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市场行情
  3. 玉米/豆粕
  4. 豆粕

USDA供需报告利空国内豆粕市场

时间:2016-03-10
来源:农产品期货网



  3月10日凌晨1点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供需报告给出了相当丰富的信息,或将给美豆、国内豆粕、国内豆油带来不同的命运,本篇主要分析豆粕。前几日连盘豆粕在两会和美豆上涨带动下出现了猛涨行情,但弱势环境不改,所以冲高回落,又回到2330附近,当时由于多空新消息缺乏,豆粕进入了震荡行情,可以说从上周一到本周三豆粕在宽幅震荡,市场在等待美国农业部(USDA)的月度供需报告。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1点,USDA发布了3月份的供需报告,正如之前预期,报告中上调了美豆期末库存,表面看对美豆是绝对利空的,但细看发现期末库存的增加并不是来自出口量的降低,而是美国国内压榨量的减少,而且增加的量并不大,这就让美豆行情变得有意思了。报告发布后CBOT大豆瞬间下跌,但急跌后又慢慢攀升,最终收涨于885.6美分/蒲式耳,本次供需报告对国内豆粕的影响会和美豆一样吗?下面我们将本次供需报告对豆粕的影响进行一下分析。

  USDA供需报告如何影响市场?

  USDA本次的供需报告得到了市场相当高的关注度,目前国内豆粕在大豆供应压力下已经降到了相当低的价格,但低迷的需求又难以带动价格上涨,是跌是涨仿佛就看这份报告了——巴西大豆集中上市前的最后一份重量级报告,也正是因为巴西大豆还没有集中上市,这份报告才变得如此重要,给3月中旬的行情以指引。本次供需报告也确实不负众望,信息量很大,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上调美豆期末库存,上调巴西大豆出口,上调中国大豆消费,这几个信息将给美豆和国内豆粕带来不同的命运。报告显示,2015/16年度美国大豆产量减少2万吨,出口量不变,美国国内消费减少30万吨,其中压榨量减少28万吨,美豆期末库存相应增加28万吨;巴西产量不变,出口增加100万吨,相应期末库存减少100万吨;阿根廷大豆期初库存增加14万吨,产量不变,国内压榨增加220万吨,中国大豆消费增加129万吨,相应期末库存减少115万吨。中国进口增加150万吨,其中压榨增加110万吨,期末库存增加40万吨,中国方面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豆油产量增加20万吨,国内豆油消费增加22万吨,期末库存减少3万吨,大豆压榨出油出粕比例大约是1:4,豆油消费需求增加22万吨,这间接说明中国压榨增加的110万吨是由豆油需求带来的,造成的结果是带来88万吨左右的豆粕供给。

  国内豆粕库存有所增加

  下表为统计的沿海地区油厂大豆及豆粕的库存情况,统计日期为截止3月6日的一周,从表中可以看出豆粕库存继续增加,从笔者对一些油厂的咨询中也可以得到豆粕库存渐高的信息,甚至部分油厂即将或已经出现胀库现象。近期豆粕现货价格也是连续出现小幅下跌,现货成交迟滞,远期基差合同成交活跃。从本次USDA供需报告中我们得到国内压榨量增加,进而会增加豆粕库存的消息,这给国内油厂的豆粕库存增加了压力。

1.png

  国内生猪存栏量继续下降

  农业部1月份公布数据显示,全国较大规模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2337.43万头,环比增长1.93%,同比增长6.33%,定点屠宰量连续5个月出现上涨,并且达到历史第二高位,仅次于2014年1月份的2387.02万头,2014年时压栏的养殖户以及亏损严重的散户退出行业,集中出栏造成了屠宰量的大幅攀升,随后猪价进一步下行,但是今年的屠宰量攀升是提前出栏造成的,这样以来透支了未来1-2个月生猪的供应,有机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生猪出栏均重大幅下降,普遍在100千克以下。海关总署公布2016年1月份猪肉进口9.70万吨,环比增长1.32%,同比上涨56.03%,出口方面2016年1月份猪肉出口4543吨,环比下降5.92%,同比下降39.35%。下表为统计的2月份生猪存栏及出栏情况。

2.png

  从表中可以看出,2月份生猪存栏继续下降,出栏量增加这预示着饲料消费将会进一步出现下降,上半年来看,随着生猪养殖行业存栏下降以及存栏结构发生改变,豆粕消费难言乐观。

  观点总结及行情展望

  综合来看,在巴西大豆集中上市前的这半个月左右的时间,USDA供需报告给出了方向指引,短期豆粕弱势继续。在操作上,国内连盘豆粕5月合约难有上涨行情,而对于9月合约后期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市场的下跌、反弹或波动还要结合后期的基本面变化因素再行分析,以上报告仅表明笔者观点,不作为投资意见,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