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12月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6-12-01
来源:猪易网



2016年12月01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11-30 2016-11-29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8 辽宁省 17.20 17.08 0.12 0.39
9 吉林省 17.19 17.07 0.12 0.31
6 黑龙江 17.47 17.43 0.03 0.57
华北
14 北京市 16.95 16.90 0.05 0.10
10 天津市 17.17 17.12 0.05 0.15
16 河北省 16.87 16.82 0.06 0.14
25 山西省 16.57 16.53 0.04 0.07
5 内蒙古 17.52 17.32 0.20 0.19

华东

22 福建省 16.67 16.65 0.02 0.23
7 浙江省 17.36 17.29 0.06 0.06
12 江苏省 17.11 17.10 0.01 0.13
17 山东省 16.86 16.84 0.02 -0.02
18 安徽省 16.86 16.79 0.06 0.08
华中
19 江西省 16.82 16.78 0.04 0.33
13 湖北省 16.98 16.84 0.14 0.20
24 河南省 16.58 16.57 0.01 0.09
20 湖南省 16.82 16.82 -0.01 0.10
华南
23 广东省 16.65 16.61 0.04 0.21
21 广西 16.76 16.71 0.04 0.25
西北
15 陕西省 16.90 16.91 -0.01 0.13
11 甘肃省 17.17 17.17 0.00 0.27
26 新疆 16.08 16.10 -0.01 -0.15
西南
4 重庆市 17.65 17.68 -0.04 0.19
3 四川省 17.91 17.88 0.02 0.29
2 云南省 18.00 18.03 -0.03 0.04
1 贵州省 18.20 18.20 0.00 0.00
全国
有1063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7.09 17.05 0.04 0.21


2016年12月01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11-30 2016-11-29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7 辽宁省 17.09 16.97 0.12 0.34
9 吉林省 17.02 16.88 0.14 0.31
5 黑龙江 17.17 17.16 0.01 0.50
华北
13 北京市 16.70 16.70 0.00 0.00
11 天津市 16.84 16.74 0.10 0.17
18 河北省 16.56 16.56 -0.01 0.13
21 山西省 16.40 16.34 0.06 0.09
4 内蒙古 17.34 17.12 0.22 0.24

华东

25 福建省 16.01 16.02 -0.01 0.21
6 浙江省 17.12 17.14 -0.02 -0.16
20 江苏省 16.41 16.44 -0.03 0.02
19 山东省 16.46 16.42 0.05 0.05
14 安徽省 16.68 16.48 0.20 0.10
华中
17 江西省 16.59 16.62 -0.03 0.40
16 湖北省 16.65 16.53 0.11 0.10
23 河南省 16.31 16.29 0.02 0.10
12 湖南省 16.74 16.71 0.03 0.13
华南
24 广东省 16.16 16.25 -0.09 0.22
22 广西 16.33 16.31 0.01 0.14
西北
15 陕西省 16.65 16.68 -0.03 0.15
10 甘肃省 16.92 16.82 0.10 0.26
26 新疆 15.89 15.83 0.06 -0.22
西南
8 重庆市 17.04 17.39 -0.35 -0.10
3 四川省 17.47 17.30 0.17 0.33
2 云南省 17.48 17.32 0.16 0.14
1 贵州省 17.75   0.00 0.00
全国
有611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6.76 16.68 0.08 0.19


2016年12月01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11-30 2016-11-29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4 辽宁省 16.94 16.84 0.10 0.41
7 吉林省 16.80 16.72 0.08 0.26
6 黑龙江 16.85 16.76 0.09 0.37
华北
14 北京市 16.45 16.45 0.00 0.00
10 天津市 16.66 16.46 0.20 0.41
19 河北省 16.17 16.20 -0.03 0.07
18 山西省 16.21 16.14 0.06 0.07
1 内蒙古 17.26 16.92 0.34 0.46

华东

21 福建省 16.11 16.05 0.06 0.13
5 浙江省 16.90 16.83 0.07 -0.10
26 江苏省 15.66 15.62 0.04 0.13
23 山东省 15.95 15.89 0.06 -0.02
17 安徽省 16.28 16.02 0.26 0.08
华中
15 江西省 16.33 16.41 -0.08 0.32
16 湖北省 16.32 16.26 0.06 0.13
22 河南省 16.00 15.98 0.02 0.09
12 湖南省 16.51 16.50 0.01 0.18
华南
24 广东省 15.83 15.97 -0.14 0.03
20 广西 16.12 16.03 0.09 0.16
西北
13 陕西省 16.46 16.39 0.06 0.32
11 甘肃省 16.64 16.55 0.08 0.35
25 新疆 15.77 15.74 0.02 -0.21
西南
8 重庆市 16.75 17.12 -0.37 0.28
3 四川省 17.08 16.90 0.18 0.51
2 云南省 17.11 16.92 0.18 0.51
9 贵州省 16.68 17.40 -0.72 0.00
全国
有56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6.45 16.43 0.02 0.21


生猪内外价差悬殊:美国生猪每斤仅2.5元 绞杀国内猪价

  今年前10个月,我国生猪产业链表现吊诡:猪价从年初起飞,并于5月达到历史高位;与此同时,往年“猪周期”常见的散户追高并未同步出现。据农业部数据,今年10月生猪存栏37709万头,同比下降3.4%。伴随上述现象,今年以来“洋猪肉”进口也达到历史性高位。

  而巨量进口的背后,是悬殊的生猪内外价差。事实上,横亘中国生猪产业链20年的“猪周期”,眼下正受到有史以来最高进口量的“洋猪肉”的挑战。“洋猪肉”咄咄来袭,市场又将几分天下?生猪产业链表现吊诡,潮水退去都有谁在裸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从这些数据以及现象的背后,挖掘出中国生猪产业链向规模化演进的真实图景。

  今年前10个月,共有139.4万吨猪肉漂洋过海,进口到中国。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0月我国进口猪肉共11.54万吨,环比下降17.8%,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仍43.5%,而1~10月份累计进口猪肉量更是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32.8%。

  “美国目前生猪价格约为每斤2.5元,中国则是每斤8.5元。”美国肉类出口协会副总裁何嘉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入中国的猪肉,还会按屠宰分割后的不同部位价格不同。目前,美国生猪养殖者每卖一头猪,会亏损约140元人民币。”

  中美两国间生猪价格相差6元/斤,为何会形成如此大的价差,是否又会对市场上的国内生猪价格产生巨大影响呢?

  “一头猪大约可以屠宰出体重70%以上的猪肉,现价每斤8.5元的生猪,可得出的猪肉成本约为12元,进入批发环节后还要再加上屠宰企业的利润。”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也意味着,粗略计算美国生猪屠宰后猪肉成本约在每斤3.6元,即使按照不同部位分别计算,绝大部分进口猪肉也都会比中国更便宜。”

  “洋猪来了”绞杀国内猪价

  以一种廉价进军的姿态,今年以来“洋猪肉”大量涌入中国。

  据弘羊生物数据监测,今年前9个月,猪肉进口量比上年全年进口量还多出了64.4%,1~9月生猪产品贸易逆差达到36.21亿美元,同比增长2.6倍。而“洋猪肉”大举进军中国,其原因在于今年以来我国生猪产能与实际消费需求出现了缺口。

  以粮农组织的历年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猪肉生产国以及消费国,每年我国都生产出占到全球产量一半的猪肉,同时也大致消费掉全球消费量的一半。每年,中国的猪肉消费量都在5500万吨上下,根据粮农组织的预测,到2022年,中国猪肉消费需求有望达到6078万吨。

  而今年我国生猪产能是多少呢?根据兴业银行(16.840, -0.13, -0.77%)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此前撰文,2015年我国国内猪肉供给缺口达8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这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107万吨。

  现在,猪肉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开始成为全球猪肉进口第一大国。在市场观察人士看来,量价齐增,成为缠绕在进口猪肉项目上的一道“魔咒”。

  统计近3年猪肉进口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中国进口猪肉呈现出“单价、数量、总价齐增”的局面:2014年,进口量为56万吨,到岸单价为每斤5.7元;2015年,进口量为77.8万吨,单价为每斤5.8元;今年前10个月,进口139.4万吨,单价为每斤6.5元。据农业部统计的每月第四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数据,再对比今年每月猪肉进口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洋猪肉”不仅来了,而且立刻便展开了对国内猪肉市场的“绞杀”。

  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生猪价格在今年5月份达到每斤10.3元的顶峰后,便开始进入下滑区间。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中,猪肉的进口量在6月份达到峰值,为19.4万吨,同比增长达214.6%,也是增量的最高值。在此之后,进口量与进口增量均出现了逐月下滑。

  两个数据周期叠加对比,不难发现:今年的5~6月份,一方面出现了国内生猪价格高点,一方面进口猪肉量骤然翻番,随后,洋猪肉边涨价边加量涌入中国市场,而国内生猪价格曲线随之下跌。

  这其中的逻辑何在呢?

  “我们所看到的海关每月猪肉进口数据,实际上反映的是至少两个月前中国猪肉贸易商在国外所下的订单,也就是说,我们看到6月份猪肉进口量达到峰值,实际上至少也是三四月份所下的订单,并在4月份发货。”冯永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般来说,(进口猪肉)从美国发来中国,需要一个半月以上的航运,加上清关的时间,差不多在两个月。”

  这意味着,猪肉进口量在6月达到峰值,在年初生猪价格出现上涨信号后,国内猪肉贸易商即行动起来大量进口“洋猪肉”,而随着国内生猪价格在6月左右开始回落,猪肉进口量亦随之逐月下降。

  “洋猪肉”何以廉价

  “洋猪肉”之所以会翻倍涌入中国市场,两国间较高的差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美国目前的生猪价格约为每斤2.5元,中国则是每斤8.5元。”何嘉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中国进口猪肉相比去年出现很大增幅,主要原因还是较大的生猪价格差异。

  出现如此大的价格差异原因何在?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规模化程度的高低是其中的主因。

  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还有55%的生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散户来提供。而在美国,根据美国农业部2012年的报告显示,从2007年至2012年6年间美国猪场数量减少了29%,而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却不断上升,目前80%以上的美国生猪由规模化猪场提供。

  在规模化养殖程度比较高的美国,生猪饲养成本会大大降低。如果按照生猪出栏体重为240斤的平均数据粗略换算一下,美国生猪养殖的成本约在每头740元人民币,即每斤3.1元。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研究员郭静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中国,不同的养猪形式有着不同的成本构成,从个人散养、公司规模化到公司加农户,不同模式下的成本构成又有着不同计算。根据我们的调研,散养户的成本大概是每斤5.8元到6.6元之间。”

  那么,规模化养殖场的成本如何呢?根据温氏集团披露的上半年财报,温氏上半年共出栏生猪804.89万头,营业成本为1371元/头,如按每头生猪出栏体重为240斤计算,则其上半年生猪出栏营业成本约为每斤5.7元。

  而借助较高的规模化养殖水平,美国也实现了对境内生猪养殖信息的及时掌握。

  在美国农业部及政府相关行业网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其对生猪存栏信息的统计细致到了按照所在州、仔猪与母猪、育肥猪不同体重组、不同产能下繁育能力的划分,信息的细分带来信息的高信任度,进而促进生猪市场的相对稳定。

  “对任何市场而言,信息的及时与透明都很重要,将生猪养殖信息细化到这种程度,有利于养殖企业之间把握市场趋势。比如得知仔猪存量普遍过高的信息,那么可以安排不同出栏时间以错开生猪供应高峰期。”郭静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过多的散户,将导致信息难以及时统计和传导,市场信息以讹传讹,网络消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

  另一方面,先进的养殖技术有助于带来产能效率的绝对提升。

  河北廊坊养猪大户孙少志进入生猪养殖行业已有20年,其养殖规模在京津冀地区位列前五强。在他看来,规模化猪场的技术优势,带来成效显著的成本控制。

  “为什么进口猪肉能这么便宜?技术差距太大。美国一头母猪,平均一年可产23头小猪,在欧洲甚至可产28头,在中国呢?大型猪场才能做到平均17~18头。即使按照最近的生猪产业五年规划,到2020年,目标也只是年产19头小猪。”孙少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生猪控制成本与实现盈利的关键,就在于技术。”

  温氏集团种猪分公司一位负责人曾表示,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要让单头成本降下来,首先分子要减小,分母增大,把分母无限增大才能够降低单头饲料成本。

  养殖生猪的成本中,饲料占了六至七成,疫苗兽药、人工场地水电等合计占约三成。对于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散户来说,无论是对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议价能力,还是对先进技术的采纳能力,都因受限于资本和规模实力而无力承担。

  “与散户不同,规模化养殖带来专业化,专业化才有利于育种、防疫、人工授精、饲养管理新技术的使用,新技术又有利于降低死亡率、提升生产力,比如场内保持光照和温湿度恒定,这种系统便不是普通养殖散户有实力上马的。”冯永辉表示,“并且,美国已经实现了完整的纵向产业链整合,也就是说从育种、饲料、机械化饲养、屠宰、配送已经实现了整合,可以说目前美国大型肉类生产企业已经控制了绝大部分肉类生产的全过程。”


内猪有外忧:中国20年难治猪周期被洋猪攻破

  中国正遭遇“洋猪肉”挑战 美国生猪只卖2.5元/斤

  “猪周期”横亘中国生猪产业链20年,但到现在,20年难解的“猪周期”受到史上最高进口量的“洋猪肉”挑战。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记者,“今年猪肉供给的形式可谓是‘内猪有外忧’,‘外忧’是指猪肉进口量猛增,对国内生猪价格带来一定冲击,‘内猪’则是指猪周期变形后,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并创新高,但并没有出现像往年一样一看猪价上涨了大家便疯狂增加生猪存栏的情况。”

  对进口猪肉给猪周期带来的变化,业内也存在不同探讨。有支持意见认为,原有猪周期导致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甚至形成错配,并带来社会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适度放开进口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让更多“裸泳”的散户逐渐退出市场,让养殖行业更趋集约化经营;不过也有反对意见表示,一旦低价外国猪肉大量进入,势必挤垮很多养殖户,由此与之相关的种猪、饲料、售料、疫苗、屠宰等产业链上下游也会陷入困境,并缩减产能,关门退出的企业会大幅增加。

  根据目前中国对进口猪肉的相关规定,国外企业需获得中国相关批准许可后才能向中国出口猪肉。今年9月,进口猪肉军团再添一员:西班牙又有5家企业得到中国批准,可以向中国出口猪肉。

  而中国猪肉进口的主要来源国——美国,更在今年摩拳擦掌上马生猪产能。在国内生猪养殖业分析人士看来,中国生猪将面临来自全球供应商的严峻挑战。

  “洋猪肉”围城,“猪周期”变革在即。冯永辉认为,猪肉进口量猛增与猪周期的变形互相影响、互为诱因。

  “猪周期”生变

  在最近的一轮猪价波动里,“猪周期”的变形表现得异常明显。

  通常意义上完整的“猪周期”包括了猪肉价格上升和下跌两个阶段。一般情况下,猪周期轨迹是:肉价上涨-散户挤入-养殖规模扩大-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散户退出-规模缩小-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这个周期过去一般3年左右有一个轮回。

  根据冯永辉的研究,从2013~2015年长达3年的猪价超强亏损期后,“猪周期”开始变形了。“从2003年开始,涵盖一个涨跌周期的完整猪周期时间分别是3年、4年、5年,明显看出从2013年持续到2015年的3年亏损期,养殖散户大量退出,已经使猪周期发生了变化。”冯永辉表示,“变化的表现就是猪周期正在拉长,同时波动幅度越来越大。”

  正邦科技董事长程凡贵告诉记者,“生猪养殖行业的参与群体数量在减少,从今年1~9月份南方母猪的存栏数量上看,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下降趋势,表明赚钱时大家反而不养猪。”

  究其原因,程凡贵认为,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对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了限制;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散养户而言,做这一行赚到的钱跟期望值还有落差——前几年,他们养猪一年能赚两三万元就非常开心了,但现在可能希望赚四五万元甚至六七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养殖户不愿再从事这一行业。

  农业部猪肉市场分析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表示,周期持续时间拉长成为“猪周期”生变的首要特点。“从2009年6月猪价触底回升开始,到2014年4月达到价格低点结束,上一轮猪周期持续了59个月,相比较之前的36个月周期而言,明显拉长。其次,中等规模以上养殖比重显著提高,由以散户养殖为主向以规模化养殖为主转变,从理论上看,猪周期越长,散户退出的比例就越大。”

  “猪价从去年下半年起飞,并在今年五六月份达到最高值,但根据农业部公布的全国生猪存栏数据,今年的蹊跷之处在于:并没有出现像往年一样,一看猪价涨了大家便疯狂增加生猪存栏,也就是说,‘猪周期’开始变形了,猪周期的超高盈利出现后并未带动产能的疯狂扩张。”冯永辉告诉记者,“变形原因一是此前2013年到2015年上半年近3年的深度亏损期让很多散户出局或者元气大伤,二是中国的生猪规模化势头发展迅速,三是进口猪肉迅猛围城,也冲击了国内生猪市场。”

  伴随着“猪周期”逐渐拉长,巨量进口猪肉进一步加剧了“猪周期”的调整力度。

  “今年五六月份,大批进口猪肉到港,直接进入加工环节,而加工环节也是我们的大客户,由于进口猪肉的廉价竞争,我们几十种产品不得不平均每吨下调3000到4000元钱,才能卖得出去。”临沂河东天龙畜禽屠宰加工厂负责人刘峻宇告诉记者,“与此对应的是,我们不得不压低对养殖户的收购价,否则我们高价收到手里的肉也是不好卖出去的。”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师马文峰分析称,“进口猪肉激增是导致我国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前9个月的猪肉进口量占到了国内产量的3.46%,进口量基本弥补国内猪肉产量的下降数值。在这种态势下,全年的猪肉进口可能达到接近200万吨,进口猪肉占到国内生产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会对国内生猪养殖产生冲击。”

  “进口猪肉如何影响我们的猪周期呢?比如本来我们存在上百万吨的缺口,在当前散户退出的情况下,通过规模化养殖,市场会进行供求及价格的调节,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猪规模化发展,舒缓‘猪周期’。”冯永辉表示,“而如果一年涌进来近200万吨进口猪肉,会迅速缩短供需缺口带动国内产能扩张的时间,也就是说国内养猪企业看到猪价上涨还没能来得及扩大规模增加产能,进口猪肉已将供需缺口填补,国产猪所占市场份额将逐渐减少,而进口猪肉所占市场份额会逐渐增加。”

  另一方面,环保严令之下,生猪供给格局也在悄然影响“猪周期”。于2014年1月开始生效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法规性文件,随后农业部重点调减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而“南方水网地区”共涵盖11个省市,其生猪产能约占全国的1/3。

  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南方水网地区共调减生猪存栏1600万头。

  朱增勇表示,“受环保政策影响,生猪产销区域变化格局更加明显,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生猪产能下降,而华北、东北地区等主产区生猪供应优势越来越明显。而随着政府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养殖场建设改造费用也将明显增加。”

  业内激辩生猪进口

  倾向于用产业链逻辑思考进口猪肉冲击的冯永辉,对生猪产业是否会遭受廉价进口猪肉的冲击十分警惕。

  他认为,“当前中国生猪产业令人担忧的现状在于,中国的养殖业产能占全球50%,但养猪成本却大大高于国外,去年美、德、巴西、越南的成本价只相当于人民币4.0~4.5元/斤,而我国的成本价是6.0~ 6.5元/斤,一度还达到7.0~7.5元/斤。国内养殖成本这么高,一旦低价的外国猪肉大量进入,势必在中国的生猪产业链还没完成升级的时候,便挤垮很多养殖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养殖户倒了,那么与之相关的种猪、饲料、售料、疫苗、屠宰等产业链上下游也都会因此而陷入困境,并开始大幅缩减产能,关门退出的企业会大幅增加。”冯永辉告诉记者,“猪价大跌的周期里,从2014年到现在,全国饲料企业倒闭了上千家,这就是因为养猪行业亏损太严重了,饲料企业生产的饲料卖不出去所致。”

  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饲料企业数量分别为10858、10113家,2014年下降至7000余家,到了2015年又下降1000家,降至了6000家左右。

  在行业的“警惕者”眼里,我国生猪养殖是否会因进口猪肉冲击而出现困境的关键在于未来3年。冯永辉说,“一旦国门打开,未来3年猪肉进口量会急剧增加,甚至可能突破300万吨,相当于进口4500万头猪,这一数量在国内养猪省份里排第五名左右,相当于中国多出一个养猪大省。这对国内市场的冲击非常大。既要降低这个行业的风险,也要降低这个行业的成本,未来3年是个关键期。”

  而在另一方看来,低价洋猪肉的巨量进口并没有严重到导致猪肉陷入大的困境,他们的观点更倾向于用现实数据说话。

  “目前来看,进口猪肉量并没有大到足以冲垮国内生猪产业链的地步,并且这一条产业链上有这么多赖以为生的人,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如果真的进口量大到影响产业链的地步,政府一定会有所干预。”国泰君安农业分析师王乾告诉记者,“再者说,在全球布局的巨头,也并非全部要把国外生猪进口进来,比如布局美国的企业,实际上它收购的企业相当大一个业务是在美国运营,进入国际市场,并且美国生猪养殖允许使用瘦肉精,其市场上一半的猪肉有瘦肉精,而中国允许进入的是没有瘦肉精的猪肉。”

  不过,变数并非不存在。

  王乾告诉记者,“变数还是有的,比如说当前南方水网地区对于生猪养殖业较为严格的环保限令,这足以对我国三分之一的生猪产能产生影响。”他认为,如果进口猪肉在国内放开的尺度加大,那冲击还是存在的。


母猪存栏:禁养政策和新建项目的跑步竞赛

   论生猪市场,首先要看供给侧的情况;生猪供给侧当然首先要看母猪存栏。自从2007年农业部开始公布能繁母猪的存栏数据以来,市场对其的质疑从未象今年这样强烈。在往年,不管能繁母猪的实际数量如何,至少公布的变化趋势还是符合一般市场参与者的感觉的(从2009年起农业部就只公布环比和同比增幅数据了)。但是这一次显然不同。按官方数据推算,9月底能繁母猪存栏3714万头左右,是2008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从2013年9月到2016年2月,连续环比下降了30个月,之后有过几次微不足道的企稳反弹(3月和6月环比持平,4月环比增加0.3%);从7月起重回下行通道。

  从能繁母猪存栏和价格的关系上看,在这三年的时间里,猪价反复大起大落,但对能繁母猪存栏产生的影响却只有一个方向:下降。见下图1:

  我们再从繁育利润和能繁母猪的关系角度来做一分析。在繁育盈利的情况下,猪场会倾向于增加后备和延缓淘汰,从而促进能繁母猪存栏的增加;反之,当出现亏损时,存栏下降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是说,两者应该呈现大体正相关的关系。2015年之前的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见下图2)。但是从图2同时可以看出,2015年之后两者的关系变成了近似反相关。特别是进入2016年后,母猪繁育利润一飞冲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即便6月份之后有所回落,一头能繁母猪的预期年盈利也不低于10000元。在这么好的盈利水平下,农业部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却在若无其事地连创新低。

  我们在河南、山西等北方多个省份的调研结果表明,中小猪场(这里指的是能繁母猪在200头以下的猪场)都表示在2016年没有调减母猪存栏的情况,不但本场没有,本地也没听说过。理由也很一致:猪价这么好,干嘛要减少母猪呢?即便是现在猪价已经从顶点跌去20%以上,但对于自繁自养的猪场来说,利润仍然足够丰厚,完全没有必要减少母猪存栏。至于大型猪场,我们知道2016年以来,以温氏为代表的规模养殖企业一直在布局扩张。虽然限于环保和资金的压力,扩繁并不顺畅,但至少也没有减少。

  既然大中小猪场在2016年都没有减少母猪(虽然增加的情形也十分罕见),那么母猪到底是减到了哪里?这里就要考虑一下调查样本的问题了。的确,正在经营的猪场确实没有听到说减少存栏的,但是那些正在关门和已经关门的猪场呢?

  按照目前已经公布各省禁养规划,在2016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或搬迁的省份有京、津、沪、冀、浙、闽、赣、湘等五省三市;其他省份基本都计划在2017年底完成。

  由此可见,禁养区是全国性的,包括被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的华北和潜力增长区的东北都面临关闭猪场的问题,尤其是城市周边,只是执行力度有别。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16年前三季度,南方水网地区共调减生猪存栏1600万头。如果加上其他地区的调减规模,我们估计这一期间全国调减生猪存栏总规模不少于2000万头。按正常比例,这应该包括200万头能繁母猪;但是被关闭的猪场中,外购育肥的部分应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估计被调减的母猪在150-160万头。

  正常来讲,母猪,尤其是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猪,是不会被轻易淘汰掉的。但是从南方水网地区的调减数据看,9个月时间就消灭了该地区生猪存栏的10%——如此高速推进必然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多数地方政府只负责关闭猪场和在补偿标准方面和养殖户扯皮,猪场的生猪尤其是母猪如何处理则完全靠养殖户自己想办法。由于南方省份大范围禁养,非禁养区的猪场限于地皮和品种的原因,也不愿意轻易接盘收购转场母猪,这样母猪的转场经常要转移到外省,物流距离动辄上千公里。母猪如此劳师远征,直接后果就是淘汰率的畸形偏高和流产率的大幅攀升。我们估计,这批母猪中,直接被淘汰和转场后又被淘汰掉不少于70%,即100万头左右。假定其他地区存栏不变或者略增,那么全国存栏量就从2015年12月的3800万头降低到2016年9月的3700万头左右,这差不多就是官方数据。这样看,能繁母猪存栏不增反降的走势并非不合理。

  当然也存在相反的证据,例如今年上半年的后备母猪脱销和价格暴涨,但如果用种猪场产能不足而不是扩繁需求旺盛来解释,或许更合理些。

  如果以上的结论成立,那么影响今年第四季度和下一年能繁母猪存栏的主要因素,就是禁养区养殖规模的调减和大型养殖企业的扩张孰强孰弱。2016年以来,大型畜牧企业新建或扩建项目的生猪养殖规模合计超过4000万头,这意味着要将增加2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

  从现在的局面看,禁养区的养殖调减速度一日千里,而规模养殖企业的扩产要到2017年才能全面铺开,多数项目的真正达产要拖到2018年了,而且继续受到资金、环保、地皮等多方面的掣肘。所以2016年第4季度能繁母猪存栏上升的可能性还是不大,甚至在2017年上半年也是不乐观的。

  当然,并不能因此认为,今年能繁母猪数量下降一定会导致明年生猪供给的紧张和猪价的反弹。母猪产仔率的提高,进口的增长,以及消费的悲观预期,这些因素都在对冲母猪存栏下降的影响。局面究竟会如何演变,要看市场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博弈。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