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听首都经贸大学牛东来教授讲蛋鸡发展之路何去何从

时间:2016-06-21
来源:(2016)中国蛋鸡流通大会



  牛东来教授以“我国鸡蛋流通模式研究及中美日鸡蛋流通模式比较”为题,从我国鸡蛋流通模式的现状分析、我国鸡蛋流通模式的比较研究、美国日本鸡蛋加工与流通模式、中美日鸡蛋加工与流通模式比较、对我国鸡蛋加工与流通模式的启示五个方面,层层递进,详细介绍了在鸡蛋流通产业上,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对蛋企今后发展提出了实际指导建议。

  牛教授指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禽蛋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约42%,并且还在不断持续增长。但发展模式并不均衡,我国鸡蛋流通市场“批发市场+农户”模式的市场覆盖率为50-60% ,“公司+农户” 模式的覆盖率为30-40%,“产销一体化”模式的产品覆盖率仅占5%左右。占市场主体的“批发市场+农户”模式流通模式及其物流环节较为落后,这导致了鸡蛋流通损失严重、交通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鸡蛋流通现代化进程。

  对比而言,美国与日本的鸡蛋加工与流通模式较为成熟。以美国某鸡蛋生产企业为例,鸡舍自动化程度很高,饲喂、清洗、传输均实现机械化,从产蛋到加工处理无需经过人工,从产蛋到超市仅需5-10天。价格稍有浮动,但相对稳定。在日本某中等规模的蛋鸡场,其鸡蛋从农场运输到客户中心仅需2-3小时,鸡蛋按照订单量生产,基本是零库存。
美国某蛋企自动化生产
日本某蛋企先进的流通模式
 
  通过对中、美、日生产、佳通与流通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蛋鸡生产流通水平与蛋鸡强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生产环节上,集中度较分散,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存储库存能力较差,缺乏流通市场的成熟度,并且在交流方面相对保守。

  对此,我国的蛋企需要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生产、加工和流通模式,趋向纵向整合。从传统向专业化、从“批发市场+农户”向“公司+农户”、“产销一体化”的集约化发展,健全设备设施,建立科学标准的疾病防控措施,提高我国蛋鸡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质量。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