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2月2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8-02-02
来源:猪易网



2018年02月02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02-01 2018-01-3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6 辽宁省 13.24 13.36 -0.12 -0.95
25 吉林省 13.28 13.43 -0.15 -0.90
24 黑龙江 13.38 13.29 0.09 -0.77
华北
22 北京市 13.71 13.92 -0.21 -1.20
23 天津市 13.57 13.87 -0.29 -1.33
21 河北省 13.72 13.87 -0.15 -1.14
20 山西省 13.86 14.16 -0.30 -0.96
27 内蒙古 12.92 13.47 -0.55 0.00

华东

4 福建省 15.01 15.16 -0.15 -0.15
1 浙江省 15.91 15.86 0.05 -0.10
5 江苏省 14.94 15.04 -0.09 -0.27
17 山东省 14.05 14.24 -0.19 -0.94
3 安徽省 15.05 15.28 -0.23 -0.37
华中
8 江西省 14.79 14.94 -0.15 -0.40
15 湖北省 14.34 14.57 -0.23 -0.96
18 河南省 14.02 14.08 -0.06 -1.03
11 湖南省 14.56 14.53 0.03 -0.63
华南
6 广东省 14.93 15.01 -0.08 -0.08
9 广西 14.77 14.92 -0.15 -0.25
西北
12 陕西省 14.54 14.67 -0.14 -0.65
16 甘肃省 14.26 14.48 -0.21 -0.61
14 宁夏 14.38 14.70 -0.32 -0.29
19 新疆 13.92 14.01 -0.09 -0.29
西南
7 重庆市 14.92 15.21 -0.29 -0.51
10 四川省 14.61 14.83 -0.22 -0.59
13 云南省 14.49 14.61 -0.12 -0.30
2 贵州省 15.10 15.10 0.00 0.00
全国
有932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4.31 14.47 -0.16 -0.65


2018年02月02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02-01 2018-01-3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2 辽宁省 13.16 13.20 -0.04 -0.84
23 吉林省 13.16 13.45 -0.29 -0.91
21 黑龙江 13.18 13.15 0.04 -0.74
华北
14 北京市 13.77 13.77 0.00 0.00
20 天津市 13.41 13.51 -0.10 -1.16
19 河北省 13.50 13.71 -0.22 -1.09
15 山西省 13.77 13.96 -0.20 -0.94

华东

1 浙江省 15.78 16.10 -0.32 0.00
11 江苏省 14.09 14.21 -0.11 -0.26
17 山东省 13.73 13.94 -0.21 -0.96
7 安徽省 14.25 14.30 -0.05 -0.45
华中
3 江西省 14.58 14.75 -0.17 -0.38
12 湖北省 14.04 14.31 -0.27 -0.99
16 河南省 13.74 13.80 -0.06 -1.10
6 湖南省 14.27 14.23 0.04 -0.54
华南
10 广东省 14.11 14.27 -0.15 -0.36
5 广西 14.32 14.36 -0.04 -0.22
西北
9 陕西省 14.14 14.31 -0.17 -0.87
13 甘肃省 14.03 14.28 -0.25 -0.66
18 新疆 13.59 13.82 -0.23 -0.48
西南
2 重庆市 14.87 14.88 -0.01 -0.23
8 四川省 14.15 14.34 -0.20 -0.55
4 云南省 14.50 14.50 0.00 -0.03
全国
有379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4.01 14.10 -0.09 -0.60


2018年02月02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8-02-01 2018-01-31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2 辽宁省 12.91 12.97 -0.05 -0.92
21 吉林省 12.92 13.07 -0.14 -0.91
23 黑龙江 12.71 12.83 -0.12 -0.98
华北
14 北京市 13.55 13.55 0.00 0.00
20 天津市 13.16 13.27 -0.11 -0.91
18 河北省 13.27 13.49 -0.22 -1.03
15 山西省 13.51 13.73 -0.22 -0.88

华东

1 浙江省 15.00   0.00 0.00
12 江苏省 13.76 13.71 0.04 -0.39
19 山东省 13.24 13.43 -0.20 -0.99
11 安徽省 13.77 14.09 -0.33 -0.53
华中
3 江西省 14.23 14.55 -0.32 -0.53
13 湖北省 13.56 13.73 -0.17 -1.00
17 河南省 13.33 13.57 -0.24 -1.19
10 湖南省 13.81 14.00 -0.19 -0.35
华南
7 广东省 13.90 13.95 -0.05 -0.08
5 广西 13.97 13.99 -0.02 -0.10
西北
6 陕西省 13.94 13.97 -0.03 -0.83
8 甘肃省 13.85 14.08 -0.22 -0.47
16 新疆 13.43 13.63 -0.20 -0.49
西南
2 重庆市 14.53 14.55 -0.01 -0.52
9 四川省 13.82 13.91 -0.09 -0.41
4 云南省 14.00 14.00 0.00 0.00
全国
有320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66 13.70 -0.04 -0.58


第5周周评:市场供需相对平衡 但猪价却现诡异暴跌行情

  本周生猪价格为14.47元/千克,较上周下跌2.36%;猪肉价格为22.31元/千克,较上周下跌1.59%;仔猪价格为31.03元/千克,较上周下跌0.67%;二元母猪价格为1717.50元/头,较上周下跌0.92%。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1月第4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暂未公布。1月第4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价为21.86元/公斤,环比下跌0.14%。

1.png

  生猪价格:需求增长放缓,猪价现诡异暴跌行情。

  猪价暴跌,吉林、辽宁在6.60-6.90元/斤,较上周下跌0.21-0.29元/斤。北京在6.70-7.00元/斤,较上周下跌0.39元/斤。浙江在7.80-8.10元/斤,较上周下跌0.02元/斤。新疆在6.80-7.10元/斤,下跌0.09元/公斤。四川跌至7.20-7.50元/斤,河北跌至6.70-7.00元/斤,山东跌至6.90-7.20元/斤,河南跌至6.90-7.20元/斤,广东跌至7.30-7.60元/斤。

  猪肉价格:农业部、商务部监测1月第4周白条肉出厂均价及白条猪价格小幅下跌。企业节前备货逐渐进入尾声,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猪肉价格现小幅下跌行情。

  仔猪价格: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仔猪价格环比上涨0.30%,较去年同期下跌26.80%,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为30.70元/千克,三元仔猪价格下跌至31.03元/千克。近期受集中出栏影响,养殖户栏舍逐渐空出,新一轮补栏适度增长,上半周仔猪价格小幅回涨,但下半周受生猪价格暴跌拖累,仔猪价格再度转弱。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为7.82:1,较上周下跌0.24。玉米价格为1.85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01元/公斤。本周自繁自养盈利367.42元/头,较上周下跌44.06元/头。近期国内种植户手中余粮较少,降温天气以及春运开始后运力紧张导致产地玉米上量偏少,中储粮拍卖陆续展开,贸易商出货速度有所加快,而春节临近,加工企业备货基本接近尾声,参与拍卖积极性不高,市场采购需求弱化,玉米价格整体处于高位窄幅调整态势,随着下游备库的结束,预计短期内现货价格下调价格概率偏大。

  行情汇总:本周生猪价格环比持续下跌。气温影响减弱,交通运输恢复,屠宰企业收购顺畅,周初猪价并没有延续上周末的偏强行情,猪价再度下调。周末猪价出现“断崖式”暴跌行情,北方多地跌至13元区域。虽目前养殖户出栏较为积极,生猪出栏集中度较高,但总体上市场已经进入集中出栏后期,供应环节没有发生突然涌出大量生猪需要消化的事情。理论上说,在1-2天内,全国大猪供应瞬间大增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不会发生大猪出栏“管涌”现象。而消费方面,尽管南方地区的腌腊制品制作已经结束,春节前的间接需求在减弱,但居民直接消费依旧在季节性的呈缓慢持续增长状态,同时屠宰企业春节前备货仍然处于中后期阶段,生猪收购量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没有出现突然大幅缩减的现象。总体来看近期的生猪供需市场依旧处于相对平衡、供应略显宽松状态当中。虽不存在大幅上涨基础,基本也不存在暴跌的可能。但本周全国猪价却出现了诡异“统一”的暴跌行情,而此番大跌,对当前来说,对养殖户非常不利,养殖户勿恐慌抛售。到目前为止,导致价格断崖式暴跌的原因依旧成谜。抛开这一点,我们认为,由于人为操控市场大跌的的痕迹太过明显(尽管我们当前依旧无法知晓这是一只怎样的操盘手,是谁的手)。预计春节前市场出现回头补涨的几率依旧存在,要想实现“一手遮天”改变市场规律,只能是一时得逞而已。同时我们认为,如果出现大量养殖户提前出栏大猪现象,则对缓解2-3月份的生猪供应压力非常有利。


猪评:跌幅依旧偏大,不排除节前回头补涨可能(2018年2月2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8年2月2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4.44元/公斤,较昨日相比下跌0.15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1月26日)下跌0.54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省份猪价上涨,26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上涨0.01元/公斤于15.89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辽宁,较昨日下跌0.17元/公斤于13.32元/公斤。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浙江 0.01 山西 0.31
    北京 0.27
    天津 0.24
    河南 0.22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7.2-7.5元/斤,河南6.9-7.2元/斤,江西7.2-7.5元/斤,广东7.3-7.6元/斤,湖南7.1-7.4元/斤,山东6.9-7.2元/斤,湖北7.1-7.4元/斤,河北6.7-7.0元/斤,北京6.7-7.0元/斤,辽宁6.5-6.8元/斤。
 
  今日猪价无好转,持续跌势,东北、华北地区除内蒙古外全面跌至13元区域,全国跌破15元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导致价格断崖式暴跌的原因依旧成谜。抛开这一点,我们认为,由于人为操控市场大跌的的痕迹太过明显(尽管我们当前依旧无法知晓这是一只怎样的操盘手,是谁的手)。预计春节前市场出现回头补涨的几率依旧存在,要想实现“一手遮天”改变市场规律,只能是一时得逞而已。


旺季不旺,该涨不涨 猪价年前会迎来小高峰吗?

  年关将至,猪价一直呈震荡状态,现在的情况是,旺季不旺,整体猪价呈疲软状态!昨天猪价多地区有微度下跌!总体呈平稳状态,下浮情况不大!但是市场无利好支撑!猪价近期是否止跌?猪价走势分析!年前会迎来小高峰吗?市场猪源供应充足,并且受猪价下滑的影响,很多养殖户提前出栏有所增加,屠宰企业有压价意愿,短期猪价仍有下降可能,而部分养殖户见年前价格恐难上涨,出栏率持续增加,呈现市场供大于求的状态!

农产品期货网

  北方素有杀猪过年一说,但是消费节奏尚未开启,这就是刚才说的旺季不旺的情况,猪价还会持续调整,但是受现在猪价下跌提前出栏的影响!相比反而有利于缓解2-3月份压力。如果春节前猪价还是动荡,而出栏继续增大!那么2018年2-3月份的猪价走势将相对良好。其实正常情况下,2月月初,北方的杀猪应该集中展开,越是靠近年底,需求量越大!但是一般节前几天,会出现消费缓慢的情况!也许我们常说的“逢节必跌”这句话,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建议养猪人有序出栏。

  现在是大寒节气,一年中最冷的天气正式来临,往后的雨雪天气或许是会越来越多!在这段时间里,不仅天气变冷带动猪肉消费升温,而且雨雪天气不利于生猪的调运工作,大型屠企们的收猪工作将会很困难,只能不断提升收猪价格!自古以来,我国素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优良传统,并且全国的春运正式启动,以及学生放假,年终奖金的发放。因此,在春节来临的这段时间里,有许多的农民工和学生陆续返回家乡,他们开始宰杀年猪,以及制作腊肠,腊肉等肉制品,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猪价跌势暂缓,全国养猪户们的涨价之梦有希望了!希望养殖户都能卖个好价钱,过个好年。

  未来的日子想要赚钱拼的就是谁的成本更低。成本越低,在猪周期处于底部时,越不容易被淘汰。所以,再今后的日子里,要想立与不败之地,除了做好节省成本的同时更能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益。


谁发的号令,全国猪价诡异“统一”大跌

  从供应来看,尽管近期因为猪价走跌,养殖户出栏较为积极,生猪出栏集中度相对偏高,但目前来说,总体上市场已经进入集中出栏后期,供应环节没有发生突然涌出大量生猪需要消化的事情。理论上说,在1-2天内,全国大猪供应瞬间大增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不会发生大猪出栏“管涌”现象,总体上近期生猪出栏环节仅仅是处于供应略显宽松的状态而已。

  从消费环节看,尽管南方地区的腌腊制品制作已经结束,春节前的间接需求在减弱,但居民直接消费依旧在季节性的呈缓慢持续增长状态,同时屠宰企业春节前备货仍然处于中后期阶段,生猪收购量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没有出现突然大幅缩减的现象。因此,总体上近期的生猪供需市场依旧处于相对平衡、供应略显宽松状态当中。

  猪肉方面,近期上涨乏力,总体上全国猪肉市场处于“安静”状态,部分地区还略有偏弱的迹象,与往年同期临近春节前的“上涨”相比,其表现很有些“不同寻常”。仔猪方面,部分大猪跌幅偏大的地区,仔猪价格有适度下调,但全国总体上处于一种弱势稳定状态。总体来看猪价虽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但也不存在暴跌的可能。

  但事实是,就像赛场上的发令枪突然一响,哗啦一声,全国猪价一夜之间应声暴跌的事情,是真真切切的已经发生了。慧通数据研究部认为,此轮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猪价基本上步调一致的突然暴跌,实在是显得太过诡异,其中原因值得进一步深究。尽管我们目前为止,依旧对此一无所知,但我们将密切关注和搜集各方市场动态因素,等待后续分析。

  从屠宰企业压价来看,其实供应和需求,本身就是一堆孪生兄弟,供方总在琢磨怎么推高售价,而需方总在试图打压采购价,屠宰企业压价一直都在执行中,也不是这1-2天才有的事情,我们目前为止,也没有获得任何有关屠宰企业突然大幅降低收购价的信息。我们需要关注的更为神秘的问题在于,几乎全国同步压价,靠屠宰企业,能实现吗????

  但不管怎么说,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写。我们认为,目前养殖户需要做的是继续有序出栏大猪。我们同时认为,猪价此番大跌,对当前来说,对养殖户非常不利。如果养殖户因此出现大范围抛售,那更是一件悲观的事情。但我们认为,如果出现大量养殖户提前出栏大猪现象,则对缓解2-3月份的生猪供应压力,则非常有利。我们相信,市场是公平的,人为的强势干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长期的市场规律。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提示的是,部分媒体还在“顽固不化”的强调春节前猪价还有上涨的机会,我们不知道这种底气来自何处,虽然我们也认同部分地区猪价在春节前确实会有小幅上涨的可能,但拿个别现象来误导市场的行为,我们认为是万万不妥的。

  针对部分网友攻击媒体“网络成为屠宰企业打压猪价的推手”的观点,我们需要声明的是,对于生猪价格涨跌的预判,我们从来都是基于对供需数据结构变化所作出的一种原始陈述而已,目的在于帮助供需市场环节提高对市场发展方向的了解和把握,这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初衷。对于猪价的涨跌,不是我们能改变的。我们只是在陈述已经发生的事实而已,我们也不是任何一方的雇佣兵。


拆了养猪场生计咋保障?江西养户这样做

  江西省高安市是生猪外调大市,知名的“高安猪”便产自这里。养猪,让很多高安人脱贫致富;但也因为养猪,给高安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随着国务院“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出台,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成了题中之义。

  然而,推进养猪场整治,面临许多难题:养猪户的损失,怎么补偿?养猪户今后的生计,如何保障?全市的养猪产业,又将何去何从?在环境、民生与产业的多个维度里,高安市尝试着探索统筹兼顾之策。

  拆:重拳出击治污染 出栏价格每斤9块3!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波动,高安市的生猪价格终于在2016年攀上了一个高点。养猪人迎来了“好时候”,这让八景镇灶岗村的养殖户杨勇感到兴奋。

  杨勇有1000多头生猪、70头母猪。在高安,这是一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规模。“过去年份好的时候,一年能赚20多万。要是按照9块3的价格卖,2016年的利润还要创下新高。”当时心里头的盘算,杨勇还记忆犹新。

  可就在这时,一道严厉的禁令来了。2016年10月开始,高安市重拳出击,集中整治生猪养殖污染。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乡村千名干部齐上阵,参加禁养区猪场拆除退养专项整治工作。

  杨勇的养猪场紧邻村庄、背靠河流,恰好处于绝对禁养的区域。“要是把猪场拆了,损失得有好几十万。”算完了账,杨勇呆住了。

  面临艰难抉择的,不止杨勇一人。养猪,是很多高安人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2000年前后,高安市的养殖规模达到高峰,猪场达7500多家,母猪达16万头。门前屋后、荒山荒坡,大大小小的猪场随处可见。

  然而,到了2010年前后,多年散养、乱养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积累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村庄散发臭气、水体变黑变质、土壤遭到破坏、地下水源受到污染、重大疾病易发多发。高安市政府,也曾多次治理环境不达标的猪场,仅在2014年和2015年就拆除了2000余家、100万平方米。但养殖户们的侥幸心理却一直存在:“等等看,能养一年是一年。”

  而这一回,杨勇却不敢侥幸了。“我的猪场确实违规,村民们因为猪场臭气熏天,怨言也越来越多。而且这次政府抓环保的决心特别大,各级干部不断地上门讲政策、做工作。”

  怎么办?杨勇作出了选择:拆!母猪转手、生猪卖掉、猪栏猪舍全部拆除。“要说不心疼,那是假的。”杨勇说,“可按照过去那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拆掉,那是迟早的事。”

  但杨勇也坦言,促使他下定决心的,关键还是一系列的补贴、帮扶政策。

  扶:弥补损失给新路

  如何尽量减少养猪户的损失,既保环境,也保民生?这成了高安无法回避的问题。

  高安市委市政府明确表态:既要拆掉散乱养猪场,又不能让老百姓的收入减少。

  首先要补偿。高安市向全市养殖户发出《致全市广大生猪养殖户的一封公开信》,明确了整治目标和补偿标准:签订《拆除协议》,通过验收的养殖户予以60元每平方米的补助,20元每平方米的奖励;签订《退养协议》,通过验收的养殖户予以10元每平方米的补助。杨勇的猪场,拿到了9万多元的奖补资金,弥补了一部分经济损失。

  其次得减损。黄谷村养猪户朱翊仁处理存栏猪时,猪贩子“趁火打劫”,又是压价又是拖时间。当地干部帮他联系外地贩销户和养殖户,以市场价收购了13头母猪和124头生猪,帮他减少了3万多元的损失。

  此外还有引导。高安市从财政拿出2亿元资金,除了发放奖补资金,还开展技能培训、发放补贴贷款,扶持养殖户转型发展。一时难以转型发展的,当地还引导农户进入其他行业务工,如在高安市颇具规模的陶瓷生产和汽车运输行业。杨勇便选择退出生猪养殖业。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与合伙人一起流转土地200多亩,种起了哈密瓜。连片大棚搭起来了,一年瓜熟三季。“种哈密瓜,风险小了,收入还更高了。”杨勇说。

  在政策合力的作用之下,开展了一年多的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在当地主要河流附近、在饮水源和聚水区、在村庄内部和周边,生猪养殖场已经不见踪影。近4800家、360多万平方米的养猪场被拆除,全市养猪场的数量下降到500余家。

  转:科学养殖引进来

  整治之前,高安市生猪出栏量260余万头,养猪业产值占了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整治之后,出栏量只剩100万头左右,从事生猪养殖的产业人口也随之骤降。

  全国知名的“高安猪”,以后就没了吗?不。环保没有摧毁当地养猪业,而是让很多养殖户换了脑筋。

  高安市新街镇景贤村的养猪老板罗玉根,他的养猪场也有几个被关停和拆除的。但两个处于可养区的养猪场,却建设得更好了。

  2016年,罗玉根走访全国,考察了多个地方,最终决定投资几百万元,建设1.3万立方米的黑膜沼气池,购入一台200千伏安沼气发电机组,并新建一套日处理能力可达15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系统。

  在养猪场附近的荒地上,沼液经过多个池子的沉淀净化和生物降解,流进一个新挖的水塘。从塘里灌上一瓶水细看近闻,已接近无色无味。“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含量已经远低于国家标准。经过处理的水现在可以用来冲栏,过去一到夏天水不够用,现在还有富余。”罗玉根的污水处理站,还帮周边三家养猪场处理废水,“等发电站实现并网,光卖电一项,每年就能收入20万元。”罗玉根说。

  而在龙潭镇古丰生态养殖场,另一种“种草养猪”的循环模式也已经顺畅运行。养猪粪污进入沼气池,沼液贮存后用于种植牧草,牧草打浆后又可以用作养猪饲料。这种模式,解决了过去的沼液污染问题。

  病死猪的问题,曾经也让高安这个养猪大市感到头疼。死猪分散各处,没有统一处理的场所,容易引发疫情甚至食品安全问题。高安市在全市各个乡镇建立病死猪的集中收集、冷冻和存储站点,在市郊引进一家生物资源科学处理中心。经过密闭容器的高温处理,病死猪最终转化成肉骨粉、动物油和生物柴油。在处理中心的车间里,闻不到腐臭味,也见不到露天摆放的病死猪,只有一袋袋最终产品,等待运往全国各地。

  原先的小、散、乱拆了,新的环保生态大养猪场被引了进来。2017年,某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养猪项目落户高安市村前镇,未来可实现年出栏量15万头。项目负责人介绍,规划20万平方米的基地,未来真正用于猪栏猪舍的面积却并不太大。真正占地较多的,反而是观光和现代农业。不仅能实现水达标排放,粪污就地消化,还能为周边农户免费提供多余的有机肥,为当地提供几百个就业岗位,培养科学养殖人才。


“南猪北移”别让环境承受不了,专家:东北种养循环空间较大

  据初步统计,东北地区在建生猪养殖项目投资已超过615亿元,2018年底前可新增出栏1540万头。国内大型畜牧业龙头企业也相继布局东北地区。

  “近两年来,南猪北移已成为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浦华1月28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简称《规划》)明确指出,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生猪绿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农业部最近印发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我们初步测算,东北地区还有30%左右的养殖发展空间。但要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南猪北移应适度、规范,有序发展。”浦华强调。

“南猪北移”别让环境承受不了,专家:东北种养循环空间较大

  养殖污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据环保部门调查,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的生活污水,而一个规模化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其排放量不亚于一个中型工业企业的排污量。对养殖户来说,处理猪粪等污染物,不仅成本高,治理难度大,而且需要一定的技术。

  浦华说,在南方水网地区,有的养猪户把养殖污水偷排漏排到附近的小河小水沟中,非常方便,监管难度大,这也是很多南方农村水体黑臭,富营养化严重的重要原因。

  《规划》在评估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对全国养猪区域做出了明确划分。把京津沪地区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南方水网地区共11个省市划入约束发展区,东北四省区被划为潜力增长区。预计东北等区域年均增长1%—2%,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

  东北种养循环的空间较大

  四川、湖南和河南的养猪数量位于我国前三甲,南方是传统养猪的重点区域,东北有何优势?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认为,从生产看,东北地区是新兴生猪产区;从成本看,东北地区在人工成本、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明显。

  浦华具体解释说,目前东北养殖基数不是很大,具有区域优势。从环境承载能力来看,东北地区优势也很明显。目前,东北四省区生猪年出栏量约为7100万头,不及四川一个省的出栏量。东北地区相对来说,人口密度小,河流等水体较少,广袤的土地有足够的接纳能力。

  饲料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70%,玉米又占饲料的70%。而东北正好是我国玉米等粮食的主产区,据测算,一个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的养殖场建在东北,一年饲料成本比在南方减少480万元人民币。

  “猪粪还可做成有机肥,在玉米等耕作时使用。”浦华说,玉米种植带和畜牧养殖带紧密结合,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普遍经验。

  治污技术成熟主要看投入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猪肉产量5340万吨,猪肉占我国肉类总量的60%以上,占世界猪肉的产量将近一半。据测算,目前我国生猪粪便产生量超过6亿吨,约占畜牧业粪便总量的1/3,综合利用率不足一半。

  “其实当前,猪的粪污、臭气治理技术已成熟。”浦华认为,由于投入成本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散养户或小养殖户很难达到环保要求,但对于上规模的养殖企业,做到相关环保要求压力不大。因此,国家的总体思路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现代生猪种业,促进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既要保供给又要保环境,既要吃上猪肉,又不能闻臭味、受累污染水体。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说,生猪产业发展应找到这样的一个平衡点。大型养猪集团、饲料企业都发布了未来养猪计划,若这些目标能最终实现,将弥补禁养拆迁、散户退出带来的市场空缺。

  马有祥说,《规划》的具体目标就是,到2020年猪肉产量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稳定略增,规模养殖比重达52%,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75%等。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