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网传速生鸭靠嗑药30天出栏 养殖户:不可能

时间:2016-03-01
来源:齐鲁网



  前不久,一条“速生鸭”喂食大量药品、30多天就出栏的消息引发不少人的关注。那么这一消息是真的吗?肉鸭真的能长那么快吗?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报道,泰安新泰养殖户马广海是有几十年养殖经验的养肉鸭专业户,他投资20多万元建设养鸭大鹏,一年肉鸭出栏量12万只。他养的樱桃谷鸭,和一年只有3斤重的本地鸭不同,是经过长期选育出来的进口品种,三四十天平均长5斤多重。除了品种基因优化,饲料营养全面,养殖环境改善也是肉鸭长得快的重要原因。
 
  泰安新泰养殖户马广海说告诉记者:“有温室探头,来小鸭的时候调到36度,有2度的温差,低于2度的时候立即启动锅炉。为什么调到36度,因为小鸭的生长和温度都有关。”
 
  尽管温度高,但棚网下面的发酵床能够不断分解鸭粪,容纳几千只鸭子的棚舍内闻不到刺鼻的气味。马广海的大棚,除了自动控温,还能及时调解湿度、自动喂水、喂料,保证了遗传、环境、营养三大方面,使我们的肉鸭要长的快。
 
  只要规范养殖,肉鸭“速生”不是问题。据专家介绍,山东80%肉鸭养殖户都在采用“网床养殖”模式,他们养殖的肉鸭占到市场总量的绝大部分。那么,在饲养的过程中,是不是养殖户会违规用药或者添加激素呢?带着疑问,记者也进行了走访。
 
  济南一位市民表达了观点:“它长得快,肯定是喂的里面大部分都掺一部分激素,有一些为了让它不长病,里面放一些药,而且是超量地放,现在都是一些很正常的事了。”
 
  这位市民的观点代表了很多人对速生鸭的关切。动物的饲养环境即便再好,也难免生病。肉鸭生病后,是不是就一定用药呢:据了解,国家允许按照规定使用药物,但严禁使用激素。
 
  鸿成养殖合作社技术部经理鞠圣文说:“鸭子在后期一旦出现生病情况,脱温了,第一要提高棚舍内的温度,就像人一样,第二还是添加微生态制剂,实在不行的时候,把病鸭挑拣出来,及时淘汰,不要感染大批的鸭子。”
 
  肉鸭养殖是微利行业,平均一只鸭子只有一两块钱的利润,大量用药会增加成本。“使用激素一次的话,成本就在2毛钱以上;人工,每只需要8分到1毛钱的成本,这就说3毛钱,你像我们一茬是1万5千只鸭子,就需要4500块钱,这一批鸭子就不挣钱了。”
 
  更重要的是,绝大部分肉鸭都是订单式养殖,签有用药协议,出栏时一旦查出药残超标或激素就会被拒收,养殖户就会严重亏本。业内人士介绍说,一些小规模的养殖户,养殖环境和技术条件落后,肉鸭抗病能力弱,违规用药问题很难避免。同时,这些养殖户点多面广,而基层的检疫和监管力量严重不足。以新泰市为例,全市规模养殖场就有3000多家,而相应的划片监管人员只有82人。
 
  针对目前监管困难实际,专家建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对散户的带动和监督作用,杜绝监管盲区;对于病死家禽,要加快推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给予养殖户补贴。
 
  国家水禽营养与养殖技术研究室主任王宝维表示:“将来养殖,最好要有一个门槛,进行注册,你够这个条件才能养,达不到条件造成环境污染,我们也应该采取一定的办法,进行管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