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趣闻

鸡蛋愁销路干部来帮忙

时间:2015-11-05
来源:《河南日报》



  11月1日,沐浴在蓝天白云之下的郏县茨芭镇北竹园村刘沟自然村一片安详,只有村前养鸡场里不时传来的一声声鸡鸣才偶尔打破这山村的宁静。

  在一片鸡舍前,63岁的李占卿提着篮子在收鸡蛋。一群群母鸡有的相互追逐,有的在他身边悠闲散步,有的自在地在土里刨寻着食物。“我养的这种鸡是从上海崇明岛引进的,属新柳系品种。这种鸡产的蛋是绿壳的,比一般鸡蛋含有更多的卵磷脂、锌、硒等微量元素。”李占卿说。

  李占卿是平顶山市卫东区煤炭局的退休职工,他养殖绿壳蛋鸡的想法缘于老伴的病。2009年1月,刚刚退休3个月的妻子突然得了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经过多方救治,效果也不好。在郑州医院工作的女儿听说绿壳鸡蛋能帮助软化血管,对治疗老年人偏瘫有帮助,就从郑州的市场上高价买来让母亲吃。在药物的配合下,李占卿老伴的病竟然慢慢好了,有时候还能帮助做些家务,李占卿从中看到了养绿壳蛋鸡的光明前景。

  今年年初,李占卿拿出自家的全部积蓄,又找人借了一部分,总共凑了20万元,开始了在家养鸡创业。他在自家门前租了50多亩山坡地,盖起了鸡舍,又买来铁丝网围起来。今年春上托朋友从上海引进3000只新柳系蛋鸡种苗,开始养殖。李占卿从一开始就坚持走生态养殖道路,他的鸡完全散养,除了玉米、小麦和少量豆粕外,不喂任何加工的饲料。鸡在荒山上吃草叶、找虫子,饮露水、啄蚂蚱,基本上不生病。

  尽管绿壳蛋是好东西,可毕竟这里地处深山,交通和信息都很闭塞,又因为规模小,无法批量外销,3000只蛋鸡每天生产的1800枚鸡蛋,仅仅靠卖给乡邻是远远不行的。为了帮助李占卿打开销路,分包北竹园村的镇党委副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多次到李占卿的养鸡场里,帮他出主意想办法。镇干部叶晨阳还利用微信平台在群里进行信息发布。刚刚上任的村第一书记王文生也在上任的第一天便来到养鸡场里了解情况,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绿壳鸡蛋进行宣传。

  如今这个处在大山深处的养鸡场渐渐有了名气,鸡蛋也开始在县城和周边乡镇打开了销路。“我这鸡蛋品质有保证,现在又有镇、村干部们帮忙进行销售宣传,不愁将来没有大的发展。”李占卿说。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