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8-02-05
来源:猪易网
2018年02月05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02月05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02月05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价跌幅收窄 后期持稳可能是最好结果(2018年2月5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8年2月5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4.30元/公斤,较昨日相比下跌0.03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1月29日)下跌0.69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省份猪价上涨,20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下跌0.14元/公斤于15.56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辽宁,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于13.28元/公斤。河北、吉林、内蒙古、福建、河南与昨日持平。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 ||
北京 | ↑0.07 | 浙江 | ↓0.14 |
天津 | ↑0.05 | 安徽 | ↓0.12 |
广东 | ↓0.12 | ||
湖北 | ↓0.10 |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7.2-7.5元/斤,河南6.9-7.2元/斤,江西7.2-7.5元/斤,广东7.2-7.5元/斤,湖南7.0-7.3元/斤,山东6.9-7.2元/斤,湖北6.9-7.2元/斤,河北6.7-7.0元/斤,北京6.8-7.1元/斤,辽宁6.5-6.8元/斤。
猪价持续下跌,但跌幅收窄,全国仅浙江、重庆、贵州三地猪价仍在15元/公斤以上。距离春节仅剩10天时间,猪价要全面上涨基本上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即便是局部市场的反弹也难以持续,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也较微弱。目前,春运已经启动,人员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开启,从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第一批人群近两天已经开始陆续到家,预计对稳定中西部地区的猪价将产生一定利好,但对人员集中流出地区来说,则是利空。后期的猪肉消费,主要寄希望于鲜肉消费的拉动,但这对猪价的拉动作用相比屠宰企业充足备货之后的少量采购而言,实在是不值得一提,最理想的结果,持稳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猪价跌至11月暴涨点 腊二十或再创小高峰
今日猪价再次下跌,从中国养猪网外三元半年走势图来看,生猪价格已经跌至11月暴涨点。那么问题来了,猪价还能涨吗?还能跌吗?
早前生猪价格回顾
全国生猪价格进入1月份后连续5天快速上涨,累计上涨0.5元/公斤,涨幅3.3%。猪价上涨动因主要是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消费提升加上生猪运输困难造成的猪源偏紧,使市场猪肉及生猪价格同步上涨。雨雪天气影响减弱后,全国生猪出栏价马上开始回落,且跌势扩大。
回顾1月份的行情,可以看出雨雪天气对价格带来的支撑较为短暂,由于今年春节时间较晚,未能对1月份需求带来有力的支撑,天气情况好转后,出栏量的累积增多,屠企利用散户的恐慌心理,造成了春节前猪价的持续下跌。
养猪户注意这三点
首先一点,春节消费利好仍在!上周周报我们曾分析过,进入2月份以后,一线发达城市消费需求减弱,二三线城市或农村人口居多的省份消费需求将会逐渐增加并在年前一周形成高峰。一句话说,就是消费需求有所转移,且仍会增加,屠企仍需进行春节前备货。但是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居民消费在节日大量采购并囤积肉类的习惯越来越少,因此不要过高估计春节前的需求水平。
第二点,从1月底的价格走势来看,恐慌出栏形成了市场踩踏,市场基本处于超跌的状态,随屠企屠宰量增加,养殖户信心将逐渐恢复,且快速下跌带来了养殖户的抵触情绪,因此春节前猪价有望出现短时反弹,但反弹幅度有限,部分猪源充足地区仍有可能持续微跌。
第三点,春节过后不可过于期待元宵节日利好,春节后消费高峰同步下降,未来消费形式不乐观,行情宝也提醒大家,合理安排出栏时间,不要弄巧成拙。
2017年广东省生猪出栏3501.39万头
变污为宝,养猪场不再“臭名昭著”

俗称“粮猪安天下”。生猪养殖不但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息息相关,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我国猪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河南是生猪养殖大省,数量位居全国前三甲。
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面临环保、食品安全等压力,河南等传统生猪养殖大省,在养殖技术、发展模式上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以做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多赢。
环保压力倒逼养殖业转型
2014年起正式实施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在禁养区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或未进行环评等,都要处以罚款。
同时,从2018年1月1日正式开征的环保税规定,存栏规模达到或超过50头牛、500头猪或5000羽鸡(鸭)等禽畜养殖场都需缴纳环保税,而养猪场主要排放的是水和固体污染物。
面对日益严苛的环保压力,传统养殖业不得不寻求转型之道。
河南省畜牧局局长王承启表示,仅去年一年,在禁养区内,河南省共关闭或拆迁2081个养殖场。目前,河南省专业无害化处理场和收集点已达1515个,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的规模养殖场数13943个。
与此同时,面对区域发展以及养猪业节本
降耗、提质增效,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求,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国家队”——中国农科院也联合其他优势创新团队启动了“全国生猪绿色养殖提质增效协同创新与示范”项目,以正在寻求传统养殖业转型之道的河南驻马店、确山市等为重点示范基地,在饲料营养、养殖管理、疫病防控、废物资源化、绿色发展等方面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协同创新。
粪肥综合利用率已达85%
提到养猪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脏乱差”。据测算,目前生猪粪便产生量超过6亿吨,约占畜牧业粪便总量的1/3,综合利用率不到一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浦华说,生猪粪便处理的时空缺位,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散发的臭味,容易引来周边居民的抗议。
于是,项目在河南、河北和广西等地开始综合示范“变污为宝”技术。
“根据猪场污水产生量以及污水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铜和锌等浓度,接种合适微生物进行堆肥,发酵后还田还地,最终实现了养殖业与环保和谐发展。”该项目技术负责人、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说。
张宏福表示,通过新技术和生物质转化利用装备,生猪粪肥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而该项目的目标是将这一数字提高到100%。
王承启表示,只有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极大减少,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才能有效改善。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更快,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将会更高,畜牧业发展后劲才能更足。
成本低了,抗生素残留没了
2016年4月,农业部公布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指出,我国生猪养殖成本比美国高40%左右,每千克增重比欧盟多消耗饲料约0.5千克。
饲料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70%。我国蛋白饲料原料对外依存度高,大豆70%以上需要进口,是我国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需要通过新技术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和猪产肉率,抗生素使用量也会大幅减少。”张宏福说。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也表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提出了提升饲料兽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环保型饲料产品,支撑产业绿色提质增效的需求。
为此,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饲料研究所团队研发了“仔猪营养调控与饲料配制技术”和“低蛋白饲粮在猪上的配制技术和应用”等技术体系。在维护猪自身免疫健康力的基础上,实现了无抗生素残留,绿色、高效饲养仔猪目的。此外,在河南示范养猪场,他们还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来降低猪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的排放,猪舍不再“臭名昭著”。
张宏福说,通过使用一系列新技术,可提高仔猪采食量25%—60%,减少腹泻率70%以上;降低猪舍内二氧化碳排放20%—25%,还提高猪肉营养、风味及安全品质。正是采用了绿色养殖技术和模式,驻马店市每年向上海供应无抗绿色生猪300万头。
创新为增产开辟空间
截至目前,河南已建成省级生态畜牧业示范市5个,国家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7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10个、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1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7个,农牧结合生态养殖场1700多个。
无独有偶。在约束发展区内的福建、江西、湖南和北京,潜力增长区内的黑龙江和吉林,适度发展区的新疆和山西,该项目还选择小、中、大型猪场和母猪专业场分别进行示范。据统计,不同生态区域、生产水平、生产模式的示范企业、示范点年出栏生猪分别达800、200万头。
浦华说,我国生猪产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能繁育母猪存栏数量保持不变,其每年多产一头仔猪,全国可增加猪肉产量382万吨;育肥猪的饲料和产肉比例降低0.1,全国就可节约600万吨饲料。不过,猪是单胃动物,与牛、羊等反刍动物在消化等方面差异较大,绿色养殖技术和模式不能直接照搬。当前,我国也在东北等地开展了奶牛绿色养殖提质增效协同创新等项目,在不同区域,主要畜禽物种将逐步做到与生态环境、科学养殖、经济发展等相结合。
猪多了!年前或再无上涨机会!
对于许多猪友来说,现在养的最后一批准备年前出栏的猪已经让人伤透了脑筋!前几日价格的暴跌,本想着猪价能够来一波超跌反弹,确实有所调整了,局部地区猪价开始小幅上调,但是最终还是敌不过市场猪源增多,屠宰场借此机会压价,猪价再次进入下滑的局面,下面还是来看一下具体的情况。
据最新猪易通数据统计显示,今日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3.93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6元/公斤。本来昨日出现反弹0.1元/公斤,但是今日又再次回到前期的跌势。主要是在前两日的疯狂下跌的情况下,猪友看着年关越来越近,再过一周屠宰企业就可能停止收猪,那就需要等待年后,可年后的价格大家都有经验,在猪少的年份可能猪价会出现上涨,但是2018年好像怎么看猪都是多了,这就使得有部分猪友开始在目前还有一定养殖利润,没有亏损的情况下出栏,这样能够降低风险。
从各省市猪价来看,目前价格两个地区最特别,最高的是浙江地区,最高出栏报价15.8元/公斤,最低出栏报价14.8元/公斤,出栏均价15.3元/公斤均是全国最高,也是目前全国各省市猪价还能在15元/公斤以上的地区,但是仍有下滑的迹象出现;而最低价格是新疆地区,无论最高出栏报价13.1元/公斤,最低出栏报价12.5元/公斤,出栏均价12.8元/公斤均是全国最低,并且还处于继续下跌的趋势中。
从各省市出栏均价涨跌幅度来看,今天各省市猪价以普遍下跌为主,上涨的较少,也有一些地区维持昨天的价格不变。价格下跌幅度最大的是内蒙古地区达0.4元/公斤,其次是河南下跌0.2元/公斤,其他很多地区下跌幅度在0.05元/公斤-0.1元/公斤;而今天最显眼的是湖北上涨0.1元/公斤,其次是安徽上涨0.05元/公斤,涨幅比较小;而其他的湖南、山东、广东等地区保持稳定。
据相关的猪友反馈,由于自己担忧后期猪价还要继续下滑,特别是离过年越来越近,屠宰场又要放假休息,这样就只能在这几天抓紧卖猪,越来越多的猪友开始卖猪,毕竟越往后自己的心理压力越大,而这样市场的猪源将增加,反而打压了猪价。再加上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生猪出栏增多了,而很多省市的猪也没有减少多少,特别是之前还说拆迁禁养猪少了不少,但是那些母猪都卖入别的猪场去,反而使得一些重点发展区以及潜力增长区的猪增加了不少,再加上一些大企业的生猪产能后期逐渐释放,对市场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
但是从下游需求消费来看,虽然春节是一个大的消费旺季不假,随着一些外出务工人员的回归,对当地的猪肉会形成一个大的消费,但是也要值得重视的是,春节期间可使用的肉类和蔬菜确实很多,加上各种牛羊肉、禽肉以及海鲜等应有尽有,这对猪肉的消费有一个明显的限制。所以旺季确实要来了,但猪友还是要把握住机会,计算好自己的养猪利润,该出就出,切勿盲目抛售和跟风,以免错失良机。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