员介绍,该运输车设计首先从满足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和实验动物福利两大基本原则为出发点,同时兼顾满足其他不同品种SPF级和无菌实验动物的运输要求。该运输车风道设计采用初、中、高三级过滤系统,可加装车载运输隔离器和独立送风笼具,从而形成移动的屏障和隔离环境,既可运输SPF猪又可运输无菌猪,还可运输其他SPF级及以上的中小型实验动物。
该运输车的正式投入使用,打破了我国SPF级及以上级别实验动物没有专用运输车辆的空白,也为建立实验动物运输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西:太原猪肉价反弹 储备冻猪肉投放市场
根据太原市发改委“粮食肉蛋菜零售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太原市猪肉(精瘦肉)平均价格为31.7元/斤。就在一个月前的6月17日,太原猪肉均价26.58元/斤。一个月内,上涨5.12元,涨幅超过19%。
今年2月至5月,猪肉价还在一路下滑。是什么原因促使猪肉价又涨了?猪肉价会不会继续走高?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分别走访太原田和活鲜水产市场、太原市各区商超以及菜市场进行调查,并采访相关业内人士。
肉摊老板:生意大不如以前
7月18日11时许,在太原田和活鲜水产市场,双汇冷鲜肉摊前人头攒动,相比其他家肉铺的无人问津,这家肉摊生意十分火爆,短短半个小时内,卖了两千多元的鲜肉和排骨。商户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近一个月,猪肉价平均一斤涨了好几块钱,“以前一天能卖一吨肉,现在少卖了一半。”该商户说道。
离农贸市场500米处的美特好超市,该店员工称,带皮五花肉每斤32.8元;带皮前腿肉相对便宜些,每斤29.8元。“这几天各品类猪肉都在涨,销量也下降了三分之一。”美特好超市一名员工说道。
采访时临近中午,但前来购买猪肉的消费者却不多。“最近天太热,吃肉本来就少,而且猪肉太贵了,随随便便买点就要一百多块钱。”一消费者边走边感叹,转而去了旁边的鸡肉摊,买了两块鸡胸肉、10个小鸡腿,总共花销26元。
18日下午7时许,北京华联(太航店)的冷鲜肉摊已开始打折卖肉,工作人员称:“最近肉价涨得快,来买的顾客越来越少了,这一柜子的肉都是今天刚到的新鲜肉,卖不了只能冷冻,更卖不动了。”
山西晚报记者看到,新鲜五花肉标价29.9元/斤,前腿肉27.9元/斤,打完折均为26.9元/斤;旁边吕梁山猪的五花肉标价36.8元/斤,后腿肉34.8元/斤,打完折均为29.9元/斤。尽管打折售卖,也仅有三三两两的顾客前来询问。
在小店区二营盘综合市场,两家猪肉摊相邻,一肉摊老板叫苦道:“唉,消费的顾客明显变少,生意大不如以前。”
山西晚报记者发现,同品类的猪肉,农贸市场要比商超平均低两元左右。二营盘综合市场肉铺老板对记者直言:“商超的水电费以及人工成本会高一些,并且员工也有一定比例销售提成。”
相反的是,随着猪价不断上涨,养猪人乐开了花。“2月份后,猪价一直下跌,还是比较担心行情会持续低迷的。”清徐县集义乡桃园堡村的清徐县顺鑫种猪场负责人郭继寿说,猪价直到5月底开始反弹,才放心。据了解,郭继寿已养猪20多年,现在一共200多头猪,能繁母猪约80头。
“到中秋节时,就能出栏一批生猪,除去饲料、水电等养猪成本,以目前19块钱一斤算,一头猪至少能赚2500元。”郭继寿说,最近一直在选址准备重新建一个种猪场,趁着价格还处于高位,还能小赚一笔。
中央储备冻猪肉已投放市场
为啥猪肉价会反弹?太原田和活鲜水产市场肉铺老板高勇给出了答案:进口猪肉减少是猪价反弹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南方洪灾影响了生猪运输,所以近一个月内猪肉价攀升比较明显。
北京华联超市(太航店)冷鲜肉区工作人员称:“现在很多饭店都已开张,学校也都正常复课,猪肉消费当然也有了明显增长。前段时间新闻报道说三文鱼、白虾发现携带新冠病毒,所以去水产品市场的人也少了,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猪肉的消费需求。”
为了缓解近期猪价反弹,7月15日,国家向市场投放了两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于市场中。这些冻肉在一些大型批发市场、超市售卖,价格明显比本地宰杀的生猪每斤要便宜3元至5元不等。
在太原田和活鲜水产市场的双汇肉铺上,已在售卖中央储备冻猪肉,并打出促销广告“后腿肉17.8元/斤,五花肉19.8元/斤”吸引消费者。
同时,为了推动太原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生猪恢复生产,太原市农业农村局先后邀请山西农业大学两位教授深入古交市、尖草坪区生猪养殖场,就新、改、扩建规模猪场设施建设、场区布局、工程工艺等进行现场指导。
“通过现场查看和沟通交流,两位教授从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为太原市新建和改扩建规模猪场项目提出了宝贵意见。”太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每日动态监测猪肉产品市场供需,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供应调度,保障猪肉供应市场不缺货、不断档。(山西晚报记者 郭燕杰)
助力成渝经济圈农业发展 重庆40万头生猪将保障成都猪肉供应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如何保障两地农产品互补?7月20日,记者从成都益民集团了解到,近日成都与重庆两地农业新签订了一批生猪保供战略合作协议,锁定了40万头重庆生猪来保障成都的猪肉供应。
据了解,此次的猪肉保障计划,由负责保障成都猪肉等农产品供应的成都益民集团旗下中际集团与重庆的两家农业公司敲定“猪肉保障计划”。这两家农业公司合计拥有占地4000亩的生猪养殖基地,年产生猪约40万头。根据协议,两家企业将采用供货订单制合作模式,优先备货,以确保紧急情况下对成都市场的猪肉供应。
据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已与蒲江县正式签订生猪养殖项目投资协议,将建设国内领先的现代化6000头规模化种猪场,标志着成都益民的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正式启动,“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土地、环保等手续办理,力争年内建成并投产”。
下一步,还将探索建立异地的果蔬保供基地,计划利用武陵山和秦巴山“两山”地区的高山种植带资源,以“金融扶持+订单采购”方式与当地高山蔬菜基地及大宗水果生产基地进行合作,实施异地果蔬订单基地及可控基地建设,保障两地市民“菜篮子”果蔬消费需求等。
农业农村部:6~9月猪价上涨动力大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市场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农产品供给总体平稳有序,价格变化基本正常,但也有一些品种受国际市场传导、国内供需矛盾等因素叠加影响,出现阶段性较大幅度波动。日前,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就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总体情况如何?农产品供给是否有保障?
答: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供给总体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先涨后跌。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月份受季节性因素和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上涨6.7个点至135.7(以2015年为100),之后价格持续回落,6月份指数跌至112.92,环比降2.03个点,同比升3.11个点,已经明显低于1月份水平。其中,稻谷、小麦供给充足,价格短期波动后恢复正常;玉米和国产大豆供给阶段性偏紧,价格明显上涨;进口大豆量增价跌,供给基本正常;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猪肉市场供应逐步增加,受消费拉动影响,猪肉批发价格在连续15周下跌后连续6周上涨,目前已接近今年2月份的阶段性高点;蔬菜、水果等“菜篮子”产品价格呈现阶段性波动,总体符合常年季节性规律;牛羊肉价格仍在高位运行,月度走势稳中偏弱,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上涨;鸡蛋由于去年养殖利润丰厚、蛋鸡补栏量大,再加上今年受疫情影响,价格下跌幅度较大;水产品价格稳中有涨,个别品种价格同比上涨明显;棉花、食糖受消费低迷和国际市场下跌带动,价格总体走弱;疫情期间食用植物油餐饮消费明显下降,近期消费有所恢复,价格由弱转强。
目前我国夏粮已获丰收,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稻谷、小麦库存充足,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生猪产能持续恢复,“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扎实推进,再加上国际多数大宗农产品供给总体充足、价格低位运行,下半年保持农产品市场总体稳定的基础和条件较好,吃粮吃菜吃肉总体是有保障的。
问:今年疫情爆发后,一些老百姓担心粮食不够吃,个别地方出现抢粮囤粮行为,请问我国口粮市场形势如何?粮价会大幅度上涨么?
答:粮价的波动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关注程度很高。今年3月下旬,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国内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口粮市场需求趋旺,加之受一些国家限制出口消息发酵影响,部分城市出现恐慌性囤购米面现象,导致国内稻谷、小麦及下游产品价格短期上涨较为明显。但总体上来看,由于连年丰产、库存充足,今年以来我国稻谷、小麦和下游米面市场受疫情影响是很有限的,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也为疫情防控赢得了主动。4月中旬,随着国家加大政策性粮食投放,以及粮食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市场供给偏紧状况明显缓解,消费逐步回归理性,口粮价格总体止涨企稳。据监测,5月份晚籼米批发均价每斤1.98元,环比跌4.8%,同比跌2.9%;粳米2.17元,环比涨1.9%,同比涨6.9%;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每斤1.20元,环比跌1.8%,同比跌1.3%。6月份,稻米、小麦价格略有回升,但整体依然基本平稳。从后期走势看,今年小麦再获丰收,新麦品质普遍较好;早稻面积明显恢复,秋粮播种面积基本平稳,全年丰收有基础,预计粮价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问:今年玉米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国储拍卖成交率高、溢价高,请问后期玉米市场走势如何?
答:今年春节后,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玉米下游需求持续回暖,市场购销趋旺,再加上市场对今年我国玉米供给由松转紧的预期增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5月份,东北、华北主产区玉米收购价分别涨至1元、1.1元以上。自5月28日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启动以来,连续5周累计成交2395万吨,成交率近百分之百,成交溢价平均每吨170元,溢价率超过10%,带动玉米市场继续走强。6月份,国内玉米价格继续小幅上涨,产区批发月均价每斤1.03元,环比涨1.4%,同比涨7.2%;销区批发月均价每斤1.11元,环比涨2.9%,同比涨9.4%。
与此同时,今年国际玉米价格受疫情全球蔓延及原油价格暴跌、燃料乙醇需求大幅下降等影响,呈波动下跌走势,进口玉米价格已明显低于国内。6月份,美国墨西哥湾2级黄玉米平均离岸价每吨158美元,虽然环比涨5.3%,但比疫情暴发前的2月份下跌10.7%,同比跌19.8%;进口配额内1%关税的国外玉米运抵我国南方港口的到岸税后价每斤0.80元,比国内玉米到港价低0.30元。受价差驱动,1-5月,我国玉米累计进口量277万吨,同比增16.0%。从后期走势看,随着国家继续拍卖临储玉米,以及前期拍卖玉米陆续出库,加之玉米及高粱等替代品进口增加,玉米市场供给将明显增加,价格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提醒市场主体保持好购销节奏,不宜持续囤粮看涨。
问:中国是大豆进口大国,受国际疫情影响,请问我国大豆进口是否受到明显影响?国内大豆市场走势如何?
答:我国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分别以压榨、食用为主,市场运行相对独立。从进口大豆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抑制大豆需求,加之油价低迷打压生物燃料需求,全球大豆供需关系宽松,市场价格总体偏弱运行,客观上有利于我国大豆进口增长。6月份,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主力合约(2020年7月)平均收盘价每吨319美元,环比涨3.2%,比2月份跌2.1%,同比跌2.1%。据海关统计,1-5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3388万吨,同比增6.7%,其中5月份进口938万吨,环比增39.7%,同比增27.4%。可以说,我国大豆进口受全球疫情影响有限,进口数量和价格基本正常。从国产大豆看,今年受食用需求旺盛影响,国产大豆价格持续向好,近期高位企稳。据监测,6月份,黑龙江国产食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每斤2.55元,环比跌0.2%,同比涨40.7%。从后期走势看,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自美国大豆进口有望增加,加之美豆库存偏高,播种面积增加,预计下半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增价稳;随着临储大豆进入市场,国产大豆供给预期增加,预计价格高位趋稳。
问:近期猪肉价格连续上涨,请问后期走势如何?
答:今年以来猪肉市场价格大体呈“V”形走势。春节以来,受产能持续增长和疫情导致消费恢复较慢两方面影响,猪肉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到5月底,连续下跌15周,周均价最低跌至每公斤38.71元,累计下跌22.9%。6月份以来,随着餐饮业恢复经营,工厂复工,学校复课,猪肉消费明显增加,价格开始反弹,2020年第28周(7月6日-12日),猪肉批发市场均价每公斤47.73元,环比涨4.0%,同比高105.0%,环比已连续6周上涨,每公斤累计上涨约9.02元,目前价格水平已接近今年2月份50.5元的阶段性高点。
从后期走势看,截至5月份,我国生猪存栏和仔猪供给量已连续4个月恢复性增长,意味着7月份以后出栏将会明显增加,猪肉市场供应将有所改善。但下半年猪肉消费逐步进入旺季,每年6-9月份猪肉价格一般都会呈现季节性上涨,今年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的消费增长叠加,可能会使阶段性上涨的压力偏大一些。同时,预计今年猪肉进口比去年增加100万吨,禽肉产量增加100万吨。综合考虑生猪生产恢复、猪肉进口增加、禽肉等替代品量足价稳等因素,市场供给是有保障的。
问:今年春季受疫情影响,蔬菜、水果价格明显上涨,请问蔬菜、水果上半年市场形势总体如何?
答:今年上半年,蔬菜、水果价格先涨后跌,波动基本符合常年规律。春节前后受疫情影响,果蔬生产、运输和销售各环节人工成本均有所增加,部分地区产销脱节严重,产区产品滞销和销区价格上涨并存。2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5.71元,环比涨10.4%,同比涨17.2%;6种水果批发均价每公斤5.72元,环比涨4.0%,同比跌4.7%。3月份后,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各地物流逐步畅通,蔬菜价格呈明显的季节性下跌,连续三个月环比跌幅超过10%,菜价迅速回落至常年水平。6月份,南方持续大范围暴雨,北方河北、山东等夏菜主产区发生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蔬菜生产受灾导致价格上涨,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03元,环比涨3.3%,同比涨5.2%;其中,17种蔬菜价格环比上涨。从往年规律看,7、8月份“夏淡”时菜价一般进入上行区间,预计今年也不例外。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7月份东北、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暴雨洪涝及强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或对蔬菜生产、流通产生不利影响,部分地区、个别品种价格可能波动较为明显。
6月份,随着各地西瓜、甜瓜、桃等多种时令水果集中上市,供应量增大,价格季节性回落,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批发均价每公斤5.89元,环比跌6.1%,同比跌29.8%。预计后期随着时令水果供应量继续增加,水果价格将继续季节性下行。
立华股份:约12.2亿元与利辛县签约年出栏60万头生猪项目
立华股份7月18日公告,与利辛县人民政府于2020年6月18日签订《利辛县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合同书》(以下简称“《投资合同书》”),投资建设“年出栏6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12.2亿元。
证券代码:300761 证券简称:立华股份 公告编号:2020-057
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对外投资概述
(一)对外投资基本情况
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利辛县人民政府于 2020年 6 月 18 日签订《利辛县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合同书》(以下简称“《投资合同书》”),投资建设“年出栏 60 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 12.2 亿元。项目公司成立后,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上述事项已经公司于 2020 年 6 月 18 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具体内容详见公司 2020 年 6 月 19 日刊载于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的《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0-054)、《关于与利辛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合同书的公告》(公告编号:2020-055)。
二、对外投资进展情况
近期,项目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手续,并取得了利辛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放的《营业执照》。具体工商登记信息如下:
1、公司名称:亳州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1623MA2W0YGG59
3、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4、企业地址: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环翠西路食品产业园 1 号楼
5、注册资本:5000 万元整
6、法定代表人:张小军
7、经营范围:家禽、牲畜、猪饲养、销售;水产养殖;兽药经营;食品销售;饲料研发、生产;粮食收购;畜禽饲养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农作物栽培服务;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园艺产品种植;花卉种植;蔬菜种植;谷物种植。(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三、风险提示
1、《投资合同书》的履行,存在受市场、环保等因素引致的投资风险的可能;同时生猪饲养可能受到非洲猪瘟影响,导致项目承担经营风险。
公司拥有积累多年的养殖、疫病防控等经验,并配备经验丰富的项目团队办理项目所需的相关事宜,储备了一批畜牧方面的人才,助力公司畜牧业发展。
2、公司将根据《投资合同书》后续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四、报备文件
1、《亳州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特此公告。
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0 年 7 月 18 日
牧原股份:对铁岭牧原增资4.72亿元、对牧原麦鸣增资4.5亿元
牧原股份7月18日还通过了对子公司的增资议案。牧原股份与牧原麦鸣拟对铁岭牧原增资4.72亿元,其中,牧原股份出资1.72亿元,牧原麦鸣出资3亿元。增资后,牧原通过牧原麦鸣间接持有铁岭牧原38.12%股权,加上直接持股,总计持股74.58%;其余股权则由光控投资、湖南麦信通过牧原麦鸣间接持有。牧原股份又与光控投资、湖南麦信、牧原麦鸣签署补充协议,约定湖南麦信对牧原麦鸣增资3亿元,牧原股份对牧原麦鸣增资4.5亿元。
证券代码:002714 优先股代码:140006 证券简称:牧原股份优先股简称:牧原优 01 公告编号:2020-111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上海光控麦鸣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签署投资协议之补充协议暨对子公司增资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交易概述
(一)签署补充协议情况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牧原股份”)于 2019 年 12 月 10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与上海光控麦鸣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签署投资协议暨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的议案》,就双方共同出资设立南阳市牧原麦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麦鸣”)事宜做出了约定。
公司于 2020 年 7 月 16 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与上海光控麦鸣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签署投资协议之补充协议暨对子公司增资的议案》,同意公司与光控投资、湖南麦信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湖南麦信”)(其由光控汇领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牧原麦鸣签署投资协议之补充协议,约定湖南麦信对牧原麦鸣增资人民币 30,000 万元,牧原股份对牧原麦鸣增资人民币 45,000 万元。增资后,牧原股份对牧原麦鸣持股比例不变,牧原麦鸣仍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二)对控股子公司增资情况
公司于 2020 年 7 月 16 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控股子公司增资的议案》,为促进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建设,公司与控股子公司牧原麦鸣对公司控股子公司辽宁铁岭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岭牧原”)进行增资,共增资 47,215 万元,其中公司出资 17,215 万元,牧原麦鸣出资 30,000万元。增资后,公司直接持有铁岭牧原 36.46%股权,通过牧原麦鸣间接持有铁岭牧原 38.12%股权,总计持有铁岭牧原 74.58%股权;光控投资通过牧原麦鸣间接持有铁岭牧原 10.17%股权,湖南麦信通过牧原麦鸣间接持有铁岭牧原 15.25%股权,铁岭牧原仍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具体增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名称 本次增资金额 计入注册资本 计入资本公积 本次变更前注册资本 本次变更后注册资本
铁岭牧原 47,215 31,477 15,648 28,800 60,277
(三)本次交易及对外投资事项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该事项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签署补充协议的基本情况
(一)合作方的基本情况
1、上海光控麦鸣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类型:有限合伙企业
注册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富特北路 211 号 302 部位 368 室 经营范围:实业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经济信息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合伙人:光控汇领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光控安雅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麦靖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与光控投资不存在关联关系,光控投资非失信被执行人。
2、湖南麦信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类型:有限合伙企业
注册地址:山东省枣庄市高新区互联网小镇 14 号楼 306 室
经营范围:资产管理、股权投资(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等金融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合伙人:光控汇领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公司与湖南麦信不存在关联关系,湖南麦信非失信被执行人。
(二)协议的主要内容
现各方经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对《投资协议书》进行修订及补充,并达成本补充协议。各方一致同意光控麦鸣指定其关联方湖南麦信(其由光控汇领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对牧原麦鸣增资人民币 30,000万元。另外,由牧原股份对牧原麦鸣增资人民币 45,000 万元。牧原麦鸣同意上述增资,并同意按照本协议约定办理相应的增资手续。
牧原麦鸣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 50,000 万元增加至人民币 125,000 万元,各方各自在牧原麦鸣的认缴出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股东名称 认缴出资额 应缴货币金额 认缴出资比例
上海光控麦鸣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20,000 20,000 16.00%
湖南麦信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30,000 30,000 24.00%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75,000 75,000 60.00%
合计 125,000 125,000 100.00%
三、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单位:万元
序号 公司简称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 注册地点 法定代表人 主营业务 公司持股比例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1 牧 原麦鸣 2020/1/8 50,000 河南内乡 闫 中良 生猪养殖 60% 138,903.16 30,966.23 107,936.93 31,442.29 15,946.93
2 铁 岭牧原 2016/9/5 28,800 辽宁铁岭 李鹏 生猪养殖 74.58% 108,855.83 60,908.73 47,947.10 31,442.29 15,957.11
备注:以上为截止 2020 年 6 月 30 日财务数据
四、对外投资的目的、存在的风险和对公司的影响
本次签订协议、对子公司增资,有利于公司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一体化饲养模式,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全体股东的利益最大化,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本次增资后,牧原麦鸣、铁岭牧原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也不会对公司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五、备查文件
1、《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
特此公告。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0 年 7 月 18 日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