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中国粮食出口市场份额丧失 “躺”国库睡大觉

时间:2016-02-0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月1日讯,中国农业的竞争力近年出现不少亮点。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玉米、稻谷、小麦的单产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中国小麦的单产水平远高于美国。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玉米、小麦的期末库存量过去8年几乎都翻了一倍,稻谷的期末库存没有出现暴增的情况,2015/2016市场年度与2008/2009市场年度相比,增幅也有约24%。

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粮食:世界市场与贸易》显示,2015/2016市场年度,中国小麦、稻谷、玉米的期末库存分别是8729.5万吨、4768万吨、11349.4万吨,合计约2.5亿吨,主粮库存规模世界第一。

大量的粮食库存需要找到出路。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大量粮食只能进入国库睡大觉。

粮食在仓库中存放时间超过3年,品质将大幅下降。2008年前后,世界粮价有一波暴涨,中国收紧了粮食加工产品的出口,至今未放开。

用玉米加工的淀粉、淀粉糖,用小麦加工的方便面用粉,都曾是中国向东南亚等地出口的主力产品,由于粮食加工产品出口的收紧,加上粮价高出国际市场,中国粮食加工业传统的出口市场份额已经丧失。如果粮价恢复市场化机制,中国企业仍然有望重新夺回这些市场,粮食库存的压力预计也将随之消解一部分。

随着中国种业的整合兼并,扶持政策的优化,中国主粮的生产能力在玉米、稻谷上还有不小提升空间,单产水平的提高有望进一步降低中国农产品的成本。在国际市场上,有朝一日大量输出中国主粮,并非遥不可及。

中国如今正成为世界粮价的“高地”。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国内市场已连续41个月呈现“稻强米弱”“麦强粉弱”状态。2015年底小麦、大米、玉米三大谷物国内外价差每吨分别为771元、745元、790元。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