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豆粕期价短期跌势仍将延续
时间:2016-01-05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近月大豆合约2015年下跌1.48美元,或14.5%,为连续第三年下跌,笔者认为全球大豆播种面积提高,可能导致豆价继续受到压制,此外,美元汇率走强也可能对美国大豆价格构成压制,因为这意味着美国大豆对于海外买家变得更为昂贵,受此影响,预计国内豆粕期价短期下跌势头仍将持续。
全球大豆播种面积继续扩大
尽管现在不是美豆的播种季节,但各家机构对于2016/17年度的播种情况仍给予了较为乐观的预测,2015年12月17日,美国私人预测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预计为8453.7万英亩,低于上月该公司预测的8530万英亩,但是如果预测成为现实,这仍然是美国大豆播种面积的历史新高。而此前据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价格前景改善,2016/17年度农户将种植8200万英亩大豆,比早先预期高出300万英亩,但是比2015/16年度的8320万英亩降低了120万英亩。美国农业部(USDA)12月10日公布的12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5/16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8320万英亩,与11月的预估值持平,略低于2014/15年度的预估值8330万英亩,但远高于2013/14年度的7680万英亩。
在全球第二号大豆生产国巴西,目前播种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许多地区的降雨已经显著改善,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预计大豆播种面积和单产将会提高,因而大豆产量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巴西政府预计2015/16年度的大豆播种面积将比上年提高1.7%,达到3260万公顷。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仍可能增加的原因还在于巴西雷亚尔汇率贬值,保护国内大豆价格免受国际豆价疲软的冲击,因为大豆种植利润高于其他竞争性农作物。
近期阿根廷的晴朗天气对于当地大豆播种十分有利,12月23日,阿根廷农业部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2015/16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很可能达到2070万公顷,高于农业部早先预测的206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90万公顷,这略高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2000万公顷,并且将打破2012/13年度创下的前历史纪录2004万公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将2015/16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预测值也调高到了2010万公顷,比2015年10月19日预测的1980万公顷调高了30万公顷,比2014/15年度的播种面积2000万公顷提高0.5%,笔者认为南美大豆播种面积高企,将使得大豆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国际大豆出口市场面临变局
目前我国需要大量进口美国大豆,以收窄贸易顺差,进口大豆时仍会首选美国大豆,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1月美国对华出口大豆425.4万吨,远高于巴西的213.8万吨,重新成为中国头号大豆供应国。由于未来数月面临南美供应的激烈竞争,美国出口商或许得降价求售,否则恐怕失去市场份额,同时还得更加仰赖美国国内的消费者。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24日当周,美国大豆净销售57.94万吨,较上一周的206.98万吨锐减72%,刷新年度低位,其中对华销售28.09万吨,创年内低位。另外,美联储宣布加息提振美元,反过来使得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减弱,同样利空美豆,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12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5/16年度大豆出口将下滑至4648万吨,为三年来首次下降。
巴西雷亚尔汇率走软,使得巴西大豆更有竞争力。自上月以来,帕拉纳瓜港和美湾到中国的大豆成本差距已经拉大,扣除耽搁成本后,巴西大豆依然更便宜。巴西贸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为73万吨,低于11月份的144万吨,但是仍然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4万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12月供需报告显示,巴西2015/16年度大豆出口将达到创记录的5700万吨。
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号大豆出口国,也是头号豆粕出口国,2015年12月14日,阿根廷新任总统马克里日宣布,即日起取消除大豆外所有农牧业产品出口税,同时把大豆出口税率从35%降低至30%。12月16日,阿根廷财政部长普拉盖在美联储加息后宣布,将结束外汇管制措施,允许阿根廷比索自由浮动,比索贬值意味着阿根廷农户拿到的价钱更多,过去几年阿根廷农户一直贮存绝大部分的谷物,对抗通货膨胀,目前通货膨胀率处于20%左右。阿根廷农村社团(SRA)首席经济学家Ernesto Ambrosetti称,农户还有近1300万吨大豆库存,等着比索贬值,阿根廷农业部的数据显示,12月下旬阿根廷的谷物和油籽出口量是11月份全月出口量的三倍。另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12月供需报告显示,阿根廷2015/16年度大豆出口预计为1125万吨,为6年来最高。笔者分析,通常南美大豆生产商到8月份都已经完成出口,但由于大豆取得纪录高位的丰产后,南美有大量库存,今年可能全年都在大量出售,南美大豆销售期延长,将给全球大豆价格带来压力。
国内饲料养殖业回升乏力
国内豆粕的供应取决于上游大豆进口、压榨利润及产量情况,截至2016年1月4日,港口大豆库存从上一交易日的731万吨锐减至712万吨,创去年12月15日以来最低。油厂压榨利润保持稳定状态,进口大豆(广东)的压榨利润已连续6个交易日保持在61元/吨;油厂压榨开机率由上周的59.45%小幅回落至59.00%,但仍为最近三年的高位水平,油厂开机率的高企使得豆粕库存也有所增加,从前一周的63万吨增至73万吨,达到最近三年的高位水平。饲料厂是豆粕的下游需求行业,畜禽存栏量的变化直接影响饲料消费的变化,根据农业部畜牧业司1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份全国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10.0%,环比10月减少0.7%,国内生猪存栏量在连续4个月上涨之后开始下滑;能繁母猪存栏同、环比分别下跌12.4%和0.6%,连续第27个月持续下滑,而养殖利润近期出现明显提升,自繁自养生猪利润由前一周的每头348元大幅提升至403元,创9月中旬以来新高。
笔者认为当前下游养殖业的回升程度并不明显,无法带来豆粕的需求增长,截至2016年1月4日,张家港豆粕现货价格报2580元/吨,结束了此前8个交易日稳定在2600元/吨的局面,对比当前的豆粕近月期货价格2440元/吨,现货升水幅度高达140元/吨。反过来说,期货价格贴水幅度的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资本市场对于豆粕现货市场未来走势的悲观态度。从投机基金对大豆市场的表现来看,目前还是空头占优势,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基金持有CBOT大豆净空仓为60283手,较之前一周猛增74.8%,笔者预计目前大豆市场供应依旧过剩,这样的状况可能持续到2016年上半年,因此国内豆粕期价中期前景并不乐观。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