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陷窘境 资本层面将离开中国
时间:2016-07-14
来源:华尔街见闻
此前麦当劳宣布为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韩国市场引入战略投资者。据外媒报道,麦当劳公司已经选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奶制品生产商三元股份等投标人对其中国内地和香港业务提交具有约束力的竞标方案。同时,三胞集团和格林豪泰酒店也获邀在9月递交第二轮投标。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中国信达是中国第二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与另一家中国公司联手竞标。三胞集团上个月称,其与首旅集团提交了一份联合报价。中国化工集团未进入第二轮。
此次竞标涉及麦当劳内地和香港20年期大规模特许经营权,据外媒报道,交易价格将达到20至30亿美元。据界面援引知情人士称,对最终的收购公司,麦当劳有管理层三年不发生变化的要求。
但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称:“麦当劳并没有如愿收到“一流品牌”公司的竞标,因此不得不拒绝了很多它认为“不合格”的竞标者。”
麦当劳称:“我们的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们需要寻找的是拥有互补技术和专业技能的本地企业。”
据金融时报报道,麦当劳所心仪的竞标短名单里包含一些国家集团,他们因为此前大手笔抢购而声名鹊起,但从未涉足快餐食品行业。
谋求出路的洋快餐
今年,百胜、麦当劳等洋快餐企业纷纷通过股权转让或出售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引入中国市场的战略投资者,原因是其在华业务的萎靡不振,因而希望借此转嫁业务风险。
今年3月,百胜被爆打算在上市前对外出售中国业务19.9%的股权。但据外媒的最新消息,百胜目前已推迟出售中国业务股权。
今年3月,麦当劳中国宣布,将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加速在中国内地的扩张,未来5年内计划在中国内地、香港、韩国三地新开1500家。截至目前,麦当劳在中国共经营约2200家餐厅,大部分为直营。从2014年开始,麦当劳开始加速特许经营的步伐。截至2015年底,这一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20%涨到35%,这意味着麦当劳770家门店已经开展授权经营。
洋快餐企业在华业绩不断下滑,不断受到电商快餐冲击、中餐连锁快速发展冲击,消费群体也产生消费疲劳,尤其是2014年麦当劳爆出食品安全丑闻,也极大的冲击了其市场业绩。
据公开资料,2014年三四季度,百胜的中国市场业绩分别下滑14%和16%;2015年前两个季度继续下滑,三季度的复苏仍然低于预期,直到四季度才开始回暖。而201食品安全丑闻爆出后,麦当劳在中国的同店销售曾经连续四个季度下跌。根据财报,2015年麦当劳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54.1亿美元和45.3亿美元,较2013年各下跌了9.6%和19%。
面对业绩窘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企业选择在资本层面退出中国区业务,更有出于转嫁业务风险的考虑。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