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6-04-30
来源:猪易网
2016年04月30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6年04月30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6年04月30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源紧张加之五一刺激企业备货 猪价续涨
本周生猪价格为20.22元/千克,较上周上涨1.20%;猪肉价格为29.9元/千克,上涨1.18%;仔猪价格为62.44元/千克,较上周上涨0.35%;二元母猪价格为2043.48元/头,上涨0.59%。
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4月第3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均价涨至25.57元/千克,较上周上涨0.43%。4月第3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价为25.7元/千克,较上周上涨1.06%。
生猪价格:节日临近,市场鲜销需求增加,猪价上涨。
猪价持续上涨,吉林、辽宁较上周上涨0.1-0.15元/斤。北京在10.1-10.3元/斤,较上周上涨0.22元/斤。浙江在10.3-10.6元/斤,较上周上涨0.03元/斤。新疆在10-10.2元/斤,上涨0.3元/斤。四川涨至10.3-10.5元/斤,河北涨至10-10.2元/斤,山东涨至9.9-1。1元/斤,河南涨至9.8-10元/斤,广东涨至10.7-10.9元/斤。
猪肉价格:农业部、商务部监测白条肉价格及白条猪价格较上周持续上涨,五一临近,企业备货,市场鲜销需求增加,肉价持续小幅上涨。
仔猪价格:仔猪价格上涨,超出去年同期100.9%,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上涨至47.83元/千克,三元仔猪价格涨至62.44元/千克。目前仔猪价格已达高位,补栏成本较高,补栏有风险,建议养殖户保持理性,谨慎补栏。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为11.32:1,较上周上涨0.17。玉米价格为1.79元/公斤,较上周基本持平。本周自繁自养盈利1121.17元/头,较上周上涨21元/头。市场由临储收购期转变为政策粮投放周期,临储收购对市场粮源的消耗以及对价格的支撑作用将消失,后期库存玉米供应压力或将加大。
行情汇总:本周因五一假日临近,屠宰企业备货,市场鲜销需求增加,猪价持续上涨并有扩大之势,猪价成功全面破10,局部地区冲击11元。近期因生猪价格居高不下,为平抑猪价,大连、兰州、宁波等地陆续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后期地方性储备肉投放或将成为常态,但政府储备肉储备量并不大,无法对市场提供实质性帮助,储备肉投放影响难持续,猪源紧张态势不改,预计短期内猪价以稳中小幅上涨为主,节日后猪肉需求将会有所下降,加之气温上升,猪价或出现小幅震荡调整现象。
本周并无大型疫情报告,局部地区有仍有散发疫情,提醒广大养殖户加强防疫、消毒工作。
母猪难产的预防、详细处理与治疗方案
一、母猪难产的预防
(一)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保证妊娠母猪的饲料全价优质,营养水平适宜,尤其注重满足与繁殖机能密切相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并依据猪体型大小、胎次、季节 气温 等综合因素灵活控料,防止猪过肥与瘦弱。保证环境特别是产栏安静、温湿度适宜。让妊娠母猪适当运动,最好于产前 1 个月赶入传统猪舍饲喂,任其自由活动。细心照顾妊娠末期和生产母猪,全程监护分娩。
(二)高标准严格选择后备猪
要求后躯丰圆,尾根高举,外阴发育良好。坚持适龄8月龄以上适重体重110kg以上配种,及时淘汰高龄多胎次母猪。
(三)把好防疫关
坚持系统防疫观点,按免疫程序高质量接种好各种疫苗,定期消毒、驱虫、来鼠、扑蚊,及时有效诊治各种普通疾病,控制木乃伊、死胎、畸形胎的发生。
二、母猪难产的处理与治疗
发生难产时,先将该母猪从限位栏内赶出,在分娩舍过道中驱赶运动约10min, 以期调整胎儿姿势,此后再将母猪赶回栏中分娩,不能奏效的再选用药物催产或施助产术。
首先检查难产母猪骨盆腔与产道的状态,排除仔猪娩出通道的障碍。若直肠中充满粪球压迫产道,应先以微温热的矿物油或肥皂水软化粪球并掏尽。若膀胱积尿而过度充盈向上顶逼突入产道,应以后指反复轻压刺激膀胱壁,诱其排尿;或强迫驱赶该母猪起立运动,促其排尿;必要时用导尿管导除尿液。若有仔猪到达骨贫腔入口处或已入产道,在感觉其大小、姿势、位置等情况下应立即行牵引术。其具体方法如下:
(一)药物催产
确诊产道完整畅通后,即用药物催产。催产素即缩宫素是首选药,建议每隔 20-30min 肌肉或皮下注射 30-50IU缩宫素。为了提高缩宫素的药效,可选择性使用雌激素即在用缩宫素前预先肌注雌二醇10-20mg或其他雌激素制剂。
(二)人工助产
1.人工助产时需注意的事项
一般找一个手比较小的工作人员,剪短指甲,除去指甲边缘的积垢并磨光指甲边缘,用0.1%的高锰酸钾浸洗手掌、手臂和母猪外阴部,手掌、手臂涂上肥皂或石蜡油,五指并拢呈圆锥状慢慢旋转伸入母猪产道内,母猪努责时停止伸入,检查引起难产的原因。助产牵拉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伤母猪产道或引起产道脱出。
2.人工助产的方法
2.1徒手牵拉法:助产人员手臂缓慢伸入母猪产道,摸清楚仔猪胎位,当仔猪正生时四指卡住仔猪的二耳缓慢牵引,也可用拇指和中指抠住仔猪眼眶或用拇指和食指拈紧仔猪下颌间隙部缓慢牵拉。当仔猪倒生时,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仔猪两后肢慢慢牵拉出仔猪。如果胎位不正,可先矫正仔猪胎位,然后牵拉。如果两头牵拉同时进入产道,可先将一头推向里面,然后按上述方法助产。
2.2器械助产法:一般用产科钩和牵引绳,由于对仔猪伤害比较大,甚至会造成死亡,同时可能损伤母猪产道,一般有临床经验者操作。产科钩可根据母猪难产的程度临时制作,一般用铁丝即可。铁丝一端弯一个小钩,直径0.5厘来左右,长40厘米左右。助产时,将产科钩置于手掌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手呈圆锥状慢慢旋转伸入母猪产道内,用拇指和食指把产科钩钩住仔猪眼眶或下颌骨间隙牵引。产科绳一端系一活套,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同伸入产道,然后套住仔猪上颌骨或前肢(正生)、后肢(倒生)缓慢牵拉。助产时牵拉最好和母猪努责同时进行。
助产后母猪护理:助产结束后肌注或子宫内放置抗菌消炎药,用一次性输精管吸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每天一次,连用3-5天。
2.3死胎性难产处理方法:对极少数接近分娩期或超过分娩期时间较长,且阴户连续流出恶露的二元杂临床有分娩征兆和表现交母猪,用输精管连接注射器向母猪子宫腔内注入浓度为1%-3%、温度36-38℃的食盐水,直至食盐水从母猪阴户流出,然后配合使用催产素。20小时后,母猪子宫内容物就能排出。但必须注意的是:母猪子宫颈未张开,骨盆狭窄以及产道有阻碍时,不能注射催产素;产后5天内,每天需肌注青霉素与链霉素3-4支,以防生殖道出现炎症。
猪价飙升促生猪养殖户增收 每头猪赚704元
4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台州调查队公布了全市一季度生猪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市生猪市场价格一路上行,持续在高位运行。其中,今年3月,台州市区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8%,这是自去年2月以来,猪肉价格连续14个月恢复性上涨。
同往常类似,本轮生猪价格上涨同样具有明显的周期特性,但随着养殖环境和内外流通环境的变化,生猪养殖形势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回顾
生猪养殖收益增超五成
据国家统计局台州调查队调查分析,2016年全市主要畜禽监测生猪规模户108家,与去年基本持平。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户生猪存栏8.85万头,同比下降12.8%;其中能繁母猪、仔猪和待育肥猪存栏分别为0.82万头、2.74万头和5.21万头,同比均超10%,生猪产能处于相对低位。
但与生猪存栏继续下降现象不同的是,养殖收益较为可观。国家统计局台州调查队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平均每头猪盈利704元左右,比去年同期盈利增加492元左右。
调查专家分析认为,生猪养殖收益大幅提高跟成本下降不无关系。他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某养猪场今年购买大猪饲料价格为2.98元/公斤,去年同期为3.21元/公斤,下降了7.2%。以平均出栏一头肥猪需用饲料450公斤计算,因饲料价格下降可减少养殖周期饲料成本103.5元。每头生猪养殖总成本1687.7元,平均出栏头重139.79公斤,平均养殖成本12.07元/公斤,同比下降1.1%。
猪价一路飙升当然是助推生猪养殖户增收的主因。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生猪出厂平均价格19.21元/公斤,环比上期增长16.8%,比去年同期上升40.4%。
预计
本轮生猪产能恢复速度将慢于上一轮周期
近几年历史数据显示,春节后是传统消费淡季,鲜肉市场价格以下降为主。今年春节过后猪价一反常态上涨,总体上看是供需形势转换的结果。
国家统计局台州调查队结合全国生猪与能繁母猪存栏分别连续下降,以及台州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生猪养殖受环保、土地政策制约等情况分析认为,本轮生猪产能恢复速度将慢于上一轮周期。
该报告分析认为,从需求方面来看,一般进入4月份后,猪肉消费量将稳中有降。部分养猪户卖跌不卖涨惜售压栏,在后市适重出栏生猪逐步增加后,猪源也将逐步释放,会对猪肉市场价格起到一定的对冲作用。预计,下一阶段猪价将处在高位震荡运行,但波动幅度将会明显小于2015年。该分析报告认为,目前猪价已基本达到年内第一个价格高位,二季度将处于高位窄幅震荡回落走势。
生猪养殖系列报告之一:超长猪周期,让暴利飞!
2015年11月至今,作为最坚定看多“猪”的卖方,我们率先给出全市场最高猪价预测:22元/公斤;领先于全市场提出:“猪价涨”与“存栏降”将长期共存,并将导致本轮周期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超市场预期。我们创新性提出“超长周期”--不同于以往的暴涨暴跌,猪周期呈现出持续温和上涨的“新常态”,并用“成本高、门槛高、学费高”这“三高”来形象地解释“猪周期新常态”的成因。
猪周期新常态:“猪价涨”与“存栏降”共存
本轮猪价上行周期,养殖景气爆棚与产能持续去化形成鲜明对比,猪价上涨和玉米下跌共同推升猪粮比的同时,能繁母猪存栏量却在持续下滑。截止2016年3月,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1个月同比下滑,连续21个月创下历史新低。散养户快速退出、规模户扩产落后带来超长猪价上升周期,是当前的猪市“新常态”,也是大多数人对本轮猪价上涨估计不足的原因。
市场上很多人看涨猪价,只是去年看到春节,并看跌节后的猪价;但我们更为坚定,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远比市场乐观,甚至于认为节后猪价会淡季不淡。果不其然,春节后的生猪价格在18元/公斤以上决绝回调、不跌反涨,充分印证了我们的观点;我们独创的“猪周期新常态--超长周期”理论也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和认可。
超长周期来源于“三高”--成本高、门槛高、学费高
为什么这轮会出现“超长周期”?我们归纳了三方面原因:1、散养户快速退出;2、规模化企业补栏慢;3、业外资本不敢擅入。
散养户为什么快速退出?--成本高。首先,散养户相对于规模户而言不具有成本优势;其次,散养户的机会成本上升,养猪对他们的吸引力下降;此外,自繁自养更受益于粮价下跌所带来的成本节约。
规模户为什么补栏慢?--门槛高。规模户的扩产受制于环保严、选址难。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水十条、土十条等政策法规相继颁布,史上最严的猪场环保新规恰逢能繁母猪骤降,逆周期强制去产能,养殖业的“高门槛”阻碍了规模户的扩产。
业外资本为什么不敢擅入?--学费高。07年后大举进入生猪养殖业的大鳄们多数亏损退出,让后来者望而生畏。业外资本折戟而归,为真正的“养猪能人”留出广阔的成长空间,温氏、牧原等龙头企业迎来快速成长期。
风险提示:突发大规模不可控疫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极端气候灾害导致农作物大规模减产推升粮价。
“猪周期”波峰年:养殖户谨慎 加工企业发愁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保持高位运行的总体态势,目前约每公斤19元,同比上涨6成左右,堪称处于当前周期的波峰。这样的价格能让养猪农民得到实惠吗?生猪加工企业又如何反应?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山东生猪调出大县诸城市采访。
养猪农民:“平一年,亏一年,终于等到赚一年”
“今年出栏一只生猪,利润可以达800-1000元,但对于俺们老养猪户来说,两三年的微利之后,终于赚到了钱。”一见到诸城市相州镇后曹村养殖大户郑志学,这位有27年养猪经验的老农民道出了喜悦。
郑志学给记者算了一笔养猪账:母猪生产一头仔猪以及哺乳费用在330元左右;按当前饲料1.1元/斤计算,猪仔再长至总重约100公斤出栏,需饲料560至600斤,费用在650元左右;每头猪还需平摊水电费、土地租金约30元,人工费约40元,再算上个别猪仔死亡和母猪流产的折损。当前出栏一头100公斤的生猪,总成本1050-1100元。
郑志学说,按照最近的生猪收购价格,一只猪出栏可以卖到1900元上下。
“这个纯利润只是近四五年的一个高点,对于长期养猪的农民,我们算的是四五年的一个总账。”57岁的相州镇殷家岭村养猪户宋九伟说出自己心里话。
家中还有20头母猪,200头存栏生猪的宋九伟从2002年开始和妻子一起养殖生猪,几轮猪周期经历下来,他发现养猪挣不了大钱,而在价低时像他这样坚持下来的大户一般都有一定的保底资金周转。前几年最低时每公斤生猪跌破10元,当时玉米价格还处于高位,育肥一头猪亏损四五百元,“所以今年赚个十几万元的纯利润也不算什么”。
“赚钱了也需要谨慎一点,有节制地扩大生产,肉价好的时候也意味着下一轮‘猪周期’可能也不远了。”巨大的盈利空间没有让郑志学盲目乐观。
生猪加工企业:硬着头皮微利找猪
在养猪户终于在猪周期峰值年赚到真金白银的同时,一些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却是一肚子苦水。
“我们公司没有自己养殖的生猪,今年价格高企找猪格外的难,从以往省内就可以满足加工需求到现在全国高价收购,已经是来者不拒。”华宝食品有限公司收购部经理孙夕芹说。
生猪产量少与价格高企互为因果,同时,生猪加工企业在经历了四五年的丰利之后不得不微利甚至亏本运行。“我们现在收购价在19-20元/公斤,卖出的加工猪肉价在22元/公斤左右,这中间要扣除物流、水电、人工和设备运营费等成本,基本赚不到钱,最近一个月加工一头猪算下来还要赔100元。”孙夕芹说。
潍坊市畜牧局畜牧科技科科长陈艳介绍,潍坊市建成市级以上生猪加工龙头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市级的14家,这18家生猪加工企业加工能力达到700万头。
“在‘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下,企业对于养猪户的依赖性非常强,生猪价格高时就相当于把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农民的口袋里,另外,一些资金链情况差的小企业很可能会在这次价格波动中被淘汰。”诸城市畜牧局副局长郑茂乾分析道。
专家:波峰补偿波谷
波动幅度渐小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表示,这一轮猪价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和补偿性特征。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将逐步增加,“不会出现暴涨”。
“生猪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量增加——生猪价格下跌——大量母猪淘汰——生猪供应量减少——生猪价格上涨……”这是生猪养殖行业的周期性规律。
此前,记者在山东临沂、菏泽、德州等地走访了多位养猪户,不少人认为,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是供求变化,散户“价高涌上”“价低涌下”致使“猪周期”频现。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介绍,梳理最近15年的猪价变化,大致有5个“猪周期”,基本是按照3年至4年一个周期运行。从波峰来看,分别出现在2001年、2004年、2008年、2011年和今年。
不过,随着前几年猪周期波谷加深,养猪散户加速淘汰,生猪养殖向大户集中。相州镇大古县村村民朱国军是当地的生猪养殖大户,他说,经历过几次价格波动后,养殖大户普遍表现比较理性,并没有大规模扩大生产、增加存栏量的行为。
陈艳表示,生猪价格高位反弹的主要原因是母猪存栏量减少,导致产能不足。供需关系仍是影响终端价格的主要因素。此外,畜禽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关闭了大部分不合环保要求的养殖场。同时,由于生猪散养户具有规模化程度低、风险应对能力弱等竞争劣势,在历经近两年的市场低迷之后,大部分生猪散养户被迫退出市场。
张卫国表示,随着市场杠杆作用的深化,近年来猪周期波动浮动已经逐渐渐小。
香港求“猪”若渴 一斤排骨70港元
曾几何时,猪肉被视为下等人的肉食,但目前情况已大不同。受内地供港活猪数量大幅减少拖累,活猪批发价由年初每担1500港元升至本月近1800港元(智通财经了解到,香港的一担约为60.5公斤),本月更是飙升了7%。
鲜肉大联盟副主席关国华称,猪价升幅得人惊,对民生影响严重,一斤排骨年初只售50港元(香港的一斤约等于605克),近日已要卖近70港元,升幅近4成:“代理都不积极摆猪,非超市肉档捱得好辛苦。”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数字显示,4月27日只有3958隻内地活猪供港,而本月至今,每日内地供港猪量一直在3500至4200只之间徘徊,4月2日清明节前的周末,更是不足3300只,迫使猪价直线向上。
关国华指,每日要有4400至4500只内地猪供港,才能稳定猪价,可是内地市场也求“猪”若渴,代理宁愿把猪留在内地出售多赚取利润,加上大部分内地供港猪肉被超市瓜分,使供应更紧张。平均拍卖价由1月约1500港元一担,升至本月初近1700港元,到近日更升至约1800港元,非超市肉档几乎都是在蚀本做生意,更要被迫加价。
关国华称,“50块钱一斤瘦肉,70块钱一斤排骨,基层市民怎么吃得起呢!”
双汇一季度进口6亿元猪肉 利润两位数增长
4月28日,双汇发展公布了其2016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收入和利润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生猪价格已经成为世界农产品的一道风景线,生猪价格超过20元/公斤,并且居高不下,处在猪肉产业链下游的双汇发展看上去扛过了这一轮高猪价的冲击。
双汇发展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屠宰生猪348万头,比2015年同期增长3.02%;销售鲜冻产品34.12万吨,同比增长19.7%,高低温肉制品37.37万吨,比2015年同期增长7.98%;实现营业收入127.40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28.28%;实现利润总额14.43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20.1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4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16.65%。
双汇发展的业绩大增是建立在销量增长基础上的。在猪价大涨的背景下,生猪养殖业者有一些会囤货等待更好的价钱,消费者因为猪价太高,会缩减消费量,肉类企业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屠宰量往往会下滑或者持平。
双汇发展鲜冻肉和肉制品的销量大幅领先于屠宰量的增幅,原因之一是2016年第一季度,双汇发展从关联方罗特克斯有限公司进口了约6亿元的分割肉、分体肉、骨类及副产品,罗特克斯供应的猪肉来自进口。如果按照一个季度进口6亿元猪肉的节奏,2016年双汇发展进口猪肉将达到24亿元,比起2015年的约21亿元,要增加不少。
进口猪肉的成本不到中国的一半,进的越多,利润越多。
但是双汇发展并没有敞开进口国外猪肉。
现在中国对猪肉进口并不进行配额管理,但是不意味着可以敞开进口。双汇发展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已经按照中国官方的要求,养殖阶段不使用瘦肉精。另外对于进口的猪肉,在检验检疫等方面有严格的质量管控措施。
另外,双汇发展此前的库存在高猪价时期派上了用场。
2015年同期,双汇发展的存货约34亿元,2016年第一季度只有26亿元左右,少了8亿元,其中有不少是库存的屠宰产品。这些库存的屠宰产品现在赶上了生猪价格超过20元/公斤的好时候,此时出库,替双汇发展省了不少成本。
财报显示,双汇发展调集了大量资金理财。2016年第一季度末,双汇发展的货币资金15亿元,与2015年同期的24亿元相比,减少了9亿,主要原因是本期货币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双汇财务公司2016年年初已经获准成立,杀猪卖肉赚的是辛苦钱,双汇也要从金融市场挖上两桶金。
猪价高涨,消费者捂紧了钱袋子,政府补贴这一块,重要性对于提升利润而言大为提升。2016年第一季度,双汇发展营业外收入超过4100万元,比2015年同期增加近2000万元,较同期增幅87.28%,主要原因是本期确认的政府补助同比增加。
双汇发展的利润两位数增长,成本控制做得不错。现在工资等费用基本上只增不减,双汇的管理费用做到了不增反减。2016年第一季度,双汇发展管理费用开支3.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近5000万元。
知情人士称,双汇旗下有工厂可以将接待费用压缩到基本为零的程度。此外,双汇发展近期对人员进行了优化调整,人员优化后降低了管理费用,除了薪酬开支减少,一些岗位的开支,如行政岗上的人员每年可以节省1万元左右的管理费用。
民进党的“美猪”立场是百玩不厌的“不倒翁”
台养猪协会理事长潘长成前往美国在台协会,抗议瘦肉精美猪进口,并递交陈情书表达诉求。
事件:国民党公布美猪议题民调 7成民众不赞成开放进口
快评: 准“农委会主委”曹启鸿日前的“台湾哪有能耐不开放美猪?”发言争议持续延烧。国民党27日公布台湾发展研究院最新民调,有7成民众不赞成含瘦肉精的美猪进口,仅1成民众赞成;而对民进党对瘦肉精从零检出到开放的立场改变有5成民众表示不能接受。
“台湾哪有能耐不开放美猪”,让民进党的“不倒翁”心态再一次呈现在台湾民众面前!国民党执政尚且没有开放美猪进口,而当时叫嚣着拒绝美猪进口,坚决不同意的民进党却在即将上台时,摇身一变,纯熟的玩起“不倒翁“,没能耐的要开放了!
作为汉民族最古老的儿童玩具,不倒翁成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玩具毋庸置疑,一张可爱憨厚的脸,左右摇摆不倒的身形,就是不倒翁。民进党将“不倒翁”的精神在政治运动中贯彻到底,有需要的时候左边倒一下,没需要的时候右边倒一下,左右摇摆的中心点则是永恒的政治权利。
“美猪”态度的前后巨变,台湾民众不应奇怪,这才是“不倒翁”的实质!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