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6-03-16
来源:猪易网
2016年03月16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6年03月16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6年03月16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陕生猪略涨鲜肉下降 专家:今年或是“金猪年”
“买股票不如买头猪!”3月14日,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最近类似的段子在农副产品圈中广为流传。虽然只是打趣,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猪肉价格“高烧不退”确是事实。新一轮猪周期开启之后,禽蛋果蔬的价格也出现“抬头”迹象。

为啥上涨?记者采访了分析师冯永辉,他分析说,前两年的亏损导致产能不足,春节前后部分地区出现疫情,进一步加剧供需缺口扩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影响,今年猪价有可能要创多项历史记录,类似2007年那样的金猪年有可能重现。
陕西情况如何呢?据陕西省物价局价格监测分局3月9日对全省10个设区市和韩城市、杨凌示范区粮油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监测显示,本周全省肉蛋价格小幅下降,生猪(毛猪)全省平均销售价每公斤18.41元,比2日上涨0.66%。鲜猪肉(剔骨后腿肉)全省平均销售价每500克14.82元,比2日下降1.59%。
在业内人士看来,淡季高猪价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物价,但从二季度开始,猪价的推升作用将开始出现减弱。生意社分析师李文旭告诉华商报记者,“买股票不如买头猪”是一个调侃的说法,股市没有大涨一些股民觉得不理想,而养猪并没有说起来那么容易,还需投入饲料、人工等。
进入3月份,国内生猪价格整体冲高小幅回落后再次持续涨势,国内多地生猪出栏价破20元/公斤,3月10日国内外三元生猪市场均价为18.60元/公斤,较月初3月1日上涨1.97%,较2014年最低点(3月19日、11.89元/公斤)上涨56.43%,目前国内生猪价格已经创下新高。
也有分析认为,随着夏天到来市民饮食更加清淡,预计需求减少,价格有所回落。
猪评:二月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仍下降 市场猪源紧张状态持续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6年3月16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9.30元/千克,较昨日上涨0.04元/千克,较上周同期猪价(3月9日)上涨0.23元/千克。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20省份猪价上涨,7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贵州,较昨日下跌0.08元/千克于20.88元/千克;全国最低价为黑龙江,较昨日下跌0.02元/千克于17.92元/千克。河南上涨0.16元/千克,北京上涨0.11元/千克,天津上涨0.10元/千克,内蒙古上涨0.09元/千克,重庆上涨0.08元/千克,云南上涨0.08元/千克,小幅上涨。甘肃下跌0.07元/千克,安徽下跌0.05元/千克,广东下跌0.04元/千克,辽宁下跌0.03元/千克,小幅下跌。
猪价小幅上涨。黑龙江8.9-9元/斤。浙江涨至10.2-10.3元/斤,较昨日上涨0.03元/斤。天津在9.1-9.4元/斤。河北主流价持平于9.1-9.4元/斤。河南在9.2-9.4元/斤,山东主流价9.3-9.5元/斤。广东9.6-9.7元/斤,福建福州、漳州9.7-9.9元/斤。
猪价持续上涨,据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2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6%,生猪存栏环比下降1.8%,生猪市场猪源持续偏紧,养殖户惜售情绪较浓。但市场猪肉需求清淡,企业鲜销不佳,出现亏损现象,加之气温逐渐上升,猪肉消费将受到进一步抑制,猪价或存回调风险,建议养殖户保持理性,适时逢高出栏。
【近期热点总结】 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但涨幅已放缓,有逐渐趋稳迹象。北方猪价出现小涨,华东及西南地区猪价处于高位,领涨全国,南方猪价持续小幅上涨。目前,猪价在腌腊制品尚待消化、鲜肉消费需求不足时仍持续上涨,究其原因仍为适重肥猪供应偏紧:一是2014年末到2015年初大量母猪淘汰致产能不足;二是春节前猪价持续走高,多地透支了节后出栏的部分肥猪。目前仔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据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上周仔猪价格已涨至37.54元/公斤,较往年同期上涨93.3%。望各地养殖场户应衡量成本收益,适时、适度补栏;同时做好春季生猪尤其是仔猪的饲养管理,强化疫病防控,适时出栏。
猪价持续走向高位,白条销量也持续走低,不少屠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时不时听闻有进口肉的现象,这样的确成为了一些屠宰企业应对采购成本高的办法。经营困难让屠宰企业开始以各种方法应对,进口量、减量均成为备选方案,总之,白条价格与采购成本价格的严重不合拍,让国内猪市正处于风口浪尖,消费与供给双重低迷的情况下,鹿死谁手,尚在不定之中。
对比历史同期,当前猪价处于较高水平,每年三月猪价处于相对的下滑期,但从当前出栏和产能水平较低位来看,预计三月猪价回落空间有限。上周华中猪价滞后上涨的情况下,月初又处于供应缺口期,预计本周可能迎来调升机遇。消费进入平稳期后,看待猪价的再上涨应视为一场机遇,从当前存栏量和养殖户的超积极补栏情绪来看,猪价下跌空间较小,预计本周猪价稳定中微升,局部区域受进口猪冲击可能以稳定为主,进口猪进入将刺激全国生猪调运活跌,南北差价缩小。建议广大养殖同行做好饲养管理,把握盈利机遇,适时适价出栏。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行情走势 专家提醒疯狂上涨之后应谨防猪价“断崖式”下跌风险
全国生猪价格上涨地区增多,生猪供应持续紧张,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大,承压上调价格,今日河南地区猪价整体稳中微涨,省内部分规模猪场出栏价格与昨日相比微涨,上涨幅度0.2元/公斤左右,出栏价格参考19.40元/公斤左右,体重参考110kg左右.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猪价小幅调整,今日屠宰企业结算价格以小幅上调为主,一些大型猪场出栏价格略有上调。黑龙江地区部分屠宰企业结算价格上调0.1元/公斤,当地品种较好的良杂猪采购价格维持在8.8-9.1元/斤,一些品种较差的良杂猪价格采购参考价格维持在8.7-8.8元/斤,一些大企业良种猪生猪挂牌价格基本维持稳定,基本在9.0-9.1元/斤;吉林地区猪价呈现上调态势,部分屠宰企业结算价格上调0.1-0.2元/公斤,当地品种较好的良杂猪价格维持在9.0-9.2元/斤,屠宰企业好良杂猪采购参考价格在9.0-9.1元/斤,猪场出栏价格略有上调,出栏价维持在9.1-9.2元/斤;辽宁地区猪价出现上调态势,当地屠宰企业结算价格维持稳定,当地屠宰企业直接采购参考价格在9.0-9.1元/斤,当地品种较好的良杂猪价格维持在9.0-9.4元/斤,部分猪场生猪走京津出栏价格维持在9.3-9.4元/斤,猪价略有上调。
华北市场:华北市场猪价今日呈现小幅上调态势,部分企业略有上调的现象。北京屠宰场对东北良种猪结算价格呈现上调态势,基本维持在19.2-19.4元/公斤,对河北良种采购参考价格在9.3-9.4元/斤。本地猪场出栏价略有上调,今日标准体重猪出栏价在9.25-9.6元/斤;天津今日猪价基本维持稳定,采购价格在9.2-9.5元/斤,一些大猪场出栏参考价格为9.4-9.5元/斤,当地今日主流价格在9.2-9.5元/斤;河北市场今日略有上调,屠宰企业生猪结算价格上调0.1-0.2元/公斤,屠宰企业良种猪主流采购价格在9.2-9.4元/斤,收购价格基本维持稳定,部分猪场出栏价格上调0.2元/公斤,当地主流价格维持在9.2-9.65元/斤;山西市场屠宰企业价格基本维持稳定,今日采购价格基本维持在9.3-9.4元/斤,一些外调京津猪场出栏价维持稳定,主流价格在9.4-9.6元/公斤。
华东市场:华东市场猪价主流呈现震荡走势,基本呈现上调态势。安徽地区今日猪价略有调整,当地主流价格在9.5-10.1元/斤,一些厂家结算价格上调0.1-0.2元/公斤,部分猪场生猪出栏价上调0.2元/公斤,不少猪场标猪价格上调至9.8-10.1元/斤;山东地区今日猪价呈现稳中有所上调的态势,青岛、烟台、潍坊、临沂、威海等地大型屠宰企业采购参考价格维持稳定,大部分屠宰企业标准体重良种猪收购价格已经基本在9.4-9.5元/斤,屠宰企业之间的差价明显被缩小,今日猪场出栏价格上调至9.45-9.6元/斤,今日山东地区主流价格为9.3-9.6元/斤;江苏地区屠宰场结算价格上调0.2元/公斤,猪场生猪出栏价格上调0.2元/公斤,当地主流价格在9.6-9.9元/公斤;浙江地区猪价呈现微跌现象,120公斤生猪主流价格在9.9-10.6元/斤,部分地区140KG大体重猪出栏价维持在10.8-11元/斤,浙江猪价依旧维持在全国最高价水平;福建猪价今日主流价格呈现稳定的态势,高价地区略有上调现象,省内猪价差异非常明显,一些低价地区屠宰场采购参考价格为9.15元/斤,而一些高价地区猪场生猪出栏价格达到10.1元/斤;上海销区当地价格今日维持稳定,当地主流价格在9.9-10.15元/斤。
华中市场:华中地区今日猪价整体呈现上调态势。河南地区屠宰企业略有上调,幅度在0.2-0.35元/公斤,屠宰企业今日主流采购价格在9.4-9.55元/斤,而猪场主流出栏价格在9.45-9.7元/斤,部分大猪场生猪出栏价上调至9.65-9.7元/斤;湖北屠宰企业结算价格维持稳定,高价猪场生猪出栏价格略有上调,幅度在0.05-0.1元/斤,标猪成交价格基本在9.4-9.75元/斤;江西市场猪价主流呈现微涨态势,当地主流成交价格在9.5-9.8元/公斤,部分猪场生猪出栏价格上调0.1元/斤;湖南地区猪价呈现微涨态势,今日屠宰企业结算价格稳定为主,标准体重猪只成交价格在9.5-9.8元/公斤,部分高价猪场生猪出栏价格上调0.1-0.15元/斤。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今日猪价基本呈现稳中上调态势,华南市场的风向标温氏猪价维持稳定,两广温氏外三出栏价格在9.5元/斤,部分广东地区猪价再次上调至10元/斤。广西地区一些低价猪场出栏价继续略有上调现象,整体猪价趋稳现象明显。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猪价今日呈现小幅震荡调整态势,,今日川渝温氏今日生猪出栏价格维持稳定,四川部分猪场生猪出栏价格上调0.1元/公斤,四川地区猪场出栏价在9.9-10.25元/斤,当地猪价略有震荡态势,而重庆地区猪场生猪出栏价格在9.7-10.1元/斤,部分屠宰企业直接采购价格维持在10.1元/斤,猪价持稳现象明显。
今日,正邦、温氏在华东、华南、华中地区一些猪场呈现上调态势,大猪场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一些地区受315影响,问题猪不敢出售,这也给猪源原本紧张态势再次收紧,大猪场顺势要价再次冲上高价。大猪场猪价的走高也带动了当地猪价的再次上调,但笔者不得不说一句,消费依旧是半死不活的态势,屠宰企业的亏损与关门大吉同时存在,且天气温度逐步上升,北京即将从春节到夏季的温度变化,这对于消费也将有着抑制作用。业内专家提醒,供求关系决定市场导向,猪价涨高一步,回落风险就更大一步,疯狂上涨之后应谨防猪价“断崖式”下跌风险。养殖户还是不要过度惜售,建议养殖户保持理性的出栏节奏,适时逢高出栏,及时调整存栏量,趁着好行情出栏。
“后抗生素”时代,美国猪业VS中国猪业
“饲料无抗”愈演愈烈,面对“后抗生素”时代,世界各国的养殖业都在积极求变,冷静应对。近日美国国家猪业协会宣称:“美国82%的猪肉生产商提到他们已经意识到农场使用抗生素的法规即将发生变化,更有71%的生产商提到针对抗生素使用情况,他们已经拥有一套明确的记录保持系统来应对。”
面对“饲料禁抗”,美国的养猪业表示他们已经做好准备,而我们中国的养猪业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后抗生素”时代?现实情况是中美养猪业的实际情况存在巨大差异,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养殖水平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单纯学习美国做法、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效仿美国养猪业“禁抗”模式,但是通过对比中美养猪业发展历程、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对待“饲料禁抗”的反应差别等,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饲料无抗之路”是完全可行的。
◎中美养猪业发展历程对比
美国猪业发展历程
美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散户养殖大幅退出,猪场总量快速瘦身。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进程正式启动并快速推进,主要表现为生猪养殖场数量急剧减少。
阶段二:猪场存量继续下降,养殖规模持续扩张。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驶入快车道,在猪场存量不断减少的同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场均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型和超大型养殖场开始涌现。
阶段三:规模化步入深水区。进入21世纪,美国规模化相对减速,生猪养殖场数量稳中微降,生猪总存栏量及场均存栏趋于稳定;在结构上,大型养殖场的数量和存栏占比仍处于稳步上升状态,规模化后的美国生猪存栏总量维持在6000万头左右,整体波动幅度不超过10%。
中国猪业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中国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到7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恢复时期,养猪生产是农民的一种家庭副业,目的是为了积肥与肉食品自给,养猪业的主体形式是千家万户的分散型养猪。
第二阶段: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阶段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快速时期,养猪生产已开始由传统分散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规模化养猪已成为发展趋势,但传统养猪仍占较大比例。
第三阶段:90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这一阶段是我国养猪业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猪业已成为我国农牧业的一项支柱产业。
第四阶段:除了上述三个阶段,大涛认为中国养猪业已经步入非常关键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养猪业中小型猪场将逐渐减少,规模化猪场比例不断加大,养猪业将真正成为一个高技术含量的行业,消费者信赖的猪肉品牌将不断涌现,养猪业与饲料业将结合得更加紧密,传统的以饲料企业为主导的畜牧业格局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对比中美养猪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发现,美国养猪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规模化、大型化的发展过程,现如今美国猪场总数7.1万家,其中5000头以上的猪场占60%;而中国的养猪业虽然也不断向着规模化、工业化方向发展,然受中国国情所影响,中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还必将会长期存在,并在中国的养猪业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中国猪场总数约6713.7万家,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50% ,因此事关中国养猪业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考虑对中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的影响是不切实际的,包括“饲料禁抗”。
◎中美养殖业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
美国联邦政府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高达80%的抗生素被使用在畜牧业养殖上,在2012年美国共有1.46万吨的抗生素用于动物养殖中,在2009年和2014年间被批准用于牲畜使用的抗生素在美国的销售额增长了23%。
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调查研究发现,2013年我国抗生素总使用量约为16.2万吨,其中人用抗生素占到总量的48%,而兽用抗生素占总量的52%,约8.424万吨。
对比中美养殖业抗生素使用情况不难发现,中美两国在养殖业抗生素滥用问题上可谓是“难兄难弟”,虽然中国养殖业的抗生素使用总量是美国的近6倍,但是考虑到中国养殖业的实际养殖数量,平均下来后的抗生素用量与美国是不相伯仲,半斤八两。由于养殖业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耐药性、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等问题不但损害着中美两国消费者的健康,更对两国养猪业未来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养殖业抗生素滥用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
◎中美“饲料禁抗”政策对比
美国联邦食品和药品局(FDA)决定从2014年开始,用3年时间,到2017年1月1日开始全面禁止在牲畜饲料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FDA表示将敦促美国动物药业公司自愿性删除抗生素产品中有关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养效率的说明,今后这些抗生素产品将只能用于给动物治病,且需要接受相关监管才能使用;同时FDA还鼓励养殖户建立“兽医-客户-患者关系”档案,并要求养殖户建立更好的农场抗生素使用记录;此外,文件规定,农场主想要得到某类抗生素,必须要先得到兽医的处方。
面对抗生素耐药性、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越来越严峻的局面,中国相关政府部门从2002年开始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畜牧业限抗、禁抗举措,严格规范兽用抗生素的使用,“限抗/禁抗”的步伐越来越快。
对比中美“饲料禁抗”政策,美国FDA实行的是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以预防用为目的的抗生素,并且规定农场主想要得到某类抗生素,必须要先得到兽医的处方,该项政策将从2017年1月1日正式执行。而中国虽没有出台全面饲料禁抗的相关政策,但是对于兽用抗生素的使用制定了严格的应用规范与治理方案,并对某些对人体健康影响比较大的抗生素开始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使用。为什么中国没有出台全面饲料禁抗措施?大涛分析这与中国的畜牧业实际国情是密不可分的,不提高整体养殖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就盲目地全面饲料禁抗,对于养殖业必将会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和损失。
◎中美养猪业面对“饲料禁抗”的反应对比
面对FDA的“饲料禁抗令”,美国国家猪业协会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美国82%的猪肉生产商已经意识到农场使用抗生素的法规即将发生变化,除了大型猪肉生产商外,年出栏8万头猪或更多的生产商中,83%的生产商提到他们已经拥有一套稳定的系统来记录抗生素使用的管理过程。姑且不论这项调查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如何,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从养殖规模、还是生产管理水平、亦或是从业者整体素质,美国的养猪业都位居世界一流水平,有这样的养殖水平做保障,“饲料禁抗”后对于美国养猪业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不会伤筋动骨。
中国养猪业在面对“饲料禁抗”时,整体反应比较平淡,也未见到行业相关机构做过什么调查与研究。这种情况与中国养猪业是以中小养猪场和散养户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以及养猪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是密切联系的。“饲料禁抗”可以说是全世界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也不例外,随着全面“饲料禁抗”的国家越来越多,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也会举起全面“饲料禁抗”的大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养猪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转换生产模式、改善饲养环境,不光需要饲料企业和专家学者的努力,养猪业的各位管理者们更需要主动寻求应对之策才行,一味被动等待,最终受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后抗生素”时代,对于中美两国的养猪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对于中国养猪业来说,面临的挑战将更大,中国养猪业首先须主观上转变对于抗生素的依赖思想,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主动求变,从而为中国畜牧业即将到来的“后抗生素”时代做好准备。
猪价一飞冲天 分析师:5到8月或迎来全年高点
猪肉就是猪肉,替代是偶尔却永远不能取代!
2016,中国猪业的最后一次豪赌
近期猪肉价格居高难下 主因是生猪出栏率较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