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临储政策取消对玉米市场冲击多大?

时间:2016-04-08
来源:天下粮仓网



  3月末,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在发改委媒体通气会上正式表示,2016年,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意味着实施多年的临储托市收储正式取消。那么这将对市场带来多大的冲击呢?

  表1:

年份(单位:万吨) 期初库存 收储量 拍卖成交量 期末库存
2012/13年度 0 3083 1791.5 1291.5
2013/14年度 1291.5 6919 779.5 7431
2014/15年度 7431 8329 0 15760
2015/16年度(截止3月31日) 15760 10743 0 26503


  从上面(表1)来看,2015/16年度临储收购量已创历史新高,截止3月31日,累计收购量已在10743万吨,加上此前几个年度结余,目前临储玉米总库存量(包含移库玉米)高达2.6亿吨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表示,玉米库存成本包括收购费50元/吨,做囤费70元/吨,保管费92元/吨,资金利息2000元/吨*5%=100元。每吨玉米每年库存成本在252元。按此计算,目前2.6亿吨玉米需要付出的库存成本费用超过650亿元,中央财政负担沉重,可见现在玉米去库存刻不容缓。国家已经基本确定超期粮食定向销售政策,由于2012、2013年超期玉米库存量较为庞大,国家也已将部分临储转国储,由中储粮轮换出库,据了解,辽宁1700元/吨,吉林1650元/吨,华北地区移库玉米依据产地及粮质在1560-1640元/吨,南方销区移库玉米依据产地及粮质在1700-1900元/吨,出库时间定在四月份,另外未来几个月还将进行公开拍卖,这让目前供应仍相对宽松的市场再“雪上加霜”。

  表2:

年度(单位:万吨) 11/12 12/13 13/14 14/15 15/16
  估计值 估计值 估计值 估计值 3月预测
期初库存 3436.6 4969.5 6900.7 11206 17333.75
播种面积 3343 3495 3569 3650 3630
产量 19175 20812 21800 21567 22000
进口量 523 270.2 327.6 552 200
年度供应量 23134.6 25748.7 29028.3 33325 39333.75
年度国内使用量 18153 18840 17820 15990 17885
饲料消耗 11900 12750 12100 9950 11700
工业消耗 4820 4550 4350 4650 4800
种用及食用 1143 1190 1230 1240 1230
损耗量 290 350 140 150 155
年度出口量 12.1 8 2.3 1.25 2.75
年度需求总量 18165.1 18848 17822.3 15991.25 17887.75
期末库存 4969.5 6900.7 11206 17333.75 21446
注:1、以上数剧均为预测数据;2、玉米市场年度为10月至次年9月
  附图1:

  从上面天下粮仓发布的玉米供需平衡图(图1)及表2来看,近几年玉米播种面积连年创新高,导致玉米供应量逐年增加,而因托市政策导致玉米价格过高,玉米饲料用量于2012/13年度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今年玉米大跌后需求或有所回暖,但远不及供应端的增幅,现货市场供大于求形势依旧严峻。随着2016年玉米临储价格取消,一方面高达2.6亿吨的临储库存需要向市场释放,首批2012及2013年上市玉米7000多万吨玉米库存的投放已经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国家已经决定不再收储。这一增一减之间,玉米供需格局面临重构,最大的压力可能在今年秋冬季节新玉米集中上市之后显现。因此玉米后市下跌的空间较大,未来熊途漫漫,今年秋冬季玉米价格跌至1200-1300元/吨一线的风险较大。

  正因为托市收储价格连年上调,导致中国玉米价格全球最高,引发进口玉米及玉米替代品(高粱、大麦等)大量涌入,2015年进口玉米、高梁以及大麦进口总量分别为473、1070、1073万吨,进口高梁基本全部用于饲料行业,进口大麦剔除200万吨发酵用大麦,2015年国产玉米至少被挤占约有2000万吨以上饲用需求量。不过,随着2016年国产玉米价格大跌,若今年新季玉米或真将跌至1200元/吨附近,届时进口玉米、高梁以及大麦将全部失去价格优势。截止4月1日,美湾玉米5月船期美湾玉米CNF中国价格176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成本价在1370元/吨左右;美国高粱4月船期CNF中国价格192美元,到港口完税成本在1490元/吨;法国大麦4月船期CNF200美元,到中国港口完税成本在1570元/吨。

  附图2:

  同时,2015年8月12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的公告。公告显示,决定将大麦、高粱、木薯和玉米酒糟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国内买家在釆购前必须到省级相关部门进行登记以获得许可,自2015年9月1日起执行。而2016年3月中旬再度公布了《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质检总局下发通知,进一步强化粮食进口检验流程规范,对不符合要求的大麦、高粱、DDGS统统退运。2016年上半年,当前国内外粮食进口价差仍偏高,进口量整体仍居于高位,下半年,在海关严控下,以及从国内玉米将大跌的趋势来看,预计今年进口玉米、高梁以及大麦的总进口量较2015年减少至少三分之一,甚至于减半。从上面(图2)来看,进口量下降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美国农业部在3月末的种植意向面积及库存报告中指出,美国今年玉米种植面积为9360万英亩,较去年8800万英亩,增560万英亩。同时,在季度库存报告指出,截止3月1日,玉米库存78.07亿蒲,高于去年同期77.50亿蒲,对玉米形成利空。另外,国际谷物理事会(IGC)4月1日发布的月报显示,2016/17年度(7月至次年6月)全球谷物供应将继续保持在创纪录水平。全球玉米产量将提高到9.93亿吨,高于2015/16年度的9.72亿吨,不过低于2014/15年度的历史纪录10.2亿吨。IGC指出,由于期初库存庞大,全球谷物总供应量保持在创纪录水平,期末库存可能继续保持在2015/16年度的29年高点位置。而中国终止玉米收储政策,以及庞大的临储库存或将需要数年的时间来消化,将加剧全球的谷物市场的供过于求的市场前景。可以说中国停止收储玉米,同时向市场大量抛售库存玉米,将导致中国玉米供需格局重构,进而严重影响全球谷物市场的供需平衡。国际玉米、高粱、大麦等谷物价格都将面临不小的压力。预计芝商所旗下CBOT玉米价格也将难以乐观,未来或将延续震荡下跌。

  附:美玉米价格走势图

 
  另外,芝商所数据显示,其CBOT 玉米期货在3月31日全日交易量达930000手,创纪录新高。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