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用药与药理
  3. 兽药知识

中兽药防治鸡包涵体肝炎

时间:2018-07-26
来源:张彭蒲南



  近几年来鸡包涵体肝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多,特征性病变是肝脏苍白、质脆、肿胀。肝脏有出血点和出血斑。同时,鸡心包积水综合征、鸭病毒性肝炎、鸭心包积水综合症等也存在类似的肝脏变化。许多兽药厂家和中兽医研究人员积极推广保肝的观念,也研发了一些保肝中药制剂,用于防治家禽的肝脏疾病,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盲目使用保肝中药的乱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下盲目使用茵陈五苓散、茵陈蒿汤、茵陈四逆汤,二是错误地大剂量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清瘟解毒口服液、板青颗粒、板兰根颗粒等。盲目使用中药治疗家禽肝脏疾病,不但延误了家禽疾病的治疗时机,而且加剧了死亡。如何正确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进行家禽诊断与治疗是个迫切的问题,本文以鸡包涵体肝炎为例,来谈一下合理使用鸡的保肝中药的问题。

  1.鸡包涵体肝炎简介

  1.1病原学:禽腺病毒E种(FAdV-6,7,8株)在包涵体肝炎的病因学上起主要作用。

  1.2临床症状:鸡包涵体肝炎特征是3~4天后突然出现死亡高峰,一般第5天停止,但偶尔也持续2~3周。发病率低,病鸡呈蜷曲姿势,羽毛粗乱,48小时内死亡或康复,死亡率可达10%,偶尔达到30%。正常情况下,多见于3~7周龄的肉用鸡,但早至7日龄,晚至20周龄也有发生。

  1.3剖检变化:肝脏苍白、质脆、肿胀。肝和骨骼肌有出血点和出血斑。

  2.鸡包涵体肝炎的中医辨证与防治

  2.1鸡包涵体肝炎的中医辨证

  鸡包涵体肝炎,属于湿热病中的伏暑病。具体地讲,因病发展较快,变化最急,病势亦烈,发生于夏季的,可以按暑温证治疗,发生于夏季以后的按伏暑证治疗。在鸡的外表,黄疸的症候不明显,但在剖检时,腹部脂肪黄染,肝脏、肾脏均肿胀色黄,肾小管内尿酸盐也发黄,由此可推断出具备黄疸的特征。因黄色显明如橘子色、发热、喜饮、尿酸盐发黄,可以判为阳黄之证。

  鸡包涵体肝炎,属于中医的黄疸性肝炎的范畴。

  2.2鸡包涵体肝炎的中医防治

  鸡包涵体肝炎,湿热郁蒸于里,黄疸已显,采用清热利湿之法。用栀子柏皮汤、王氏连朴饮、黄芩滑石汤或甘露消毒丹治疗。此病中少见阳明结实之证,因此不可早用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此病属于阳黄之证,并非太阴湿盛、中阳肾阳不足的阴黄,因此不可盲目使用茵陈五苓散、茵陈理中汤、茵陈四逆汤之类通利温化。

  3.合理使用鸡的保肝中药

  3.1中医关于黄疸的经典理论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是很早的,两千多年前的《内经》里面就有了记载,《素问·平人气象论》说:“目黄者,曰黄疸。”“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说:“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以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黄疸专篇,论述黄疸病中有谷疸、酒疸、黑疸、女劳疸、黄汗为五种疸候。隋《巢氏病源候论》于五疸之外,更增急黄、劳疸、脑黄、阴黄诸候。唐代孙思邈更直接提出黄疸为传染病:“凡遇时行热病,多必内瘀发黄”。中医所载的黄疸,可能包括一切能够出现黄疸的疾病,但鸡包涵体肝炎,可以列入黄疸的范围之内。

  3.2黄疸的成因

  《内经》有“湿热相交,民病疸”。朱丹溪讲“疸不必有五,同是湿热”。这是把湿热作为黄疸的成因。《伤寒论》有“伤寒发汗已,身目发黄,所以然者,寒湿在里不解故也。”这又指出寒湿是黄疸的成因之一。陈无择《五疸叙论》中有“若说所因,外则风寒暑湿,内则喜怒忧惊,酒食房劳,三因悉备。”这更说明黄疸的成因兼三因而共有之,但湿为黄疸的主要因素。

  3.3脾黄说与胆黄说

  3.3.1脾黄说

  《伤寒明理论》讲“《经》曰:湿热相交,民当病瘅。瘅者,黄也。大抵黄家属太阴,太阴者,脾之经也。脾者,土。黄,土色也。脾经为湿热蒸之,则色见于外,必发身黄。”

  3.2.2胆黄说

  蒋式玉讲:“黄疸,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脏在腑,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郁,黄如橘子色。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困,浸润肌肉,逆于皮肤,色如熏黄,阴黄主治在脾。”

  张锡纯讲:“黄疸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滥行,究之二说原可沟通也。黄疸之载于方书者,原有内伤、外感两种,试先以内伤者言之。内伤黄疸,身无热而发黄,其来以渐,先小便黄,继则眼黄,继则周身皆黄,饮食减少,大便色白,恒多闭塞,乃脾土伤湿(不必有热)而累及胆及小肠也。盖人身之气化由中焦而升降,脾土受湿,升降不能自如以敷布其气化,而肝胆之气化遂因之湮瘀(黄坤载谓肝胆之升降由于脾胃,确有至理),胆囊所藏之汁亦因之湮瘀而蓄极妄行,不注于小肠以化食,转溢于血中而周身发黄。是以仲景治内伤黄疸之方,均是胆脾兼顾。试观《金匮》黄疸门,其小柴胡汤显为治少阳胆经之方无论矣。他如治谷疸之茵陈蒿汤,治酒疸之栀子大黄汤,一主以茵陈,一主以栀子,非注重清肝胆之热,俾肝胆消其炎肿而且胆汁得由正路入于小肠乎?彼訾中医不知黄疸这原因在于胆汁妄行者,其生平未见仲景之书,即见之而亦未能深思也。”

  3.2.3讨论脾黄说与胆黄说的意义

  中医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运用中药治疗鸡病必须运用中医传统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有中兽医人员提倡胆黄说、认为黄疸是肝胆病?因为跟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联系起来了,肝炎,或者胆道不通,湿热内郁,影响肝胆疏泄,胆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肌肤,出现身目黄染。因为胆黄说比较直观,所以也容易接受。

  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五行和五脏、五色是分别对应的,木火土金水,在五脏上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在五色上分别对应青赤黄白黑,脾为土,其色黄,黄色是脾之本色,所以《伤寒论》里,讲湿热发黄的时候,一个是在阳明病篇有,一个是在太阴病篇有,始终没有离开脾胃,始终没有离开中土,所以湿热内郁,迫使脾之本色外露,因而发黄,这个说法叫脾黄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谈到发黄的时候,重点是在脾胃,脾胃和肝胆的关系,是由肝传到脾,不过脾胃无湿热不出黄疸,所以脾黄说,更符合中医本来的面貌,黄疸绝对是脾胃的问题。鸡包涵体肝炎为湿热引起,清利湿热是主要原则,用药不宜于辛温;保护脾胃元气为先,用药也不宜过于苦寒。

  目前,有一些中兽医爱好者,认同胆黄说,或偏重于以现代医学理解中医,多根据鸡包涵体肝炎属于病毒性疾病,并参考剖检所见的肝脏出血、胆囊肿大,设计中药处方,重视苦寒攻下治法,重用清热解毒药物,如用大量苦寒清热,如三黄、大青叶、板蓝根、栀子、龙胆草等,甚至迅即早用清热泻法之茵陈蒿汤。实践中也观察到这种方法不能迅速地治疗鸡病,反而加剧了死亡。

  目前影响中药效果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真正理解中医理法方药的精髓,将解剖学的脏器与中医藏象学说机械地联系起来,或者偏重于现代病因学研究,或偏重于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因而影响了中药的疗效。用中药治疗鸡病,必须运用中医的藏象、病因、辨证、方剂的经典理论,盲目地中西医结合直接影响中兽药的疗效和中兽医的发展。

  4.结论

  中医学无“肝炎”病名。中医的“肝病”与现代兽医学的“肝炎”亦风马牛不相及。黄疸多因中焦失运,湿热或寒湿停聚,脾主湿,故治在脾胃。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所以治疗鸡包涵体肝炎,必须从芳香化湿、健脾利湿、降逆和胃,调燮三焦气化入手,保护脾胃元气为先,不使苦寒败坏中焦气化。正确地分析脾黄说与胆黄说,有利于鸡包涵体肝炎的中医辨证施治,是合理使用鸡的保肝中药的关键所在。

  请尊重原创,如有转载,务请注明鸡病专业网张彭蒲南所写。

  阅读原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公司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我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我公司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