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6-02-26
来源:猪易网
2016年2月26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6年2月26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6年2月26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节后肉价不降反升 养户补栏较谨慎
节后猪肉价不降反升
农业部欲在南方水网区域建100家国家级标准猪场
猪肉特色食品加工科技成果顺利实现转化
剖析我国生猪产业链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猪肉价格忽高忽低,养殖业时现疫情,消费市场风云变幻。在这样的环境下,肉制品加工行业正面临一个转型期,上水平、调结构、接地气、创新品将成为肉制品行业健康发展之路。我们判断,中短期生猪供给将呈现持续收缩态势。短期来看,一方面生猪存栏处于历史低位,且散养户存在一定压栏。
专家认为猪肉总需求量保持增长但增速趋缓。主要表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家庭猪肉需求增长减慢;宏观经济增速减缓,企业猪肉需求增速逐年递减。总体上,专家预计2015年、2016年生猪的需求量折合头数分别为7.27亿头、7.28亿头,对应增速0.82%、0.16%。
生猪产业链包括育种、养殖、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1)育种环节包括核心群育种、祖代猪育种(一元猪)和父母代猪育种(二元),国内育种水平有待提升,行业较为分散;(2)养殖环节主要是指三元商品猪养殖,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处在分散至集中的整合期;(3)加工流通环节包括生猪屠宰加工和生鲜肉销售,屠宰行业相对养殖集中,仍有较大提升空间;(4)消费环节指整个市场对猪肉以及加工制品的需求和消费。生猪产业链由上至下逐渐集中,上游养殖行业最为分散,下游屠宰加工行业略微集中。
育种环节:国内育种水平有待提升,行业较为分散
育种环节是生猪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目前国外育种技术已经成熟,且行业集中化程度极高;国内育种水平较为落后,原种猪主要依赖进口,且行业较为分散。
国外育种技术已经成熟,且行业集中化程度极高。(1)全球生猪育种大国主要有美国、加拿大、丹麦、法国和英国等。(2)当前生猪育种行业处于分子育种阶段,全球养殖量较大的有十多个品种,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欧洲,包括约克夏、长白、杜洛克等。(3)全球最大的生猪育种企业是英国的PIC国际种猪集团,其年销售种猪可达300万头,前四大种猪销售企业的年种猪销量约为600万头。
国内育种水平较为落后,原种猪主要依赖进口,且行业较为分散。
(1)目前国内生猪主要品种基本源于国外,由于国内原种繁育技术相对落后,需要不定期的从国外引种以补充国内核心原种群。(2)下游客户主要是中等规模或者较小规模的养殖场。其中,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引进二元种猪,并生产销售三元猪;较小规模的养殖场引进仔猪,并养殖成三元猪销售。(3)核心种群的性状维持依赖于不定期的外国种猪进口,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
养殖育肥环节:由分散至集中的长期整合历程中
养殖育肥环节属于生猪产业链的中游环节,其流程是出生→断奶→保育→育肥→出栏,期间共耗时约170天。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现阶段特征为:(1)生猪养殖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华北地区,与玉米种植地理分布重合度高;(2)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处在分散至集中的整合期。
生猪养殖地理分布与玉米种植地理分布重合度高
我国生猪养殖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华北地区,国内生猪出栏大省包括四川、山东、河南、湖北和湖南等。生猪养殖主要分布于这些地区的原因有:(1)长江流域淡水资源丰富,满足生猪养殖对淡水的大量需求;(2)华北、华中、西南气候适宜,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相对适宜发展畜牧业;(3)华北、西南是玉米(猪饲料主要原料)主产区,饲料原料价格和运输成本较低,因而当地生猪养殖成本相对较低。
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行业处在分散至集中的整合期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但规模化进程正逐步推进。大型养殖企业逐步摸索适合自身快速扩张的经营和养殖模式,中小散户在较为恶劣的行业环境中缓慢扩张,多数被淘汰。从现状来看,中国生猪养殖总规模不断扩张,生猪养殖场总数持续上升。从结构上来看,出栏少于100头的养殖场数量迅速下降,大型养殖场的数量和出栏占比呈稳步上上升的趋势。
与此同时,中国生猪的产量不断攀升,达到7.2亿头的水平,进入21世纪至今增速为41%。生猪养殖规模化主要有以下三大驱动因素:(1)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养殖规模化势在必行;(2)监管与补贴进一步的推动养殖行业横向整合;(3)中游屠宰环节的整合,倒逼养殖行业转型。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养殖规模化势在必行。上世纪70年代后,我国总人口增幅迅速下行。由于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进入21世纪后农村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农村人口持续减少,限制了技术不过关,需要大量人力来维持日常运作的散养户和小养殖场的发展,生猪养殖规模化是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补贴与监管进一步推动了养殖行业的横向整合。第一,近年来国家对规模化养殖场的补贴力度持续增大,除了按规模给予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补贴外,还为规模化养猪场设立的设备、环保、育种、保险和疫苗补贴。第二,2014年国家相继发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新环保法》,加强了对生猪养殖行业污染的防治工作,各省级单位也实行了配套办法要求养猪场对废物废水的排放进行治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环境保护法》的施行,推动了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在养殖门槛提升、环保成本上升、市场风险加大的行业背景下,规模企业的资金、技术实力及规模效益会进一步的推动行业横向整合。
中游屠宰环节的整合,倒逼养殖行业转型。相对发达国家我国生猪屠宰行业较为分散,但集中程度高于养殖环节,《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的颁布,有利于刺激屠宰企业整合加速,进而促进生猪屠宰行业的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纲要提出,2015年淘汰50%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其中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左右。这无疑为大型企业提高市场份额提供了良机,而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冷链的发展,冷鲜肉市场将不断增长,企业的盈利水平也将相应提高。
流通环节: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化程度较低
生猪经过屠宰厂后主要有几种产品形式:白条猪、分割猪肉、副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其中白条猪主要流通至经销商、零售市场以及食品加工企业;分割冷冻猪肉主要进入超市销售。我国生猪屠宰行业的现阶段特征为:(1)产能总量严重过剩,落后产能比重过大,部分定点屠宰企业设备设施简陋,未达到相关标准,屠宰操作规范和检验检疫制度尚未落实;(2)产业集中度偏低,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恶性竞争严重;(3)屠宰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欠缺;屠宰执法在人员、经费、装备和检测能力等方面仍严重不足。
消费环节:生猪供给减少是大势所趋
影响生猪供给的因素,主要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类指标:(1)短期我们主要参考生猪出栏量和屠宰量指标,且二者正相关性较强。 (1)中期我们主要参考生猪存栏指标和仔猪价格,且二者高度相关;(2)长期我们主要参考生猪存栏量与能繁母猪存栏量,二者高度相关。
短期:生猪猪源不足,刺激猪价上涨
生猪出栏量下滑,定点企业屠宰量下滑。2015年3月生猪出栏2.03亿头,同比减少6%,环比减少3.72%,生猪定点企业屠宰量为1658万头,同比减少8.34%,环比减少19%,市场猪源并不充沛,市场供给相对减少。据草根调研发现,目前屠宰企业不得不上调收购价格,但是本次猪价上行并未带来养殖户补栏量的上升,30%以上的散养户选择退出养殖行业,预计生猪出栏会持续紧张。
现阶段出现生猪供给紧张的局面一方面源于,现有生猪存栏处于历史低位并在持续下降。生猪存栏自2013年11月的46856万头的高点开始震荡下降,目前下降至3.87亿头,下降幅度为17.4%,从幅度上看,当前生猪存栏比过去五年平均存栏量低 14.3%;从时间维度上看,生猪存栏已经连续15个月低于过去五年平均存栏量。
另一方面源于养殖户压栏惜售。现阶段母猪/生猪存栏比例达到10.4%,创下同期新低,说明目前全国各地养殖户的压栏普遍存在;我们的全国各地的草根调研也发现,养殖户生猪出栏体重普遍超过标准体重(110公斤)10%以上。
中期:仔猪供给减少,后续猪源紧缺
全国22省市仔猪平均价格从1月中旬(17.38元/千克)已攀升至31.48元/千克,涨幅81%。(1)据调研发现,仔猪价格上升并非补栏热情提升所致,而是能繁母猪淘汰幅度增加导致仔猪供给减少(短期难以逆转),近期仔猪价格走势明显好于生猪价格走势;(2)仔猪与生猪价格出现严重背离,两者价格比高达2.3,逼近2011年高值。
长期:能繁母猪产能持续收缩,影响长期生猪供应
供给层面的核心原始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13年9月开始,连续20个月环比下降,目前已经降至3971万头,降幅高达21.8%,能繁母猪存栏量创新低。
我们认为,此次周期,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幅度远超以往,生猪的产能和库存都已处在历史最低点,从周期品研究的角度判断,行业即将迎来反转。
肉制品加工量降利减
肉价大跌,肉制品加工行业反而量降利减。据专家介绍,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由于供大于求及宏观调控引导不足,造成生猪收购价及肉价大幅下跌。据养猪大省河南省商务厅的数据,今年4月中旬全省生猪价比2013年12月底下降34%,而相比去年同期,河南省猪肉批发价下降34.4%,零售价下降10.7%。全国许多中心城市肉价下跌比例还要高。
与人们正向思维相反,肉价下跌而肉制品行业却没捞到什么好处,老百姓购买低价冷鲜肉替代香肠火腿,还有很多地区的消费者自己灌肠。香肠火腿市场需求的下降,导致速冻调理食品价格平中有降,肉制品行业产销量下降、利润下行。
反观肉价下跌也有一些积极作用,那就是促使生猪产业链健康发展和转型,推动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中国肉类工业真正的国际化打下基础。
小编有话说
长期以来在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消费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1980年以来肉类消费结构出现两次快速变化,首先1989年至1996年是牛肉消费的快速增长,紧接着1997年至2014年羊肉消费的占比的快速增长。在2005年之后肉类消费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猪肉消费占比保持在85%的水平。肉类消费结构的改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居民收入的提升,二个是饮食习惯的变化。
居民收入的提升增加牛羊肉需求。相对于猪肉而言,牛羊肉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所以收入提升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善直接体现在牛羊肉的消费量增长上。高收入家庭的牛羊肉消费量显著高于低收家庭,且猪肉消费占比相对低,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收入的增加将带来牛羊肉消费增多。其次,受到中国部分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和西方餐饮习惯的影响,我国多数人口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牛羊肉需求增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和文化融合趋于平缓,肉类需求结构也趋于平缓,目前猪肉消费占比仍然处在高位。
国内肉制品加工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瞄准肉制品行业前沿,不断探究肉制品行业和肉制品产品的发展趋势,将特色食材和中西菜肴风味引入肉制品产品的开发。这些概念和风味的肉制品产品已有企业实现,被众多客户认可,提升了客户产品的品位和价值。
仔猪保育舍的科学有效管理措施
经常巡视,仔细观察(每天最少两次),这样可以及早发现管理问题或疾病,及早进行改正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日后的生长性能。本文介绍一些步骤,猪场可以采用这些步骤,使断奶猪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保障迅速、高效的生长。
一、转猪之前
保育舍的管理始于仔猪转进之前。猪舍以及所有设备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应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并调节到合适的通风量,保证进猪之前保育舍达到温暖、干燥的状态。对料槽和辅助热源(如果需要的话)进行检查,并布置到位。检查饮水,调节到合适的水位。保育仔猪每10到15头应该安排一个饮水位。如果采用乳头饮水器,流量应调到每分钟2杯水以上。
应该恰好在进猪之前把饲料添入喂料器,并调节喂料器,让饲料覆盖料盘50%至75%的面积。当仔猪习惯了料盘的位置,采食行为已经固定之后,应尽快将料盘盛料量调低,让饲料覆盖料盘25%的面积。
二、进猪时
14日龄和21日龄断奶仔猪的体重在3.6至5.9公斤之间。进猪时,应根据体重和体况对仔猪进行排序。按体重将仔猪分成不同的组群,这样可以更精确地控制饲料供应量。这样分组很重要,因为开食料价格很贵,而仔猪的消化能力有各不相同。
三、进猪后前36小时
断奶后的前36小时当中,仔猪需要找到料槽和饮水器。在此期间,应仔细检查水位高低,保障仔猪饮水方便。水位应调到差不多相当于同群仔猪中最小个体肩部的高度。应确保任何时候料槽里都有饲料。如果栏位当中铺有垫子,还可在垫子上撒一些饲料,鼓励仔猪采食。不要限制仔猪的采食量。可以每天添几次料,但要确保任何时候料槽中都有新鲜饲料。进猪头24小时,可把乳头饮水器卡住,让它常流,这样可帮助仔猪尽快找到饮水器的位置。应仔细观察,确保所有仔猪都找到了饮水器,并且建立起采食行为习惯。
四、进猪后36至60小时
多数仔猪进舍36小时之内都可以找到饮水器,并开始寻找料槽采食。但是,总有一些需要额外关照的仔猪, 必须把它们找出来,就这一点来说,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一般2%至4%的仔猪需要个别的帮助,找出这样的仔猪是最困难的一步。
为了确定这样的危险仔猪,可巡视保育舍,观察下列情况:
1、体况 - 胖、正常还是瘦
2、皮毛 - 光亮还是黯淡
3、有没有排粪或排尿
4、腹部形态 采食良好的仔猪肚子应该是圆鼓的,而没有采食的仔猪肚子则是缩瘪的。关于脱水,可对口腔粘膜和鼻尖进行进一步的触诊。或者也可以抓提仔猪前肢后面的皮肤。如果皮肤被提起后几秒钟后才能复原,说明存在脱水。
发现危险仔猪后,可抓一把饲料,和一些水,然后轻轻将沾湿的饲料放到仔猪嘴里。如果很多仔猪都需要单独护理,可备一桶饲料,用水和湿,逐一喂到仔猪嘴里。可用一只剪掉头部的12毫升注射器来给仔猪注喂粥样湿料。湿饲料或粥样饲料会粘在仔猪舌头上,引起吞咽反射。喂完之后小心地把仔猪放在料槽旁,让它们在嘴里的饲料和料槽里的饲料之间建立联系。
个体小、体脂储存较少的仔猪必须随时能够摄取能量。瘦小仔猪只需20至30克饲料即可免于饥饿。对于原本健康状态良好的仔猪来说,食欲减退、抑郁、反应迟钝等症状往往是因能量不足引起的,而非传染病。
五、其它注意事项
整个保育期间应保持经常巡视、观察,以便及早发现管理问题或疾病,及早进行改正和治疗。应对采食量和饮水量进行监控,因为这两项指标中任何一项如果下降,就说明出现了问题。应随时做好准备,及时对疾病情况作出反应。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有能力识别主要疾病的症状,并进行适当治疗。应对死猪进行剖检,准确确定病因,以便作出适宜的治疗方案。
2016春季猪场疾病防控方案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偶尔又有“倒春寒”的现象发生,故此,气温在忽冷忽暖中交替。在这种特殊的气侯条件下,猪场常常发生的疾病大致有三类:仔猪腹泻、口蹄疫及呼吸道疾病。下面我们将根据这三类病的不同特点制订相应的防控方案,希望能给养猪朋友带来帮助。
首先,猪场宏观调控方面,应该抓好环境控制和生物安全,它作为任何疾病防控的前提,不可忽视。
一, 保温!保温!保温是环境控制的重中之重。不要过早拆除防寒设施,正所谓“秋冻春捂”,意思是使舍温要缓慢过渡以减少猪群冷、暖落差过大带来的应激。尤其产房和保育,舍温都应该保持在20℃以上,保温箱25℃以上,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的第一周温度还应提高2℃,即27℃,而后逐渐下降至23℃左右。
二, 在保温的同时,千万要注意通风换气。以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对呼吸道等粘膜的刺激。
三, 保持栏舍干燥卫生。勤用扫把和铲,少用水冲洗,即使清洁粪便,也应选择在阳光明媚的中午进行。
四, 生物安全方面,由于春天气温忽高忽低,病毒、细菌生长繁殖抬头,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做好全出全进和消毒工作。通过全出全进减少栋与栋、阶段与阶段及群与群之间病原体之交叉传播和蔓延,通过消毒降低包括空气在内的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总量,使猪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少得病,甚至不得病。
当然,在做好上述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还应针对性的制订必要的防控措施,方案如下:
一, 仔猪腹泻防控方案。
由于近两年来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比较复杂,包括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仔猪黄、白痢,新病毒:博卡病毒、嵴病毒等等。而传染性胃肠炎、腹泻病毒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博卡病毒、嵴病毒又只是在初步研究和讨论之中,无疫苗预防。所以,防治起来要有新的认识:
A, 母猪产前20、40天分别两次注射传染性胃肠炎-腹泻二联苗,务必记清三个注意:一,注射部位是后海穴;二,不要搞一刀切;三,产前两次。
B, 母猪产前产后、疫苗注射前后务必各使用超强免疫组合:绿益态(500ɡ)+并可清(1000ɡ)加料10天,用以提高猪群的健康状态和疫苗的保护率,添加有益菌群,改善胃肠道功能,通过母源抗体来保护仔猪。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C, 对已经发病的猪场,则使用新鲜的稀粪和仔猪的胃肠组织(配合前面提到的超强免疫组合)返饲产前20-40天的重胎母猪3-5次,使之产生抗体后,同样通过母源抗体保护仔猪。
D, 对已经拉稀的母猪及仔猪,可全场“肠泰”1㎏/吨饮水,仔猪每天两次15-20 ml灌服,1:10饮水(效果明显),配合干扰素肌肉注射,通过“肠泰”标本兼治之功能,用以抑制病毒之复制,恢复胃肠道菌群之平衡,防止仔猪脱水和酸中毒现象的发生。
E, 配合仔猪1-3日龄伪狂犬滴鼻,也有提高免疫力和控制继发感染的效果。
二, 口蹄疫防控方案
由于口蹄疫是没有囊膜的RNA病毒,不同血清型之间又无交叉免疫;此外,近年来口蹄疫的发生不太具有明显季节性,呈常年发生态势。故此,防控起来务必是全方位的措施。主要有:免疫、消毒、管理、紧急防控四点。
A,免疫,每年接种高效苗四次,正确使用缅甸-98毒株疫苗(我国目前流行的优势毒株),而种猪群在流行期之前应免疫3次,第一次与第二次之间间隔4周,第二次与第三次之间间隔8周. 确保产后乳汁内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1:1024以上,使吮乳仔猪免遭口蹄疫强毒的感染。免疫前后保健药物添加参照“腹泻防控方案”,保健方案中饲料添加并可清还可以提高免疫效价,绿益态可防止口蹄疫疫苗注射对猪带来的应激,减少母猪死胎和流产的发生。
B,消毒,因为口蹄疫病毒对酸特别敏感,遇碘瞬间灭活,而2%苛性钠、3%-4%甲醛、0.5%-1%过氧乙酸、10%新鲜石灰乳等常用消毒剂在15-25℃下消毒效力很差。故选择含有酸与碘的消毒剂尤为重要,如:优绿环净。具体使用方法为:一,使用浓度:1:200-400倍稀释;二,稀释后,每平方米地面用药水100ml;三,不和碱性消毒药(烧碱,石灰)混合;四,每周常规消毒2次,疾病发生时每日1次。
C,管理,建立防控口蹄疫的预警机制。如:隔离、封锁,控制人员、车辆的出入和消毒,实行生产区、生活区严格分开等措施。
D, 紧急防控方面,要做到:“早、快、严、小”。具体操作为:1,早发现,早隔离病猪;2,快速使用优绿环净1:200带猪消毒,每天二次;
发病后: 1:5倍优绿环净稀释,直接喷涂患处,每日2次,连续3天,此方法,尤其对脱蹄的恢复效果良好。
E,为了防止猪群发病导致的健康水平下降而并发其他细菌性疾病,务必使用万特肺灵+并可清+绿益态加料控制继发感染,对采食量较少的猪群,用水溶性万特肺灵+绿益态饮水,以补充其维生素、氨基酸、有益菌的缺乏,把损失降至最低。
三.呼吸道疾病防控方案
由于呼吸道疾病是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应激、霉菌毒素等多种因素作用猪群的结果,临床往往表现为混合、交叉、继发感染,因此在做好适合于本场免疫程序的基础上,配合多功能复方制剂联合用药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操作有四:
A, 饲料中长期添加霉吸安1kg+绿益态1kg,以减少应激与霉菌毒素引起的“底色病”的发生。
B. 每月7天每吨饲料中添加万特肺灵600g+治嗽静1kg(或新附优特乐1kg)+并可清1kg,治疗剂量加倍,防止疾病的混合、交叉、继发感染。
C, 针对保育舍仔猪呼吸道疾病压力较大的现象,做好后三针保健(来自温氏集团的报道):即万特肺灵注射液:断奶转群当天、断奶后7天、断奶后14天,仔猪注射3次,剂量分别为0.5-1ml,1ml,1.5ml。适用于仔猪因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传胸、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等混合、交叉感染而发生的:眼肿、刺毛、关节肿大、咳嗽、喘气等慢性消耗临床疾病。
打针与饲料添加药物比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使那些采食量差、个体弱的猪迅速除去病因,提高保育舍仔猪均匀度。因为药物加料保健时,往往此类型之仔猪少吃或未吃,导致预防效果不如人意—来自温氏集团养猪人的感受)。
以上措施及方案直接来于生产实战,有很强实用性。
猪评:需求无实质利好支撑 猪价回落概率仍然较大
据数据研究部数据统计,2016年2月26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8.37元/千克,较昨日上涨0.02元/千克,较上周同期猪价(2月19日)下跌0.26元/千克。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13省份猪价上涨,11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贵州,较昨日上涨0.10元/千克于19.68元/千克;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上涨0.06元/千克于17.34元/千克。内蒙古上涨0.16元/千克,天津上涨0.11元/千克,山东上涨0.10元/千克,江苏上涨0.08元/千克,小幅反弹。浙江下跌0.09元/千克,江西下跌0.08元/千克,重庆下跌0.07元/千克,湖北下跌0.06元/千克,陕西下跌0.06元/千克,回调幅度放缓。吉林与昨日持平。
猪价涨跌互现。黑龙江8.6-8.7元/斤。浙江跌至9.7-9.8元/斤,较昨日下跌下跌0.04元/斤。天津在8.7-9元/斤。河北主流价涨至8.6-8.9元/斤。河南在8.8-9元/斤,山东主流价8.8-8.9元/斤。广东9.0-9.1元/斤,福建福州、漳州9.1-9.3元/斤。
猪价仍小幅震荡调整,虽受猪源偏紧影响,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小幅反弹,但终端市场猪肉需求清淡,并无实质利好支撑,猪价回落概率仍然较大,建议养殖户适时出栏生猪,勿盲目跟风。
【近期热点总结】预测本周将是全国生猪出栏的疏通解压期,春节前屠宰场喜好收购大体重猪只,春节后屠宰厂普遍收购标准体重范围内猪只,春节期间压栏的猪在本周要出栏,正常体重猪只又承待上市,本周将形成一个因体重造成的集中出栏期。元宵节后的市场消费差,屠宰上量不足,各地猪只欲出栏减压,本周猪价将以下行为主。目前南方猪价相对北方好,期盼南方用工回流能带动工厂等大宗消费,对猪价稳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建议广大养殖同行调整存栏结构,适时适价出栏。
虽然去年生猪价格上涨,但养殖户补栏还是相对谨慎,今年生猪养殖的盈利局面还会持续。即使在春节后进入传统淡季,猪价会有一定的回落,但饲料原料价格处于低位,生猪养殖还有一定利润空间。“今年自繁自养猪的平均盈利在300—500元/头,并有望持续到2016年年底。
猪价长牛延续,景气有望贯穿全年。猪价虽有反复,但一直在高位区间中波动。从存栏的情况看,很可能2016年一季度存栏继续下降,延续前期观点,能繁母猪存栏下降、产能淘汰继续,意味着未来猪肉供给缩量,支撑猪价走出长牛周期。我们认为,供给侧逻辑在2016年将继续支撑猪价维持在高位区间,全年价格向下空间有限,向上大概率突破历史高点,短期波动则仍受季节性或节假日需求的刺激而出现。
以产业转型促进生态发展 环保理念怎样助猪场盈利?
中国专家发现新的抗猪瘟病毒分子
环保部再发新规!环境违法成本将大幅度提高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