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芝华产业纪实(一):老张“贩蛋记”

时间:2017-06-10
来源:芝华数据



  前言:对于我们每天都在消耗的鸡蛋这一食物,你真的了解吗?从养殖户到贸易商,小小的鸡蛋,却带动着不容小觑的产业链。为使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对鸡蛋产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芝华推出连载纪实性文章,形象生动的解剖小蛋壳里的“大故事”。
 
  信息时代的“蛋贩子”
 
  贩子,指以倒买倒卖牟利为生的人。蛋贩子,顾名思义则是指以贩卖鸡蛋、低买高卖之人。做鸡蛋生意的商贩经常自我戏谑为“蛋贩”或是“捣蛋”的。据民间的“非准确”统计,我国在鸡蛋流通领域专业“捣蛋”的“蛋贩子”多达数十万个。
 
  老张就是这样一个在产区做鸡蛋买卖的“蛋贩子”。用他的话说,鸡蛋生意早些年是极好做的,是个傻子都能挣到钱。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蛋价传播处于非对称的市场形态,偏安于一隅的老实巴交的养殖户那时候绝对不会拿出手机说:“你看,老张,你这价格比网上收低了5分哩。”那时候,捣鼓鸡蛋生意的没现在这么多人,几个区域的两三个贩子前一天晚上一合计,第二天的收购价就出来了,养殖户像小绵羊似的屁颠屁颠照价卖蛋,毫无怨言。
 
  如今信息太过于透明,结果绝不只是养殖户学会了“抬价”那么简单。市场舆论导致的倾售和惜售让老张猝不及防、烦不胜烦。每逢年节前夕,市场欲涨未涨之时,预测蛋价的“大师们”又开始在各个媒介振臂疾呼:“要涨了!”养殖端开始鼓噪着,纷纷囤蛋惜售。老张往往这个时候可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销区的要货量增加,养殖户供应却不给力,任凭老张的无数次电话或登门,送蛋者仍寥寥无几。
 
  当时的他啊,真恨不得跪在鸡舍里求着那些他曾经蹂躏过无数次的“老实巴交”的鸡民:“你们送点货吧,下次滞销我保证不对你压价收货……”。以至于后来有一些刚入行当的“新贩子”在舌战“贸易商比养殖户更有议价权”的争论上,老张他那浑厚有力的声音在微信里震耳发聩:“你们懂个屁呀,蛋贩子也好、养殖户也好,产区也好、销区也罢,谁都没有绝对议价权,供大于求时看销区、供不应求时看产区。信息化时代,蛋贩子纯粹就是鸡蛋的搬运工,毫无议价能力……”一时间群内顿时鸦雀无声——老张他那15年的贩蛋经验可不是白搭的。
 
  蛋价低谷愁煞人
 
  风水轮流转。连续3年盈利之后,而今鸡蛋终于滞销了,蛋价进入了20年最低价期。
 
  蛋价涨时老张得求爹爹告奶奶的收货,但好歹行情好,大家都有得钱赚。蛋价进入了持续下跌期老张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明白作为收购商实际上和养殖户是绑在同一颗稻草上的蚂蚱。养殖户的鸡蛋大幅亏损卖不出好价钱,他们会挖空心思的想着怎么样降低成本:限制饲料用量、降低饲料标准……这样一来,导致蛋质非常差:壳薄易破损、蛋清稀薄如水……这样的鸡蛋收购回来再拉到销区,那简直就是在砸自己的饭碗,扣称折损那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因此而导致流失销区的走货渠道。一个连续供货了2年的销区老板,因为货车上几箱散黄流清的蛋,就在电话里骂他一地狗血,并且老张不是不明白,不同于行情好时,任何“狗屎蛋”都是好蛋,行情越差,就越是要讲究高品质的鸡蛋,所以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他对蛋质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可这往往又是一个悖论:行情越好,养殖户越愿意精细化管理,蛋质就越好,反之亦然。
 
  这个节骨眼,蛋的品质固然重要,可蛋价连续弱势调整,在库存管理上他更是不敢有丝毫马虎。
 
  老张收货不再像前两年那样大大咧咧了,开始变得畏畏缩缩。以往行业大格局的蛋价是处于上涨周期的,“不怕多进货,就怕没有货”,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台词。现在可不行,“不怕少进货,不能有余货”又变成是他经常唠叨伙计们的口头禅。现在收货严格根据订单来走,仓库实行日清制度。仓库里多一箱鸡蛋的库存,就很有可能因为第二天的跌价而带来几十块钱的亏损,所以当前“以销定收”是最好的门道了。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最要命的啊,还是自己身板太薄了。以往发往华南、江浙一带的鸡蛋,销区老板拖个10天、半个月的账期倒是可以承受,因为自己可以把这部分账期转嫁给养殖户,在养殖户那里拿蛋“押一付一”也是行得通的,毕竟都是老熟人,而且连续两年盈利,养殖户身上还是有些家底的。现在可不行,连那些跟随他10多年的老养户都在说:老张呀,让你拿现金来收我们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咧。我们现在不把现钱,饲料经销商可是不敢往我们的鸡舍前卸货呀。
 
  老张当然明白这个理儿。现在这个价,每斤蛋养殖户动辄亏了3、5毛,亏了3、4个月,谁亏得起?不把现钱给这些养殖户,他们的鸡还不得喝西北风?可这就“有毛病”了:销区老板找老张拿货那可都是拖个一两批的货款,外面都拖欠他200多万,养殖户这边又要每批结现钱才能买货,这么一来他着实做不起这门生意,手里没流动资金呀。于是,老张告诉收发货的伙计们:养殖户的钱我们一分也不能欠,那是他们买饲料的钱。以后发往销区的鸡蛋,没有现款不发货,先打款后发货。
 
  于是,这样一来老张的很多渠道都做不了了,发往销区的日走货量锐减至800箱。
 
  生意开始变得不忙了,老张开始有时间思考未来的路。短期内鸡蛋生意是不好做了,而从长期来看,老张也认为贩蛋未来终究是会被淘汰的一门生意。他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行业变革的冲击,各种O2O、B2B、B2C、B2B2C,让英文单词都没整明白的老张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并不是一个好事。大鸡场直接在和连锁超市合作,连一二批市场也没闲着,直接越过了他们找大鸡场拿货,更多的产区贩子干脆直接就在销区同时设点卖货。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中间的利润越来越薄。
 
  “品牌蛋”是福是祸?
 
  老张虽然是一个传统领域很保守的商人,可骨子里却有着居安思危的意识。他要尝试着走多品类差异化竞争的新路子了。老张喊回了大学里学市场营销的儿子回来帮衬着打理奄奄一息的“贩蛋”事业。小张很专业的告诉老张,鸡蛋一定要做品牌、制定行业标准才能赢回市场。
 
  做品牌那就要进商超呀!于是,老张屁颠颠跑到省内几家大的连锁超市考察:我的乖乖,货架上摆放着不下于6、7个商家的品牌,有业内知名的品牌,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具有独特身份标识”的“牌子”。各种品牌噱头层出不穷,有“林下散养土鸡蛋”、“月子蛋”、“初产蛋”、“富硒蛋”等等,每个蛋的价位由3-4毛到2-3元不等。蹲点观察了几天,老张发现了一个问题:超市散装鸡蛋卖得比品牌蛋要好。原来鸡蛋作为刚需消费品,老百姓(45.70 -0.11%,诊股)对价格非常敏感,品牌鸡蛋卖的价高,但走量非常小,超市的退货率非常高,处理退货非常麻烦。那些个大企业的品牌叫卖得好听,实际上那是在赔本赚吆喝咧。
 
  老张一个“搭边”的侄儿刚好是省城大型连锁超市的蛋品采购买手。侄儿告诉他,超市的进场门槛非常之高,而且非常强势。他所在的商场招标每个月竟有高达近100家的品牌鸡蛋想入驻,可最终能够留下来的仅有不到10家,这10家鸡蛋企业要求具有极其严格的行业资质,而且还要缴纳不菲的入场费和商超提成的“点位费”,部分门店甚至还要求设专人促销。
 
  从省城回来,老严觉得“品牌鸡蛋”这条路很不好走。做品牌就一定要保证食品品质安全,贸易商的鸡蛋来自于千家万户,从源头上无法保证品质,无法溯源。自建养殖基地又是一个重资产的活,自己没技术、没精力不说,更重要的是没钱。如果和养殖场固定合作,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鸡蛋,就意味着要保价、保量收购,如何能够确保终端订单的稳定,没人能够承诺。做品牌制定行业标准非常重要,可漫长的市场培育期和消费市场的教育成本很有可能让他这个“小蛋贩”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去给别人做嫁衣,这可不是老张的风格。
 
  老张点燃了一根“黄鹤楼”蹲坐在空旷的鸡蛋仓库里,忧郁的看着远方。他正在思考未来的路,也许哪一天,他也会放弃这个他干了大半辈子的生意……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