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5月25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6-05-25
来源:猪易网



2016年05月25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05-24 2016-05-23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8 辽宁省 21.06 20.99 0.06 0.16
26 吉林省 20.72 20.64 0.08 0.04
21 黑龙江 20.98 20.88 0.09 0.15
华北
7 北京市 21.36 21.20 0.16 0.32
2 天津市 21.80 21.78 0.02 0.48
9 河北省 21.32 21.30 0.02 0.24
27 山西省 20.52 20.48 0.04 0.24
13 内蒙古 21.23 21.09 0.13 0.00

华东

17 上海市 21.10   0.00 0.00
6 福建省 21.40 21.28 0.11 0.36
5 浙江省 21.63 21.60 0.03 0.06
12 江苏省 21.27 21.27 -0.00 0.32
15 山东省 21.15 21.09 0.05 0.19
16 安徽省 21.15 21.17 -0.03 0.14
华中
14 江西省 21.16 21.25 -0.10 0.04
19 湖北省 21.03 20.94 0.10 0.32
24 河南省 20.76 20.74 0.01 0.12
10 湖南省 21.29 21.28 0.01 0.10
华南
3 广东省 21.77 21.71 0.06 0.27
4 广西 21.67 21.72 -0.05 0.43
西北
20 陕西省 21.01 21.00 0.01 0.23
25 甘肃省 20.75 20.75 -0.00 0.03
23 宁夏 20.89 20.85 0.04 0.06
28 新疆 20.09 19.93 0.16 0.18
西南
11 重庆市 21.28 21.16 0.12 0.21
8 四川省 21.34 21.32 0.02 0.26
22 云南省 20.89 21.07 -0.17 -0.36
1 贵州省 21.95 22.04 -0.09 0.00
全国
有774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1.16 21.12 0.04 0.21


2016年05月25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05-24 2016-05-23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0 辽宁省 20.93 20.89 0.04 0.20
17 吉林省 20.58 20.44 0.13 0.03
11 黑龙江 20.81 20.75 0.06 0.40
华北
21 北京市 20.53 20.56 -0.03 0.04
7 天津市 21.00 21.00 0.00 0.20
4 河北省 21.05 21.03 0.02 0.28
25 山西省 20.39 20.34 0.05 0.18

华东

24 上海市 20.40   0.00 0.00
5 福建省 21.02 20.85 0.17 0.39
2 浙江省 21.31 21.35 -0.04 0.17
16 江苏省 20.60 20.61 -0.01 0.33
15 山东省 20.71 20.69 0.01 0.20
18 安徽省 20.56 20.73 -0.17 -0.11
华中
6 江西省 21.01 20.97 0.04 0.06
23 湖北省 20.49 20.48 0.01 0.31
22 河南省 20.50 20.44 0.06 0.18
1 湖南省 21.34 21.24 0.10 0.10
华南
3 广东省 21.12 21.14 -0.02 0.05
9 广西 20.95 20.98 -0.03 0.27
8 海南省 20.96 20.56 0.40 0.00
西北
14 陕西省 20.72 20.80 -0.08 0.29
19 甘肃省 20.56 20.53 0.03 0.25
26 新疆 19.94 19.78 0.16 0.14
西南
20 重庆市 20.54 20.41 0.13 -0.16
13 四川省 20.73 20.60 0.13 0.25
12 云南省 20.73 20.70 0.03 -0.60
全国
有418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0.75 20.71 0.04 0.14


2016年05月25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6-05-24 2016-05-23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6 辽宁省 20.73 20.65 0.08 0.31
11 吉林省 20.38 20.31 0.07 0.03
8 黑龙江 20.67 20.61 0.06 0.44
华北
21 北京市 20.11 20.24 -0.13 0.01
12 天津市 20.37 20.43 -0.05 0.24
9 河北省 20.51 20.52 -0.02 0.19
18 山西省 20.14 20.12 0.02 0.15

华东

26 上海市 19.75   0.00 0.00
4 福建省 20.84 21.00 -0.16 0.39
1 浙江省 21.44 21.35 0.10 0.49
25 江苏省 19.84 19.83 0.01 0.33
20 山东省 20.12 20.11 0.01 0.14
13 安徽省 20.34 20.44 -0.11 0.36
华中
5 江西省 20.73 20.63 0.10 0.12
22 湖北省 20.09 20.10 -0.01 0.39
23 河南省 20.03 20.00 0.03 0.12
2 湖南省 21.01 20.98 0.04 0.25
华南
7 广东省 20.70 20.76 -0.05 0.18
10 广西 20.46 20.63 -0.18 0.14
3 海南省 21.00 20.56 0.44 0.00
西北
14 陕西省 20.31 20.27 0.04 0.31
16 甘肃省 20.26 20.17 0.09 0.33
17 宁夏 20.20 20.20 0.00 0.00
27 新疆 19.50 19.51 -0.01 -0.16
西南
15 重庆市 20.27 19.00 1.27 0.21
19 四川省 20.14 20.04 0.10 0.11
24 云南省 20.02 19.84 0.17 -0.32
全国
有356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20.37 20.32 0.05 0.19


86个失信生猪屠宰企业纳入农业部“黑名单”

  农业部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肉品消费安全,农业部自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组织开展了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期间,地方各级农牧部门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针对生猪屠宰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屠宰违法行为,圆满完成整治目标,取得显著成效。

  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地方各级农牧部门挖掘了一批生猪屠宰违法线索,开展生猪屠宰监督执法21.7万次,接到举报1.38万次,排查出生猪屠宰违法线索1.17万条;开展了一系列多部门联合执法,各地加强与公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执法1.2万次,移送公安机关案件415起,移送其他行政机关案件160起;排查了一批违禁物质,在生猪屠宰环节监督抽检“瘦肉精”362万份,检出“瘦肉精”阳性样品141份,对检出阳性样品的屠宰企业、生猪及产品均已依法处理;关闭了一批非法屠宰场点,清理关闭不符合设立条件的生猪屠宰场点1928余个,捣毁私屠滥宰窝点2715个;曝光了一批违法企业,将86个严重失信生猪屠宰企业纳入“黑名单”管理,向社会公开曝光违法生猪屠宰企业116次;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例,查办生猪屠宰违法案件4839个,涉嫌犯罪1100余人,罚没款近1300余万元,向社会公布生猪屠宰违法犯罪典型案例700余起;构建了一批长效机制,各地认真总结专项整治行动好的经验和做法,着力构建生猪屠宰监管长效机制,出台(修订)地方性法规7件,出台(修改)政府规章7件,出台规范性文件和标准120余件。

  下一步,农业部将紧紧围绕生猪屠宰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继续保持对生猪屠宰违法行为高压严打态势,严查重点风险领域,紧盯重点监管目标,严打重点违法行为,力争在大案要案查处、屠宰行业管理政策创新和屠宰监管体制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提升屠宰行业管理能力。


10个省将采取政府买单处理畜禽污染

  为继续做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按照2016年中央1号文件“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的要求,进一步突出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目标

  通过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关键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化服务从农业生产单个环节向全程生产服务转变,从小规模分散服务向大规模整建制服务转变,从资源消耗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试点范围

  继续在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试点省)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在保持试点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在上述17个试点省中选择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0个省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

  三、试点内容

  (一)明确支持方式。试点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或者政府支持农业生产者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方式,重点支持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各省试点资金安排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集中度,每个试点县资金原则上不少于1000万元。试点县要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选择重点支持品种和支持环节集中连片地推进试点,避免资金分散。

  (二)优化支持环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机制可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不介入,将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的政策目标。重点支持作业成本高、短期效益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的深耕深松、农作物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环节,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支持资金投入量大、技术难度高,单个农户做不了的工厂化育供苗、烘干储藏等现代农业技术集约运用环节,促进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支持外部性特征强、单个农户作业效果差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环节,促进农业防灾减灾;按照综合养分管理要求,支持探索畜禽粪污有效储存、收运、处理、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发展的有效模式。

  (三)选择试点县。试点省选择试点县应主要依据以下原则:一是发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具有一定优势,有利于整乡或更大区域整体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二是相关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运行机制、技术路线基本成熟,有利于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的县,要优先选择配套相关财政、土地和金融政策的养殖大县。三是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性高,农民接受社会化服务意愿强。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的省应至少选择2个试点县。

  各试点省要以形成稳定活跃的全程社会化服务市场为依据,保持试点县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同时建立试点县的进入退出机制,对工作组织不力、未按要求开展工作的试点县坚决退出试点范围,对工作推进有力的试点县适当增加补助资金,对已形成稳定社会化服务市场、市场机制可有效发挥作用的支持环节或试点区域,鼓励试点县探索支持环节退出或降低支持标准、以腾出资金调整或扩大试点区域范围的机制措施。

  四、工作机制

  (一)完善试点方案。省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农业等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内容,科学筛选确定试点县,及时制定和完善省级试点方案和绩效评价方案,突出在机制创新和模式创建方面的新思路、新要求和新举措,于2016年7月15日前报送财政部、农业部备案。

  (二)抓好实施落实。试点县人民政府是试点工作实施落实的责任主体。县级财政部门牵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提出绩效目标,明确目标任务、试点内容、支持环节和运行机制等政策内容,报送省级财政部门审定后实施,每个试点县选择的项目实施主体原则上不得少于3个。省级农业部门主要负责试点政策实施的业务指导、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县级农业等有关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的执行落实和政策宣传,围绕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的有效模式,根据环境容量优化生产布局,进一步提高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

  (三)严格监督管理。省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县的指导服务,帮助试点县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及时总结典型模式和成果经验,大力营造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和各类组织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加快建立对试点县的绩效评价机制,及时了解工作推进情况,确保资金安全和试点效果。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试点资金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各试点省工作总结和政策绩效评价报告要在2017年1月31日前报送农业部、财政部。

  上述报送方案和总结电子版请同时发送至czbnyyc@sina.com和btyjrc@163.com.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2016年5月24日


猪评:南方持续暴雨生猪出栏受阻 全国猪价普涨(2016年5月25日)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6年5月25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21.17元/千克,较昨日上涨0.04元/千克,较上周同期猪价(5月18日)上涨0.17元/千克。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1省份猪价上涨,5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贵州,较昨日下跌0.03元/千克于21.98元/千克;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上涨0.04元/千克于20.04元/千克。吉林上涨0.16元/千克,北京上涨0.13元/千克,福建上涨0.11元/千克,湖北上涨0.10元/千克,内蒙古上涨0.08元/千克,小幅上涨。湖南下跌0.04元/千克,江西下跌0.04元/千克,安徽下跌0.03元/千克,小幅回调。甘肃与昨日持平

  猪价小幅上涨。黑龙江10.3 -10.5元/斤。浙江跌至10.7-10.8元/斤,较昨日下跌0.01元/斤。天津在10.6-10.9元/斤。河北主流价涨至10.4-10.7元/斤。河南主流价10.2-10.4元/斤,山东主流价10.4-10.6元/斤。广东10.8-10.9元/斤,福建福州、漳州10.5-10.7元/斤。

  近期南方持续暴雨,生猪出栏受阻,市场猪源进一步紧缺,加之端午节临近,屠宰企业开始备货,猪肉需求增加,全国猪价普涨。

  【近期热点总结】天气转热,肉猪长速放缓,使得本来供应偏紧情况下,适重猪只更紧俏,储备肉投放对养殖户的心理压力已慢慢减弱,助长养殖户看好后市,五月下旬及六月对应上市肥猪为春节前投苗,当时仔猪死淘大,规模化养殖场意欲提升猪只出栏体重,扩大单头盈利,推迟出栏期,又将引起阶段性供应少。总之,生猪供应紧,仍是下阶段生猪市场的焦点。

  每年的5~8月都是最缺猪的时候,一般年前把全部猪出栏,年后再进猪,而等到下一批猪出栏的时候至少是在阳历9月份之后。这就造成了5~8月的缺猪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生猪出栏量会日益减少,屠宰场想打压猪价就没那么容易了,这样猪价就会出现高位震荡的回升,猪价上涨。

  其实在市场行情那么乐观的情况下,个人觉得还是不要盲目的补栏。毕竟市场的波动很大程度上是受供求决定的,现在生猪价格那么高,是因为我国对猪肉的需求量大,猪肉供不应求,甚至需要进口猪肉来弥补市场上的需求。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生猪价格自然上涨。那么当市场上供求平衡甚至是达到一个饱和的状态呢,随之而来的是不是猪价的下跌?其实这是极有可能,现在补栏的多,将来生猪出栏的也多,这样就会造成供大于求的情况,如此状况之下,猪价容易下跌。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行情走势 预计短期内猪价或将保持震荡小涨走势【2016年5月25日】

  全国生猪均价上涨地区较多,下跌地区较少,下跌幅度较大,上涨幅度较小,幅度在-0.60至0.26元/公斤之间。今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21.12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2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03元/公斤,福建省、江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辽宁省、贵州省小幅下跌,其余各省市小幅上涨;涨幅维持在0.01-0.26元/公斤,跌幅维持在0.01-0.60元/公斤。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猪价呈现震荡微涨态势,今日屠宰企业主流结算价格微涨,大型猪场毛猪出栏价呈现微涨态势。黑龙江地区屠宰企业结算价格维持微涨,当地品种较好的良杂猪采购价格稳定在10.3-10.5元/斤,一些品种较差的良杂猪价格采购参考价格稳定在10.2-10.3元/斤,一些大企业良种猪生猪挂牌价格呈现稳定态势,基本在10.4-10.5元/斤;吉林地区猪价震荡微涨,屠宰企业结算价格微涨,当地品种较好的良杂猪价格维持在10.3-10.5元/斤,屠宰企业好良杂猪采购参考价格在10.3-10.5元/斤,猪场出栏价格呈现稳定现象,出栏价维持在10.3-10.5元/斤;辽宁地区猪价呈现稳中微涨态势,当地屠宰企业结算价格呈现微涨态势,当地屠宰企业直接采购参考价格在10.3-10.5元/斤,当地品种较好的良杂猪价格维持在10.3-10.65元/斤,部分猪场良种猪走京津出栏价格维持在10.5-10.7元/斤,大猪场生猪出栏价呈现稳定态势。

  华北市场:华北市场猪价今日呈现微涨态势,少量屠宰企业与猪场均呈现微涨的现象。北京屠宰场对东北良种猪结算价格呈现稳定,基本维持在21.6-21.9元/公斤,河北地区良种猪采购价格维持在10.6-10.8元/斤。本地猪场出栏价震荡持稳,今日标准体重猪出栏价在10.55-10.9元/斤;天津今日猪价震荡持稳,屠宰企业结算价格维持稳定,采购价格在10.7-11元/斤,当地今日主流价格在10.7-11.1元/斤;河北市场今日震荡微涨,个别屠宰企业结算价格上调0.1元/公斤,屠宰企业良种猪主流采购价格在10.5-10.7元/斤,猪场出栏价格呈现稳中微涨,当地主流价格维持在10.5-10.9元/斤,一些中等猪场出售150KG毛猪出栏价在10.8-11元/斤;山西市场屠宰企业呈现上调态势,今日良杂猪采购价格基本维持在10.3元/斤,一些外调京津猪场出栏价呈现稳定态势,主流价格在10.5 -10.65元/公斤,少量散户出栏价在10.1-10.2元/斤。

  华东市场:华东市场猪价主流态势呈现窄幅调整态势。安徽地区今日猪价呈现稳定态势,屠宰企业结算价格维持稳定,当地主流价格在10.3-10.8元/斤,猪场生猪出栏价稳定,今日合肥温氏生猪出栏价稳定在10.8元/斤;山东地区猪价呈现稳定态势,烟台、青岛、威海、潍坊、临沂屠宰企业采购价格维持稳定,当地屠宰企业主流收购价格在10.45-10.6元/斤,猪场出栏价格震荡微涨,今日山东地区主流价格为10.45-10.7元/斤,大猪场高价基本走高品质路线;江苏地区屠宰场结算价格呈现上调态势,高价猪场生猪出栏价格稳定,当地主流价格在10.7-10.9元/斤,江苏温氏各猪场生猪出栏价稳定在10.8元/斤;浙江地区猪价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个别屠宰企业结算价格下调0.1元/公斤,猪场生猪出栏价格呈现调整态势,120公斤生猪主流价格在10.5-10.9元/斤;福建猪价今日主流价格呈现震荡调整的态势,一些低价地区屠宰场采购参考价格维持在10.2-10.3元/斤,而一些高价地区猪场生猪出栏价格震荡持稳,出栏价在10.4-10.7元/斤,少量猪场有轻微反弹现象;上海销区当地价格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当地主流价格在10.6-11.1元/斤,一些散户生猪出栏价在10.5-10.6元/斤,大猪场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华中市场:华中地区今日猪价整体呈现微弱调整态势。河南地区屠宰企业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屠宰企业今日主流采购价格在10.4-10.5元/斤,当地猪价震荡持稳,而当地主流成交价格在10.4-10.8元/斤,部分大猪场成交价格在10.7-10.8元/斤,大猪场有着明显的扛价现象,高价出栏量相对较少;湖北屠宰企业结算价格呈现稳定态势,屠宰企业结算价格维持稳定,大猪场生猪出栏价格微弱上调,标猪成交价格基本在10.4-10.65元/斤,湖北温氏毛猪出栏价维持稳定,出栏价在10.6元/斤;江西市场猪价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当地屠宰企业采购价格维持稳定,猪场毛猪出栏价跌涨调整,当地主流成交价格在10.45-10.7元/斤;湖南地区猪价呈现震荡态势,标准体重猪只成交价格在10.4-10.75元/斤,湖南温氏毛猪出栏价维持稳定,出栏价在10.6元/斤。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今日猪价呈现稳定居多,陕西地区屠宰企业结算价格维持稳定,大型猪场毛猪出栏价维持稳定,当地主流价格在10.1-10.5元/斤,陕西温氏毛猪出栏稳定在10.5元/斤;甘肃地区猪价呈现调整态势,当地屠宰企业采购价格维持稳定,一些猪场毛猪出栏价呈现稳定态势,当地主流价格在10-10.5元/斤;新疆地区猪价呈现调整态势,当地主流价格在9.8-10.4元/斤,当地的大猪场毛猪出栏价在10.2-10.4元/斤,基本维持稳定。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今日猪价呈现稳定态势,广东市场的风向标温氏猪价稳定,广东温氏猪出栏价上调10.6元/斤,广东地区高价猪场生猪出栏价维持在11.1元/斤,少量地区猪价略有调整态势,局部地区低价维持在10.5元/斤,高、低价区域价格差非常明显;广西温氏猪出栏价今日稳定在10.6元/斤,猪场出栏价稳定现象明显,当地主流价格在10.5-11元/斤,部分地区毛猪价格有反弹现象。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猪价今日呈现震荡调整,今日川渝温氏今日生猪出栏价格小幅上调,出栏价格在10.7元/斤,四川个别屠宰场生猪结算价格微弱上调,猪场毛猪出栏价稳中微涨,四川地区猪场出栏价在10.45-10.8元/斤;而重庆地区猪场生猪出栏价格在10.4-10.7元/斤,屠宰企业毛猪采购价格呈现稳定,猪场毛猪出栏价小幅上调。

  从今日毛猪价格走势来看,毛猪价格继续微弱上调,尤以东北地区猪价表现比较突出,当地一些屠宰企业毛猪采购参考价格已经上调至10.3-10.5元/斤。从大型猪场与屠宰企业的表现来看,全国性养猪集团毛猪价格呈现着稳中微涨的态势,少量猪场微弱上调,相对表现在中部与南部地区的猪场;而屠宰企业涨价态势主要表现在东北地区,主要是受制于前几日猪场的挺价,屠宰采购困难被迫上调猪价所致;近期有不少网友咨询,今年这猪价将会是如何走势,笔者根据目前市场上的动态与毛猪供给情况来看,第四季度之前毛猪供给将维持高位,大幅下调的现象难以见到,主要原因是毛猪供给紧缺的问题难言改善,且目前不少散户购买160-210斤的肥猪进行再次饲养现象比较多,这就造成供给情况仍将紧张。从目前的小猪供给量同比、环比情况明显有所改善来看,第四季度毛猪供给将不会出现大的变故,可能成为这一波高峰的拐点。近几日猪价继续维持稳中小涨的走势,屠宰企业压价意向十分强烈,但是市场猪源紧张持续支撑猪价高位,供需博弈,卖方市场占据市场话语权,屠企压价目的始终难以达到。虽然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与生猪存栏量均在上升,但受猪生长繁殖周期影响,8月之前生猪出栏量依旧处于相对紧缺的状态,另外春节前后仔猪疫情,也会使得6-8月份的生猪供应受到影响,因此,预计短期内猪价或将保持震荡小涨走势。不过随着天气转热,猪肉消费相对减少,猪价继续大涨阻力加大,影响后期猪价上涨的高度。建议养殖户对后市行情不要抱有过高期望,合理补栏,适时出栏,做好养殖计划。


猪贩买猪时偷猪 真是防不胜防

  5月21日,记者从石龙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获悉,驻马店市西平县人杨恩某因偷盗石龙区养猪场老板四头猪被批捕。
 
  据悉,西平县人杨恩某(43岁)长年从事生猪贩卖生意,今年4月8日20时许,杨恩某应石龙区龙兴街道北郎店村养猪场老板王胜利的要求前来收购生猪。王胜利只打算出售已经长成可以出栏的70头猪,与杨恩某同车赶来帮忙的西平村民杨发某(51岁)和刘某平(54岁)帮助过秤。由于数量多且猪难以控制,王胜利夫妇和杨恩某等人中间没有吃上一口饭,一直忙活到晚上11点左右。王胜利夫妇出门买菜,想请大家吃饭。由于过秤后存放生猪的圈舍相邻东西两侧圈舍都有存栏猪,见钱眼开的杨恩某临时起意,趁王胜利夫妇出门间隙,指使杨发某和刘某平分别从两个圈舍内各赶出来两头猪。
 
  第二天,王胜利夫妇发现少了四头猪,打电话给杨恩某查询交易数量,杨恩某矢口否认。随后石龙区公安局办案民警奔赴驻马店当地,联系到生猪收购企业核实数量,杨恩某4月9日出售生猪74头,但杨恩某拒不认账。5月11日杨恩某被当地警方移交至石龙区警方。听说警察前往调查此事后,同乡的杨发某和刘某平5月12日到石龙区投案自首(目前两人已办理取保候审手续),杨恩某在证据面前认罪服法。
 
  经价格鉴定机构鉴定,四头猪价值8434.8元,5月20日杨恩某被执行逮捕,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猪价依旧火热 仍有10%的上涨空间

  近期,生猪价格延续涨势。截至5月24日,芝华猪价指数报21.09点,较上月同期上涨2.8%,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4%,约合上涨6.6。目前华南均价为全国最高,达到21.85元/公斤,西南地区为21.38元/公斤,东北地区为20.83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均价,目前东北地区上涨52%、华北地区上涨48%、华东地区上涨47%、华中地区上涨45%、西北和西南地区上涨44%、华南地区上涨40%。
 
  5月11日,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全国猪粮比为10.78:1,较上周回升0.47%。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猪粮比已经进入红色预警区域,局部省份已经开始投放储备冻肉。
 
  “当前生猪供应紧张,猪价继续保持高位,窄幅上行可能性较大,未来仍有10%左右的上涨空间。”芝华数据生猪分析师姚桂玲表示,供应方面,上周五生猪收购情况显示,目前产销区整体供应仍然偏少,压栏轻微偏多,屠宰场销量稍回升,收购量依然偏少,猪收购体重偏大较严重,除华中和华南经纪预期看跌外,其他区域经纪看小涨预期偏多。总体来说,供应基本面偏少,猪价还将窄幅上行。
 

过分看重猪粮比导致猪周期?

  据农业部网站24日消息,针对近期生猪价格继续上涨的情况,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近猪价持续小幅上涨,但产能恢复较快,市场供应充足,后期继续上涨的动力有所削弱。目前已出现补栏过热现象,希望养殖场户理性补栏顺市出栏。
 
  猪周期似乎成了近二十年来我国农业的一个魔咒:每过几年都要来一个轮回,暴涨之后就是暴跌。虽然各位专家与监管部门想出了许多对策,但效果似乎很有限。中国的猪肉市场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股市:数量庞大且规模不大的养猪户进出行业的门槛很低,形成特殊的羊群效应,看到有赚钱的机会,几十万甚至上千万的养猪户蜂涌而入,如果亏损了又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退出。
 
  国外同类行业之所以解决了猪周期问题,基本上靠的是规模效应:前五位的养殖者可以占到市场份额70-80%以上。我国要达到这个规模程度,还不知需要多少年,至少短期内是不现实的,因为数量庞大的小农户还需要在这个行业内生存。那么,是不是我国这个猪周期就无解了?其实非也。
 
  目前调节猪周期的基本依据似乎只是猪粮价、猪饲比等指标,其实这恰恰是我国猪肉老犯周期病的症结之一,过分地追求产出效率使我国的养猪业一直在一个怪圈内难跳出。一方面本行业以缩短猪的生长周期为主要目标,从10个月到三个多月的成长期,用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另外一方面却是这个行业的主要消费者对滥用瘦肉精、抗生素等过分追求数量轻质量的做法日益不满。
 
  虽然从猪肉的外表看都差不多,但其实猪的生长时间、生活环境、所用饲料等不同带来的猪肉品质有质的不同。按一号土猪品质创始人陈生的观点,我国现在市场上猪品种是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上盛行的是那些生长周期短、增长速度快的品种,而传统土猪品质口感相当好,但生长周期近10个月,是目前主流猪种生长周期的一倍,这样优质的传统土猪就被劣质的快速生长品种所替代,养殖户单纯地养殖这些生长周期快的猪可以卖到更多的钱,最终导致消费者面临的选择只能是生长周期短的差品质猪肉。
 
  养猪业一直陷在唯猪粮比的误区,最后导致那些品质很好但产量不是太高的猪品种被淘汰。这对生产者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市场上没有合适的品质质量发现信号,但对消费者来讲,这个损失就太大了。农产品品质从外观上能够看出来,有时可能会相反,那些品质好的,反倒面相上并不好看,而商家为了好看,故意用上各种化学品制造出色香味俱全的农产品。这些特点使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更面临诸多难题。包括目前市场上的认证鱼目混珠,使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难以进行有效判断。我国养猪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品质、低安全、低价格。从全国来看,我国的优质安全健康的猪肉还太少。
 
  目前猪肉产业链是一个半截子的产业链,产销不对接。未来猪产业必须要进行产业链重塑,要转型升级,要成为完整的产业链。养猪户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业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打自己的牌子,要进行专卖连锁经营。用差异化、品牌化、全产业链等多种形式来破除目前陷入单一追求猪粮比、低投入高产出的养猪怪圈,从而彻底破解猪周期的魔咒。
 

梅州:养猪污染治理“老大难”如何破?

\

宝兴农牧二期建设现场。受访者供图
 
  黑色的废渣变成高效有机肥,黑臭的沼气液经处理后清澈见底,可养鱼、可灌溉林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这是记者在广东宝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见到的一幕。
 
  近年来,随着梅州市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占比也在快速上升。去年,梅州掀起一轮整治“风暴”,关闭禁养区内猪场达208家,处理禁养区内生猪数14186头,推行标准生态规模养殖模式。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进展仍较为缓慢,如何补上这一块短板?
 
  重拳整治禽畜养殖污染
 
  “以前,河水都是黑色的。”说起梅江支流小密河的水污染,常来此钓鱼的曾叔仍记忆犹新,一年前,这里养着上百头猪,猪场废水通过小沟渠直排入河。
 
  经过半年多的污染治理,周边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猪场关闭了,水浮莲也清理干净了,河水没以前那么臭了,水质也变好了。曾叔感慨:“鱼也多了。”
 
  数据显示,去年,梅州关闭禁养区内猪场达208家,处理禁养区内生猪数14186头。其实,此轮整治“风暴”背后,是农业源污染减排的“压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分配给各省的污染减排指标首次将农村和农业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范围。畜禽养殖污染正是农业源污染减排的主战场。
 
  据环保部门专家调查,一头猪产生的废水相当于7个人的生活废水,而一个规模化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其排放量不亚于一个中型工业企业的排污量。
 
  目前,虽然《广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污设施提出了新的规范要求,但是,梅州大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离这个“标准”还有差距。此外,长潭水库、多宝水库水质受到上游跨界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影响,水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难题刻不容缓。梅州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洪广告诉记者,梅州市政府去年制定并印发《梅州市2015—2017年养猪业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加强养猪业污染防治和规范管理,确保防治工作有规划、有措施。
 
  去年,梅州印发《梅州市养猪污染防治技术指南》3万份发放到养殖场(户)、与负责人签订《承诺书》。同时积极引导畜禽养殖场建设治污设施,完成梅州市正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5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工程。
 
  在县级层面上,兴宁市制定出台《兴宁市合水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方案》,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蕉岭县政府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列为去年
 
  “散乱小”制约污染减排
 
  从兴宁市新圩镇出发,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进入广东宝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通过沼气工程将种养有机结合起来,废渣可以变成高效有机肥,黑臭的沼气液几经处理后清澈见底,可养鱼、可用于林木灌溉,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宝兴农牧董事长李志鹏告诉记者,通过该沼气系统工程,基本能满足猪场生产、生活用气和用电,猪粪经处理后生产为有机肥。除了供给本公司的花木基地使用外,还卖给合作的蔬菜基地及果园林场,仅此一项可为企业增收200多万元。
 
  此外,宝兴农牧年出栏4万头商品猪,还辐射带动附近农户专业养猪场养猪。
 
  这是梅州市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二五”以来,梅州市推行标准生态规模养殖模式,加大养殖废弃物的肥料化和沼气化处理,大力推广污水深度处理,督促完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监督确保长期稳定的运行效果。
 
  随着畜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集约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梅州有12个猪场、3个禽场、1个羊场列为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5个猪场列为全省重点生猪养殖场,推动畜牧业向标准化发展。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畜禽养殖污染处理难度大、资源化利用能力不足,大多养殖场存在着重生产轻环保,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普遍不足,尤其是“散、乱、小”的养殖户,集约化程度不高、环保意识薄弱。
 
  “现在规模化养殖厂基本都有了环保设备。”陈洪广告诉记者,“十二五”前4年,梅州纳入广东省污染减排重点项目中15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得到国家减排核算认定。但是,“散、乱、小”养殖户仍给减排工作带来不小的困扰。
 
  梅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广东的“以奖代补”政策,完成污染深度治理设施建设的规模化以上生猪养殖场,每头生猪最高可获100元的奖励。然而,即使有“以奖代补”,也并不是每家都能坚持治污。
 
  “我们养殖户并不在补贴的行列”。梅县区的廖老板告诉记者,养了800头猪,辛苦一年才赚10多万元,污水处理设备动辄数万,实在不敢“冒险”。
 
  污染物增量控制难度大
 
  除了畜禽养殖现有存量的减排有待提速,更大的考验是对“增量”的控制。
 
  数据显示,2015年梅州市的肉猪出栏263.65万头,年末生猪存栏158.86万头。根据2009年印发的《梅州市生猪生产发展意见》,至2020年全市生猪饲养量630万头,其中出栏400万头,存栏230万头。这意味着,梅州的畜禽养殖业发展方式未得到明显转变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量将会大幅上升。
 
  此外,部分养殖业主对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主动参与的自觉性不强。有养殖户坦言,养殖场是以租赁场地的形式进行经营,由于未能确定租赁期满后能否继续经营,所以抱观望态度。
 
  有基层干部表示,虽然各县区均已划定相关区域,但各禁养区内养殖场数量较大,只靠环保部门、畜牧部门想要在短期内落实畜禽养殖禁养政策,难度很大。
 
  从监管上看,畜禽养殖业规范化监管机制不完善,也制约着工作的开展。去年新修订的《环保法》和2014年起施行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条例》)没有明确将畜禽养殖户列入管理范围。而《条例》只明确了其适用范围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目前,广东省没有对养殖场的规模划分作具体的规定。
 
  对于星罗棋布的散养户,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环保、农业执法部门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加以管理,陷入想管却没法管的尴尬状况。
 
  “新农村建设是住建部门管、环保是环保部门管,畜禽养殖是畜牧部门管。”一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要依法建设美丽乡村,还亟待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给农村环保管理留死角。
 
  分析指出,从长远上看,对于存量污染源,需要尽快完善污染减排设施,进行环保升级,鼓励集中治污,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等新技术。对于新增污染源,则需要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减少治污成本并推动资源有效循环利用。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