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企业新闻

央视“打脸”双汇:全年生猪供需偏紧 猪价将维持高位

时间:2016-04-06
来源:央视《朝闻天下》



  近日,双汇双汇总裁游牧预测,猪肉价格在极短期内就会开始下降。但是,游牧的预测言犹在耳,央视3月5日就发布最新报道,从全年走势看,由于当前基础产能偏低,生产恢复需要一定时间,预计全年生猪供需偏紧,生猪价格将维持高位,但在出栏不断增加,养殖成本下降,消费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不会出现明显的暴涨。
 
  猪价创历史新高 同比上涨超六成
 
  猪价上涨破纪录,养猪的利润也同样刷新了历史。卓创资讯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第四周猪料比价为8.43,养一头猪平均利润达到近800元,市场上的小猪仔更是一猪难求。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现在市场上一头40斤重的小猪,价格在去年不到300块钱,现在至少在1000元以上,虽然价格翻了几倍,但还是供不应求。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猪价高涨
 
  我国生猪市场经历了累计长达21个月的亏损,能繁母猪大面积淘汰,甚至在亏损的过程中,许多猪场资金链断掉被迫空栏。
 
  截止今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已下降至3760万头,而后备母猪的补栏量从2015年年底才有所增加。此外,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2015年底至2016年初的几波寒潮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仔猪死亡率有所攀升,这也使本来产能减少的生猪市场雪上加霜。
 
  专家:未来猪价不会暴涨,市场供应有保障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猪价应该会涨到七八月份,可能会出现两三个月左右的回调,跌幅在15%左右。
 
  卓创资讯首席分析师吕春江:猪肉的价格的涨幅远远落后于生猪价格的涨幅,猪肉需求比去年同期是要下降的,在这种情况下它传导得不会太快,猪肉涨幅会明显受限。

  相关阅读:

双汇:一石激起千层浪

 进口猪肉.jpg

  最近猪肉是火得不能再火了,肉价的持续上涨已经让很多人不淡定了,但是清明节前夕,双汇的年报一披露,2015年净赚42.6亿,虽然在营收下降,但是利润却不降反升,进口美国猪肉给双汇带来的好处又一次让很多肉制品屠宰加工企业眼红了;4月2日《证券时报》的一篇报道《双汇总裁:猪价将很快下降、降一半才合理》,简直就是把双汇推到了风口浪尖。

  首先是行业内的各大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对双汇的分析文章引起了养猪人的共鸣,点击量一夜之间都在三、四万以上,也有个别自媒体的个人微信号,认为双汇只是说出了很多中国人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而已。其实,大家都没有错,只是代表的群体不一样,站在了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所以才会引起了对不同观点的争论,但市场的竞争如同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一样,优胜劣汰,无论是养猪人,还是养殖企业,生存下去才是王道。

  小编也针对大家热议的观点说说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大家争议的焦点一:双汇作为大型的肉制品企业,不扶持国内的养殖户,却大量进口美国猪肉,没有一点企业的责任感和爱国心!小编要说的是,作为企业,首先得生存,它是盈利机构,不是慈善家,站在任何一个企业的角度是没有错的,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他有成千上万的员工要养活,如果企业不盈利,又让他拿什么去爱国,爱民呢?光嘴上说是不行的,关键时刻得有真材实料才行啊!

  美国2014年受猪流行性腹泻的影响,生猪供应大幅减少,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2015年,疫情受到控制,生猪供应恢复,而此时饲料原料的价格还一路下跌,此时双汇进口美国猪肉,是出于对成本的考虑,抓住了商机,试问哪一个企业在看到商机的时候,不会去考虑进口物美价廉的原料来降低成本,从而增加利润呢?从生存法则上讲,这一点企业没有错。

  其次,假设如果这个企业被报道,为了爱国,支持国货,宁可不盈利,也不进口美国猪肉,大家又会怎么看?这不是傻吗?活都活不下去了,还死扛?有没有考虑过企业的员工?这一回,大家的舆论该变成企业对员工不负责了!再说了,爱国的方式千千万,这样鱼死网破的爱国方式真的可取吗?企业有钱了,可以学习陈光标的方式做公益,还可以支援边疆和贫困山区,这些公益报道,双汇还是有很多的,光用一个进口美国猪肉说他不爱国或许还是有些牵强。

  争议焦点二:双汇认为现在的猪肉价格不合理,但很多养猪人认为亏损的时候大家都不说话,猪价刚刚高一些,大家就都开始舆论纷飞了!大家都知道大概三年一个“猪周期”,每个周期都有相当一部分养猪人承受不了亏损而退出,这就是市场正常的波动,刚刚经历的这个猪周期有点不平凡,因为它的周期较长,亏损也可能较之前大,能繁母猪数量和生猪存栏量都是连续30个月下降了,虽然是十几年来的历史低点,但是也可以看出,现在信息流通的便捷性,也让养殖户逐渐趋于理性,市场的波动加之政策的变化,大家补栏不像以前那么盲目了,所以有了这一次较长的亏损。

  确实从2013年挺过来的养殖户很不容易,也都希望现在持续高涨的猪价可以再长一些,再涨一些,但是很多年走过来的养殖户都明白,市场本就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我们应该做好的就是怎么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养好猪!都说美国的猪肉便宜,养猪成本低,且不说,美国规模化的养殖厂多,机械化程度高,饲料成本也低,所以养殖成本低。而我国,有我们的国情,虽然近些年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波类似温氏、雏鹰等大型的养殖企业,其中也不乏养殖水平可以赶超美国的,但是据小编了解,中小养殖户仍然占三分之一的比例,养殖业曾解决了几千万人的就业问题,近两年已经有五百万的养殖户退出了,国家不得不面对大量养殖户退出带来的闲散劳动力就业的问题,甚至是生存的问题,因为养猪曾是很多最最基层的劳动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猪价高与低,养殖户的进退都不是大家任何一个人说了算的,遵循市场规律,想办法提高现有养殖户的盈利水平,这才是我们现在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争议焦点三:美国的猪肉安全,中国的猪肉不安全!首先这个争议,小编已经觉得很不合理了,无论美国和中国也没有绝对的安全和不安全,但确实美国的瘦肉精允许合理规范使用,但到了中国,为了利益,很多养殖户还是会钻法律的空子,超量使用,违规使用,所以在中国,干脆只能先禁止使用。

  那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而且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发让人担心呢?这不得不说到诚信问题,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不光是食品行业,各行各业,中国都体现出了道德缺失、诚信缺失的病态,这确实是一个国家应该考虑的问题,全国人民的素质、最基本的诚信都哪里去了?除了诚信问题,我国的监管问题,为什么说大型企业的食品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企业大,监管机构随时去查,记录、信息完整,一旦有问题,后果是企业无法承担的。而一些小散户,本身文化水平低下,认识不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小编曾经问过一个养殖户,你养的猪加那么多的抗生素,你敢吃吗?他说,只要别人敢吃,我就敢吃。而这部分人群,往往是监管的盲区,我们不知道流入市场的每块猪肉,来自哪里,安全不安全!

  所以,小编认为,越来越多的散养户退出,首先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食品安全的需求,这并不是说散户就无路可去了,很多大型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即使是中小养殖户,只要不做违背良心和法律的事,仍然还是有路可走的!

  争议焦点四:大量进口猪肉,伤害的不仅是猪农的利益,还有上游饲料企业、兽药疫苗企业,下游的食品加工企业,无一不受影响。小编想说的是,其实这都是之前发展太快,导致产能过剩,而现在急需面临去产能的问题,饲料企业数量已经从2012年的10858家到现在的6772家,到2016年预计只有3000家;再者,即使没有猪肉的进口,饲料原料的进口仍然会照旧,每个企业都会为了降低成本,采购更为物美价廉的原料,有助于降低成本,但是这就是一个度的把握,因为我国特有的国情,作为农业大国,各种农产品的进口都应该有一个量的规定,过量了就会影响到本地农民的利益,所以高粱、大麦、DDGS这些玉米替代品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无限制疯狂进口后也被纳入了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必须把握进口的量才能兼顾国产,所以国家的政策方针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会出现类似玉米大豆的问题。

  双汇的一块石头,的确引起了不小的浪花,但小编认为,国家首先应该起主导作用,把握全局大方向,其次,让市场更多的起调控的作用,回归理性,回归到消费者的需求上,这就是国家一直提的供给侧改革。还有一点,虽然小编是媒体人士,这篇文章却不是作为双汇的说客来写的,也希望广大媒体,尤其专业媒体,不要站在任何一方的角度来单纯评判一件事,要公正、客观、理性地对待每一件事,正确的引导广大读者。

   我们暂且不用再评价双汇的对错,作为企业和养殖户,最应该干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养好猪,如何生产出安全的食品,这才是对每一个中国人负责,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