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4. 豆粕

我国豆粕关注转向供应拐点 近强远弱格局暂不改

时间:2020-04-13
来源:中国汇易网



  本周期间,我国豆粕市场振荡上涨,终端持续消化供应端回升预期:油厂短期库存紧张、挺价心态依然存在,而饲料厂商买货情绪明显转弱,基差看弱心态增强,周内主流油厂豆粕成交进一步下滑。然而,我国豆粕市场关注点转移至后续开机增加和5月到港巨量,油厂榨利尚可且后续到港量大,开始加快销售后期合同锁定利润,但总体来看豆粕近强远弱格局暂时不改,华东以北市场现货基差依然坚持在400以上。美豆方面,市场对于南美港口物流或受疫情影响的恐慌已有所减弱,本周焦点在于USDA供需报告,但偏空的数据报告没有掀起太大波浪,长周末前的获利平仓以及美元走弱则给盘面形成支撑。本周一(4月13日),国际油价高开低走,盘初一度大涨8%;不过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严峻,能源需求前景令人担忧,美国原油期货目前跌超1%。
 
  1、国内豆粕市场短期供应偏紧, 现货基差依然相对坚挺
 
  周内,我国豆粕期现货市场持续交易供应拐点题材,5-6月份进口大豆巨量到港,拖累周初连粕一度下滑至2750附近,但短期现货供应紧张仍然使得盘面相对抗跌,华东以北油厂现货基差对应M2005+350~400,华南现货提货对应M2005+200左右;4月中旬后提货主流基差M2005+150附近对应3100-3150元/吨,5月提货合同则集中于2950元/吨附近;总体来看现货和5月提货的价差能达到300元/吨+。如果4月份南美对华装船持续高位,则5-6月份供应端实质性压力进一步显现,将加速期现靠拢,或者还有一波压力需要消化。
 
  2、国内豆粕市场交易远期供应拐点预期,终端采购情绪转淡
 
  近几周,国内可供压榨进口大豆到港量下降,各地均有油厂报出因缺豆有停机计划,因而预计整体仍将限制4月份期间国内油厂的整体开机率水平。现阶段,国内多数油厂豆粕基本无库存,提货继续限量,榨利尚可且后续进口大豆到港量巨大,部分工厂开始加快销售后期合同锁定利润,尤其是南方地区工厂6-7月已开始陆续降低基差预售。据悉现阶段大型饲料集团合同头寸20-30天,物理库存仅为1-2天,主要还是提货存在难度,因而周度均已观望为主,表现在采购量总体清淡(截至4月10日的四个工作日,我国主流油厂豆粕总成交量62.14万吨,环比上周的133.95万吨大幅下滑71.81万吨,或环比降幅53.61%)。预计从4月中下旬开始,部分地区油厂开机率将逐渐回升,但豆粕供应紧张形势仍要持续。
 
  3、5-6月国内将面临进口大豆巨量到港,远月船货采购仍是焦点
 
  今年3、4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偏低于预期,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带来的运输成本下降,以及比价效应带来的丰厚榨利,使得中国油厂持续推进巴西大豆的港口装卸及船运速度,也引发市场对4月底5月初进口大豆“供应海啸”担忧,5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预期接近1000万吨,将对国内豆粕价格形成潜在压力。而疫情仍在扩散下的南美农产品市场,目前物流运输及港口作业未受到明显影响,但其内陆物流成本已经开始显著增长需要关注。市场仍在继续讨论中国的远月买船进度,据悉7月船期已采购一半,而8月船期尚有80%的比例待采,而当前美西大豆7-8月贴水已开始低于巴西大豆。
 
  总体来看,5-6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庞大,且海外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引发市场对于需求抑制的担忧,一并拖累我国豆粕期现货行情,近日经销商逢高出货锁利意愿较强,临近连粕5月交割月,或加速期现靠拢,但供应紧张态势仍将延续至4月下旬,因而短期豆粕现货继续下跌空间或也有限。按照现阶段到港预估,山东4月15日之后、华北4月25日之后,整个国内5月初,进口大豆供应会相对集中恢复,而5月连粕盘面明显抗跌但暂时也看不到较大的反弹动力。4月中旬之后美豆将进入种植季,在新冠疫情和原油振荡两大市场题材背景之下,炒作预期更为复杂,需要进一步动态关注。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