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锦鸡
时间:2016-03-02
来源:鸡病专业网
雄性红腹锦鸡: 雄性红腹锦鸡是色彩最为艳丽的一种雉类,相传中国现代鸟类学研究的泰斗郑作新院士就是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标本馆看到红腹锦鸡的标本之后,为其美丽的外表所震惊从而下定决心返回中国从事鸟类学研究。雄性头顶冠羽金黄色,显柔和的丝绸光泽,冠羽较长但平顺地覆盖在后颈,并不形成凤头结构;颈侧和后颈覆盖着扇形的金红色羽毛,羽缘篮黑色,在颈部呈严密的覆瓦状排列,形成一条红底黑纹的“披肩”;颊部、喉部、胸部、腹部覆盖着鲜红色的羽毛,羽色均一;上背铜绿色,羽缘蓝黑色,严密地以覆瓦状排列;下背、腰及前部的部分尾上覆羽为与头顶相同的金黄色;但是金黄色的下背却经常被深蓝色的最内侧几枚飞羽和翅上覆羽所覆盖而不能看到,初级飞羽黑褐色,外侧羽岬的羽缘白色;尾羽长,中央尾羽两枚以黑色为基色具淡黄色色斑,外侧尾羽以淡黄色为基色,具较宽的黑色横纹。
红腹锦鸡雌鸡: 红腹锦鸡雌性通体以灰褐色为基调,头顶、后侧颈、上背、腰侧、喉部、胸部、上腹部、两协部均具黑色横纹,自头顶至身体后部,基色由灰褐色逐渐过渡到比较深的褐色,头顶的黑色横纹甚幼细,眼后具银灰色耳羽,自头顶开始至身体后部黑色横斑逐渐变宽,至飞羽处黑色横斑基本与褐色部分等宽度;尾羽长而挺括,以土黄色为基色,具黑色-深褐色相间的横斑。虹膜黄色;喙绿黄;脚黄色。
主要分布省份:河南、云南东北部、西藏东南部、青海东南部、宁夏南部、湖北西部、湖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南部、甘肃等地。另外在江西资溪也有报道。
生活习性:
生态环境:本物种常活动于山地,不喜群居,夏季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于多石和险峻的山坡上,出没于生长在山坡上的矮树丛间,夜间喜寻找针叶林栖宿在树枝上;冬季山间食物缺少,红腹锦鸡不得不在白天结群前往平原地区的农田觅食,夜间则返回山间树上的栖息地。
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也栖息于林缘灌丛、草丛和矮竹林间,冬季到农田附近觅食。夜晚栖于树冠隐蔽处,白天下树在地上活动。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在森林中游荡觅食。多集成4—5只,或10余只的小群,冬季可达20—30只。极善奔走,但飞翔能力较差。喜有矮树的山坡及次生的亚热带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常被驯养。
食物:杂食性,以食植物为主,主要取食蕨类植物、豆科植物、草籽亦取食麦叶、大豆等作物。兼食也吃各种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包括草籽、胡颓子、蕨类、青蒿、野蒜、栎树坚果、青岗子、茅栗、苦荞麦、悬钩子、雀麦果穗、红花酢浆果、野豌豆、药枣、大豆、四季豆、小麦。食物种类已记录有30多种。
繁殖特性:繁殖期为4—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鸟配2—4只雌鸟。雄鸟占据一块山地,经常发出“察、嘎、嘎”的啼叫,吸引雌鸟前来交配。
求偶炫耀十分好看,当雄鸟向雌鸟求爱时,它先向雌鸟走过去,一边低鸣,一边绕雌鸟转圈或往返疾奔并察颜观色,待站立在雌鸟正前方时,雄鸟身上华丽的羽毛都向外蓬松,彩色的披肩羽盖住了头部,很像抖开的折扇。靠近雌鸟的翅膀稍稍压低,另一侧的翅膀翘起,翅膀上和背、腰上的五彩斑斓的羽毛都展现在雌鸟面前,尾巴也随着倾斜过来,使美丽的尾羽和尾上的覆羽显得十分明亮,双眼向雌鸟脉脉传情。这时,雌鸟已被雄鸟的绚丽羽毛和一系列炫耀动作搞得眼花缭乱,不时地发出“咝咝”的艳羡声。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