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科学家发现:北方不是家鸡的驯化中心

时间:2017-12-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嘉应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开展合作,在中国北方家鸡驯化历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不支持中国北方是家鸡的一个驯化中心;中国北方斗鸡的育种与扩散事件对中国北方家鸡母系遗传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项研究成果以《Was Chicken Domesticated in Northern China?New Evidence from Mitochondrial Genomes》为题,在线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作为全世界饲养最多的家养动物,家鸡的驯化起源一直是考古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热门议题。2014年,中外学者对中国北方出土“家鸡”遗骨的古代DNA研究揭示中国北方是家鸡的一个驯化中心,驯化时间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0000年前全新世早期。然而,对于数据质量以及考古学材料的分析对这一结论提出质疑。

  如果中国北方是家鸡驯化中心,那么当今的中国北方家鸡群体中很可能保留有相关的遗传标记。为此,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已发表的大量家鸡线粒体DNA(mtDNA)数据,发现单倍型亚类群C1可作为探讨中国北方家鸡群体历史的候选遗传标记。

  为了揭示C1的起源,研究人员对新收集的1780份家鸡和红原鸡样品的mtDNA进行分析,结合已发表的数据,发现单倍型亚类群C1的遗传多样性在中国黄淮流域最高,提示黄淮流域可能是C1的早期扩散中心,时间距今约2500年前。这一时间要明显晚于家鸡的驯化时间,相关结果不支持中国北方是家鸡的一个驯化中心。

  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北方家鸡的群体历史,研究人员分析其他单倍型类群的分布模式,发现单倍型类群A具有和C1类似的模式。有意思的是,C1和A在中国北方斗鸡和日本斗鸡群体中高频分布。相关类群的年龄估算与中国最早的斗鸡历史记载(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一致。合理的解释:中国北方斗鸡的育种与扩散事件对中国北方家鸡母系遗传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研究工作得到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以及中科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资助。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