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在使用过程中 很容易犯这5大错误!
时间:2017-12-25
来源:鸡病专业网采编
由于畜禽防治工作面广、数量大,当前农村兽医人员在临床用药中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误区。
误区一:滥用抗生素消炎药
病畜无论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统统用抗生素消炎药,美其名曰“防止继续感染”。其不知家畜消化道内,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细菌,菌群之间互相制约。在正常情况下彼此和平共处,维持平衡共生状态,滥用抗生素后,敏感菌群会受到抑制,平衡被破坏,而耐药菌群(多为致病菌)却因失去有益菌群的抑制而乘机过度繁殖,从而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此外,肠道内有许多细菌具有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的能力,这类细菌受到抑制,则会引起维生素缺乏症。滥用的后果导致菌群失调,抵抗力日趋下降,有的病例越治越重,甚至死亡。
误区二:多种药物齐用
用药剂量过大正确地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畜禽疫病的治疗,既可减少药物的浪费和开支,又可达到理想治疗的目的。但是,有些兽医人员总以为大剂量,多种药物齐用可以起到治疗效果好,缩短病程,以达到速治速愈的目的。由此带来的后果:一是疗效不确切,产生交叉感染;二是有疗效,也无法弄清是哪种抗生素起作用;三是浪费药物,增加开支。
误区三:药物使用方法不妥当
这是由于一些农村兽医工作者对畜禽生理机能以及药物抑菌(毒)谱了解不够所致的,例如,反刍家畜的瘤胃中有多种有利于纤维素消化的纤毛虫和细菌,在其发生疾病时,要严格禁止口服大剂量和较长时间的广谱抗生素,即使其发病需用广谱抗生素,也应用肌注或静注途径给药,或者使用磺胺类药物为佳,但使用的剂量不宜过大,时间也不宜过长,一定要严格按使用说明书中提供的方法,同时也要根据畜禽生理机能和病情用药。
误区四:用药疗程不够
用药疗程不足,是农村兽医工作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人有这样一种心理,畜禽用药后症状消失,食欲恢复,认为病已治愈,就停止用药。其实不然,待药物停用后不久,病情又复发,这种现象多为用药治疗了其表,而未治其本,症状已消失,但病因仍未消除。因此,在治疗用药时,一定要达到药物治疗所需的疗程,不可随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等表面现象来判断疾病的愈与否。即使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仍要坚持用药几次,这样才能根治其本,维持药物治疗效果,以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误区五: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配合不当
农村有些兽医在临床工作中,对药物的性质了解不够全面,用药时不考虑药物混合使用或同时应用所出现的毒副作用。例如,磺胺药与青霉素合用,使青霉素抑菌作用显著下降。因此,在药物配合过程中,一定要熟知药物的结构、药理及作用机制,了解药物之间是否有物理性或化学性配合禁忌,不能单纯依靠药物的使用说明或凭设想来进行药物配合使用。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