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

  1. 首页
  2. 行业资讯
  3. 行业关注

10月26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时间:2015-10-26
来源:猪易网



2015年10月26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5-10-25 2015-10-2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2 辽宁省 -0.04 0.16
21 吉林省 -0.04 -0.01
26 黑龙江 0.12 0.08
华北
23 北京市 0.08 0.18
15 天津市 0.26 0.56
24 河北省 -0.05 0.30
25 山西省 0.01 -0.06
10 内蒙古 0.00 0.00

华东

6 上海市 -0.17 0.00
17 福建省 -0.01 -0.50
5 浙江省 -0.17 -0.51
7 江苏省 -0.12 -0.15
20 山东省 0.01 0.06
13 安徽省 0.05 -0.42
华中
12 江西省 0.02 -0.21
11 湖北省 -0.03 -0.26
19 河南省 -0.03 0.25
9 湖南省 0.06 -0.76
华南
14 广东省 0.02 -0.50
4 广西 -0.06 -0.26
西北
16 陕西省 0.23 -0.22
18 甘肃省 -0.13 -0.77
27 新疆 -0.24 -1.23
西南
8 重庆市 0.00 -0.40
2 四川省 0.19 -0.36
3 云南省 0.16 -0.16
1 贵州省 0.00 0.00
全国
有752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10 -0.12



2015年10月26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5-10-25 2015-10-2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8 辽宁省 0.03 0.16
22 吉林省 -0.03 -0.09
19 黑龙江 0.24 0.07
华北
25 北京市 0.00 0.00
13 天津市 0.51 0.70
20 河北省 0.05 0.24
21 山西省 0.02 0.00

华东

8 上海市 0.00 0.00
23 福建省 0.02 -0.37
5 浙江省 -0.33 -0.09
11 江苏省 0.07 -0.19
24 山东省 0.00 0.05
10 安徽省 -0.04 -0.12
华中
12 江西省 -0.04 -0.60
9 湖北省 0.07 -0.10
16 河南省 0.02 0.29
4 湖南省 -0.03 -0.75
华南
17 广东省 0.07 -0.50
2 广西 -0.11 -0.40
西北
15 陕西省 0.05 -0.32
14 甘肃省 -0.04 -0.48
26 新疆 -0.28 -0.93
西南
7 重庆市 -0.29 -0.53
3 四川省 0.09 -0.51
6 云南省 -0.08 -0.01
1 贵州省 0.40 0.00
全国
有56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03 -0.12



2015年10月26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5-10-25 2015-10-24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8 辽宁省 0.07 0.09
16 吉林省 -0.04 -0.06
20 黑龙江 0.12 -0.03
华北
24 北京市 0.00 0.00
11 天津市 0.93 0.54
21 河北省 -0.03 0.24
19 山西省 0.04 0.14

华东

12 福建省 0.09 -0.38
5 浙江省 -0.38 -0.23
22 江苏省 0.08 -0.14
23 山东省 -0.04 -0.03
14 安徽省 0.11 -0.30
华中
10 江西省 0.02 -0.70
7 湖北省 0.02 0.11
15 河南省 0.02 0.40
4 湖南省 0.10 -0.99
华南
9 广东省 0.24 -0.20
2 广西 0.22 -0.50
西北
13 陕西省 0.03 -0.42
17 甘肃省 -0.29 -0.46
25 新疆 -0.14 -0.43
西南
6 重庆市 -0.25 -0.10
3 四川省 0.32 -0.08
8 云南省 0.08 -1.05
1 贵州省 0.00 0.00
全国
有408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13 -0.16


2015年10月26日猪评:猪价大部分地区持稳局部跌涨

  据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10月26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6.38元/千克,较昨日猪价上调0.06元/公斤,涨幅为0.37%;较上周同期猪价(10月19日)下调0.12元/公斤,跌幅为0.73%(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8.32:1,较昨日猪粮比上调0.01,涨幅为0.16%;较上周同期猪粮比(10月19日)上调0.10,涨幅为1.16%(见图2)。

  10月26日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上调,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贵州省,生猪平均价为18.07元/千克,最低地区为新疆,生猪平均价为14.84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今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厂家收购价格与昨日相比呈现稳定态势,局部地区厂家呈现跌涨互现态势。山东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下调0.05元/公斤,河南、吉林、黑龙江、湖北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下调0.1元/公斤,河北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下调0.1-0.2元/公斤,天津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下调0.2元/公斤,四川地区部分屠宰场结算价格上调0.2元/公斤;山东、河南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下调0.1元/公斤,广西、江西、浙江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下调0.2元/公斤,湖南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2元/公斤,福建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上调0.2-0.4元/公斤;甘肃地区部分屠宰场收购价格上调0.2元/公斤从今日生猪价格走势来看,企业猪价以稳定为主,少量企业猪价变动下调现象略多于上调现象。从地区走势来看,河南、河北、广西、山东、东北、天津地区屠宰企业压价现象比较明显,浙江、江苏地区市场观望现象有所凝聚。从屠宰企业白条变化来看,目前大多数企业白条鲜肉销量提量非常困难,厂家销售压力依旧偏大,今日大部分厂家白条肉出厂价格以稳定为主,但最近几日北方迎来雨雪天气,将对消费有所提振,厂家提价白条也迎来契机。从仔猪变化走势来看。大厂仔猪价格基本维持稳定,而散户仔猪价格继续有所下调,整体销量不佳,成交销量方面而言散户比猪场成交现象多。望养殖户继续做好饲养管理,关注疫病发展形势防止饲料霉变,及时调整存栏结构,适时出栏。

低成本高利润或将刺激生猪养殖业产能扩张

  业内一直表示生猪养殖业的上行周期会持续到明年7月份左右,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生猪存栏已经处于不断恢复的状态之中。今年生猪价格的高点出现在7、8月份,一度破9挺10。那么从目前的猪价走势以及供求关系动态中可以预测这样的高点或许很难再度出现。猪肉制品进口量的不断增长,季节性出栏的增加和整体产能的恢复利空了猪价高度。

  不过由于玉米市场市场化信号的出现,玉米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导致饲料价格持续弱势。生猪养殖成本也将随之出现下降,而养殖利润却维持住了较好的高度。预计这种低成本高利润或将进一步刺激生猪养殖业的产能扩张,但是对于已经退市和处于资金链修复的养殖户来说重操旧业和扩张也是概率不大的事情。


十月猪价涨跌博弈激烈 猪市变形如风暴

  本周猪价持续下调,且幅度较大,但因养殖户抵触情绪渐起,周末猪价出现反弹迹象,且反弹地区增多,但反弹幅度有限。受猪价影响,仔猪及猪肉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据农业部数据统计仔猪价格已连续6周下跌,而白条肉出厂价也已连续7周走低。虽然猪价持续下滑,但饲料原料价格也不断走低,猪粮比涨至8:1以上,创四年来最高,后期随天气转凉,猪肉需求增加,猪价或有望逐步止跌转稳,甚至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小涨,但短期内仍以小幅涨跌为主。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为8.23:1,较上周上涨0.08。玉米价格为1.99元/公斤,较上周下跌0.08元/公斤。本周自繁自养盈利425.5元/头,较上周下跌12.5元/头。下游需求仍无明显好转,多方博弈下玉米现货价格弱势震荡,但饲养业正在缓慢恢复,临储收购启动后对未来粮价形成支撑。

  近来这几天生猪市场猪价低迷,盈利尚可的局面显得非常打眼。但是养殖户不要被这个说法所蒙蔽,如今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对后市补栏以及现阶段的压栏均可以说是有利的,但是对现在的猪价是无多大影响的。

  北方地区在延续了几天的止跌企稳伴有小涨的态势之后,出现了小幅走低的趋势。南方行情也呈现继续左软的态势,整体延续稳中下滑的态势,可见目前猪价尚未稳定,涨跌调整行情依旧。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屠宰企业压价倾向依旧很大,需求端无起色,其压价和降低屠宰量的做法并不会改变。那么目前生猪市场盈利依然尚可,养殖户虽然抵触情绪增加,但是恐怕压栏力度不会太大。尤其是北方地区担忧疫情的比较多,难免维持正常出栏的节奏目前打压猪价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疲软,消费不佳。而替代品和进口猪肉对猪价形成利空影响,加之地方时有小部分储备冻猪肉出库,因此短期市场仍供略大于求,稳中偏弱态势不变。

  从短期来看,养殖户尚未占据有力地位。目前节后猪价的试探性下调在本周已经发展成为全面下调,北方生猪价格持续向8元贴近,局部地区破8。低迷行情蔓延到南方地区,近来北方地区跌势开始探底,南方开始接棒,下跌范围有扩大的趋势,行情整体震荡偏弱。屠宰企业由于猪肉终端市场不乐观,持续压价,对猪源需求减少。

  目前来看利空因素并未出尽,猪价仍处探底的行情之中。目前存栏缓慢恢复,供应增加需求不畅,加之小范围疫情的零星散发,支撑养殖户出栏心理。目前猪肉销售端依旧难以满足屠宰企业的利润要求,因此其减量压价的行为短时间内难以终止。其实这两日华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微幅小涨的态势,但是探底行情主导,涨势难以持续。企业结算价难以出现变化。

  猪价继续有望继续延续震荡下行的态势,现在多数地区猪价仍在下滑。周末这两天北方地区均价在8元左右窄幅波动,跌破8元的地区有所增多,但是猪价在7.5元附近有较强的支撑力,养殖户抵触情绪也较大。南方华东地区猪价相对抗跌,尽管依旧处于弱势,但是环保整治较为普遍,产能恢复更为缓慢,支撑猪价。


丹麦国会:关注PEDV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年一度的丹麦猪业国会在召开的第一天,就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oea virus,PEDV)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做了详尽的报道。
 
  PEDV-全球概述
 
  奥利利维也纳兽医大学的安德里亚博士,对PEDV在全球的流行情况了解较为深刻,因为她不仅仅接触美国和加拿大的猪肉产业,且对有可能是美国PEDV来源的中国的市场也有详细了解。
 
  她强调了欧洲PEDV的流行形式,且很好地从美国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因此,为什么PEDV在欧洲并没有像在美国那样流行,也变得非常容易解释。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欧洲流行的是毒力较弱的冠状病毒,但在北美,弱毒株和强毒株则是循环变化、流行。
 
  安德里亚博士称,欧洲在去年已经有了关于PEDV流行的确切报道,是乌克兰的约翰卡罗尔博士报道的。但是,乌克兰官方却称其国并不存在PEDV的流行。
 
  MRSA-在丹麦非常受关注
 
  MRSA,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近,已经成为丹麦的主要话题。卢卡博士是哥本哈根大学的一位研究员,在他看来,由于丹麦政府所报道的消息的选择性及片面性,导致丹麦舆论哗然,出现哥本哈根激烈的政治后果。丹麦政府花费3500丹麦克朗(470万欧元)来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对甲氧西林产生耐药性的细菌,老年人发病较多。卢卡博士指出,事实上,并非只存在一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是有很多种。与猪密切相关的一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ST398,猪只发病率为14.23%,且与其他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相比,死亡率也不高。此外,卢卡博士还指出,ST398并不是十大常见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后,他还表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丹麦的危害并没有其他国家严重,在他看来,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才是最大的威胁。
 
  MRSA-几年前在荷兰备受关注
 
  瓦格纳博士,也是来自于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和瓦赫宁根中央兽医研究所的一名兽医,当他谈及荷兰是如何应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很自豪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目前,在荷兰没有人再提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了!”
 
  在荷兰,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分类方法,分别为:医院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社区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和牲畜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LA-MRSA)。牲畜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LA-MRSA)对人的致病性较弱,因此,荷兰政府对LA-MRSA的控制措施相对不完善。
 
  瓦格纳博士指出,牲畜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LA-MRSA)不仅仅只有ST398,此外,还有在意大利出现的ST1、中国和马来西亚流行的ST9,以及韩国出现的ST72。通过与人类的医务人员进行深入了解后,他表示,对于住院病人,LA-MRSA阳性的病人,即使在普通病房,也不易将病原传播给其他病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明确的向我们预警应当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而应当通过疫苗,生物制品及更准确的诊断技术进行疾病治疗及预防。
 

美国:母猪市场正在复苏 包装利润仍然很大

  母猪市场正在复苏,大母猪将会超过65分,和前几周比这是个大的凸起。如今卖母猪,购入后备母猪是个不错的现金流动方案。
 
  美国现金:断奶仔猪的价格已经从几个月前的每头15美元恢复至最新一周的37美元每头。在37美元的时候,如果并不是所有的生产者都不应该损失,如果你不想损失15美元,那么应该多少钱一头?我们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价格还会继续上升,一个负责早期断奶的经纪人上周告诉记者,他预测早期断奶猪的价格能够达到60美元每头。
 
  美国谷物收获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对于什么是对所有生产商有益的,我们已经针对他们的产出讨论到相对满意结果。有些人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收获,12月份,谷物的价格是3.76美元,接近周五晚上也没有增长的趋势,除非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贬值。
 
  在美国或者加拿大,我们感受不打强大的推力,对正在到来的大量低价格的肉的恐慌使得检查的范围大部分扩张。在加拿大,如果不是零扩张,那么接下来就是接近于零了,在美国,扩增的数量在增加,但并不像90年代时将10万母猪放在新的设施里,现在那样的场景已经结束了,并且我们怀疑将永远不会再发生了。
 
  包装利润仍然很大: 美国猪肉每磅减少88分,市场猪每磅少70分。包装人员仍有很好的利润。我们仍要保持乐观的态度,88美分每磅也反射出对猪的强烈需求。上周,230万头猪进入市场,面对这么多猪,美国猪肉量的裁剪应该在猪市场数量季节性下降的时候对猪肉价格有所帮助。
 

西班牙再次面对市场失衡:供大于求

   就像每个秋天来临时西班牙总是发生的事情一样,我们需要再次面对市场失衡:供大于求。由于在炎热的夏季猪只成长速度减缓而一旦气温下降猪只的生长速度便急速加快,这种情况导致了市场供大于求。
 
  在西班牙猪肉市场现今价格已经达到1.10欧元/千克生猪,这个价格经历了连续十周的持续下降(十周累计下降18.1欧分),与此同时生猪屠宰后体重则连续8周上涨,从4.6千克至86.26千克,这代表在屠宰前体重可达108.7千克。
 
  西班牙经历了夏季时全欧洲最高猪肉价格到如今最低价格的转变。
 
  整个欧洲普遍存在生猪出栏量过多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西班牙尤其突出。根据最近的欧洲猪肉产量报告,2015年的猪肉生产量相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8.2%。
 
   猪肉的过量生产还表现在整个欧洲总体猪肉库存增加了1.8%,但母猪库存量下降了0.6%。西班牙母猪库存相比整个欧洲2.71%的增长增加了2.3%(240万头母猪),而预期是增长6.2%
 
  而猪肉消费量依然保持稳定,因为谷类食物的价格也非常稳定。而且报告也显示了玉米丰收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是这并不意味猪肉生意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乐观。
 
  西班牙本国的新鲜猪肉消费貌似在增长,但经预处理的肉的产量反而在下降。在过去的九个月出口至欧洲的量增加了9.7%,出口到别的国家的量增长了25.6%。
 

2020年中国猪肉的消费增长速度不会超过1%

  中美猪业发展研讨会上,荷兰合作银行高级行业分析师潘晨军就猪肉成本效益分析答记者问,以下是对话整理。
 
  记者:请预测一下猪肉的产量增长速度到2020年是1%左右还是更高或更少?有个背景是还有您刚才说中国城镇化水平2020年会达到70%,中国老龄化的步伐也是在加快,通常情况下,城市里老年人的消费量会不会比年轻人下降,综合考虑这些,能否请您做个到2020年,中国的猪肉消费增长速度大概是多少?
 
  答:首先谈一下今年中国的猪肉产量的情况,我觉得今年猪肉产量会下降一个很大的幅度,我们前段时间写了个报告,预测今年猪肉产量会下降5%,但同时消费也会下降,因为我们对08年和11年做了分析,在08年和11年猪肉的供应下降了,但是消费并不是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也是跟着下降的,因为进口没有增长那么多,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猪肉消费未来增长动力不会很强,所以我们的看法,过了今年,因为今年是下降,1%可能是一个上限,要低于1%。还有老龄化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随着老龄化的增加,不光是自然状态导致的消费减少,同时随着收入增加,各种意识也在增强,比如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这些都会给猪肉消费带来压力,所以最多就是1%这么一个状态。
 
  记者:中国是一个农产大国,同时在中国不同的地区,他的自然、社会包括经济基础状况是很不同的,比如说河南地区,有广阔的土地,而上海地区和周边浙江经济基础很高,在我们国内,除了借鉴荷兰,是否存在着美国的生产模式,在东北地区,玉米产粮地区一些大企业出现一些养猪生产联合体?
 
  答:中国应该采用不同的模式,在新疆、黑龙江更多的借鉴巴西、美国的方式,在中原地带,土地流转还是一个最大的障碍,所以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巴西的地方比较少,更多的是一个土地的限制。
 

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启动在即

  进口肉直飞河南 每公斤能便宜1元
 
  10月22日,在郑州世纪联华超市天旺店双汇肉品专柜前,挤满了前来购买的消费者。他们很喜欢来自美国的猪肉。去年3月份,在双汇成功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一年后,史密斯菲尔德冷鲜肉开始在郑州销售。
 
  美国猪肉比国内猪肉价格高15%左右,“因为郑州没有肉类进口口岸。”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说,“我们进口的冷鲜肉海运抵达我国沿海城市,从青岛等进口肉类口岸进口,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延长了时间。”
 
  鲜易控股董事长朱献福介绍,如果实现从郑州航空港口岸进口肉类,由鲜易、众荣等冷链物流配送,每吨肉类可节省各项费用总计约1000元,大宗肉类原料经过加工制成成品,在8小时内就可送达近6000个终端网点。
 
  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几天内就可启动
 
  进口肉何时能直达河南?喜讯即将来临。
 
  这几天,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处处长郭云超和同事们,在郑州航空港区和漯河之间奔波,对即将启动的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做最后的检查和准备。
 
  “原来说的是10月26日,也有可能就是这几天。”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处动检科科长董清平介绍。
 
  也就是说,在本月内,来自国外的肉类经过海铁、海陆、空陆等多种联运方式,借助郑州机场和郑州铁路两个一类口岸,原集装箱、原铅封、原证书,直接运输到河南指定口岸实施检验检疫,然后就能进入肉类企业进行加工,并迅速推向市场销售。
 
  口岸获批不易 主要领导多次进京争取
 
  说得严重点,没有进口肉类口岸,一直是河南的“痛”。
 
  河南是肉类产品消费大省,也是畜牧业生产大省和全国重要的肉产品生产、加工和集散地,河南有47家进口肉类企业如众品、大用、伊赛等,预计今年河南省进口肉类产品数量将达64.07万吨,需要从全世界23个国家采购肉类产品。
 
  但是,全国43个进口肉类口岸,全部在天津、上海、辽宁、山东等沿海沿边区域,一直以来,河南进口肉类都只能从这些口岸入关,再通过内贸形式输入我省,耗时长、手续多、物流成本高。
 
  为什么不能在河南设立这类口岸?
 
  “河南申请时,肉类口岸争议最大。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有顾虑,他们说,河南是粮食大省、养殖大省,一旦把关不严,进口的肉类食品出现了质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巡视员李有杰介绍。
 
  为此,河南做了大量工作,省市主要领导亲自到国家质检总局做工作,讲河南的情况,讲河南的打算,并表态“一定做好检验检疫工作,绝不让有问题的肉进到郑州来”。
 
  这些举动最终打动了总局领导。2013年12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同意河南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去年下半年,口岸开始建设。
 
  “进口”无小事 堪称河南对外开放里程碑
 
  选址是个大问题。肉类产品属于要“进口”的东西,对口岸的选址要求特别严格。
 
  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郑州查验区,经过专家多次实地考察和研究,最终确定选址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北部龙港办事处的祥符刘村。
 
  这一区域的南部和西部为合村并城安置区,东部和北部为基本农田和绿化带;周边3公里范围内无畜禽养殖场等污染源,毗邻地区无一类动物传染病疫区。
 
  今年年初,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郑州、漯河分别建设相关查验设施,配备备案冷库,完善检验检疫实验检测条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漯河查验区的位置位于漯河双汇集团物流园区。两个查验区均设有查验仓储区、联检办公区、露天堆场区、检疫处理区等功能区,可平行开展业务。
 
  郭云超说,这个口岸已建设成为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设施最完善的进口肉类指定口岸。两个查验区年各查验40万吨肉制品的规模,在全国进口肉类口岸中名列前茅。
 
  今年8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带领的验收组宣布: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通过审核。
 
  用省政府口岸办主任郑金广的话说,这是我国首个批准的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进口肉类口岸,是河南对外开放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多个口岸建设 河南人粮肉水果“吃全球”
 
  河南口岸建设进入“加速度”。
 
  “中原地区交通便利,消费能力巨大,需要有多个进口口岸。我省已获批肉类、药品、汽车、粮食、水产品、食品进口口岸等,正在加紧建设,争取早日启用。”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介绍,“同时,我省正在积极进行红酒、奶粉、鲜花、水果、木材等进口口岸的申报工作。按照省政府的规划,就是别的地方有的口岸,郑州都要有,都要建。这点也得到中央的支持。”
 
  该省的规划远不止如此。根据省政府的布置,今年要推动新郑综合保税区三期、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郑州出口加工区B区年底前建成投用,建成澳大利亚活牛进口指定口岸并投入运行,推进进口水果、进口冰鲜水产品等指定口岸拓展业务规模,积极推进邮政国际邮件郑州口岸建设。
 
  河南为何如此重视进口口岸建设
 
  作为一个内陆省份,河南为何如此重视进口口岸建设工作?
 
  “口岸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长期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是外商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郑金广说,在不沿边、不沿海的情况下,有了各类口岸就有了联通世界、融入全球的路径。
 
  “要想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必须不断完善口岸功能和开放平台,打造具有现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口岸。”李有杰解释。内陆大口岸与沿海、沿边大口岸一样,对人流、物流、交通流、信息流、资金流具有极大的集聚和扩散能力,能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整合。
 

养猪户压栏抵触低价 11月猪价可期

  1、生猪价格行情分析
 
  今日全国生猪均价整体来说上涨地区较多,下跌地区有所减少,各地涨跌幅度相似。今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6.55元/公斤,与昨日持平,同比上周上下跌0.24元/公斤,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河南省、广西、甘肃省、新疆、重庆省微幅下跌,其余各省市小幅上涨;涨幅维持在0.01-0.26元/公斤,跌幅集中为0.01-0.24元/公斤。
 
  天津市、陕西省、四川省上涨前三。
 
  新疆、浙江省、甘肃省下跌排前。
 
  2、饲料价格行情分析
 
  今日全国玉米均价为1937元/吨,较昨日下跌8元/吨,同比上周下跌52元/吨,猪粮比为8.54:1;今日全国豆粕均2908元/吨,较昨日下跌12元/吨,同比上周下跌8元/吨。
 
  四季度国内玉米市场仍是利空因素占据主导,初步预计东北玉米价格最终由临储玉米收购政策托底并逐渐向收购价靠拢,而对于华北玉米市场而言,在快步向“市场化”迈进的情况下正逐步逼近此前市场测算的每吨1600元~1700元的大底部区间,在新粮上市高峰期,市场将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筑底过程,只是这个底尚需经历新粮批量上市的考验。实际上国庆长假过后,国内玉米市场在经历一波加速下跌之后已逐渐企稳,在华北玉米比价优势凸显以及东北玉米补贴新政出台的共同影响下,华北玉米市场更是有望率先拨开“雾霾”。东北市场则需等待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新粮上市,只是在目前东北玉米上市高峰尚未来临之际,轻言触底尚为时过早,仍需谨慎。;国内粕类现货弱势下跌,生猪存栏量恢复缓慢,无法有效刺激豆粕货需求,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普跌导致饲企调整饲料配方以减少粕类需求,国内粕类价格仍可能继续跟跌,预计今日国内粕类期货延续振荡走势。
 
  3、后市分析
 
  周末猪价有所上涨,但今日又不少地区下跌。北方养殖户对低价抵触惜售,采购困难,价格回升,且近期屠宰厂频繁调价,也导致养殖户压栏心理增强,且目前饲料成本降势,且大猪价格更高,养殖户压栏增多,对价格支持,但终端需求回暖有限,屠宰厂收购动力不强,预计价格持续上涨困难。南方仍处北方低价冲击中,但冲击力在逐渐减弱,因福建及广东已出现小幅回升,预计随着东北及河南地区价格回升,南方猪价将趋稳。因近期猪价波动频繁,国内猪价略显混乱。近期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需求号角已经吹响,而生猪产能仍处低位调整中,因猪价持续调整,部分地区生猪出栏体重较轻,也对猪价支持,预计11月份猪价向好依然可期。当前天气,有部分地区暴发口蹄疫, 养殖户要注意疫情,关注猪群健康。

母猪减少,猪价不会大跌,放储备肉其实是长期利好?

  “又开始跌跌不休了!”最近很多养猪户开始讨论,进入10月以来,生猪价格再现跌跌不休的态势,这让大家心慌,很多人在出栏与压栏之间徘徊,在涨价与跌价之间纠结。猪价从触底反弹到持续回暖,接连破8元、破9元,逼近10元,到目前的跌跌不休,“‘猪八戒’又玩上蹿下跳,难道新一轮‘猪周期’要到来?”
 
  记者注意到,近期猪价经历了一波快速下跌的行情,先是由东北、华北领跌,然后是西北,最后蔓延到南方,至10月21日,省内三元生猪每斤8.1元左右,外三元8.6元左右,土杂猪7.6元左右,比8月下旬价格高峰期每斤分别跌掉1.2元、1元和1.1元左右,跌幅不可谓不大。这是不是意味着新一轮“猪周期”就要到来了呢?
 
  省农委畜牧兽医局局长宋晓春告诉记者,目前猪粮比(生猪价格与粮食价格之间的比值)还在8.5左右,通常来说,猪粮比6.8是生猪养殖的盈亏线,目前生猪价格还属于“高位盘整”,养殖户仍有比较好的利润空间。更重要的是,全国定点检测的能繁母猪数量在减少,这意味着后期生猪供应不会增加,加上生猪养殖的疫病控制做得比较好,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因此,他认为,至少今年应该不会出现“猪周期”。
 
  “其实,8月份生猪价格冲到高点时,我不但没有高兴,一直处于担忧之中,目前价格回落了,心里反而踏实很多。”镇江希玛牧业公司负责人马荣坤说,当生猪价格摸高到每斤9.6元时,很多人都指望一鼓作气冲过10元,创下新高。如果真的超过10元了,那会是一个历史性的高点,但这绝对不是好事,就像股市超过5000点一样,社会的关注度将骤然增强,养殖利好会被放大,各路“热钱”就会冲进来,十多年前各种企业改行养猪的情景很可能会重演,这对生猪养殖行业来说是很不利的。
 
  他说,这几天他所在养殖场出栏的生猪价格每斤8元左右,出栏一头猪的利润在200元左右。“我觉得目前价位挺好。养殖领域不能追赶暴利,价格平稳、有合理的利润才是可持续的。”
 
  位于阜宁县的江苏万盛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以生猪养殖为主,年出栏生猪2.5万头。公司负责人邵本俊说,尽管生猪价格确实走低不少,但是养殖成本也在下降,因此,经济效益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本月以来,国家对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下调到每斤1元,市场上玉米价格比去年同期低15%左右,豆粕价格也有所下降,而玉米是最主要的猪饲料原料,占60%左右,以目前的饲料价格计算,一头猪从仔猪到出栏,饲料成本可节省50元左右。
 
  “另外,这次生猪价格下降跟国家释放储备肉有关。”他分析说,早几年猪价低迷时,国家启动储备肉收购,而收购的这些储备肉最后还是要卖到市场上的,9月下旬,生猪价格还处于较高点时,河南、安徽等地的储备肉大批上市,尤其是河南处于中原,交通四通八达,传导效应更加明显。
 
  具有多年养殖经历的邵本俊认为,本次储备肉的释放起到平抑肉价的作用,国家释放储备肉,长远来说对养殖业是利好消息,如果国家库存过高,一旦生猪价格下跌,就没有库容启动收储。他只是担心进口猪肉会一哄而上,前段时间,不少加工企业放出风声,将改为使用进口猪肉。
 
  由于进口猪肉没有配额限制,而且国外如美国生猪均价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每斤只有5.4元,远低于国内价,因此,如果轻易放开生猪进口,将对国内生猪养殖造成很大冲击,到时候,整个生猪养殖业就很可能被国外一些寡头所垄断,这对养殖户和消费者来说都不是好事。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内容有疑问,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本网站将尽力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客观性,但不保证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保证服务不会受中断。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服务仅限于用户参考,不对用户的商业运作做任何具体性指导。用户因参考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及法律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

回到顶部