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饲料资讯

一号文件对玉米市场影响何在?

时间:2016-01-29
来源:博亚和讯



【深度解读一号文件】“粮改饲”、“粮改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第一条第七点提到,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

  【点评】:2015年6月28日,农业部在吉林长春召开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韩长赋提出调整玉米种植结构,东北四省区明年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1月2日,农业部发布《“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减少50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折合减少玉米产量2100万吨,但同时发展青贮玉米1500万亩、苜蓿等牧草1000万亩,对饲用玉米供给量的实际影响在110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玉米库存高企,市场供需失衡,快速消化库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稳步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民向其他品种种植转移则是去玉米库存化的必经之路。2016年一号文件再次强调适当条件非优势区玉米种植,扩大粮改饲试点,表明国家快速消化库存心态迫切。

  【深度解读一号文件】粮食去库存,深加工先行

  第三条第十四点提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支持农产品加工设备改造提升,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强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作用,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优胜劣汰。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研究制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点评】:2015年以来,国家对东北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不断加码,表明国家加大玉米转化力度,去库存心态急迫。2016年玉米市场的重中之重仍是去库存,通大深加工转化玉米,是重要的去库存途径之一,为提振企业开工率,保证企业利润,预计国家还会对一定规模的深加工企业给予补贴,后期重点关注。

近几年玉米深加工补贴: 

发布时间 涉及区域 补贴办法
2014年7月 内蒙古、吉林、黑龙江 在2014年5月至10月期间参与临储竞购,并于12月底前运回企业自用加工的玉米数量,超过其两个月加工能力部分,中央财政按100元/吨标准给予补贴。
2015年4月 黑龙江 在2015年4月15日至10月31日参加国家和省政策性玉米竞价销售并于12月底前运回企业自用,省财政补贴200元/吨。
2015年5月 吉林 自2015年4月1日起在国家出台竞购临储玉米加工补贴政策前,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给予150元/吨的临时补贴政策。
2015年6月 黑龙江 1、将玉米补贴标准由原来每吨补贴200元提高到400元,补贴时间从2015年4月17日开始。2、对于企业从2014年新粮收购季节到2015年4月17日前自行收购的,给予玉米每吨补贴100元。
2015年10月 吉林 1、2015年第4季度,对年底前竞拍出库并自用加工的临储玉米和省级轮换玉米拟将补贴标准原来150元/吨提高至350元/吨,国家补贴100元,250元差额由省补贴(省储轮换玉米350元全部由省补贴);2、对今年第4季度企业在省内自购自用的按实际加工消耗的玉米由省每吨给予250元补贴。

  【深度解读一号文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第五条第22点提到,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深入推进新疆棉花、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链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按照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的原则,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多元化市场购销主体。科学确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国家储备规模,完善吞吐调节机制。

  【点评】:2015年临储玉米收购价格下调,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调,大幅利空玉米市场,在致使新粮上市时,玉米价格大幅“跳水”。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供大于求,国储库存居高,且国内外玉米价差拉大,进口替代品盛行,抑制制国内玉米需求,高库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时下调收购价格主要使价格贴近市场的同时,也作为消化高库存的途径之一。2016年一号文件重点强调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这表明2015年临储价格下调只是个开始,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将持续改革,考虑到农民的利益,预计临储收购制度仍存,但价格持续下调,未来或逐渐走向市场化。重点关注玉米相关政策。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