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11月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8-11-01
来源:猪e网



2018年11月1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10-31 2018-10-30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6 辽宁省 9.30 9.13 0.18 -0.12
24 吉林省 10.76 10.68 0.08 0.67
23 黑龙江 11.14 11.13 0.01 -0.05
华北
8 北京市 15.02 15.35 -0.33 -0.43
19 天津市 12.40 12.43 -0.03 -0.09
21 河北省 12.09 12.07 0.02 0.25
25 山西省 10.70 10.94 -0.24 0.09

华东

7 福建省 16.26 16.25 0.01 0.09
1 浙江省 18.39 19.96 -1.57 -1.59
10 江苏省 14.08 14.02 0.06 -0.01
17 山东省 12.75 12.77 -0.02 -0.15
18 安徽省 12.70 12.75 -0.04 -0.44
华中
16 江西省 13.08 13.08 -0.00 -0.59
12 湖北省 13.80 13.69 0.11 -0.31
22 河南省 11.94 11.92 0.03 0.13
20 湖南省 12.26 12.27 -0.01 -1.44
华南
3 广东省 16.86 17.22 -0.37 -0.35
15 广西 13.45 13.38 0.08 0.11
6 海南省 16.29 16.32 -0.03 0.22
西北
13 陕西省 13.68 13.55 0.13 -0.39
11 甘肃省 13.91 13.90 0.01 0.02
9 新疆 14.14 13.91 0.23 0.13
西南
2 重庆市 18.13 18.33 -0.20 -0.87
5 四川省 16.31 16.36 -0.04 -1.17
14 云南省 13.51 13.50 0.01 -0.45
4 贵州省 16.36 17.01 -0.65 -0.10
全国
有1123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82 13.80 0.02 -0.26

2018年11月1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10-31 2018-10-30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6 辽宁省 9.32 9.06 0.27 0.02
25 吉林省 10.35 10.29 0.05 -0.06
23 黑龙江 10.96 10.96 0.00 0.49
华北
8 北京市 14.03 15.13 -1.10 -0.65
20 天津市 12.16 12.39 -0.23 -0.54
21 河北省 11.91 11.90 0.01 0.24
24 山西省 10.63 10.80 -0.17 0.25

华东

5 福建省 15.89 15.79 0.10 0.19
1 浙江省 19.30 19.34 -0.04 0.63
13 江苏省 13.43 13.45 -0.03 0.08
18 山东省 12.41 12.47 -0.07 -0.10
19 安徽省 12.31 12.19 0.11 0.51
华中
17 江西省 13.14 13.27 -0.13 0.00
10 湖北省 13.94 13.82 0.12 -0.07
22 河南省 11.75 11.72 0.03 0.11
14 湖南省 13.37 13.52 -0.15 -0.73
华南
4 广东省 16.22 16.35 -0.13 -0.50
12 广西 13.46 13.33 0.13 0.55
7 海南省 14.83 14.83 0.00 -0.24
西北
15 陕西省 13.28 13.29 -0.01 -0.50
11 甘肃省 13.71 13.71 -0.00 0.01
9 新疆 13.97 13.68 0.29 0.13
西南
2 重庆市 17.70 16.93 0.76 -1.26
6 四川省 15.87 16.12 -0.25 -0.60
16 云南省 13.24 13.05 0.19 -0.09
3 贵州省 16.86 16.53 0.33 0.86
全国
有30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62 13.50 0.12 -0.07

2018年11月1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10-31 2018-10-30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5 辽宁省 8.95 8.86 0.09 -0.02
24 吉林省 10.04 10.08 -0.03 0.30
22 黑龙江 10.60 10.62 -0.03 0.28
华北
10 北京市 13.47 14.63 -1.16 -0.75
20 河北省 11.48 11.48 0.00 0.19
23 山西省 10.35 10.55 -0.19 0.45

华东

4 福建省 15.93 15.92 0.01 0.53
1 浙江省 18.80 18.88 -0.08 1.10
16 江苏省 12.53 12.54 -0.00 0.07
19 山东省 11.95 12.00 -0.05 -0.02
18 安徽省 12.15 11.98 0.17 -0.35
华中
14 江西省 12.97 13.06 -0.09 0.00
9 湖北省 13.49 13.32 0.17 0.09
21 河南省 11.32 11.26 0.06 0.19
15 湖南省 12.59 12.94 -0.34 -0.94
华南
3 广东省 15.93 15.99 -0.05 -0.35
13 广西 13.10 12.99 0.11 0.79
7 海南省 15.13 15.13 0.00 0.50
西北
12 陕西省 13.13 12.78 0.36 -0.40
11 甘肃省 13.34 13.51 -0.17 -0.06
8 新疆 13.77 13.48 0.28 0.07
西南
2 重庆市 17.10 15.81 1.29 -1.73
5 四川省 15.56 15.55 0.00 -0.31
17 云南省 12.53 12.38 0.15 -0.40
6 贵州省 15.40 15.29 0.12 -0.37
全国
有27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27 13.06 0.21 -0.06

供需不平衡猪价难以预测 “猪周期”魔咒待解

  猪价因供需不平衡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动,价格波动较大且频繁,难以预测。

  “猪周期”魔咒待解

  近日,福建建瓯市徐墩镇展开拉网式清理生猪回搭回养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对“回潮”养猪场进行依法强制拆除,行动当天已依法关闭拆除4家养殖户合计500多平方米和存栏数400头生猪的养殖场。

  生猪养殖“回潮”与近期生猪价格不断上涨息息相关。10月即将结束,从目前的猪肉市场看,华南猪的价格明显上涨,浙江的猪肉价格已超过每公斤5元,西南地区也已经到了4.5元每公斤。生猪养殖领域有个“猪周期”的说法,它表现为猪肉价格从上涨到回跌再到上涨的周期性波动。长期以来,我国生猪产业深受“猪周期”困扰,价格波动较大且频繁,让不少生猪养殖户叫苦不迭。

  起起伏伏暴涨暴跌

  “最近猪肉连续涨价,而且感觉很明显。”在福州铜盘市场,刚买完肉的家庭主妇刘女士说。据了解,6月以来,福建各地生猪出栏价开始缓慢上涨,6月30日价格每公斤12元左右,到10月24日,不少地方已经涨到每公斤17元。

  “养猪靠的是运气,因为价格就像过山车一样,一直起起伏伏暴涨暴跌,运气好的时候生猪出栏赶上峰顶就大赚,要是遇到峰谷就亏惨了。”福建平潭一家生猪养殖场的负责人说。

  其实,养殖口中所谓的“运气”正是生猪养殖行业中的“猪周期”。自1994年6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经历了6个完整周期:1994年6月份至1996年6月份、1996年7月份至1999年5月份、1999年6月份至2003年5月份、2003年6月份至2006年5月份、2006年6月份至2009年5月份、2009年6月份至2014年4月份。6个完整周期持续时间分别是25个、35个、48个、36个、36个、59个月。每个大的周期内猪价还会有波动,让人难以捉摸。

  目前所处的第7轮“猪周期”始于2014年5月份,2016年6月份到达波峰后进入下降通道,到2018年6月份,已经持续50个月。价格上涨通道时间累计为26个月,下跌通道时间已经持续24个月,上一轮周期上涨通道时间为28个月,下跌通道时间为31个月。本轮“猪周期”在2016年5月份创20.45元每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曾连续9周高于20元每公斤,2016年6月份进入下降通道,2018年春节过后猪价快速、持续下跌,今年5月份猪价创2011年以来最低。

  我国是世界上生猪出栏量最大的国家,市场规模超万亿元,约占世界总出栏量的57.46%。但我国每年也会进口猪肉,进口量也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点,基本与猪周期保持着同步节奏。即猪价处于上涨周期时,进口量就会大幅增加;而猪价逐步走低时,进口量亦会随之下降。

  伤害最大的是中小养殖户

  “这是由于供需不平衡而产生的,呈现出的是周期性的变动。”福建农林大学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当生猪供给不足时,猪价上涨,刺激养殖规模扩大,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进而使得供给过剩,这又导致猪价下跌,致使养殖规模缩减,猪市又进入供给不足的局面,继而开始新一周期。

  福建农科所生猪养殖专家告诉记者,猪肉在中国国内肉类产量和消费量占比均超过60%。按平均2人年消费一头猪来算,我国一年要消费7亿多头猪,市场规模高达1.4万亿元。此外,由于国内民间养猪盛行,养殖企业不断增长,大企业与中小养殖户间的竞争,也导致猪肉价格的周期性变化。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张学彪认为,由于近年来各方面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猪周期”出现不少新特点。由于我国生猪养殖环保门槛大幅提高,养殖的投入增加,建设一个4000头能繁母猪的规模养殖场,环保投入需要2000万元。

  当前养殖行业的门槛提高,生猪养殖产业加速整合,适度规模生产成为主流。尽可能扩大对生猪产业链条控制,已成为各大规模企业的共识。

  生猪的供需格局和猪肉的供需存在天然的强关联性,生猪的供给和需求关系,也受其下游产品猪肉的供需关系影响。实际上,“猪周期”伤害最大的就是中小养殖户,由于调控不科学、信息收集滞后等因素,中小养殖户对生猪存栏量的增减,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调控手段需完善

  业内人士指出,“猪周期”形成原因有多种因素,猪肉的暴涨暴跌和超强猪周期的出现,是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

  “猪周期”作为我国农业供给体系粗放经营的一个缩影,总是在“买难”和“卖难”中间摇摆不定,在“营利”与“亏损”中间上下浮动。近年来,相关部门也尝试过出台调控措施来摆脱“猪周期”,但实际上“猪周期”仍一次次到来,并出现了在时间上变长、在波幅上变大等新的趋势。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在继续致力于提升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自动化水平的同时,应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强化服务意识,对市场信息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提炼、优化,帮助农民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局性的市场信息,牢牢掌握生猪生产与经营的主动权,确保猪农在“猪周期”来临时,真正破解大市场与小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

  猪肉消费习惯也需要引导。美国冷鲜肉消费占猪肉总消费的三分之二以上,我国只占20%。政府出台具体政策和措施,引导、鼓励冷鲜肉生产、销售,引导国内消费习惯从热鲜猪肉变为冷鲜、深加工猪肉。加强冷鲜肉供应链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监管保障、社会参与的品牌建设机制,打造全程可视、可追溯、各环节智能化协作的供应链体系。


从源头堵漏 斩断“泔水猪”饲养链条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媒体记者了解到,研究表明,在我国发生的猪瘟疫情中,不少都与饲喂餐厨剩余物有关。

  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的生猪俗称“泔水猪”,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文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从国家层面上严禁“泔水猪”,必将对预防相关疫情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严禁饲养“泔水猪”,必须要从餐厨剩余物管理的源头严抓严管堵住漏洞,才能有效遏制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的现象。

  餐厨剩余物中含有沙门氏菌、结核杆菌等有强烈感染性的致病菌,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生猪体内后很容易感染这些致病菌。而“泔水猪”的猪肉流向餐桌,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此,一些地方政府此前纷纷出台相关规定,禁止用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然而,由于现实中的监管措施乏力,在利益的驱使下,餐饮企业偷偷出售餐厨剩余物难以禁绝;而养猪场或个人养猪比较分散,一般也难以管控,他们为了降低饲养成本,便大肆用餐厨剩余物来喂养“泔水猪”,导致地方政府禁止饲养“泔水猪”的收效甚微。

  国际上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是猪瘟疫情传播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在我国发生的一些猪瘟疫情中,有不少的疫情与饲喂餐厨剩余物有关。而在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后,疫情大为减少,这充分说明了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从餐厨剩余物流向的源头上严抓严管堵住漏洞,是严禁饲养“泔水猪”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一方面,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变废为宝”,加大对泔水的资源利用,如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厨余垃圾处理厂,通过生化、物理等方式处理把泔水油变为汽油、柴油,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以减少剩余物流向养猪市场;另一方面,可以立法杜绝饲养“泔水猪”,并建立起统一的集中回收、无害化处理和利用体系,依法严禁餐厨剩余物非法外流变成猪饲料。只有对违法者课以重罚,才能起到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

  此外,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要严格管控生猪屠宰流程和执行肉品检验管理制度,绝不让一只“泔水猪”及其肉品流入市场。这样,饲养“泔水猪”不仅无利可图,还要承担成本损失并受到相应的惩罚,“泔水猪”也就彻底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吉林省公主岭市非洲猪瘟疫区解除封锁

1.png

  农业农村部10月31日接到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报告,经评估验收合格,吉林省公主岭市非洲猪瘟疫区将解除封锁。

  公主岭市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当地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和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要求,采取了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疫情处置措施。疫区内应扑杀生猪扑杀完成后,经6周连续监测排查,疫区内未发现新的病例和监测阳性。10月30日至10月31日,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和公主岭市畜牧兽医局组织专家组对疫区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现场评估验收,验收结果符合关于疫区解除封锁的有关规定,该起非洲猪瘟疫情已被扑灭。当地政府计划于11月1日零时正式对疫区解除封锁。农业农村部要求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继续加强疫情监测排查,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防止非洲猪瘟疫情再次发生。


环保压力日益加大散户养殖加速退出市场

  生猪是对未宰杀的除种猪以外的家猪的统称。生猪肉可食用,皮可制革,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其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重要的食物源和营养源,是居民菜篮子中的当家品种和餐饮业的主要原料。猪肉产业规模庞大,企业数量众多,该产业的食品安全和稳定供给,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严格监管,并为亿万消费者所关注。为亿万消费者所关注。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的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以及各种粮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养殖行业环保问题,特别是2017年起,国家对于养殖行业环境严抓严管,可以说养殖行业步履艰难,使得养殖规模有所缩小。据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生猪养殖规模为8031.36亿元,同比下降18%;预计2018年生猪养殖规模将会进一步的减小,预计2018年中国生猪养殖规模跌破80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随着环保压力的日益加大,散户养殖正在加速退出市场。这样一来,除了能够降低市场生猪供给量,还可使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过渡。散户养殖比例下降的同时,使得行业集中度提高。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消费者对食品包括肉类及肉制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口味、营养等。信赖品牌、消费品牌,已成为市场发展的明显趋势。


2020年大连猪肉自给率将达50%

  日前,辽宁省大连市政府网站公布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市生猪年度饲养量控制在300万头养殖规模,猪肉年产量15万吨,猪肉自给率达50%。同时大连市还将加强生猪养殖场综合防疫管理和口蹄疫等重大猪病防控,强化免疫、监测、检疫监督、无害化处理等各项生猪疫病防控措施。

  引导生猪养殖产业集约化发展

  在稳定生猪生产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引导生猪养殖产业集约化发展,鼓励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开展现代化升级改造,提升生产效率,按照年设计生产规模及环境保护要求充分发挥和提升生猪供应能力。鼓励知名企业在大连市辖区内建设或共建年出栏20000头以上规模的“现代化、全封闭、可循环、无污染”生猪养殖场。《实施意见》明确,大连市生猪生产主导猪种为长白、大白和杜洛克等品种,采取三元杂交模式进行商品猪生产。采取引进和自主选育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建设省级生猪核心育种场(站),到2020年符合标准的生猪核心育种场达到1个以上。根据全市生猪生产情况,规划打造一级种猪扩繁场2个、二级种猪扩繁场10个。完善种公猪站和猪人工授精站点建设。利用发达国家引入的优良种质资源,兼顾发挥本地品种遗传优势,培育具有本市本土特色的新品种(品系)。

  此外,还要做好畜禽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户关闭工作,对新发现的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户依法限时完成关闭,对已关闭规模养殖场户死灰复燃的,要立即强制关闭。根据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和布局,大连市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长海县及其他城市化发展区域为控制养殖区;金普新区为适度养殖区;普兰店区、庄河市、瓦房店市为重点养殖区。各地区要根据自身区域资源环境特点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畜禽养殖业发展规模与布局,科学安排畜禽养殖用地。

  依托产业资源发展旅游畜牧业

  《实施意见》还提出,要大力发展生猪服务业和新业态。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监测、自动饲喂、废弃物自动回收等,实现少量技术人员通过智能终端管理大型规模养猪场;实现养殖场、饲料场、物流、屠宰等各环节进行线上对接,打破“企业对消费者”的传统模式,实现“企业对企业”和“消费者对消费者”的新模式;引导建立财政、保险、银行等协同猪业金融服务平台,吸引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大连养猪场(户)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广大养猪场(户)在参加生猪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参加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保险、生猪价格保险。积极促进大连商品交易所开设生猪期货市场,鼓励大型生猪企业参与生猪期货交易;依托产业资源发展旅游畜牧业。培育一批以生猪认领、种养结合等为主要特点的创新典型,拓展产业在休闲、观光等方面的功能。

  认真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在完善生猪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生猪养殖场综合防疫管理和口蹄疫等重大猪病防控,强化免疫、监测、检疫监督、无害化处理等各项生猪疫病防控措施。继续扶持种猪养殖场疫病净化工作,努力控制和净化种猪养殖场主要垂直传播疫病,从源头控制动物疫病风险。

  强化猪肉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层层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监督责任,加强生猪养殖、投入品使用、屠宰加工等全产业链监管,完善“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残留监测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在肉品中违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确保不发生重大猪肉品质量安全事件。

  此外,还要认真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健全生猪规模养殖场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现场监督、资料审核、补贴发放等工作流程和办法,完善病死畜禽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管理机制,支持鼓励现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推广防疫加保险工作模式,实现即时化、数据化、透明化监管,提升监管水平与质量。

  进一步强化措施提高监测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工作的主动性、时效性、准确性、前瞻性。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引导养殖场户规避市场风险,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撑。

  新闻链接

  “实施意见”出台背景

  近年来,大连市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稳步淘汰生猪产业低端落后产能。年度养殖量从2013年的698.7万头,稳步调整至当前的450.8万头。随着生猪养殖规模下降,大连市猪肉自给率也随之下降,而生猪产业是保障食品供给安全的基础产业,猪肉供应事关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稳定大连市生猪生产能力,保障全市猪肉供应,推进生猪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现提出《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的工作目标有哪些?

  1.控制养殖规模。到2020年,大连全市生猪年度饲养量控制在300万头养殖规模,猪肉年产量15万吨,猪肉自给率达50%。

  2.提高生产水平。到2020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由当前的65%提升到70%。规模养殖场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由当前的16头提升到20头以上,生猪出栏率由当前160%提升到165%以上。

  3.实现绿色发展。到2020年,大连全市生猪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率由当前65%提升到75%以上,现有的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由当前74%提升到95%以上。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