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4. 豆粕

南美港口若因疫情“中断”,我国豆粕市场会如何?

时间:2020-03-17
来源:中国汇易网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传播至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干扰世界各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此次疫情已构成全球大流行。受疫情影响,全球股市持续“熊出没”,继美国股市短短一周之内的第二次熔断之后,多国证券市场也触发熔断机制,周四全球主要市场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日本的GDP。当下正进入南美2019/20年度大豆上市的高峰季节,而巴西、阿根廷国内确诊病例也在不断增加,我国豆粕市场担心,如果南美国内乃至港口物流运输因疫情而中断,则将给当前已处于因油厂缺豆而相继停机减产、供应偏紧的国内豆粕市场,带来进一步的紧张气氛,上周五连粕05合约速涨,即是对南美疫情扩散、国内大豆到货、油厂停机预期三方面因素共振的反应。周五美豆下跌,其中主力期约一度跌至2019年5月28日以来的最低水平8.4525美元,因为南美天气改善,提振大豆丰产前景;此外3月13日(周五)午市,因美联储紧急公布周度1.5万亿美元救市措施,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市场上演“翻盘”走势,周日美联储突然宣布降息至接近零水平,并启动一项规模达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3月16日即本周一美股市场开盘跳水5%,凸显疫情、地缘交织影响下的金融动荡新常态。
 
  1、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升级,冲击世界经济、美股周内两次熔断
 
  世界卫生组织12号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4万例,达到44067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月11日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全球性大流行病。升级为“大流行病”,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管控措施将进一步升级,而市场的决策者们也都将面临艰难抉择。投资者对于全球经济强烈的悲观情绪,造成美股本周第二次、历史上第三次熔断,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国股市相继出现熔断;欧洲的三大主要股指同样跌跌不休。巴西、阿根廷国内确诊病例也在不断增加,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已被测试出COVID-19呈阳性,虽然博索纳罗称已做好准备应对疫情,但巴西卫生体系的能力或不足,使得我国油籽油料市场开始关注,疫情是否会造成巴西国内物流运输及港口装卸受阻。
 
  而受到南美疫情扩散、国内大豆到货、油厂停机预期三方面因素共振推动,本周五(3月13日)我国连粕上午收盘时5月合约上涨1.95%收2720元/吨,9月合约涨0.51%收2736元/吨,豆粕现货基差也继续走高,这反映出在近月豆粕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市场对于任何风吹草动都非常敏感。3月15日FED意外宣布将利率降至零水准,并推出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以保护经济免受病毒影响。面对高度混乱的金融市场,美联储还将银行的紧急贷款贴现率下调了125个基点,至0.25%,并将贷款期限延长至90天。受全球金融市场巨幅震荡的冲击,各国纷纷宣布临时禁止“做空”、上演“救市总动员”或继续加剧近期国际资本市场的震荡。
 
  2、巴西总统中招乌龙刷屏,引发市场担忧巴西大豆出口节奏
 
  巴西总统博索纳罗3月13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本人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而当天上午,有媒体报道称博索纳罗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尽管博索纳罗宣布自己并未感染,但这时候假新闻出在总统身上,恐怕会让市场觉得巴西所在的拉美地区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非常严重。虽说病毒并没有偏袒性,但市场仍然担心巴西现有卫生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恐怕难以面对疫情大爆发的局面;虽然任何地方发生流行病,都会让政府措手不及,因为现有医疗系统并不是按照流行病的规模和基础来设立的,但中国春节期间突发疫情造成的社会、物流半瘫痪状态还令市场历历在目,所以一旦巴西国内疫情防控级别提高,造成巴西公路运输、港口装卸、出口检验的节奏整体放慢,那必然会影响到近月中国市场的巴西大豆到货节奏。目前正进入2019/20年度巴西大豆出口上市高峰季节,巴西港口集港约1000多万吨对华大豆船货排港,未来三个月我国大豆进口中巴西占比或将达到八成以上。巴西大豆能否顺利出口对我国豆粕影响至关重要。根据贸易商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进口大豆预计到港650-660万吨,5月份预计780-800万吨,均较前期预估有所下修,如果巴西疫情进一步爆发,不排除上述到港量进一步下调。
 
  3、我国油厂兑现3-4月停机计划,支撑豆粕现货基差偏强预期
 
  对于我国进口大豆市场而言,3月份进口大豆到港如期下降,再加上4月份到港低于预期,预计4月中旬之前,我国主流油厂在停机减产计划持续兑现的背景下,豆粕库存仍将保持相对低位状态,这也将继续支撑国内豆粕现货基差偏强预期。部分油厂因大豆断档已于上周陆续兑现减产停机,预计大豆压榨量将从高位回落至150-160万吨,下周将降至140万吨。现阶段主流油厂豆粕库存水平逾50万吨,虽较春节后有所抬升,但仍位于近年来低位水平,供应端无压力因而厂商挺价意愿总体较强。上周国内油厂采购巴西大豆约40船,榨利丰厚,3月10日开始,部分外资油厂又开始预售10-1月远月豆粕基差,而往年四季度基差则要到7月中下旬才开始集中预售,上游也在提前规避经济形势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本周内全球商品市场遭遇滑铁卢,拖累本周五美豆5月期价一度触及845.2美分/蒲式耳低位,直逼2015年11月的低点853.4美分/蒲,已成为自2008年以来的偏低水平,从成本和榨利比较来看,也为中国厂商进口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开启了时间窗口。
 
  总体来看,疫情扩散和系统性风险的共振背景下,任何题材都会被放大炒作,但风险必须防范,3-4月进口大豆到港节奏较预期有所下修,如果因巴西国内疫情防控升级(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则有可能会引起装港出口节奏的放缓,如果确认3-4月份供应调减幅度扩大,那么我国油厂豆粕库存低位料可维持至4月中旬,现货基差支撑巩固;而对于豆粕库存偏低的终端厂商而言,可以适当增加货源采购,但追高仍需谨慎。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