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8月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6-08-04
来源:猪易网



2016年08月04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08-03 2016-08-02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5 辽宁省 17.61 17.52 0.09 -0.14
23 吉林省 17.71 17.64 0.06 -0.21
26 黑龙江 17.48 17.49 -0.01 -0.50
华北
18 北京市 17.98 17.99 -0.00 -0.10
17 天津市 18.05 17.94 0.10 -0.13
22 河北省 17.76 17.72 0.04 -0.21
21 山西省 17.83 17.78 0.05 -0.09
14 内蒙古 18.15 18.15 0.00 -0.12

华东

6 福建省 18.79 18.82 -0.03 -0.03
2 浙江省 19.20 19.27 -0.07 -0.12
11 江苏省 18.34 18.40 -0.06 -0.01
19 山东省 17.97 17.82 0.15 0.01
10 安徽省 18.42 18.40 0.02 -0.09
华中
12 江西省 18.34 18.39 -0.05 -0.17
13 湖北省 18.23 18.29 -0.06 0.09
20 河南省 17.83 17.78 0.06 -0.01
9 湖南省 18.45 18.43 0.02 -0.08
华南
8 广东省 18.53 18.48 0.05 -0.25
7 广西 18.67 18.74 -0.08 -0.21
西北
16 陕西省 18.09 18.08 0.01 -0.09
15 甘肃省 18.09 18.05 0.04 -0.51
24 宁夏 17.65 17.65 0.00 0.00
27 新疆 16.84 16.68 0.16 -0.47
西南
3 重庆市 19.08 19.03 0.05 0.09
5 四川省 19.01 18.98 0.03 0.04
1 云南省 19.47 19.50 -0.03 -0.18
4 贵州省 19.05 19.12 -0.07 -0.43
全国
有928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8.25 18.23 0.02 -0.17


2016年08月04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08-03 2016-08-02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4 辽宁省 17.42 17.38 0.04 -0.13
20 吉林省 17.55 17.51 0.04 -0.21
25 黑龙江 17.40 17.39 0.01 -0.47
华北
16 北京市 17.62 17.62 0.00 -0.02
23 天津市 17.44 17.33 0.11 -0.30
22 河北省 17.46 17.35 0.10 -0.27
17 山西省 17.59 17.54 0.05 -0.11
13 内蒙古 17.80 17.80 0.00 -0.40

华东

8 福建省 18.27 18.19 0.07 0.07
5 浙江省 18.44 18.49 -0.05 -0.32
21 江苏省 17.50 17.61 -0.11 0.06
19 山东省 17.56 17.37 0.19 -0.06
11 安徽省 18.05 17.99 0.06 -0.39
华中
10 江西省 18.15 18.23 -0.08 -0.15
14 湖北省 17.77 17.82 -0.05 0.08
18 河南省 17.57 17.55 0.02 0.05
6 湖南省 18.44 18.38 0.06 -0.07
华南
7 广东省 18.34 18.33 0.01 0.02
9 广西 18.18 18.09 0.09 -0.30
西北
12 陕西省 17.89 17.83 0.05 -0.06
15 甘肃省 17.71 17.56 0.15 -0.33
26 新疆 16.79 16.82 -0.02 -0.74
西南
3 重庆市 18.90 18.60 0.30 0.50
4 四川省 18.56 18.45 0.11 0.17
1 云南省 19.07 18.94 0.13 0.00
2 贵州省 18.93 18.90 0.03 -0.27
全国
有54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7.94 17.89 0.05 -0.14


2016年08月04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08-03 2016-08-02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0 辽宁省 17.14 17.06 0.08 -0.13
15 吉林省 17.32 17.22 0.10 -0.11
18 黑龙江 17.27 17.21 0.05 -0.35
华北
22 北京市 16.95 16.95 0.00 -0.25
24 天津市 16.87 16.90 -0.04 -0.03
21 河北省 17.04 16.97 0.08 -0.12
13 山西省 17.43 17.36 0.07 -0.11

华东

6 福建省 18.13 18.05 0.09 -0.11
2 浙江省 19.09 18.95 0.14 0.56
25 江苏省 16.70 16.94 -0.24 0.17
23 山东省 16.95 16.77 0.18 0.05
12 安徽省 17.46 17.39 0.06 -0.24
华中
11 江西省 17.94 17.84 0.10 -0.10
16 湖北省 17.29 17.28 0.02 0.05
19 河南省 17.25 17.19 0.06 0.06
8 湖南省 18.04 18.01 0.04 -0.04
华南
9 广东省 18.04 17.93 0.11 -0.19
10 广西 18.02 18.04 -0.02 -0.30
1 海南省 20.25 20.25 0.00 0.00
西北
14 陕西省 17.33 17.33 0.00 -0.02
17 甘肃省 17.28 17.40 -0.13 -0.37
26 新疆 16.50 16.65 -0.15 -0.70
西南
3 重庆市 18.40 18.30 0.10 0.40
7 四川省 18.05 17.92 0.13 0.17
4 云南省 18.40 18.45 -0.05 -0.02
5 贵州省 18.19 18.53 -0.35 -0.58
全国
有518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7.67 17.65 0.02 0.01


猪评:猪价震荡调整 北方低价区小幅反弹2016年8月4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6年8月4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8.25元/千克,较昨日下跌0.02元/千克,较上周同期猪价(7月28日)下跌0.21元/千克。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8省份猪价上涨,18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云南,较昨日下跌0.05元/千克于19.42元/千克;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下跌0.16元/千克于16.92元/千克。北京上涨0.08元/千克,山东上涨0.08元/千克,吉林上涨0.07元/千克,天津上涨0.06元/千克,辽宁上涨0.05元/千克,小幅反弹;四川下跌0.17元/千克,贵州下跌0.12元/千克,内蒙古下跌0.06元/千克,江苏下跌0.06元/千克,小幅下调。黑龙江与昨日持平。

  猪价跌势放缓。黑龙江8.6-8.8元/斤。浙江主流价跌至9.5-9.6元/斤,较昨日下跌0.01元/斤。天津在8.7-9.0元/斤。河北主流价跌至8.6-8.9元/斤。河南主流价8.7-8.9元/斤,山东主流价8.6-8.9元/斤。广东9.2-9.3元/斤,福建福州、漳州9.1-9.3元/斤。

  今日生猪价格震荡调整,北方低价区小幅反弹。受去年末今年初仔猪腹泻病影响,8、9月生猪整体存栏偏紧,加之7月南北方轮番遭受暴雨袭击,猪场受灾严重,灾后养殖户为规避可能发生的疫情风险,大量抛售生猪,导致生猪存栏进一步减少,三季度生猪整体存栏增长或不明显,猪价仍有反弹可能,但反弹力度有限。

  【近期热点总结】生猪供应加剧,可市场却没有足够的容量。天气炎热,民众对肉类的需求减少,整个七月市场清淡,屠宰企业肆无忌惮的压低生猪价格,在这种供需不均的买方市场面前,猪价的持续走弱是必然的。不过好在七月份即将结束,八月份到来,市场格局发生改变。无论是七夕前后这几天必然会大量出现的婚宴,还是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学生家长将在全国各地举办的谢师宴,都将刺激到国内的猪肉市场,一旦终端消费获得提升,那么猪价出现反弹也是很正常的。同时七月大量的生猪出栏也将导致八九月份生猪供应的减弱,从供应方面来看,这也会刺激猪价的反弹。

  猪价持续下调,但市场上出栏生猪体重下降明显,这意味着部分养殖户已经开始提前出栏大猪,这对后期的生猪供应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我们认为,出栏大猪短期供应增加导致的价格下调空间有限,目前猪价的连续下降已经导致了养殖户的抵触心理加剧。预计,后期随生猪供应偏紧及中秋、国庆节节前备货拉动,猪价将适度反弹,但反弹力度有限,短期内猪价仍以震荡偏弱为主。

  从供给来看,8、9月标猪待出栏量是不多的甚至近几年来最少的。因为去年冬季期间全国迎来世纪大寒潮,强度大、范围广,仔猪冻死的有很多,加上流感、口蹄疫、腹泻造成的仔猪伤亡也很大,所以当时的仔猪成活率应该是十几年来最低的一年。而且今年一季度期间,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到了十几年来同时期最少,所以目前的生猪供应量也是不多的。从需求端来看,8、9月份的消费淡季逐渐褪去了利空的影响,加上后面有双节的支撑,存在备货的需求,因此需求端的支撑作用将会逐渐显现。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行情走势 猪供应量减少或迎来猪价新一轮上调【2016年8月4日】

  近几日全国出现的高温天气让人喘不过气来 ,自6月以来近两个月抽丝式下跌的猪价又让每一个养殖者感到心情烦躁。自7月31日以来猪价止跌趋稳让心情烦躁的养殖者长舒一口气,8月3日今日全国生猪价格稳中小涨,局部地区上涨明显,东北地区猪价趋稳,河北,京津,山东,河南地区涨势明显,南方地区整体稳定,局部小涨,多数规模场上调出栏价格,从今日全国市场终端收购情况来看,生猪收购已然稍显不畅,部分屠宰企业二次涨价以满足屠宰量,彦松在7月31日中心点评里说过这样一段话,自6月后连续2个月的猪价下跌让一些压栏者大失所望,从10元以上到9元以下汗颜者大有人在。千元仔猪即将出栏这也在一定时期内让屠宰企业有所考虑过分压价会带来什么,如果千元仔猪如今出栏赔钱或利润过低或引起养殖户压栏等价造成市场标猪供应量减少,而近2个月的压价,洪灾,压栏超大猪者失去信心相继出栏,而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不让养殖户因为过低猪价受到养殖风险残害,暂时看趋稳如果引起千元仔猪压栏等价市场标猪供应量减少或迎来猪价新一轮上调。

如今全国的猪价上调已然成为事实,从终端收购情况反馈出如今的养殖户有压栏惜售情绪,过低的猪价让高价购买仔猪者从希望变成失望,原计划11,12元的梦想破灭,但如今猪价仍在盈利区间之内,猪价即使趋稳在规定收购体重之间多养一天多赚一天钱,网友认为出栏重增加也将是未来要出现的趋势,但养殖户如果与屠宰企业争夺定价权难度重重,据统计2016年1-6月份我国猪肉进口量达到80万吨。由于国内外猪肉价格对比进口肉占一定优势,猪肉进口有利润空间并且进口肉又是屠宰企业均衡猪价的利器,猪肉进口将继续,做为养殖者要审时度势把握好猪价脉搏,该出手时就出手。


8月猪价还有一波好行情 是真的么?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出栏体重这个关键指标,因为这是决定猪价走势关键因素,出栏体重可以看出很多供求关系相关的东西,出栏体重减少意味着适重猪少,采购便会相应紧张。废话少说,我先把自己获取市场情报分享给大家:
 
  1、出栏体重明显下降:7月猪价延续弱势,这一个月经历洪水灾情,各地损失严重,但并没有像我们期盼的那样,猪价快速的反弹。究其根本是因为消费低迷,终端消费下滑明显,迫使屠宰企业采购量下滑。随着猪价不断走低,猪场方面则表现更为着急,出栏意愿增加。最近一周来看,屠宰场的采购体重已经下降到110公斤左右,属于正常水平。
 
  2、千元仔猪或将推动新的压栏:我们再来看三四月猪的仔猪价格,冲破千元/头。千元仔猪,按250斤出栏成本不低于8元/斤,而东北很多地区已经逼近8.5元/斤。受成本和利润博弈,这批育肥户必须增加出栏体重,才能守住利润。那么我认为8月份出栏体重还会缓慢爬坡,新的压栏还会出现,尤其是在猪价稳中有涨的情况下。
 
  3、饲料销量增加明显:从我近期关注的各大企业饲料销量来看,饲料企业销量增加明显,尤其是全价料增加明显,说明了什么?说明市场上猪不少。那究竟是猪多了,还是猪少了。我觉得猪并不少,但阶段性适合出栏的猪不多。这句话是关键!
 
  那么,基于此,我想说的是什么?
 
  8月有一波好行情!为什么呢?
 
  任何机会都是在别人犹豫与彷徨的时候出现,近期来看,猪源有所紧张,并随着各地陆续涨价,开始形成新的压栏潮,而养殖户主动选择压栏将会推动涨价,从而酿造绝佳的出栏机会。但中长期来看,3--5月又是今年的母猪繁育高峰期,倒退6个月,那么9--11月的猪源将会相对充足。
 
  风陵渡给大家分享了历史上8月的猪价走势,我觉得很有道理,8月往往是一个转折点,假如8月上涨幅度大, 那么后面几个月会跌去较多,如果8月上涨幅度小,或者稍微下调,那么预示着后市无风险。
 
  总之,进入8月关注价格的网友也在逐渐,说明另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关注或者研究下一个出栏时机,这里面有很多博弈的地方,短期来看,有一定利好,但长期来看,仍有下跌的风险。所以,在上个帖子我提出8月需要把握好机会,今天在提醒大家,8月的确有一波好行情。

涨了!屠企压不住 猪价反弹明显!养猪人熬过来了?

  近几日全国出现的高温天气让人喘不过气来 ,自6月以来近两个月抽丝式下跌的猪价又让每一个养殖者感到心情烦躁。自7月31日以来猪价止跌趋稳让心情烦躁的养殖者长舒一口气,截止到8月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8.28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5元/公斤。全国生猪价格稳中小涨,局部地区上涨明显,东北地区猪价趋稳,河北,京津,山东,河南地区涨势明显,南方地区整体稳定,局部小涨,多数规模场上调出栏价格。
 
  涨了!屠企压不住 猪价反弹明显!养猪人熬过来了?
 
  具体从区域来看,本次猪价回稳由东北牵头,今天继续稳中伴小涨,吉林猪价涨0.2元/公斤;华北猪价窄幅调整,河北涨0.1元/公斤,山西涨0.1元/公斤;华东稳中伴跌,山东、福建稳定;华南猪价微涨,广东涨0.1元/公斤;华中猪价震荡调整,河南微涨0.1元/公斤,湖北稳定,湖南跌0.2元/公斤;西北、西南猪价稳定。
 
  本轮猪价下滑从6月初开始,到现在已经超过2个月,其中虽然出现过几次回稳及小幅反弹,但震荡向下的基本走势没有改变,那么,本次能彻底走出下滑的轨道么?我们先来看一下本次猪价回稳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目前市场上出栏生猪体重下降明显,表明大猪差不多已经消耗殆尽,而猪价的持续下跌已经触及养殖户的心理防线,挺价心理明显增强;这几天很多养殖户也反应,猪贩的电话明显多起来了,表明屠宰企业收猪难度开始增加,这对猪价形成明显的提振作用。
 
  其次,这两个月以来,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北等生猪养殖大省都遭遇了洪涝、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部分猪场损失巨大,而且灾害带来的运输受损、疫情爆发,对于局部地区猪价的回稳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另外从需求上看,我们要看到8月多数地区高温依然覆盖,需求仍处淡季,但从8月下旬开始,气温将出现下降,两节的影响,学校的开学,屠宰企业可能会选择节前备货,到那时需求可能会出现真正的好转。
 
  综合上面这些因素,我们看好本次猪价出现真正的回稳和反弹,但是,养猪人也必须看到,受到整体补栏、进口猪肉、产能恢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猪价想恢复到2个月之前的高度可能性已经极低,因此建议大家顺时出栏,切莫压栏!

观察:养猪业迎大变局!5年后猪料有望破亿?

  2015年中国猪料产量出现下滑,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经历2014年的深度亏损,叠加环保政策导致的禁养扩大化,2015年中国养猪业依然加速洗牌,生猪出栏量7.08亿头,同比下降3.7%。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饲料总产量20009万吨,同比增长1.4%。其中猪料产量8 343.6 万吨,同比下降3.2%,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出现猪料增速“跑输”饲料总量增速。
 
  这是否宣告,中国猪料市场将告别高速增长?
 
 
  养猪业怎么了? 
 
  在中国政府看来,当前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破解粪污综合利用问题迫在眉睫。所以“十三五”期间,中国养猪业的政策主导方向是:要持续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畜禽养殖,争取到2020年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75%以上,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与中国养猪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政策包括《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自行配制饲料使用规范》等。政府希望通过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猪,来达到两大目的:一是加强环保,二是保障安全。
 
  中国养猪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第一大变化就是猪场拆迁扩大化。2015年猪场拆迁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省份,浙江、福建、重庆、湖南等地最突出。至2016年,畜禽禁养区开始向全国扩展,陆续有21个省市制定了时间表,把2017年底作为截止期限。对于禁养区的猪场,基本上采取“一刀切”的手段,要求彻底搬迁拆除完毕。
 
  第二个变化是养猪产业格局调整,这个话题用四个字就能够概括:“南压北扩”,京津冀地区和南方水网地区加强实施生猪污染治理,华南、华中、华东养猪比重下降,东北、华北、西南稳步上升。具体表现为: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由环境容量低的地区向环境容量高的地区,由资源贫瘠地区向资源富集地区转移。
 
  据农业部预计,2020年中国生猪出栏将达到7.20亿头,至2025年出栏7.41亿头,复合增速约为1.62%,至2025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年出栏万头猪场)养殖比重将达到16%。
 
  换句话说,中国养猪业还有增量空间,但增速放缓基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应地,中国猪料市场正式进入调整时期,但机遇大于挑战,无疑是针对这一基本态势的战略判断。
 
  养殖主体是什么?
 
  从数量来看,中小规模猪场这一群体依然庞大,有4500多万。在环保政策收紧及猪价波动剧烈的情况下,2015年就有500万中小猪场淘汰。“十三五”期间,中国养猪业加速整合,提质增效,是一个完全可以预判的趋势。
 
  养得不好的退出去,养得好的留下来,这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自由竞争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但如果片面理解为“一体化大型养猪企业才代表未来”或者“中小规模猪场终将消亡”,那是危言耸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仍然坚持这样的立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更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缺少超大型集约化农场的土地条件,而且规模越大,环保压力越大,突破不了这两个瓶颈,不可能无休止地发展下去。欧洲90%以上的猪肉都是由200-300头母猪这种群体提供的,这一点跟我国的现状更接近。
 
  我国的家庭农场多为一对夫妻打理,规模大一点再加1-2位工人,责任心很强,工作效率很高,养猪产生的粪肥也是就近循环利用,目前最需要补上的一块短板就是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养殖效率,进而降低养殖成本,来化解生存劣势。
 
  我搜集的一个数据可以印证这个判断:2015年全国生猪出栏70,825万头,大约有3200万头生猪来自一体化养殖企业,占比仅4%-5%。在今年猪价高位运行的刺激下,很多一体化养殖企业陆续发布了“养猪大计”,未来出栏量肯定还会增长,即便如此,到2025年也不太可能会超过2亿头的规模,至少还有5-6亿头生猪主要依赖家庭农场来提供。
 
  中国养猪业的集约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定了中国猪料市场的发展趋势——低成本、高效率。而一体化养殖企业与家庭农场并存的局面,也将推动猪料需求的分化,影响中国猪料发展格局。 
 
  猪料还有多大空间?
 
  我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猪料市场的复合增速依然有望维持在2%-3%,高于中国生猪出栏的复合增速。这个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一是生猪饲养量的稳步增加;二是猪料产品结构调整。而且,后者带来的增量将显著高于前者。
 
  不妨看一组数据,2009年中国养猪业处于转型调整的初期,当年中国猪料产量5242.9万吨,其中猪配合料、浓缩料、预混料分别为3363.2万吨、1542.4万吨、337.3万吨,所占比重分别为64.1%、29.4%、6.5%。随着中国养猪业稳步发展壮大,养猪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猪料在普及率迅速上升、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推动猪料产品结构的调整。在2015年8 343.6 万吨的猪料产量中,猪配合料达到6802.1万吨,翻了一番有多,比重已升至81.5%;猪浓缩料不增反降,为1173.5万吨,比重降至14.1%;猪预混料368.0万吨,虽然比重下降至4.4%,但产量仍有小幅增长。
 
  比较有意思的是,2007年以来,一些配合饲料企业鼓吹“预混料退出论”,认为“规模化猪场将使用全价料为主体。”主要依据有两个:第一,预混料的配方技术不再像以前那么神秘,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其“暴利”的经营模式将遭受更多的质疑,自绝后路;第二,随着养猪企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养殖技术水平、自动化水平提高,使用配合饲料更高效,而浓缩料的今天就是预混料的明天。
 
  果真如此?从近年来发展看,预混料生产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的获得正在逐渐脱离单一的质量和价格竞争,更多立足于产品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产品的流通渠道日益扁平化,预混料生产企业主动尝试直销,渠道中较少的利润流失和附加价值(技术服务、猪场管理、原料检测等服务)的提供为现金销售提供了更多的谈判筹码。相对应的,随着竞争加剧,预混料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以赊销为主要销售模式的预混料生产企业处境尤为尴尬,生存压力倍增。关于“预混料暴利”的指控是一种固定思维,也是一种误解。
 
  未来中国养猪业主要有两大主体:一类是万头母猪以上的大型养殖企业,一类是50-500头母猪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后者的群体庞大,生猪出栏总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是预混料的主要目标客户。这是因为:一则使用预混料方便家庭农场根据复杂的养殖环境定制更个性化的饲料产品,这和全价料企业的标准化工业生产形成明显的冲突;二则使用预混料更容易控制成本,更可以保障饲料产品质量;三则配合饲料生产企业良莠不齐,猪场对于企业原料的采购利润以及质量控制很难完全信任,这也是中国的国情。
 
  “十三五”期间,中国猪料市场“两增一减”依然是一大发展趋势,猪配合饲料将继续取代浓缩饲料,所占比重稳步上升,这没有太多争议。在以适度规模为主体的养殖模式下,自配料依然有庞大需求,短期内难以被取代,甚至还有增长空间。
 
  因此,我预测:2020-2025年期间,中国猪料产量有望成为第一个突破1亿吨的品种。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